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来源:范文范 2.56W

第一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一股“月光族”“负翁”现象旋风已刮进大学校园。色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编织着一个个大学生的人生梦想。但生活毕竟不只是儿戏,要吃、要喝、要穿,如何实现费用的收支平衡,避免寅吃卯粮?有多少同学能制定计划,合理消费?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种理财理念的动态。

二、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以天津农学院东校区的在校学生为对象,与2014年11月2号到11月9号进行了不记名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5份,回馈率90%,其中有效问卷40份,占回收问卷89%。本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三、资料统计和结果整理

据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请关注好 范 文 网:)中男生占32%,女生占68%;大二占67%,大三、大四占33%。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占27%;500-800元的占65%:800元以上的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

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2、吃饭仍占最大比例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而且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新朋友请客、聚餐、上网聊天、周末外出游玩,频繁课外活动也让新生们无所适从,再加上校内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颇具吸引力的辅修、选修课,新生们的钱包当然不负重荷。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00-400元之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而大四学生在毕业前的散伙饭更是让学校周边的饭庄真是火上加火,大家轮流请客.钱自然而然超支。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结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

4、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大多数调查的大学生都有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等。

四、调查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

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二)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容易在途中迷失方向。

(三)自身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五、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做好整体规划

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对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二)养成储蓄习惯

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2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5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四)学会精打细算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五)学会记账和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感想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坚决杜绝.都还不清楚.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前的演练,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所以,多数人只要有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今后走出校园,与普通人相比,一定会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财商来。

附录

大学生理财调研问卷

同学:

您好!本人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理财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本校学生的理财状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对自己的消费结构及财务规划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认识个人理财的重要性,然后加以改进让消费观念科学合理,进而增强个人理财的意识。对您的帮助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画”√”或在括号内填写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二b.大三c.大四

3.您的主要收入来源()

a.父母b.兼职c.奖学金d.其他

4.您每月可支配收入是()

a.300以下b.300--500c. 500--800d.800以上

5.您的可支配资金主要用来()

a.伙食b.恋爱c.服装、饰品、化妆品等d.学习费用 e.娱乐、交际f.交通、通讯g.其他

6.您每月生活费是否有结余()

a.是b.否

7.如果有结余怎么样处理()

a.存在银行b.改善物质生活c.购买书籍d.娱乐e.其他

8.您手中持有多少张银行卡()

a.一张b.两张c.三张d.三张以上

9.您常用银行卡消费吗()

a.经常用b.偶尔用c.从不用

10.您有记账的习惯吗()

a.有b.没有c.大概知道钱的去向

11.您会如何解决资金紧张紧缺问题()

a.没办法死撑到下个月b.向同学借钱周转c.让家长汇钱d.临时做些兼职赚钱

12.您经常向同学借钱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13.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打工赚点钱养活自己()

a.是b.否

14.您觉得大学生应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务()

a.不作处理,花多少是多少b.做好合理的规划适当消费c. 不清楚

15.您认为个人财务管理能力对自己在适应未来工作中有何作用()

a.无所谓b.作用不大c.作用很大d.必要技能

非常感谢您积极参与了此次调查。谢谢!

第二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调查报告《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第三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情况调查报告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生理财情况

作者:李晶敏院系:职业学院投管系专业:投资与理财年级:二年级学号:103617138指导教师:邓强教师职称:讲师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理财已成为人们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大学生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我对财经学院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理财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理财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十分巨大,虽然通过个人理财有腰缠万贯的毕竟是少数,但是通过理财从而实现财富积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而且理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就业、买房、结婚、生子以及一系列事情等着我们处理、规划,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财,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调查时间

2014年5月中旬

三、调查对象

内蒙古财经大学

四、调查目的

通过实践调查,对大学生的理财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观念和意识,发现有关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五、调查方法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财经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投管系,会计系,金保系,计算机系。本次发放问卷150 份,收回 132 份,问卷有效率 88%。调查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 能力等几个方面。 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六、调查数据分析

据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52人,女生占 98 人;大一、大二占120人, 大

三、占30 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 400 元以下的没有;400-600 元的 34 人,占 26%;600-800 元的 44 人,占 33%:800-1000元的 24人,占18%:1000元以后的30人,占23%。

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 100 元以上的仅有 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 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

回答“没有”。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 63%,有 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七、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 (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 及各种考证)为主。除此,通讯费和 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手机、笔记本电脑、mp3 一样都不能少。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 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二)伙食费占最大比例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 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 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 参加 6-15 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 600-1000 元之间。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 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三)大学生“月光族”

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 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10%。

(四)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

财商不高 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 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 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 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八、原因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 理财能力弱, 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 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 子女的增多, 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 “补 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 能力的培养,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刚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 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一)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 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 80、90 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 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 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 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 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二)钱要花在刀刃上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不必考虑家庭也不必顾虑未来,很多人都是左手进右手出。这其实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由俭入奢易!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的地方,而且花钱时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九、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做好理财规划

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 额的 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二)养成储蓄习惯

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半年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 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

(四)学会精打细算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网上购物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 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五)学会记账和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总之,大学生的理财实践,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态度。理财高手,往往都是心思缜密,懂得筹划的人。相反,那些理财不当,花钱如流水的,则往往缺少宏观的计划。所以,大学生要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应该先从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钱开始 。

十、小结

本次调查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理财习惯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养成和保持的,而且我们现在还都是消费者,对金钱无节制的挥霍不仅是大学生素质低下的表现,更是高等教育的失败。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之一就是反映出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大学生能够深切反思自己的消费方式,并能从他人的习惯中得到借鉴

参考文献

1.个人投资理财abc 柯静时代金融2014年第11期

3.个人投资理财之道 薛韬国际市场2014年第11期4个人理财与保险投资 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四篇: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对大学生消费出现的诸多问题。理财这堂必修课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大学生面前。本文通过对成都几大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理财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一、调查方法和内容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二、调查数据分析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2、吃饭仍占最大比例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而且大一、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一、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新朋友请客、聚餐、上网聊天、周末外出游玩,频繁课外活动也让新生们无所适从,再加上校内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颇具吸引力的辅修、选修课,新生们的钱包当然不负重荷。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00-400元之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而大四学生在毕业前的散伙饭更是让学校周边的饭庄真是火上加火,大家轮流请客.钱自然而然超支,调查报告《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3、大学生"月光族"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4、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大多数调查的大学生都有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等。四、原因分析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二)学校问题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五、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一)做好整体规划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二)养成储蓄习惯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另外,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家长寄去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三)树立勤俭意识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2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5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四)学会精打细算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五)学会记账和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六)勤工俭学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束语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坚决杜绝.都还不清楚.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前的演练,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所以,多数人只要有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今后走出校园,与普通人相比,一定会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财商来。

第五篇:最新关于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