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调研报告多篇

来源:范文范 3.18W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不断创造经济奇迹。如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5个城市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20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快速上涨,部分传统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加快。20__年上海、广州两地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分别为782元、55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21。另一方面,随着东部沿海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转移的动力也不断增强。

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弥补我市建设资金不足。在争取国债资金难度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吸引东部企业投资正成为解决我市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仅福建、广东两省知名企业投资我市的重大项目就有11个,合同金额160多亿元。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助推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东部沿海投资我市的不少企业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有利于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如格力空调重庆生产基地等制造业项目相继实施,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工业布局,提高我市产业积聚能力。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我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山东如意、浙江奥康、雅戈尔等一大批纺织、服装、皮鞋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相继落地重庆,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在万州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00人就业。

三、影响重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比武汉高23;公路为11240元,高105;铁路为5622元,高55。

二是配套能力不强。除了相对发达的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外,其余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从沿海购进;各开发区(园区)项目之间在原材料、产品的协作关联度不高;各区县产业同构化现象较明显,产业特色不鲜明;物流、生产性金融业不够发达;市场中介发育不完善。

三是人才较为缺乏。我市高技能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为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人才占比5.2,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23;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7。

四、对策建议

(一)研究降低物流成本政策

合理布局各种交通枢纽、站场,注重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加强与跨区域交通的衔接,搭建便捷的物流平台。引导企业选择合理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降低运输费用。强化高速公路成本收益核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试行高速公路收费听证制度。改革目前按车型收费制度,积极探索“年票制”和“计重收费”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实现“少载少缴、多载多缴、空车受惠、超限受罚”。

【第2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范围内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大趋势的形成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的实施,给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成为事关我省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合作方式。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发展加工贸易既能扩大利用外资,又能较快转化为扩大出口,并能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二)加工贸易是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一是拉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近600倍 。20xx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相当于gdp的19%,顺差增量拉动gdp增长近1.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还带动了大规模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广东为例,20xx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034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超过3500亿元,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涉外税收收入1650亿元。

二是推动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

三是促进了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运营的外资企业30万家,其中有7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

四是优化了出口结构。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据统计,20xx年我国出口计算机的96.7%、笔记本电脑的99.9%、移动电话的94.6%、数码相机的95.3%、彩色电视机的94.3%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五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伴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我国转移,促进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加快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和环保水平均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六是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目前,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万至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万至6000万。加工贸易产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

二、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一)我省加工贸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近几年在中部六省也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省加工贸易在徘徊中有所发展。20xx年加工贸易出口2.14亿美元,20xx年5.49亿美元。_____出口加工区20xx年获批,20xx年7月实现封关运行。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已基本建成,待国家批准后即可正式运行。去年以来,_____、岳阳、益阳、永州市先后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就业增长、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如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安置就业3.5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邵东近年来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一次性塑料打火机,全县共有打火机出口企业13家,吸纳了2万人就业,缴纳国、地两税1624万元,20xx年出口3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加工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很大。与中部其它省相比,近几年发展也已滞后。一是总量小,速度慢。长期以来,我省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在10%以下。在中部六省中,我省加工贸易出口在发展速度、规模和占外贸比重等方面都排在最后。二是企业少,实力弱。20xx年,我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115家,其中在我省体现有出口实绩的105家,平均出口仅478万美元。三是重点城市发展差距明显。_____市与江西赣州市同为全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地理位置类似,_____基础更好,近几年却被赣州迅速甩开,20xx年赣州加工贸易出口3.04亿美元,是_____的8.7倍。

20xx年全国及中部六省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加工贸易出口额

同比上年%%%

占出口总额比重%

全 国

6176.6

21%

50.7%

湖北

23

30%

28.2%

安徽

21.8

26%

24.8%

山西

18.4

162%

28.1%

河南

14.7

-14%

17.5%

江西

14.

