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提高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思考

来源:范文范 3.35W

集团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上,总经理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局高铁大局、客运大局、经营大局、建设大局的特征和地位更加凸显。但“大”并不等于“强”,“大”也随之带来安全管理责任的增加,带来安全风险管控压力的增加。必须认真研究由“大”到“强”的内涵,走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的发展道路等等理念。从思想上、方向上、行动上对如何抓好铁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形势下对提高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思考

作为铁路基层站段的领导干部,对此深表赞同,既感受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决心,更感觉作为一名基础管理干部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现结合车站安全工作情况,对如何有效推进安全管理工作提几点想法。

一、必须注重管理思维锤炼,增强适新应变的意识和能力。

在近年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随着社会发展进程、铁路改革发展的逐步推进,对传统的一些安全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带来一定的冲击。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与现实的冲击碰撞,所呈现出的不适应,给管理者带来一定的困惑,不主动改变、不主动适应,不与时俱进,必将影响安全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必须正确面对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1.对安全管理工作新规律认知不够。随着铁路提速发展,如近年来,在传统的调车、接发列车安全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诸如外部环境安全、轨旁设备安全等等新问题对运输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相对应的一些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也逐步放大。在这种情况下,相比较于调车、接发列车等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普遍存在对这些安全项点认知不足、工作制度跟不上、管理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必须从管理层、作业层加强新形势铁路安全发展规律的引导,运用好双重预防机制,通过风险排摸、隐患整治的方式,增强对安全的敬畏感,摸索总结管理经验,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打破传统认知,提高适应安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对职工思想新变化分析不足。从铁路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来看,现在的职工受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等影响,努力求发展、求进步的意愿不强烈,享受当下,吃不了苦、受不了约束的情况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情况的发生对我们的管理带来难度,也是造成现场执标不够,违章违纪层出不穷,管理制度在现场落实不下去等重要因素之一。在职工“追求自我”,不服管、不怕管、不在乎管的今天,防止和杜绝传统管理上的“好人主义”管理行为,已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问题和矛盾更多的是在于我们的管理干部能不能有效的适应新情况,摒弃传统古板的说教、摒弃简单的考核,改变管理切入点和引导方式,从而分析新问题,对症下药。作为管理者要认识到职工不服管不是不要管,职工追求自我不是放纵自我,在职工学历普遍提高的今天,职工渴望展现个性、也在乎得到认可。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就要找准切入点,通过标塑典型,激发其好胜心;通过完善机制,让职工看到未来发展前景,增强其进取心;通过搭建平台,让职工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增强其获得感。通过思想引导、典型引路、奖优罚劣,营造氛围,提高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执标的主动性。

3.对新设备新系统运用不适应。近年来,随着“科技保安全”,“智慧车务”深入推进,车务系统很多新设备新系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优势作用十分明显。但我们也要看到,新设备新系统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新设备新系统上马的初期,管理者不积极不主动、职工消极抵触等情绪十分普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设备新系统的上马,改变了传统的一些监督检查和风险卡控模式,部分管理者认为增加了工作量,使用繁琐,职工更是感觉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禁锢更多,最终造成新设备新系统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使用阻力大,功能运用不足。针对这些情况,车站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引导,扭转了一些负面的情绪。应该说,相比较其他系统,车务系统的新设备的推广深度和广度、科技含量不高,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研发和投入。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设备发展规律,在推进“智慧车务”的进程中,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备的研发和引用要以操作者简单为立脚点,从操作的角度更多应考虑便捷而不是深奥,降低操作门槛和难度;二是对设备的运用要体现智能化,要通盘考虑设备间功能的兼容、互补,大数据的自动分析能力,减少人工复核的精力投入。三是目前车务设备运用更多还停留在事后的分析作用,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前预警提示、事中智能防止方面进行设备的研发,力求将设备保安全的功能关口前移。四是再好的设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从目前音视频设备使用情况看,管理者会操作就很不错了,更谈不上运用精湛了。为此,要注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提炼设备运用的有效方法,让设备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动接受。同时应注意将设备运用与现有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有机结合。

