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多篇

来源:范文范 2.96W

干部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乡镇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基层,在一线,才能更大限度的与群众接触,为群众服务。乡镇作为一级政府,近年来,通过招考,让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体制内,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家在外县的年轻干部,一到周四、周五,心都开始浮躁,开始操心买车票回家的事情,每每周五下午便请了假,脱岗坐车回家,周日晚或者是周一早上再回到单位所在地,来回奔波着,工作和家庭两头顾,身心俱疲。家在外市、外省的年轻干部,则是要等到逢年过节、休年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平时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如果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家人是既操心又担心。当前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工作任务繁重,这些干部又成年累月不能回家,心中埋怨较大,情绪上对工作有消极、厌烦情绪。

【第2篇】强化离退休干部支部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良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新任务面前,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教育、管理,引导和协调作用,才能凝聚人心,增强活力,推进工作。为此,我们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我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基本情况

2、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均有自己的活动室,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每月都能正常开展一次以上的组织生活,并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不间断,这样既提高了老党员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又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二、主要做法

1、以提高政治素养为核心,加大离退休干部思想教育工作力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为支部工作的中心环节,引导离退休干部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形势,客观分析和看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防止学习流于形式,各支部精心安排学习内容,提前准备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离退休同志参观全区工农业生产基地、大型在建工程等;利用老干部形势通报会,通报全区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的成果等,使老党员们及时了解、掌握当前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为了使每位党员都能受到学习和教育,我们根据老同志自身的特点,坚持“灵活实用”的原则,对那些高龄多病、活动不便的老党员实行“小组上门”制;组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老党员参加合唱团、象棋队、书画展、诗歌作品展等,激发他们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

2、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激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力。我们根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实际情况,以“支部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管理好,特色活动开展好,组织设置合理好,居民群众反映好”五个方面确定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争创示范性党支部”的五好标准,并以文件形式通报到各党支部。年终根据各党支部的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选和表彰,以鞭策后进,激励先进,推动工作。

3、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在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的引导下,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老党员进入社区、农村开展活动,利用自己的革命经历和经验优势,在社区管理、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关心下一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4、以健全制度为保证,狠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党支部书记选拔制。选举那些在党员中有威望,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上点子办法多,又热心支部工作的老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坚持党支部书记培训制度,定期开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三是坚持例会制度,定期交流了解各支部工作的开展情况,听取老干部的反映和要求;三是坚持通报工作制,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会议和主要文件的传达学习等,均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参加,做到让他们先知道、先了解,再通过他们向本支部老党员们传达。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组织建设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组织覆盖不到位的现象。因企业改制,尚有极少数老同志没有编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二是支部书记难挑,部分支部班子不够健全;三是组织活动有“三难”:都是老同志、老领导,对其个人的要求难提;对离退休支部部署任务难于把握,召集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开会难;因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差,参会不是很积极。

2、党员队伍方面:主要问题是老干部党员年龄大,患病多,组织生活出勤率下降。一是在党支部建设工作中,以离休干部支部最为突出,离休党员年龄偏高,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因长年有病、行动不便或经常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在逐年增加,影响了支部整体活动的开展。二是老党员的年龄矛盾问题凸显,两极分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有的党员已年逾90,且体弱多病,而一些刚退下来的干部则只有60岁左右,精力还算充沛,且文化程度较高,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因此,支部在组织生活,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党员的需求,使大家都能积极参加支部的各项活动,已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组织领导方面。各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受本部门和本单位党委领导,其支部的组织工作直接由党委管理。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对基层抓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和支部建设工作只是起着指导性作用,对离退休党支部组织领导工作不好直接或过多的干涉。因此,对加强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工作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4、思想认识方面。当前仍有部分单位或部门及其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不高,抓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投入精力少,缺乏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还有的单位没有把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起来编入支部缺乏有效的管理,甚至出现学习无人管,党费无人收,活动无人牵头的现象。

四、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党支部设置应结合实际。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状况和居住地的分布情况,本着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结合实际,优化组织设置,采取有条件的单位,少而散的联建,好集中的统建等办法,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和设置。

2、加大破、改、停企业中党组织覆盖工作力度。高度重视破、改、停企业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摸清本单位、本辖区破、改、停企业中离退休党员的情况,建立和规范这些特殊党员的支部建设,做到哪里有离退休干部党员,哪里就有离退休干部党的组织,杜绝出现党费无处缴,学习无人管,活动无人牵头,组织生活无处过的“四无”现象。

3、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建设。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讲奉献,身体好的同志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对于离退休干部党员普遍高龄的党支部,可以选配热心老干部工作的在职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或委员或支部联络员,以帮助党支部开展工作。同时,要注重加强支部班子成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4、制度建立应趋多元化。面对离退休干部的“双高期”问题,多数老同志健康状况逐升不降,甚至已有一些老党员以前因身体原因而不能过多活动,对原有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考勤制度等等,要求坚持好,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在坚持以上制度的基础上,注意三个结合,即组织集中学习与个别沟通相结合,集中活动与个别走访相结合,联系制度与组织关心相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党员保持联系。如建立老干部家访制度,病房探望制度,年高体弱党员联系制度等。书记、支委成员定期以电话询问,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通报党内生活情况及单位工作情况,保证党员与组织的密切联系。

5、活动载体要体现特色。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的开展要结合老同志的具体情况,贴近实际、贴近需求,富有特色。如开展形势教育,开展保持晚节教育,保证老同志思想上与时俱进,永葆先进;如组织老同志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同志们实现晚年价值,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以激发老同志们参加支部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探索“四就近”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让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高度重视社区离退休干部支部建设,配齐基础设施,适时将离退休老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所辖社区。特别强调的是,只要求老同志参加“四就近”活动,其它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原单位仍然承担着为老同志服务,落实两个待遇等各项工作。

7、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一是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真正起到主角作用,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尽快纳入议事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二是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积极配合单位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开展指导好、协调好、推动好;三是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及单位党组织要真正形成合力,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更好地开展工作。(_____区委老干部局)

【第3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xxxx”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杨舍镇党委及组织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变化,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在顺水推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在全市乡镇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二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三禁”规定执行坚决,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先锋作用有所弱化。一是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身份麻痹”的现象,党员干部混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来;二是在党员干部人数较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个体淹没”的现象,即党员干部因力量单薄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述现象,往往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争先意识减弱,责任心减退,工作标准、自我要求降低,或者是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容易滋生松口气、歇歇脚、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如行政村少数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挫折时意志不坚定,总是拿客观原因作挡箭牌,导致村级经济难以走出落后、发展迟缓的“怪圈”,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障碍。

2、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当前,我们正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现实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经常接受各种思想“碰撞”,理想、信念在种种实惠面前褪色、淡化。少数党员干部过分求实惠,怕吃苦、怕麻烦、怕得罪人,抓工作畏难情绪重,导致单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作风散漫。少数党员干部囿于小集体观念,在工作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能按政策办事,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把服务喊在嘴上、要求挂在墙上,碰到实际问题敷衍塞责、逃避责任。少数窗口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3、创新能力有所钝化。少数党员干部发展意识衰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作为不求上进。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破解难题,勇创大业,而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疲沓、飘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疲于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接触上级领导多、直面群众少,坐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掌握情况少,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工作马马虎虎,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机关部门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热衷于办私事、上网聊天,更有的离岗串岗、说三道四、影响团结。