73%

25.9%

湖南

5.5

43%

8.4%

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各市州(县)政府普遍对加工贸易缺乏认识,即使有所了解,也片面认为加工贸易不过是转手生意、保税生产,对地方财政不能带来实质性好处,对发展加工贸易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2、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应对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沿海加工贸易转移,中部其他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而我省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省政府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还在修改完善当中,没有正式出台。

3、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20xx年以来我省进出口贸易增长了近3倍,但口岸、海关联检机构、人员仍然停留在原有规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赣州市有2个海关办事机构,而永州市目前还未设海关办事处,成为正在形成中的蓝山――宁远――道县加工贸易走廊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没有搭建好区域快速通关平台,_____企业的一个 40尺标准的集装箱在深圳盐田港通关需1天以上、600元左右费用,而赣州企业只需2分钟、2元费用。

4、土地供应量不足,严重制约项目落地。土地是投资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国家下达我省用地指标6900公顷,而实际需要120xx公顷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以产业集群形式转移的企业迫切希望我省有足够的土地接纳。_____市出口加工区引进台达电子后,带动许多配套企业纷纷来_____考察,想投资_____,但由于用地无法保障,只得落户江西赣州。

5、产业配套能力弱,物流成本高。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加工贸易企业难以从当地获得所需料件和配套产品,其下游产品也只能在外地生产。同时,我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据了解,一个货柜从_____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企业运输成本在珠三角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搬迁到湖南后占到10%。

6、投资环境不优,部门合力不够。据企业反映,在江西三天能办完的事情,在湖南至少要一周,导致许多企业“考察_____、投资赣州”。一些地方还存在变相的“索拿卡要”,比如要求企业交纳“会员费”,借办理行政许可之机要求企业订阅有关刊物,等等。

(二)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和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政策的实施,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调整,沿海加工贸易战略大转移已别无选择。

20xx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实行“空转”。

目前,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10省市,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4%,而中西部22个省市只占2.6%。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和营运成本,对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很大冲击,不堪保证金压力的企业只有选择向中西部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调查,在珠三角投资的5.75万家港资企业中,有37.3%的企业拟将生产基地从珠三角迁出。同时,沿海加工贸易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内生增长力受到制约,劳动密集型、能源资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是最现实的选择。据测算,到20xx年,仅粤、沪、浙、闽4省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整个转移的过程大约在5年内完成,

2、国家鼓励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将大力助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了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从20xx年开始,分两批确定了20个城市作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将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中给每个承接地20xx万元,用于加工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拟通过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到20xx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税可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可抵扣;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同时准备赋予中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兄弟省市竞相开放发展的态势,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我省可能丧失重大战略机遇。

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商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面对机遇,中部省市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湖北省原省委书记俞振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参加的加工贸易工作会议,由商务厅长作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报告。湖北以汽车产业为依托,不到四年时间,加工贸易出口从1.2亿美元增长到近33亿美元,由中部倒数第一成为中部第一。安徽早在20xx年就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两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80家。20xx年又召开了书记、市长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江西吴新雄省长亲自到商务部汇报推介赣州,使之纳入首批重点承接地,省直1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万商西进”桥头堡建设的若干措施》,保证重大转移项目入赣用地指标,开通了南昌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运价下浮30%,并正在积极争取开通南昌至上海、宁波的联运班列。据商务部同志介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拟组织1600家港资企业落户江西赣州,赣州将拿出5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承接这些企业的转移。河南设立了加工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对转移至河南的重点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并对加工贸易企业每出口1美元给予0.1元运输补贴。山西引进了10亿美元的手机主板加工贸易项目,20xx年加工贸易出口以176%的速度增长。我省再不奋起直追,目前与中部兄弟省市加工贸易代数级的差距,

三、五年后有可能变成开放型经济全局几何级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我省加工贸易的建议与措施

(一)把加工贸易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这篇大文章,思想要统一,领导要加强,工作力度要加大,要抢抓机遇,力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首先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湖南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出路在开放。过去长期习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现在要在全省真正达成“无外不快”的共识。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对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意义,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主要载体、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便捷途径来抓。建议上半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题会议,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各市州县(区)党政一把手、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开发园区负责人参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成立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协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承接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重大问题。建议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

三是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绩效考核制度。从今年开始,由省商务厅提出具体意见,以省政府名义给市州下达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的考核目标,考核情况定期通报,年终进行综合考评。

四是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力度。把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举办系列招商活动,实现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