二、必须注重管理机制建设,通过机制有效运作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在推进安全稳定有序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保障。但分析安全管理进程,期间暴露出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整治,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安全发展。

1.要关注基层管理人员主动管理意识的弱化。近年来,集团公司专业部室、车站专业科室都在扎实的推进“让管理者复杂,操作者简单”的管理要求。通过不断摸索,总结提炼了一些好的做好,如“专业科室一个人能解决的工作,绝不让现场十个人重复花费精力”、“发挥专业科室过滤、深加工、精准指向的作用”等等。这是积极的一面,目的也是减轻现场文字工作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盯控现场中去。回顾近年来安全管理情况,基层管理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但经常看到的问题点评都是:布置的工作不落实、细化内容上下一般粗等,更别说哪些车间、站出一些具有个性特点的管理经验了。究其原因,有一点不可否认的就是:现场管理者弱化了对管理工作的思考,弱化了处理问题整治隐患的能力。很多工作段层面做细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现场对专业部门的依赖,成为管理工作要求的应声虫、传声筒,习惯于机械的传达上级要求,而缺失了结合自身实际的思考和摸索。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求“稳”固然不错,但这个“稳”绝不是固化守旧、不通变化,更多的是结合实际,发挥年轻化知识化的特性,细心思考,大胆管理。

2.要关注行车主要岗位人员的可持续性培养。近年来,随着车站运输组织结构调整,新老交替、外地人员变化等情况,行车主要岗位人员缺乏、培养进度跟不上需求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车站也一直下大力气扭转这一局面,客观上受人员客观条件、岗位资质锻炼周期长等因素影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在执行过程中需关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在人员培养上还是加强总体客观的规划,如针对新老交替的问题,要提前1年,甚至2年前就要着手进行数据分析,除新职人员外,新晋人员的培养计划更要充分考虑岗位资质培养的周期,早准备早部署。二是车间(站)更要发挥主导作用,要针对每一名人员特点,制定各岗位轮训、资质累积晋升的条线规划,留足充分的时间。三是要加强高铁站管理人员行车、客运业务综合能力培养,以提高适应统管高铁站客运、行车工作的能力和经验。要加强客运多岗位作业综合性技能锻炼,实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要加强行车应急值守人员能力培养,严格资质审核和准入,提高高铁应急值守人员应急技能、年龄等方面的含金量。

3.要注重夯实展现履职质量的基础。一直以来,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最直接的评价依据有2项,一是安全怎么样,二是台账怎么样。因为安全是个动态变化的,摸不到抓不着,因此对安全的评价都是以结果为准。在日常检查工作,我们往往将目光关注在台账怎么样上,习惯于通过台账资料的好坏评价验证管理过程的质量。由此造成各级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台账管理,往往花大力气做台账、补台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在强调减轻现场台账负担,精简台账为现场减负。这真实的反映了管理实践中的一个矛盾的地方。在管理履职实践过程中,我们管理人员必须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台账问题,要紧抓台账的核心要素。一是台账要见筋见骨。要注重安全管理要求的细化,安全问题隐患的分析、布置,体现思路、体现措施,将分散于日常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闪亮点提炼出来,展现管理工作的“精气神”。二是台账要见血见肉。要重点突出安全问题隐患的分析、排查、整治过程和质量,解决了哪些问题,整治了哪些隐患,将台账作为体现管理行为,体现管理实效,体现过程履职的“证据链”。否则,问题库再漂亮再规范,但实际问题未发现,未反应、未整改,等于零。现场检查写实再多,走马观花没有抓好关键,等于做无用功。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铁路,还将面临各式各样考验,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团结一致,适新应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打好“攻坚战、阵地战、持久战”,用实际行动维护运输安全的长期稳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