4、堡垒作用有所退化。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凭老框框老经验办事,导致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少数党员干部思路不清、标准不高、工作教条,只会讲不能办,却不研究如何办,遇事推诿。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主动为基层挑担子,而是静候上级下指示,等待领导抓协调,致使有些问题、矛盾久拖不决,积重难返。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于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全镇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镇党员干部应在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方面作出示范、表率,以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三个环节。

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干部实际需求,拓宽和丰富培训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实践中,杨舍镇委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力求精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膊,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新”的需求,开展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年来,杨舍镇十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胜任岗位需要,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微机应用能力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近二千人,目前机关工作人员中50岁以下已有95%以上的同志达到了省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考试中级水准。xx年又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广大干部中全面进行英语300句和普通话达标培训,经过测试,参训人员合格率达100%。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博”的需求,举办专家讲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全镇党员干部统一到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上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出击,外引高水准的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辅导、培训,迅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和人文修养,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著名专家、教授分专题作辅导讲座,让全镇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社会思潮等发展动态。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专家讲座15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直接培训党员干部和基层骨干9万多人次,此外,还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利用vcd光盘间接反复地教育、培训。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精”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以往开展读书学习的经验,本着求新、求深、管用、把党员干部“逼向书本”的指导思想,由镇委宣传部门和党委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篇目及书籍,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学篇目,通过抽查笔记,组织考查,展示学习心得,会议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xx年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被评为苏州市级先进集体。

四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实”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杨舍镇党委十分注重学习培训的实效,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镇四套班子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党委提出40个领导干部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足兴镇亲民,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研和破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许多务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对全镇的一些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和积极弘扬,把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共同探讨,先后编印了xx年和xx年《杨舍镇党委中心组调研材料汇编》,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全面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势和发展前景,增强工作中争先创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务实为民,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阵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杨舍镇围绕加强阵地和基地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分级分层原则,建立三级培训阵地,即通过加强镇党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构筑一级(镇级)阵地;通过街道、办事处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建设,构筑二级(街道、办事处)阵地;通过加强村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构筑三级(村级)阵地。在这些阵地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全镇党员干部的“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聘请党校专职人员,建立了从全镇各部门、条线筛选出来的近百名不同专业、名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人才库”,聘请市委党校及市电大教师任兼职教师,以高水准的师资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形成了六大基地:杨舍镇招商引资和省级工业开发区示范基地;“神园”葡萄示范基地;晨阳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塘市肉鸭养殖、芹菜种植基地;东莱食用菌、水产养殖基地;乘航花卉苗木基地;城区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途径和效果,让党员干部在真实环境中受到教育,提高实际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围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解决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常规制度建设,用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镇组织办、宣传办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党员干部理论考试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三是村级干部培训上岗制度,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所有村级干部均须培训后方能上岗。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镇有136名干部参加了镇党校组织的培训。四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骨干培训学习情况整理建立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首先,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第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各级基层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镇党校网站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搭建一个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抓进篮子就是菜”,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倾心优化党员教育环境

构筑一流的社区教育中心

“强基工程”是展现时代新风貌,永葆先进性的大事。为此,杨舍镇前溪巷社区始终把社区教育、锤炼思想放到突出位置。去年以来,前溪巷社区以文化立区、共建兴区、自我管区为抓手,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融教育培训、陶冶思想、志愿服务、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十大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它们分别是党史展览馆、电化教育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荣誉展示室、社区名人馆、社区艺术陈列室、技能培训室、特色家庭展示室、健康教育室、社区愿景等。

前溪巷社区党支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认真开展“先锋工程六坚持”活动:

一是坚持树“三风”:树求实的学风,树从严的党风,树亲民的作风。

二是坚持讲“三争”:争当服务于民的表率,争当工作创优的表率;争当传播文明的表率。

三是坚持重“三帮”:关爱弱势群体,结对认帮;关爱特困家庭,志愿相帮;关爱下岗市民,就业互帮。

四是坚持送“三暖”:突出群众满意为标准,说暖心话,办暖心事,送暖心物。

五是坚持抓“三促”:以爱心基金帮扶促稳定,以家政就业岗帮扶促增收,以楼道党员户帮扶促和谐。

六是坚持兴“三带”:党员带头认护一片绿地,党员带头守望一片平安,党员带头构筑一片和谐。

前溪巷社区还认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到红色根据地等开展党的先进性、革命传统教育,使得每个党员自觉地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在前溪巷社区,每个党员就是一杆旗,除年老体弱的党员外,80%以上的党员成为“党员示范户”,8个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坚持做到“流动不流心,党的教导常记心”。从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每个党员都有一个关爱社区包管责任区,都有一个“一助一、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户。

【第4篇】2022年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2022年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2年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工作方案,我们对两地8个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走访、查阅文件、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掌握了江汉平原干部驻村帮扶的现状。我们认为驻村帮扶工作对推动当前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管道,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各级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现将两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抽查基本概况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抽样调查方案》的安排,第二抽查组走访了江陵县的沙岗镇刘湖村、沙岗镇东津村、熊河镇熊河村、熊河镇吴桥村、潜江市的熊口镇白果村、熊口镇石杨村、张金镇老河口村、张金镇泰山垸村等建档立卡8个贫困村,全面了解干部驻村帮扶情况。两个县市驻村帮扶总体情况:一是有计划安排。潜江下发了《在全市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江陵县印发2022年度三万活动方案。二是有帮扶措施。潜江、江陵两地将新农村工作、干部驻村和“三万”活动工作队整合打包,形成合力。三是有工作制度。江陵县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潜江市出台了《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

抽查统计得知:江陵县和潜江市现有贫困村81个,贫困户31170户,各类驻村帮扶工作队301个,工作队帮扶贫困村81个,工作队对贫困村覆盖率为100%;抽查的8个贫困村总户数为3638户、总人口15697人,其中贫困户772户、贫困人口2284人,贫困发生率为21.2%。8个贫困村现有市(州)、县(市)两级帮扶单位10个,工作队员26人,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覆盖率为8.62%。从走访座谈了解的情况看,自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共向8个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22个、帮扶资金82.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77万元、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万元、人力资源发展资金3.2万元,赈灾救济送温暖资金3.7万元;整合其它项目13个,整合行业资金1112.6万元;组织劳务输出16人次。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江陵县以两办文件出台了《江陵县2022年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到了精准扶贫,但没有出台干部驻村帮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方案。调查中得知,江陵县扶贫办设在民政局下,具体工作是下设扶贫科,实际工作人员就1人;潜江市相对好些,但总体感觉,插花贫困地区除了扶持资金和项目相对较少外,领导对当前干部驻村帮扶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到落实工作中,一是没有驻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纪要,二是虽然出台了干部驻村工作方案,但对于如何组织实施和有效推进干部驻村工作,没有研究和出台制定驻村工作的考核办法,也缺少检查督办环节。

(二)驻村帮扶流于形式。一是工作队进村不驻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干部驻村帮扶仅仅是摊派的任务,大多数干部和工作队员还停留在突击式运动阶段,当作临时性阶段任务,时间一到立马拆兵散人。领导有要求就下去,上面强调一下就抓一下,上面没风,下面就没影了。调查8个村几乎干部进村都在2个月以内,只有1个村落实较好些。二是中央和省里反复强调,驻村工作队要确保两个全覆盖,当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两县市覆盖率都不高。潜江的到户覆盖率11.9%,江陵县到户覆盖率5.02%。