借鉴各兄弟省市的做法,出台过硬的政策措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目前,省商务厅已起草《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并根据各有关部门意见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各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开绿灯,促成该意见的早日出台。为确保政策支撑体系的权威性,建议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下发该意见。同时,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应根据此意见制定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具体措施。建立政策支撑体系,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参照江西、广东、湖北、河南、广西等省做法,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建议省财政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举办招商活动、引进重点企业以及落户企业的用工培训和向担保机构融资等。同时,为了调动各市州的积极性,建议从今年起,对加工贸易出口超基数部分由市州财政承担的5%退税,改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

二是改善通关条件。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快“大通关”建设步伐,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全力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全面落实“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将我省纳入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实现湘港澳无障碍通关。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行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网上审批,实现关检联动作业,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全省开放度较高,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业务比较集中的地区,增设海关、检验检疫办事机构。

三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间的有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由省口岸办牵头,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经委、铁路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开辟长沙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铁海联运”线路。加强与沿海地区物流枢纽的协作,增开“香港直通车”,降低通关费用和时效成本。

四是保障项目用地。今后

二、三年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高峰期,要把加工贸易落户项目用地作为全省今后三到五年供地的保障重点。加强省、市用地指标统筹,在省级年度用地指标中预留30%,专项用于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建设。对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优先供地。利用_____、岳阳、永州、益阳市纳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增加专项用地指标。

(三)尽快制定和落实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今后三到五年,我省加工贸易应当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奋力实现赶超,力争20xx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3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的龙头。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制定和落实加工贸易专项发展规划。一是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合,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吸引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公司到湘兴办外向型企业。二是加工贸易与优势产业结合,积极承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转移,引导我省现有机械装备、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力机车等优势产业,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增加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加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三是加工贸易与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纺织、服装、塑料、玩具、家具、陶瓷等产业发展。四是各市州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各有侧重地发展。湘南三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力军。长株潭地区侧重承接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积极吸引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第3篇】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XX年初xx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在此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并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意,这是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城市之一,现在正处在加速追赶、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市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迎来的空前、重大机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挖掘潜在的发展动能,认真剖析制约发展的现实因素,正确对待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加快示范区建设,使**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意义

1、**在皖江城市带的地位

**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9.5%,占沿江城市带23.5%;人口610万,占全省9.1%,占沿江城市带25.7%;XX年国内生产总值704.72亿元,占全省7.9%,占沿江城市带21.5%。《安徽省沿江城市群“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轴双核三带”发展战略中,**又是安徽临江产业发展轴上的两大产业集聚核之一。**应该成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皖江城市带发展及承接产业转移中是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

2、战略意义

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为国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

**地处皖、鄂、赣三个中部省份交界,地理位置独特,可以发挥更大范围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市是皖江城市带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壮大**经济,打造皖江城市带新的增长极,不仅是有效改变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现状,整体推动皖江城市带加速发展最为现实的措施。也是有效激发**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更好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任的重大举措。

建设示范区不仅有利于**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为加快崛起提供政策保障;还能够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壮大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设示范区的优势

区位条件比较独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东临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西接武汉等中西部重要城市,是沟通皖、鄂、赣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枢纽。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快速、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南京至**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更成为连接长三角快速通道。

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生态环境优良。**地域广阔,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境内沿江滩涂、丘陵等可供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且用工成本较低;**地貌类型多样,江湖广布,森林覆盖率高,环境容量较大。

岸线优势突出,开发潜力较大。**市拥有247公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适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二级岸线73.3km,其中尚未开发的岸线所占比重达60%以上。**港是安徽省长江北岸唯一的深水良港和国家一类水运口岸,港口腹地资源丰富。优良的岸线和港口条件为发展大运量、大耗水的重化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的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与制造、轻纺、建材等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如: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不断发展壮大的格局,这种格局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技术、人才储备,有利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承接产业转移。

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双百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城东新区和北部新城框架基本形成,县城和建制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拥有省级开发区11个,近期总体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4.6平方公里,远期总体规划面积近300平方公里。

区域合作日趋紧密,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密切,近两年从长三角地区引进资金近300亿元,占总量的比重超过60%。

