读书活动征文

来源:范文范 2.11W

鲁迅作品伴我成长

读书活动征文

——读书活动征文

迷上鲁迅,说不清源于何时,也道不明因何而起。或许是“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少年闰土,又或许是“多乎哉?不多也”的孔乙己,抑或是“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更有可能是较早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对何时何因不甚记得,但对鲁迅的作品,对作品中的人与事却是印象深刻,常缠绕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家的生活是不大好的,我的童年是不大幸福的。因我家靠海边,地少,我爸是跑运输船的,工资少得可怜,家里几兄弟,单靠母亲挣的一点工分,是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的,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倘能吃一顿饱饭,干起活来肯定很得劲。后来读书了,常饿肚子的我,就爱上了书本,看起书来,至少我是可以暂时的忘记饥饿。虽爱书,可却没钱买书,况且,书也是很少得卖的。于是便寻方设法的借书看,见到哪个同学有书,总是磨着借到手。就这样,看书倒成了我童年唯一的幸事。

读小学的时候,在课本里学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蟋蟀、何首乌、美女蛇的传说,又何曾异于我们穿着露屁股的短裤上树抓鸟、下海摸虾呢?那别了“野孩子生活”的入学,那听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读,“我便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又和我们既因留恋“玩弹弓,捉小鸟”而逃学,却又要享受读书识字在老大人面前“显摆”的快乐心理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感觉童年不幸的我,倒也找到了与鲁迅等同的“骄傲”来。

读初中时,教科书里面有鲁迅的文章,记得有《祝福》、《社戏》、《孔乙己》、《故乡》,对鲁迅有了朦胧的认识,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祥林嫂,被世人嘲笑的孔乙己,还有那些麻木不仁的一些平民现象,以及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都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对思想的革命的鲁迅还是了解不深,但他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刻画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读着读着,有时会忍俊不住笑出声来,惹得小伙伴们“书呆子”的嘲讽一番。“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的争辨让我大笑;“‘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让我愤慨;“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杨二嫂让我心生怜悯。

后来,我考上了电白师范学校,这在当时的乡下,也算是小有名气。可我却不觉得骄傲,因为我读大学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唯一让我如鱼得水的是,学校有一个图书馆,于是我终日泡在图书馆里,以至于那个管图书却未曾教过我的老师对我印象深刻。那时的我,对鲁迅是痴迷的,他的作品,在图书馆里能找的我都找来读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呐喊》里面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以一个病人的狂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一个向世俗挑战的反封建形象。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借疯子的病态,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绅士们,诙谐的一无是处,这代表着已经觉醒的,敢于挑战的部分群体。《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这个时候,我心目中的鲁迅,是革命的,战斗的。我常梦想着成为像他一样的作家,以至于我做文章时也总要“倘能”一番,大有东施效颦之嫌。

再后来,我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也曾激昂地跟我的学生们讲起鲁迅和鲁迅的文章。随着岁月的流逝,柴米油盐磨掉了我的梦想,鲁迅也与我渐行渐远。这些年,我教初中历史,有一天讲到《新文化运动》这一课,讲到鲁迅,脑子里忽闪出这样一段话:“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顿悟:有些思想,已经深入骨髓,根深蒂固,又怎能说忘就忘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一生的写照。而教书育人,却是我的使命,我的担当,我将乐此不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