(三)干部驻村帮扶后劲不足。一是驻村的工作经费保障没有明文规定,各个帮扶单位或部门没有专门的预算开支,工作经费保障无门,大多数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挤占或干部捐赠款项中列支用于驻村帮扶;二是干部干事与不干事一个样,干好与干不好也一个样,对于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队和队员,没有激励机制。对于混日子没干事的工作队或队员,也没有约束机制,干部驻村工作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明显感到人浮于事,帮扶后劲不足。

(四)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联各行各业。如何对驻村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如何规范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起到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各级驻村工作队及其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如何建立约束机制,鞭策后进,这些都需要建章立制,从源头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上作好安排。当前驻村帮扶的机制缺陷表现明显,不利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地推进。

三、有关对策与建议

(一)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新阶段精准扶贫的大事来抓,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形成全县(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和年度帮扶方案,谁主抓,谁负责,要有党委政府研究驻村帮扶工作的会议纪要,在落实工作专班、规范到村,责任到人上要有具体细化,在干部驻村帮扶政策保障上予以明确。

(二)统筹整合各类帮扶力量。一是要坚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二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片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将驻村工作队、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和行业支持等全部归口到当地扶贫部门领导,三是由省级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市县有抓手和工作平台,便于掌握情况和开展工作,有利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任务责任明确到位。中央和省委均有明确要求,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力争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一是要明确干部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包括贫困村的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帮扶期间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的情况,对贫困村、贫困户都要有针对性地帮扶计划。二是贫困户结对帮扶要责任到人头,确保联户联人,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下。三是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工作队人员和驻村时间要有严格规定。一定要按照鄂政扶发〔2022〕14号文件,所有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以扶贫开发为主要任务,将任务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工作队规定3人以上的不能搞穷对付,驻村时间3-5年不变的,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健全驻村保障机制。一是要明确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额度和用途,对于实力弱的单位明确驻村工作队启动资金来源;二是要明确驻村帮扶干部的人数、年限和激励政策;三是建立驻村帮扶干部年度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5篇】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走 出 困 惑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事关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心、爱护干部的有效措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干部监督。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对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干部监督的新路子。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干部监督工作出现了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从“疑无路”到“又一村”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只有正视问题的存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干部监督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几种偏向。

1、监督对象定位的偏颇。党的组织部门干部监督的对象是干部。“干部”是个全称概念,它包括干部集合中每一个个体,即无论级别高低、职务大小、年龄长幼,只要是干部,都在被监督之下。然而,从导向上看,由于受某些宣传导向的影响,加上体制上的不完善,存在着干部监督对象定位的偏颇现象。比如,所谓干部腐败问题的“59”现象、“49”现象的反复宣传、研讨文章过多过滥,自觉不自觉地把组织部门监督的视线吸引到这一年龄段的干部身上,并且在这一部分干部身上也花了过多的考察、调整的精力。出现了监督重点把守干部“年龄尾关”的现象。从体制上看,就一个县(市)来说,“条条块块”割据,带来干部监督上“只能监督块块,不能监督条条”。因为“条条”上的人事权、经济权、处置权都在上边。名义上是“属地管理”,“接受地方党委的监督”,实际上是针插不入、水泄不通。加上有的“条条”上边的主管单位的党组织对干部监督乏力,带来个别干部自我约束不够,放松要求。根据近些年纪检部门查处的经济案件情况来看,其比例“条条”明显高于“块块”。从力度上看,尽管得到了加强,但是干部“上到顶”“下到底”的监督显得不足。所谓“上到顶”,就是对一把手监督的问题。当前,对一把手“失监”、“漏监”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把手集中了相当大的权力,可以说集一方兴衰、安危于一身,其特定的位置和特殊的环境,处于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一般干部群众看不见、管不了、无法监督的状态。对一把手监督难,难就难在监督的客体——少数一把手存在着自律意识淡薄,“不让监督”、“权威受损”的心态;就监督的主体——组织部门来说,干部监督的职能科室只有一个,干部也只有1~2人,加上分管的部领导也不过2~3人,这样势单力薄的几个人监督几千人的庞大的干部队伍,近百人的党政一把手,显得力不从心。从主观上看,组工干部去监督局长、书记,现实存在在“不敢监督”、“不便监督”、“难以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所谓“下到底”,就是基层掌握着权力的一般干部监督的问题。我市个别乡镇的种子站、水利站、土管所的负责人违法乱纪出现的经济案件,暴露出这些主管部门和乡镇党组织对基层单位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掌管钱财物的站(所)长,只看到其工作能力的一面,却看不到品德作风的另一面,甚至对他们“不设防”挂“免监牌”,把创收增效、增加财政收入看得“高于一切”。另一方面,纪检、组织、监察、审计部门沟通不够,形不成有效的合力,在无形中使站(所)负责人成了监督的“漏网之鱼”

2、监督标准定位的偏颇。在干部监督工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防线设置在反腐败上,其结果证实这是不明智、欠科学的。近些年来, 我们把对干部监督的触角以“不触高压线”为界,把党对干部提出的各项标准及要求的出发点及归宿只放在反腐败上,这就必然会因监督标准定位的降低而导致组织对干部要求的降低,最终不仅使监督难以有效,而且还会增加反腐败本身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干部监督不容忽视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干部任用标准不严影响干部监督标准。在对个别特殊岗位的干部使用上,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不够,思想素质把关不严,甚至有“带病提拔”的现象。就是明知这个干部思想作风方面有一些问题,但无挑选余地,非他莫属。因此,任前监督“惟德才授权”的标准弱化了。另一种是“带病操作”。届中考察、年度考核、届满述职考评中,往往出现“完成任务好,就是好领导”的现象,即使考察、考核、考评中发现了某些问题,只要没有波及单位事业的发展,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就“一笔带过”。还有一种是“带病离岗”。按照《条例》规定和干部监督工作的要求,干部调整交流应坚持先审计、后离任。而且离任监督要突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审计结果作为干部异地升迁、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有的时候,出现了干部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由此,给干部监督工作带来被动和不利的影响。因为先离任、后审计,给有问题的、有劣迹的干部从心理上打了“保胎针”,即使审计出了问题,人们也自然想到对其任用是党委的决定,只能服从,不能对抗,还是把对立面磨平的好。从影响范围看,“带病离岗”,给干部们造成“有问题不怕,全凭党委一句话”的错误导向。给被任用的干部本身也助长了侥幸心理。二是干部权力失控影响监督标准。一些有权有钱的部门,自恃特殊单位,搞工作、生活上的特殊标准,与组织、纪检机关规定搞“内外有别”,搞“两种标准”。比如有的出台“土政策”,规定局级干部正副职、股级干部正职的手机(电话)费、住房(面积)

补助,奖金补贴等等,在上面看来是违纪违规的,在这个单位里却是“合情合理”的。对这些单位干部监督的尺度就难以把握。

3、监督时空定位的偏颇。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的工作圈因位于“人前”,监督往往比较省力,而生活圈、社交圈因位于“人后”,监督相对乏力。因此,应该根据需要,拓展监督的时间和空间。近几年来,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已被各级组织部门所认识,所关注。近些年来,在这方面,上级组织部门作为热点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此类调研文章在党建报刊频频登载,理论上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切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的干部监督工作的新路子,就显得不足。从而出现了研讨干部监督问题在创新思维上走新路,实际监督工作依旧走老路,“旧船票难登新客船”。比如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依然沿用“老制度”、“老办法”、“老内容”进行,时间上难以凑效,空间上含盖不了,内容上门类少,不能达到随干部的权力行使而潜行,社交活动的延伸而延伸。