三、面临的制约和挑战

应当看到,**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人均经济指标在全省相对落后,经济总体实力和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扩张速度不快,产业链尚未形成,领军作用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产业水平和结构层次较低;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效率不高,产业空间集聚优势不够突出等。尤其是在在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等主观方面更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城市与区际竞争导致对产业发展要素的争夺、占领和控制将更趋激烈,对我市产业综合竞争力形成了新的挑战;二是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的约束矛盾将日益凸显,给我市产业发展将构成新的压力;三是国家产业与空间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对我市产业发展方式将提出新的要求。

四、建设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是“产业”, 中心任务是“承接”,着力点是“园区”。必须从**实际出发,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加强前期争取、谋划工作,打好“政策牌”。示范区规划的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关系到沿江各城市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将对现有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调整和影响。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相关规划正在编制的关键期,努力将我们自己的发展思路纳入到国家、省层面的规划中。这样有利于我市有针对性的开展争取政策支持工作,承担更多的承接任务;超前谋划好符合发展方向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确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效避免和降低因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也有利于我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策造势,提高知名度,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真正做到一步领先、招招在前。

2、明确定向和定位,打好“产业牌”。

按照《**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纲要》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整合产业发展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打造**自己的产业高地,凝聚**的产业“灵魂”。紧紧围绕加速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的目标,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研究国际及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类型与特点,深入分析我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提出更具前瞻性、贴合性的承接产业方向,提高产业承接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扶持、承接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理念,切实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构建产业链开展招商,突出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和产业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促进招商引资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完善载体保障,打好“园区牌”。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是主战场。必须用更大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把承接的平台做大做优做强,推动园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园区发展的动力,也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要求。必须加大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新的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在领导班子配备、干部交流、分配制度等方面要实现新的突破。要有效防止园区体制向区外现行行政体制的回归现象,遵循精干、高效的原则,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一园多制”、“企业化经营”等不同办法,开发建设园区。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发展理念,从“工业集中区”向“产业集聚区”转变,着力打造园区发展的新优势。

4、创新体制机制,打好“环境牌”。**承接产业转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受到思想观念保守、发展环境不优等诸多制约,更面临着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首发点在于真正解放思想。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和崛起的速度。解放思想不能依赖于“改良式”的,而是需要“变革式”的。必须冷静地思考、客观地查摆,切实解决思想解放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与群众需要联系不够的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的着眼点在于有效接轨。一是要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勇于承认、敢于吸纳、善于借鉴,特别要借鉴长三角地区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形成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我们自身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法,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使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加接近于长三角,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产业发展氛围和条件;二是主动了解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和需求,剖析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找准方向和对策;三是建立多层面的协调对话机制,协调利益分配,解决制度性障碍,促进共赢。创新体制机制的着力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理顺产业发展思路、协调产业关系、吸引积蓄人才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破除自身有碍于产业发展壮大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机械式工作方式,摒弃顽固的官本位意识、等级意识、唯权意识等等,创造性、灵活性地运用政策,才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4篇】湖南关于道县承接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道县抢抓中部崛起、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等历史性战略机遇,全力加快产业承接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全面了解全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近期,笔者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多家企业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全县承接产业转移形势喜人、来势看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

一、道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和基本做法

xx 年以来,全县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129个,合同引进项目资金232亿元,实际到位86亿元。目前,已建成项目62个,在建项目42个,准备开工项目25个。全县初步形成了轻纺制鞋、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四大支柱产业。

1、突出主体作用,提升招商质效。一是突出专职部门招商。近五年来,全面明确县经信、商务、驻东莞招商办以及2家工业园管委会等职能单位的招商引资任务,对非招商引资责任单位或个人,按照“不压任务,只奖不罚”的原则,鼓励提供招商信息或自主招商。二是强化县级领导招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推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招商小分队,每年至少5次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开展密集招商,对接洽谈投资合作。三是严格规范项目引进。对每个拟引进项目组织专人考察,经所有成员单位审批同意后,再进入合同洽商和签约环节,切实提高招商项目质量。

2、挖掘资源优势,提升产业水平。一是立足优势产业抓承接。始终坚持依托县内已形成的电子信息、轻纺制鞋、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等支柱产业,发挥以商招商作用,着力引进上下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二是立足优质资源抓承接。加大了对县内非金属矿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心包装项目,主动对外招商,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立足优良人脉关系抓承接。经常组织到各地召开老乡联谊活动,主动联络在外打工的道县籍老乡,使他们积极为道县招商引资搭桥牵线。