4、监督评价定位的偏颇。一是对干部评价上的偏向。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如果一个干部被任用了、公示了,没有人反映什么问题,就认为“用得准”、“察得细”、“监督得力”,反之,就认为用人不准,用人失察,平时监督工作没有做好。二是对工作评价上的偏向。上级组织部门在评价干部监督工作成效时,往往以所属干部中出问题者的多少来作为衡量依据。出问题的干部比例大,则说明平时监督没有到位;反之,干部中很少或没有人出问题,则说明监督质量高。两种偏向带来干部监督工作不能标本兼治,不可避免的出现“割韭菜、不挖根”的现象。三是形象评价上的偏向。尤其是乡镇干部,工作生活在农村,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一些干部身上有着农民那种说粗话、自由散漫,吃吃喝喝,打皮闹笑的习气。有的群众就给他们编顺口溜,一编一串子,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开来。有别有用心的人就给组织部门写检举信,把顺口溜夸大。作为组织部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花了很大精力去调查了解。尽管查无实据,但对这些干部已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干部监督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的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因此,要在监督的潜意识上、监督的机制上、监督的内容上、监督的手段上进一步创新,使干部监督由“潜入夜”达到“细无声”的效果。

第一、要让干部监督工作成为选准人,用好人的“试金石”。现在,我们干部监督工作之所以没有走出困境,是因为没有按规矩办事,没有按程序办事。因此,要在思想认识上增强选拔任用干部监督的自觉性。我们在进行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对《条例》落实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地方对《条例》学习与应用不一致,一接触到干部选拔任用某些问题时,就感到《条例》规定“机械”、程序“繁琐”,于是就人为的简化了程序;有的沿用习惯做法“变通”规定。比如研究干部任用,首先召开书记碰头会,取得“一致意见”。然后上党委会讨论。因为书记碰头会已经“拍扳定案”,党委会实际上只起到一个“过滤层”作用。再比如个别困难部位干部任用上,主要领导认为某个人选较合适,随即让组织部门去考察,由于时间仓促,来去匆匆,很难较全面掌握被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即使发现一些问题苗头,也不能够深入调查。一些有问题的干部被任用,就这样“生米”被煮成了“熟饭”的。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条例》自觉性的认识。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用《条例》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言行。同时,组织部门采取跟踪监督的办法,共同把好关口。其二、加大干部任用工作监督的力度。敢于动真格,对违反《条例》的人和事,撤销违反《条例》规定所作出的用人决定,对当事人严肃处理。其三、鼓励支持各级干部,包括组织干部反映本单位在任用干部上违反《条例》的问题,弘扬正气,彻底纠正用人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要让干部监督工作成为净化思想灵魂的“灵丹妙药”。——构筑“防范线”。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价值观念带来的变化,对领导干部如何用好权、管好权、行使好权力提出了新的课题。要针对近些年来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建立超前、管用、有约束力、形之有效的监督制度,防患于未然。比如对大的建设工程,要成立专家评审,工程预算评估,工程实际投资审计等机构。同时对要害部门、实权单位的一把手、“一支笔”签字报销实行会审会签制度等,防止权力失控。——建立“辅助线”。领导干部的素质在社会群众中倍受关注,其作风好坏与否,是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家庭约束。尤其要在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贤内助”教育,让家属在廉政建设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积极的提醒和监督。——架设“举报线”。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党委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设了廉洁自律,拒收礼金的银行账户。将领导干部一时无法退掉的礼金存入这个账户,上缴给国家。这个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经验可以再深入一步,从源头上实行有效监督,架设热线电话,或举报信箱。强化领导干部的社会约束,使其不敢滥用权力、不敢以权谋私、不敢胡作非为。——标记“纠察线”。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组织约束。在平时考核、考察和届中、届末考核、考察中,看其是否经常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是否“傍大款”、“傍黑道”,是否搞权钱交易、损公肥私等等。——绷紧“警示线”。在领导干部误入歧途时猛击一掌,使其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要运用典型案例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谈话诫勉苗头和暗示,问题分析教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立上述五条防线,能够较有效地改变目前干部监督当中“事前缺乏监督,事中无警示,事后算总帐”的被动局面。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面对市场经济某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和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注意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各种风浪中经受考验,能否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一靠思想教育,二靠监督管理。

1、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忠诚的心”、“敏捷的脑”、“勤快的脚”、“干净的手”,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用“xxxx”的重要思想来联系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解决“人生为什么,入党做什么,掌权干什么”的问题,使各种消极腐败的东西没有可趁之机。在党的宗旨教育上,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不能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或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利益的资本在艰苦奋斗传统教育上,要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干部队伍中全面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廉洁奉献、开拓创新的好作风。

2、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抓好监督的法规、制度建设。近几年,许多县(市)级党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制定了不少好的规章制度,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制度有的是针对某一时、某一事而制定的,具有片面性;有的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严重滞后,缺乏时效性。比如监督制约手段缺乏应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微观监督规定多,宏观监督规定少;事后监督规定多,事前、事中监督规定少;对下监督规定多,对上监督规定少;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等等。因此,要针对当前干部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制度建设,努力形成适合新形势特点的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

3、畅通信息渠道,把监督工作的“根”扎入群众之中。一是要建立干部监督联络员队伍。选派在职或离退休领导干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监督联络员,不定期地到机关单位、街道和乡镇巡视,听取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反映。二是健全组织部门了解干部情况的渠道。对组织干部进行分工,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地负责考察一个片或几个片、一个归口系统的干部,在干部任前和届中、届末考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干部座谈,走访群众等方式,掌握干部的情况。实行领导干部思想汇报制度,专题向组织、纪检部门汇报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廉政自律情况,根据平时掌握的信息,看领导干部有没有据实汇报情况,如没有,采取个别接触谈话的办法,让其“脸红”,“出汗”,“心跳”,起到诫勉作用。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抽样调查核实,防止蒙混过关。

【第6篇】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 %,其中正科以上61 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 %。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 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 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20xx—20xx年_____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_____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第7篇】粮食局提升老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xx市粮食局的老干部工作在xx市老干部局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老干部工作的生命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落实 “两个待遇”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我局广大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实现“创新、率先、和谐”的新xx作出新的贡献。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做好老干部工作也是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我们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前提。

1、把老干部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局党委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每年都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列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过问、研究、协调解决老干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粮食局是老单位,老干部比较多,共有离退休老干部80多名,其中企业离休干部有50多名,因为经历过企业改制,或多或少有一些怨言。但是,通过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对话,特别是一把手局长的亲自参与、热情接待、协调处理,化解了大部分的矛盾。我们粮食系统有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同志,因为企业改制、政策调整等因素,认为自己吃了亏,经常上访,信访部门也没有办法。后来,我们局长数次与其促膝谈心,并亲自出马与有关部门协调,终于取得了较为圆满的处理结果,该老同志也表示不再上访。还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老同志碰到了拆迁,有一些想法,我们局长亲自出面协调,即考虑了老同志的利益又维护了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们粮食系统的老干部,在全市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过上访的现象,这与一把手局长亲自参与沟通协调是分不开的。

2、把老干部工作当作分管领导的主要工作来抓。作为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一般而言还要分管许多其他的工作,老干部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对老干部工作必须列入主要工作来抓。每年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的制订等都要亲自过问;许多活动的开展,也要亲自参与。真正作到想老同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迅速落实,决不拖泥带水;不能解决的,要积极向局党委提议、取得局党委以及一把手的支持。如去年我们局要建老干部活动室,需要近万元资金,分管领导及时向主要领导以及局党委汇报,取得了支持,建成了一流的老干部活动室,获得了xx市“五好老干部活动室”的称号。