3、夯实园区平台,提升承载能力。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工业园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开发建成6平方公里,形成“两纵三横”的路网大格局,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二是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在园区布局了东方丽都等商住小区,在园区新建了400余套公租房,在园区主要交通路口规划并启动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区建设,及幼儿园、医院、工人文化宫的规划布局。三是加大通关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海关、商检、口岸“三位一体”通关大平台建设,启动已落户该县“保税物流园”的湖南省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项目建设。

4、放大政策效应,提升服务环境。一是着力兑现招商政策。近年来,连续四年县财政都预算安排xx万元,保障政府兑现优惠政策的资金需要,县优化办每年组织3次以上座谈会向客商了解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政策及时足额兑现。二是着力优化审批服务。要求全县38个单位的285项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严格实行一站式办理和限时办结制。为了缩短项目落户时间,县政务中心还安排了10名政务代办员,实行项目落户审批全程代办。三是着力解决要素难题。坚持科学利用土地,投资强度从xx年的30万元/亩提高到目前的120万元/亩,对兴建二层以上标准厂房,每平方米补助200元-260元。盘活园区存量土地,xx年以来依法依规收回企业闲置土地1320亩安置签约企业20余家。用工方面,出台帮扶企业招工23条措施,建立完善社保补贴、培训补助、购房税费奖励、子女就近入学等方面政策,全方位保障入园就业人员待遇。融资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扶持地方发展,单列金融机构对口扶持园区企业的激励政策。近年来,县内金融机构每年投放园区企业的贷款超过2亿元,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四是着力整治建设环境。从今年起,县里专门成立工程建设领域治“慢”、治“乱”、治“非”和治“强”等4个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项目顺利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道县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层次不高。从项目结构上看,近年来引进的项目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轻纺、制鞋、初级电子产品、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比重达80%,企业产品附加值偏低,创新能力不强,普遍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大。引进的高科技、高附加值、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仅占5%。从项目规模来看,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非常少,招商引资项目中实际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到10家,过十亿元的项目至今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引进的项目大多以基础产业为主,缺乏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型企业。从项目产生税收来看,xx年有实际生产性税收的企业不到60%,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1家,过500万元的企业只有3家,全县工业税收仅1亿元。

2、承接环境不优。一方面,软环境不够软。项目落户难,报批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硬环境不够硬。出省通道不畅,企业物流成本高。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处于起步阶段,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3、要素保障不足。融资瓶颈,由于融资渠道狭窄、担保手续繁锁、审批程序严格、政策歧视偏严等因素,园区内80%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用工瓶颈,主要由于本地企业工资水平普遍比广东等地低,且各项劳动保障不健全,因此企业招工普遍困难。土地瓶颈,用地成本高,土地指标不足,部分企业落地困难。原材料瓶颈,部分农矿产品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料供应紧张,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到周边地区采购生产原料。

4、项目落地不快。总体来讲,项目从引进、投资、建设到投产的周期过长,少则两三年,多则三四年,甚至近十年。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工作的主动性不够,主动对接项目不够,导致引进的项目中,意向性签约的多,真正能建成投产的项目少。

5、优势突出不够。一方面,没有充分突出本地优势资源招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突出区位优势抓承接。

三、加快推进道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考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促招商。一是增强机遇意识。当前,国家批准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委、省政府赋予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政策,并把道县打造成“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的主战场,对这些重大利好,各部门要把机遇化为现实的动力。二是增强开明意识。坚持全方位扩大开放,在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行对外开放。拿出最好的项目、最优的条件来打动客商、吸引投资。三是增强接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东盟等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友好关系,定期开展投资洽谈、经贸合作等活动,以政府间的合作带动企业、民间的广泛合作。四是增强招商意识。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更加突出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和重大项目招商,大招商、招大商,建立较为完善的招商引资网络体系,推进县域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2、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促稳商。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一方面,调整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另一方面,要坚决兑现各种优惠政策。二是夯实承接平台。要提升园区规划布局,按照“产城融合”的原则,对工业园区建设的近、远期规划进行修编。要加强园区设施配套,重点抓好园区水、电、路、讯建设,同时,要高位嫁接城市配套功能设施,提升园区的人气聚集力。积极争取商检、海关在工业园设立分支机构。要推进园区管理创新,打破工业园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切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格局,适当将土地开发、项目建设、企业管理等相关管理权限下放到工业园管委会。三是优化招商环境。要优化社会环境,用良好的软环境弥补我们硬环境的先天不足。要优化政务环境,对落户项目涉及的立项、环评、国土等审批工作,通过“集中会商”,压缩办理期限、提高办证效率。要优化建设环境,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3、要进一步强化保障促富商。一是强化产业配套。要以先期落户的四大支柱产业为基础,着力引进落户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配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招商,鼓励企业在县内乃至市内建立原材料基地,通过引进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可提高区域群众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二是加快物流建设。要着眼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协调加快道贺高速、厦蓉高速广西段的建设,争取衡道高速开工建设,全力打通道县南下北上、东进西拓的大通道。同时,要加快湘粤桂综合物流园、湖南省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建设,为企业构建方便快捷的物流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三是抓好企业帮扶。要突破用地瓶颈,充分盘活土地存量,用好现有闲置土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多渠道争取用地计划指标,为承接产业转移留足发展空间。突破融资瓶颈,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积极为园区企业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要争取信贷规模,用好政银企合作平台,激活民间资本,拓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突破用工瓶颈,进一步落实用工23条政策,强化督查考核;积极引导企业改善工作、食宿环境,注重人性化管理,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督促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员工的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培训与园区用工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道县的劳力优势,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第5篇】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1

20xx年xx月xx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紧接着一场由沿海向内地进行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浪潮汹涌而来,仅深圳市至20xx年xx月xx日的内迁电子企业达到786家;湖北省孝感市xx年签约了23个沿海地区的亿元产业转移项目,安陆市引进100多家沿海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近15亿元,实际投资总额近50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内迁企业有所减少,但在国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位置、广袤的地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沿海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今后几年,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更加澎湃。

xx市,自古被誉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可以说是坐拥中部的十字路口,但在新一轮产业大洗牌中,却收获寥寥。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xx市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举全市之力,将占城区一半以上面积的xx开发区做活、做大、做强、做优,加速追赶跨越,实现宜城板块率先崛起。

培育新兴产业的“黑马”经济

xx新余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近年来却屡屡被人提起。该市通过引进了太阳能硅材料生产企业ldk公司,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年的产值达到了近xx年来受国际原油、钢材料价格的波动,国有企业纷纷“感冒”,地方政府也跟着打“喷嚏”。新余市在初期也尝试发展钢铁制造以外的其他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加工,但无法与产业链已成熟完整的其他地区竞争。他们另辟蹊径,瞄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主动上门引进苏州的ldk公司,仅仅两年时间ldk公司就将产值做到了100个亿,确实是个奇迹。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因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成熟产业的白热化竞争,就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xx市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在xx开发区发展两个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汽车蓄电池产业

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望江开发区生产的“安达尔”牌电动汽车已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的最关键的技术不在于电机,而在于蓄电池,目前的电存储技术远远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西方曾有个淘金的故事,众多的淘金者都去渡河挖金矿,大多无功而返,却有人专门为淘金者摆渡赚了个盆满钵溢。如今电动汽车领域利润丰厚,技术含量较低,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淘金者的摆渡人,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高容量蓄电池产业。

蓄电池产业对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蓄电池企业,大都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城市或县城。xx开发区新城东区印染工业园毗邻长江,先期将建设高水平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工业“三废”和环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口引进蓄电池产业。同时,xx开发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的环新集团、安簧集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应未雨绸缪,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品。政府应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研制高容量车用蓄电池或其他配套产业。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xx开发区的和兴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丁二酸为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原料工艺,并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一万吨pbs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进行试生产,是目前国际上首条pbs生产线,标志着pbs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可降解塑料产业无疑是个朝阳产业,xx开发区应做足“降解”文章,在新城东区辟设“可降解塑料生态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兴化工的下游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2

xx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紧接着一场由沿海向内地进行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浪潮汹涌而来,仅深圳市至xx年10月的内迁电子企业达到786家;湖北省孝感市xx年签约了23个沿海地区的亿元产业转移项目,安陆市引进100多家沿海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近15亿元,实际投资总额近50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内迁企业有所减少,但在国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位置、广袤的地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沿海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今后几年,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更加澎湃。