3、把老干部工作视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老干部工作不能当成突击性的工作来做,如只是在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工作,而要贯穿在平时整个工作之中。一是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个月的老干部学习,我们都要派同志参加;二是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局党委主要同志、分管领导必须到会参加,并确保一把手全年出席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不少于两次。去年到现在,我们局一把手共出席了4次情况通报会,与老干部们充分沟通,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三是经常召开座谈会。局里有重大中心工作,一般都要召开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今年年初,我局开展创建“放心粮店”工作前,专门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宣传创建工作的情况,充分听取了老干部们的意见。老同志们不但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还在我们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他们威信高的优势,大力宣传创建意义,鼓励部分粮店业主积极参与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有11家粮店业主提出了申请,有8家获得了xx市与南通市的“放心粮店”称号,占全市放心粮店的四分之一。

二、加强学习,丰富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干部教育活动

老干部们虽然退了下来,但还是非常关心国家大事,非常关注家乡的发展,非常关切原来单位的工作状况。通过组织学习以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老干部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坚持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通过局老干部支部的组织,发挥老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优势。我们把刚退的副局长选配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增强班子的战斗力。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党支部在老同志中更有凝聚力、号召力。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领会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xxx”规划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为实现我市“创新、率先、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坚持每年一次的外出参观学习活动。我局每年都要挤出资金,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老同志们外出参观学习。去年围绕“三创一迎”,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了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精细化工区、滨海工业园、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天汾五金工业园和台角工业园,让他们亲身感受xx快速发展。今年结合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带领老干部们去江阴华西村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浓烈氛围。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同志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

3、坚持围绕全市全局的中心工作发挥余热。坚持围绕全市全局的中心工作发挥余热,是我局开展老干部工作的“切入点”与 “落脚点”。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一是积极参与 “三创一迎”工作。我局老干部们都能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所在新村、居委会的“三创一迎”工作,并热心担任义务宣传员、卫生监督员、保洁管理员等,成为社区创卫创模的主要力量。二是全力支持慈善募捐活动。今年市慈善动员大会后,老干部们纷纷行动,积极在参与,有的参加了所在居委会的捐献,有的参加了所在乡镇的活动,老干部支部还专门组织集中募捐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3000多元。三是心系“放心粮店”工作。今年我局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放心粮店”工作,老干部们积极当好参谋,为这项活动出谋划策,并当好义务宣传员,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四是热心金秋助学活动。在获悉局机关与近海镇爱民村接对帮扶后,老干部支部积极参与接对帮扶工作。与局机关一起帮扶两个困难户,并捐钱为两贫困户的孩子解决上学学费,学习用品等。五是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老干部们不但自己热心健身运动,而且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帮助全民健身运动。老干部陈伯林,担任人民公园健身辅导站站长,不但捐钱购买音响,而且每天早晚两次去公园辅导群众开展健身活动,从不叫苦叫累,毫无怨言,深受群众的好评。

三、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服务水平

老干部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关心好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发挥好他们的余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尽量使老同志满意。

1、完善“三个机制”,落实“两个待遇”。继续在政治上关心老干部。一是利用支部活动,组织老同志学习“xxxx”的重要论述以及xx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使老同志做到政治上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思想永远年轻;二是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种会议,邀请在职领导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当前粮食局职能转换情况,使老干部了解党的政策,宣传党的政策,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三是为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在经费十分紧张情况下,及时为老干部订好各种报刊杂志。除了规定《银潮》、《今日xx》外,还给老干部们每人订阅一份《老年周报》。同时给老干部支部订阅了《新华日报》、《南通日报》、《共产党员》、《半月谈》等党报党刊。继续在生活上,照顾好老同志。按照党的有关政策,按时发放离退休费,按时按规定结报医药费,落实好老干部生活待遇。每月一次的老干部学习,因为许多老同志住在乡下,交通不便,局党委研究决定,每次集中补贴20元车费,数额虽小,温暖人心。逢年过节,送上一些慰问金或慰问品,有什么福利与我们在职的同样享受,甚至我们没有的,也要创造条件给老同志们办理。对50名企业离休干部,特别是10余名破产企业的离休老干部,给予特别的照顾。每年的夏季慰问、春节等重要节日坚持做到上门慰问。对生病住院等特殊困难的,一般局领导都能亲自上门慰问,并送上慰金。虽然我们局人手较少,老干部们人数较多,但我们始终把这项制度坚持下来。对于年老需要办理特护手续的,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帮助办理,两年来共为17位企业离休干部办理了特护。对于住公房的企业离休干部,局里还筹措资金帮助修理房屋,确保老干部们能够安居乐业。

2、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四个必访”。我局为认真做好老同志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思想尊重老同志、感情上贴近老同志、工作上服务老同志,政治、生活上关心老同志,及时为老同志排扰解难。做到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生病住院、家有困难四个必访。如离休干部袁雪彬生病住院,在上海治疗,局领导获悉后,及时指派专人为他办理特护费,并主动为他联系医保中心,详细询问用药报支情况。退休老干部施孝生病逝,一把手以及分管领导等亲自主持遗体告别仪式,并送上补助金表示慰问;老干部生病住院,局主要领导都能亲自去医院看望。

3、提升服务水平,牢记“四项要求”。为继续开展好“亲情关爱,温馨服务”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增强为老干部服务的宗旨意识,局领导对联系老干部工作的同志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为老同志服务;二要精通业务。老干部工作涉及落实政策、医疗保健、住房待遇、交通、工资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又要执行政策不走样;三要有奉献精神。老干部工作虽然跑断腿,说破嘴,但我们必须胸怀大局,少说空话,脚踏实地地为老同志多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四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到工作全局中去思考,纳入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部署中来安排。老同志中绝大多数素质较高,但也有少数老同志,因社会地位的变化、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方面因素,考虑问题比较固执,甚至偏激,需要我们加以引导;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同志们发挥余热,也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支持。因此,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履行职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赢得老干部的拥护和信任。

【第8篇】老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局紧密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不断夯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抓创新、抓重点,抓基础、抓宣传、抓队伍“五个基点”,积极研究和解决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助推了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局党组的安排部署,通过对我局老干部的座谈、走访、慰问,进一步摸清了全系统老干部工作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思考,提出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现有退休干部22人,约占全局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享受正县级干部待遇2人,享受副县级干部待遇1人,享受科级干部待遇16人,事业干部3人,平均年龄68岁,建有退休党支部委员会1个。

(一)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局党组高度重视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有效推动老干部工作做了研究部署;强化领导职责,推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抓,政治处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了老干部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了老干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格局。

为有效推动老干工作,局领导班子采取集中与走访相结合,在充分听取和征求老干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和调整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求领导和干部职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将以前的“重管理、轻服务”转变为“服务为主、管理为辅”,增强服务意识,用耐心、爱心、诚心去开展工作。对老干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从过去的“害怕听、不愿意听”转变为“主动听取、积极采纳”,将“难理解、难沟通”转变为“换位思考、以诚相待”;二是针对全县司法行政系统退休人员多,并且居住分散,年龄偏大等因素,将老同志的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使老干部工作和其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工作抓有目标,做有方向,任务具体,责任清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切实落实在职领导与同级离退休老领导联系制度,明确了党组成员与老干部的联系对象,制定了联系工作要求,促进了与老同志的沟通与联系,使老干部更加理解、支持在职人员的工作。