**市,自古被誉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可以说是坐拥中部的十字路口,但在新一轮产业大洗牌中,却收获寥寥。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市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举全市之力,将占城区一半以上面积的**开发区做活、做大、做强、做优,加速追赶跨越,实现宜城板块率先崛起。

培育新兴产业的“黑马”经济

**新余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近年来却屡屡被人提起。该市通过引进了太阳能硅材料生产企业ldk公司,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年的产值达到了近200个亿,财政收入占到了该市的半壁江山。

新余市曾经有着与**市类似的情况,过分依赖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依赖石化总厂,新余依赖的是新余钢厂,近年来受国际原油、钢材料价格的波动,国有企业纷纷“感冒”,地方政府也跟着打“喷嚏”。新余市在初期也尝试发展钢铁制造以外的其他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加工,但无法与产业链已成熟完整的其他地区竞争。他们另辟蹊径,瞄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主动上门引进苏州的ldk公司,仅仅两年时间ldk公司就将产值做到了100个亿,确实是个奇迹。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因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成熟产业的白热化竞争,就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市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发区发展两个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汽车蓄电池产业

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望江开发区生产的“安达尔”牌电动汽车已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的最关键的技术不在于电机,而在于蓄电池,目前的电存储技术远远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西方曾有个淘金的故事,众多的淘金者都去渡河挖金矿,大多无功而返,却有人专门为淘金者摆渡赚了个盆满钵溢。如今电动汽车领域利润丰厚,技术含量较低,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淘金者的摆渡人,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高容量蓄电池产业。

蓄电池产业对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蓄电池企业,大都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城市或县城。**开发区新城东区印染工业园毗邻长江,先期将建设高水平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工业“三废”和环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口引进蓄电池产业。同时,**开发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的环新集团、安簧集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应未雨绸缪,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品。政府应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研制高容量车用蓄电池或其他配套产业。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开发区的和兴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丁二酸为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原料工艺,并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一万吨pbs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进行试生产,是目前国际上首条pbs生产线,标志着pbs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可降解塑料产业无疑是个朝阳产业,**开发区应做足“降解”文章,在新城东区辟设“可降解塑料生态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兴化工的下游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

【第6篇】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

20xx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紧接着一场由沿海向内地进行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浪潮汹涌而来,仅深圳市至20xx年10月的内迁电子企业达到786家;湖北省孝感市20xx年签约了23个沿海地区的亿元产业转移项目,安陆市引进100多家沿海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近15亿元,实际投资总额近50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内迁企业有所减少,但在国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位置、广袤的地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沿海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今后几年,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更加澎湃。

_____市,自古被誉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可以说是坐拥中部的十字路口,但在新一轮产业大洗牌中,却收获寥寥。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_____市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举全市之力,将占城区一半以上面积的_____开发区做活、做大、做强、做优,加速追赶跨越,实现宜城板块率先崛起。

培育新兴产业的“黑马”经济

_____新余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近年来却屡屡被人提起。该市通过引进了太阳能硅材料生产企业ldk公司,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年的产值达到了近200个亿,财政收入占到了该市的半壁江山。

新余市曾经有着与_____市类似的情况,过分依赖大型国有企业,_____一直是依赖石化总厂,新余依赖的是新余钢厂,近年来受国际原油、钢材料价格的波动,国有企业纷纷“感冒”,地方政府也跟着打“喷嚏”。新余市在初期也尝试发展钢铁制造以外的其他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加工,但无法与产业链已成熟完整的其他地区竞争。他们另辟蹊径,瞄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主动上门引进苏州的ldk公司,仅仅两年时间ldk公司就将产值做到了100个亿,确实是个奇迹。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因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成熟产业的白热化竞争,就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_____市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在_____开发区发展两个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汽车蓄电池产业

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望江开发区生产的“安达尔”牌电动汽车已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的最关键的技术不在于电机,而在于蓄电池,目前的电存储技术远远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西方曾有个淘金的故事,众多的淘金者都去渡河挖金矿,大多无功而返,却有人专门为淘金者摆渡赚了个盆满钵溢。如今电动汽车领域利润丰厚,技术含量较低,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淘金者的摆渡人,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高容量蓄电池产业。