(二)加大投入,抓好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

(三)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加强老干支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老干部的民主管理力度,并为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确保老干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局领导和老干部工作者经常深入老干部中了解困难,听取意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采取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的方法,化解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年共化解与老干部相关的纠纷1起,解决困难问题3起,有效促进了系统内的和谐,提升了老干部对组织的信赖度,增强了凝聚力。

(四)认真开展尊老慰老活动,丰富老年精神文明生活。

为体现党组织对贫困党员的关心和体贴,每年在春节、敬老节等节日来临之际,由党组成员组成的慰问组,筹措慰问资金,对系统的困难退休职工、遗属进行慰问。与他们交心谈心,细致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身体健康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做了逐一答复,充分肯定他们多年来对司法行政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代表党组织和全体干警同仁向他们致于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5年来,共筹措慰问经费25000余元,开展慰问活动30余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深入的调研,针对目前社会发展变化,老同志自身状况,对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从严格的角度讲,老干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上不到位,导致老干部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个别干部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老干部只要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就行了,没有必要象在职干部那样严格要求;担心老干部找麻烦,不愿意深入细致地抓这项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能突破多年来形成的老套路,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对上级精神吃不透,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不大;对老干部的跟踪管理、教育、服务等方面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教育上不到位,部分老干部对当前的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在抓党建工作中,存在着重在职人员轻离退休人员的现象,把老干部工作局限于组织老同志“转一转、看一看”,“玩一玩、乐一乐”,而没有真正把退休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退休支部党建工作出现薄弱环节,造成部分老党员组织生活不健全,党性观念淡薄;个别老干部不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分享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成果存在片面性的认识,不能从单位实际出发,而与先进地区和一些垄断行业比待遇比福利,不能正确对待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他们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来看待当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对当前存在的腐败、行业不正之风和思想道德败坏等问题不能正确认识,有时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过激。

三是服务上不到位,导致部分老干部从情感上与单位出现隔阂。一些老干部虽然退下来了,但获知全县乃至本单位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信息很迫切,有时因信息传递不及时,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情感上自感失落;由于思想上不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服务不到位、关心不及时的问题,致使一些老干部产生失落感;由于休老干部年老体衰,社会活动逐渐减少,久而久之思想上产生孤独感,与单位产生了隔阂。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政治上关心,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涉及老干部工作的核心问题。要按照“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从优”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强化对老干部的思想教育。在学习内容上,要做到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与我县的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与老干部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在学习方式上,要针对部分老同志高龄、多病、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组织好老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各种重大活动,把党和组织的声音及时传达给他们,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退休干部,确保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同时,要引导和鼓励老干部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轻松活泼的经验交流与沟通,使老干部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豪情满怀”的心态。

【第9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区努力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形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开创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区委党校调研课题组对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索。

一、近年来我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区委高度重视,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关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关键。区委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领导,区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区委组织部主管、区委党校负责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调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二是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培训和培养选拔结合考虑;三是建立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干部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四是出台相关文件,为干部培训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如制定了《20*—20*年*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规划》,并在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切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形成全员培训的格局

近年来,*区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干部队伍一起抓,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干部培训。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调训、轮训、挂职培训、区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各业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活动、集中教育和各单位的日常培训和干部自学教育。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逐步达到了覆盖全员的培训目的。

(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灵活

为了强化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区坚持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干部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将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多层次、多途径对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行“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参与式”、“调研式”培训方式,二是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阵地作用,利用中央党校远程网络c级站调训全区领导干部参加远程网络理论培训,三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即每年都要聘请知名教授和专家到我区来做专题报告,并组织部分干部到外地进行异地培训、部分学员到省、市和当地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使培训质量稳步提高,培训效益逐步显现。

二、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但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单位和干部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10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科学民主的干部选用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本职工作,就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思考。

一、干部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委把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扩大干部选用工作民主,强化干部监督有效作用,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探索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干部制度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扩大干部选用工作的民主。一是在民主推荐环节做到“三公开四不准”。从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出发,让各级党政组织、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群众都可以参与向县委推荐提名干部,使选人用人视野更宽、参与面更大,为选好人、用好人创造了前提条件。并制定了“三公开四不准”,即:公开提名人与被提名人姓名、公开提名职位、公开提名理由,不准夸大事实和隐瞒真相、不准降低标准和条件推荐干部、不准凭个人好恶及关系亲疏推荐干部、不准搞权钱交易,保证推荐提名人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推荐提名制度》,规定推荐提名人的提名权一律平等, 推荐提名干部时必须填写登记表,写清提名人与被提名人之间的关系、提名理由等,拒绝口头提名,确保做到内容记载详实、责任主体明确,提高了被推荐提名人选整体质量,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视野。在此基础上,对县直重要部门和岗位人选由县四大班子成员、县中层干部参与无记名投票推荐。近年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局长等重要岗位人选,都经过县四大班子成员、县中层干部无记名投票推荐,所提拔任用人选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可,体现了县委重民主、重公论、重实绩的选人用人观。二是在干部考察环节做到“一个细化、两个征求、三个延伸”。“一个细化”是细化了干部考察民主测评票的内容。除了对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和工作职务胜任程度进行民主测评,还将尊老爱幼、历史表现、家庭和谐等列为考察内容,全面深入地了解干部。“两个征求”是在考察中征求执纪执法部门和考察人选原上级领导的意见。通过征求纪检监察、司法、信访、计划生育、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意见,了解考察对象遵纪守法等情况;通过征求原上级领导的意见,了解考察对象的历史及过去的工作表现,较为科学、客观的了解识别干部。“三个延伸”是在考察中把谈话范围延伸到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考察对象的生活交际圈。从考察人选的服务对象中了解考察人选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情况;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了解考察人选社会形象、群众意见、对干部的评价等情况;在考察人选的生活交际圈中了解考察对象的生活情趣、尊老爱幼、人情来往等,尽可能把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形象考实考准,防止干部“两面性”的存在和“带病提拔”现象发生。xx年以来,有1名人选因考察谈话时群众满意率低被取消任职,有1名人选因征求意见时执纪执法部门提出其存在问题,经查属实而被取消任职资格。三是在讨论决定环节做到“三不上会”。在上会讨论决定前,注重充分酝酿,征求县四大班子成员、上级业务部门及县级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 做到“三不上会”,即:未按规定程序提名、推荐、考察、酝酿的干部不上会;意见和分歧较大的干部不上会;未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的干部不上会。在讨论决定后,严格执行提拔任职干部公示制度,对在公示期间有反映的干部,认真调查核实,确有影响提拔任职问题的,坚决不予提拔。xx年以来,有2名干部因公示期间出现问题不予提拔,有1名干部暂缓任职。(二)实行干部监督“三项制度”,确保选用干部正确履职。一是实行选用干部跟踪问效制度。干部任职试用期过后,通过座谈、民主测评等形式,了解干部的适应能力、工作水平、岗位胜任程度等,并详细记载干部表现情况,为干部的长期培养和使用奠定基础。几年来,共对43名提拔任职的干部进行了跟踪问效,95%以上的干部都能较快地进入角色,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实行目标责任承诺管理。采取科学制定目标、阳光操作的办法,对全县8个乡(镇)和79个县直部门的目标责任承诺进行综合评定,使目标承诺内容既有业务量化指标,又有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指标。年初,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县电视台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平时工作中,县目标责任承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每个单位跟踪督办、情况核查和舆论监督,确保目标责任承诺落到实处。年终通过考核评定,对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了干部队伍责任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空前浓厚,推进了全县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将目标承诺管理延伸到村(屯),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工作职责进行目标承诺管理,实行年初承诺、年内践诺和年底兑诺的绩效考评, 激励村级干部清政廉政,奋发有为。通过实施目标责任承诺管理考评,在全县树立了用政绩取人、用实绩选人的干部任用导向。三是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_____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初步建立了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增强了科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正确履职尽责的使命感,有效防止了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xx年以来对2名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干部进行了问责。

(三)多渠道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一是大胆选用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重视对省委选调生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的培养和选用,帮助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针对他们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指派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和群众威信高的领导干部负责“传帮带”,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接受各种锻炼,提高能力,丰富阅历,对已经成长成熟的大胆选用,已经在领导岗位的,选用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新提拔26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到科级领导岗位,其中,11名省委选调生中,已有10名已经提拔到科级领导或非领导岗位。二是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年轻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技能,还不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了解其思想动态、生活和工作情况等,帮助消除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保证其朝着健康的轨道成长。每年举办思想交流座谈会4次以上,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和督促其尽快提高素质、增强技能,早日成长成熟。三是注重锻炼和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有意识地将年轻干部选派到困难多、矛盾大的部门进行锻炼,增强年轻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使年轻干部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坚定信心,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尽快提高。几年来,先后选派54名年轻干部到县信访办等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为后备干部更快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x年以来,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选派了132名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科级后备干部下乡驻村,担任所在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在基层锻炼干部、检验能力、强化作风,进而发现和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据统计,xx年以来,共提拔或重用35岁以下年轻干部63人,改善了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充实了新鲜血液。(四)以能上能下为重点,在健全干部优胜劣汰机制上迈出了新步伐。一是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对新提拔的非选举产生的副职科级领导干部均实行一年试用期,待试用期满,经组织考核胜任所任职务的,继续任职;经考核不胜任所任职务的,免去试任职务,按原职级重新安排工作。xx年以来,共对57名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实行了任职试用期,占提拔任用同级干部数的67.9%。二是实行干部诫勉和回复函询制度。对目标管理考核排序后三位单位的主要领导或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数达到五分之一以上的干部,进行谈话诫勉,限期改正。对在干部群众信访中反映有突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实行回复函询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本人对所反映的问题如实做出回复并限期改正。三年来,共对24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17名干部进行了回复函询,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三是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结合年度考核和乡(镇)党政班子换届,对有不称职、不胜任现职表现,或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的干部进行调整交流;对因工作能力差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提前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对决策水平低、组织协调能力弱、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予以降职或免职(保留级别)处理;对思想政治素质差,有重大工作失误或经济问题的,予以撤职。三年来,共对12名不胜任现职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

二、干部制度改革工作的薄弱点

我县干部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和民主推荐需进一步规范。首提责任制和提名程序不够健全,民主推荐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民主推荐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2、干部考核体系还不够科学。干部考核的标准还不够具体,考核的方法、程序还不尽科学,考核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影响了考核结果的运用。

3、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如推荐、考察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机制,人民群众在干部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机制等。

三、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工作的建议

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管干部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一)应在规范推荐提名制度上取得新突破。干部任用提名程序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建立有利于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实行的配套制度,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首提责任制,使干部初始提名环节进一步规范化、民主化。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制度,扩大民主推荐的范围和层次,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第11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基础,是保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受思想观念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带头致富上的作用发挥仍不够理想。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到6个乡镇采取放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就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相对群众来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致富项目的质量及发展的外部环境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2、从项目质量上看产业层次较低。从已有致富项目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所从事的产业上看,在种养业方面,种类虽多,户数也不少,但经营面积小,分布零星,不能集中连片,形不成规模。在利用资源进行加工方面,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加工的产品档次低。其他方面的致富类型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运输营销,也就是说仍属于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产业的质量不高,层次较低,这也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壮大。

3、从发展前景上看抗险能力较差。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我县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从事的产业依赖型的比较多。如我县虽属竹资源大县,但不少从事竹业加工的基层党员干部仍然在依靠江浙市场发展,生产产品的数量、规格和销售价格任由他们摆布,不仅生产效益较低,而且在发展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柏垫、杨滩两乡镇的部分村,从事竹编的较多,但大都依靠在浙江安吉拿订单,靠的是个人的感情,拿的是低档次的竹筐、竹簸箕等制作。而且生产时断时续,原材料不能充分利用,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产品本身价格低,成本

一高,利润就更低。同时,由于缺乏把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的意识,不注重资本的积累,不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但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4、从外部条件上看制约因素较多。这一方面表现在外部发展的软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虽然,我县今年是招商引资和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年,但仍有一些部门或个人从局部利益出发,作风霸道,无视发展规律,设关设卡,吃、拿、卡、要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扶持措施也不到位,贷款难、信息不灵、技术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虽有致富的主观愿望,但较差的外部环境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队伍结构不优。尤其是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全县9759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有3606名,占40%。这些老党员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子女成家立业,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已感到非常满足,无心再冒市场风险去闯。从调研情况看,55岁以上的3606名老党员中,自己从事有发展项目的仅占7.6%。

3、扶持措施不实。县直部门尤其是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直接担负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但对他们扶持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标,导致一些部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具体工作中走过场,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对农村致富中最缺乏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农林部门虽也下派了一些科技指导员,但指导效果如何,没有与下派人员的待遇、考评等挂钩,活动结束时也没有进行实效的检查。信用部门虽从

4、部门配合不力。目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上,各部门都是立足本单位角度去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缺乏一个具体的牵头抓总部门,在指导和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没有整体规划,一些部门在提供服务和给予扶持时不能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导致在具体支持措施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如技术支持不能做到有的放失,今天科技部门下乡宣传培育经果林前景好,效益高,而明天林业部门下去进行的技术指导却是如何种植竹类,这不仅让基层党员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也使他们难以得到最急需的技术指导。花鼓乡王冲村人均山场达7亩,近年来,该村根据上面的宣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板栗种植,按当前市场行情,每亩收入可达400元左右,农民得到了实惠,也迫切需要板栗修枝、治虫和控篷等技术。但在退耕还林中,县、乡林业部门从全县整体林业布局考虑,板栗丰产技术指导的重点在凤桥乡,竹林培育技术指导的重点在花鼓乡,这样相对王冲村而言,技术指导就缺乏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本领,必须用足用活“双培双带”这个载体,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重点,抓实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和发展储备工作。加强党员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但在发展已成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今天,党员教育必须突出重点。在教育的内容上,政治理论教育虽必不可少,但发展意识、发展观念的教育必须加强,尤其是发展规模经济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把经营产业当作扶育孩子一样,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与江浙相邻的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意识非常强烈,观念非常新,有致富项目的也比较多。在教育的形

式上,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要有政治理论的灌输、法制观念的强调和工作方法的传授,更要选择一些带头致富的村干部典型现身说法。对普通党员的教育,一方面传统的集中读报纸、学文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紧紧围绕如何加快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外出参观、观看农村实用科技电教片或请农技专家上课等形式,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致富的本领。另一方面,可采取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将从事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链上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方式,使他们在活动时能交流信息、经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发展储备上,老党员较多已是客观存在。为此,为提高队伍整体的素质,只有在新发展党员的重点上,突出农村致富能人,积极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为党组织补充鲜活的血液,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致富能人可采取乡村领导定点联系,定期沟通交流,适当分配任务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建立一支年纪轻、有文化、会发展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的发展储备人才。