蓄电池产业对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蓄电池企业,大都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城市或县城。_____开发区新城东区印染工业园毗邻长江,先期将建设高水平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工业“三废”和环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口引进蓄电池产业。同时,_____开发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的环新集团、安簧集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应未雨绸缪,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品。政府应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研制高容量车用蓄电池或其他配套产业。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_____开发区的和兴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丁二酸为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原料工艺,并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一万吨pbs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进行试生产,是目前国际上首条pbs生产线,标志着pbs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可降解塑料产业无疑是个朝阳产业,_____开发区应做足“降解”文章,在新城东区辟设“可降解塑料生态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兴化工的下游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

培育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

总投资42亿元的熔安动力低速船用柴油机项目落户、格力70万套空调项目投产、美的冰箱研发大楼竣工……在与我们相隔不到180公里的省会合肥,一批批大项目的落户让我们惊羡不已,而这正是省会合肥不遗余力的进行软、硬两个环境建设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软环境建设的倒逼效应

在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无论什么原因如有职能部门接到通知后没到会,就视为审批通过,除了缺席默认制,在软环境建设当中,合肥市还推出了超时默认制、全程代办制 和特事特办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自己的信箱、联系电话公布在服务中心门口,随时接受监督。合肥的这些做法类似于司法领域的“举证倒置”,在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职能部门往往处于强势,而这种经济领域的“举证倒置”却让企业获得了主动,倒逼职能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态度,提高行政审批的工作效率,是真正的“效能革命”。此外,合肥市政府对37项省及省以上单位针对企业的收费项目统一买单。20xx年由政府买单的37项收费总共支出是一亿多元,但据测算,这笔开支的投入产出比是一比五,甚至更高。

尽管_____市不遗余力的改善投资环境,竭尽全力的为企业服务,但软环境还是不够令人满意。据了解,某个部门依据安徽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份文件,在_____开发区内一家合资企业按照销售额比例收取的一项建设费高达30万元,而另一家销售额相当的本地企业通过“讨价还价”,30万元减至不到3万元,由此可见一斑。

_____市应在软环境建设上痛下决心,借鉴学习合肥等地先进经验,将软环境建设与“官帽子”挂钩,出实招、动真格。建立联席会议制、工业项目领导负责制、项目代建制、全程代办制、超时默认制、特事特办制、缺席默认制、奖惩制、收费报销制等制度,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软环境。

硬环境建设的撬动效应

经常到合肥出差的同志往往感叹省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背后却是合肥在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后,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硬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带动财政增长,最终起到了对经济发展四两拔千斤的反哺效应。

注重道路设施建设。在_____开发区主攻新城东区的战略布局下,起步区路网的方兴路一期、秦潭路等已全面完工,元桥路、平湖路等核心道路工程全面展开,水电气等与路网建设同步推进,承载产业进区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与新城东区紧密相连的东部新城商务区是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为新城东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商务等多方面的城市综合配套能力。_____开发区的新城东区建设不仅要做到“七通一平”,还应该增加水路通、厂房通、宜居通,即“十通一平”,以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撬动产业投资。

注重港口建设。合肥为了引进低速柴油机项目,投入巨资改造派河、合裕航道由巢湖入江,可谓千辛万苦“望”长江。据测算,仅长江上游就相当于四条铁路的运量,且水运成本一般比铁路低30%以上,也正如此,黄金水道再次兴起,沿长江岸线地带成为发展大型装备制造等重工业的最佳选择。_____开发区的新城东区拥有很长的岸线资源,应依托马窝、长丰港区,建设适合大型重工业发展的临港产业带。

注重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的建设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投产速度,减少企业在资金链上的压力。工业企业特别是产业转移企业,在建设初期既要生产又要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_____开发区的新城东区可以采取引进外来投资合作等多种渠道,建设一些适合电子等企业生产的厂房,以迅速无障碍承接珠三角的电子等产业转移。

注重高新区建设。沿海等发达地区企业内迁往往是加工制造产业的工厂转移,而高端的研发总部一般都留在本地。_____开发区的新城东区紧连将来的城市中心区,境内有秦潭湖、柘山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建设一些高档生活区、商务会所、研发中心,以吸引高科技人才的聚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