2、典型引路,加强农村致富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中国的农民最讲求实效,身边的发展致富典型对他们也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为此,应着力加强基层的致富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省、市、县、乡都要有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在示范点的设置上,要根据各地产业结构、自然资源、

【第12篇】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 %,其中正科以上61 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 %。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 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XX—2010年**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第13篇】乡镇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干部实际,按照市委组织部门有关要求,我镇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干部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村干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从不会干到干得好,精神和能力两方面得到升华。

大学生村干部要想干得好,必须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大学生“村干部”与一般“村干部”相比较,有他的特殊性。“大学生村干部”既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是协助、配合“两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大学生当好“村官”的前提。刚到村里时,应该迅速认识、了解、熟悉工作环境,多向村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争取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目前,我镇首批大学生村干部均有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大多数村官认为在日常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第二,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第三,富民强村的促进员。第四,群众事务的代办员。第五,弱势群体的救助员。第六,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大学生村干部是个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借鉴,通过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深入实践,我们发现以往选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对象及基本条件狭窄,缺乏从实际考虑。由于各村发展状况层次不齐,经济发展的近期倾向对村官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该村的实际情况是农业较发达,选派专业背景是工科的大学生效果就不如专业背景是农学的大学生。

二、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村干部希望能够继续留任,但是普遍对待遇保障表示忧虑。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第一批即将期满的大学生村干部来说,有90%的人希望政府能够拿出一定数量的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岗位,面向此批大学生村干部定向招录;有85%的大学生村干部愿意继续任职;有10%的大学生村干部表示要到社会上另谋职业;有5%的大学生村干部打算利用政府推行的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干部都纷纷表态,如果能够继续任职,一定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协助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并积极配合两委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谋求更多的福利。

目前,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待遇和保障普遍偏低。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今年的工资基本在1500元左右,工资水平和本地的企业员工收入有点差距;并且在当前乡镇机关、事业编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干部的“身份”问题难以落实下来,这也使大学生村干部对未来感到迷茫。

三、严格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优秀者优先续聘。

我市XX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聘期将满,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可以对任期满大学生村干部进行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续聘。考核主要应该围绕“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村官”们撰写述职报告后,所在乡镇(街道)召集考核对象进行集中述职,考核组现场对其进行评分。此外,考核对象所在乡镇(街道)将召集其所在村支部书记(主任)、干部和党员群众,分别对考核对象进行民主测评,按4:3:3汇总得出民主测评分。考核实行百分制,其中民主测评占总分的60%,考核组评分占30%,考核对象互评占10%。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等,60分以下为不称职。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任用、考录、奖惩和解聘的重要依据,考核优秀者将优先续聘。

四、引导大学生村干部通过竞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加快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升级换代”。

如何选配、培训年轻村干部,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村级经济发展,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我市已经有大学生村干部通过参加竞选的方式任职村党支部书记,这极大地促进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升级换代”。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年轻村干部的配备问题。充实村官队伍,除了程序公开外,一般还应坚持就近、渐进的原则。二是年轻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必要的任前培训、定期的任中培训、适当的跨村培训、适时的挂职培训。三是激励保障机制。实践证明,要培养一大批年轻有为、有志于农村工作的村干部,就要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工作环境上创造条件,让年轻的村干部干得好,留得住。

【第14篇】干部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是干部监督关口“前移难”。从目前的实践看,干部监督工作过多的措施仍停留在事后惩处上,而在事前防范、事中监督手段上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监督主体的权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现状看,现行的监督体制是按照执行权力大于监督权力而设置的,缺乏权力的制衡,有时出现职级低的监督职级高的,下级监督上级的现象,有时会导致监督主体不敢监督,缺乏监督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由于监督机构掌握领导干部的信息有限,因而造成监督工作被动应付,事前防范力度不够。三是干部工作的保密性及部分环节的排他性,使监督机构很难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造成不同程度存在监督任免“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一把手”监督难。对“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权力体制下,尽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客观上还存在权力高度集中于“一把手”的问题,如果“一把手”个人修为和胸怀等方面存在问题,就容易形成组织权力职务化、职务权力个人化,更会给干部监督工作造成被动和难度。二是由于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把手”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诱惑,使得一些“一把手”顾及各种因素,从而导致有时在行使“用人权”上偏离既定导向,干部监督工作又无从跟进。三是《干部任用条例》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颁布执行,使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有了一套比较明确的依据之章,但在某些方面规定还比较原则,特别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用人问题,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或约束之规定缺乏操作性、针对性,难以有力地追究和处罚,造成监督上的难度。

三是“八小时以外”情况监督难。实践证明,一些干部出现问题,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而要考察了解干部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现实中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监督范围难界定。开展“八小时以外”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划定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内容,才能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对“八小时以外”监督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在监督范围认定方面缺乏科学的标准,操作难度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侵犯到干部的合法权益。二是监督主体难落实。从当前情况看,上级监督力度虽大,但由于鞭长莫及,不易监督;下级往往顾虑重重,担心受到打击报复,不敢监督;同级则大多息事宁人,一团和气,不愿监督;家属及身边人员利益相关,虚于监督;群众和媒体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难以进行监督。三是监督手段难奏效。传统的监督方法手段单一,存在着监督信息来源窄、途径少、管理分散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重要线索,致使监督滞后,大多流于形式。四是监督效果难如意。由于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具有隐秘性、封闭性的特点,加之个别干部的公众形象与业余形象大相径庭,往往很难掌握一些真实情况,只能事后发现问题,收效不大。

四是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从工作实践看,虽然各级各地对“问题”干部的处理比较到位,但追溯起源的不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定性定量认定难。由于缺乏具体的认定标准和操作细则,界定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比较困难,对于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较重”、“严重”或“特别严重”等责任层次的区分,以及从轻或减轻处分尚没有十分明确和便于操作的标准。二是具体责任体界定难。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工作以及具体环节上,存在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组织部门责任与党委责任、下级党委责任与上级党委责任、提名责任与任用责任、考察者责任与谈话人责任等多层次责任关系,各层面的责任界定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实际工作中操作把握比较困难。在具体环节中,推荐者、考察者、讨论决定者的责任界定也存在这个问题。更何况干部是变化的,带“病”提职、带“病”上岗和提职上岗后“生病”,责任更是难以确定。三是失察失误责任追究落实难。现行制度对选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形式、责任内容、责任追究组织实施等规定都不够明确,缺乏刚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也存在责任混淆、责任错位甚至无法合理追究责任的问题。

扩展阅读

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xxx市委组织部下达的课题任务,我部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认真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问题调查研究。部领导对这一调研课题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班子,抽调精干力量,分成4个小组,分别深入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单位和非公企业等29家单位,走访各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村支两委和社区工作人员、企业主和私营业主、普通群众等,采取面谈、个别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作风督查等形式,收集了大量材料。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意见、建议整理报告如下。

现状:向好

本次集中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8份,收回调查问卷265份,具体调查对象及比例如下(详见表1):

表1:干部作风建设状况调查问卷发放及收回情况表调查对象发放份数百分比收回份数收回率普通群众8029.9%80100%企业主、私营业主2710.1%27100%县处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领导干部、乡镇及街道办事领导干部9133.9%8896.7%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一般干部、市直单位中层及一般干部,村支两委同志、社区工作人员7026.1%70100%合 计268 26598.9%统计干部作风建设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列表如下。

对我市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总体评价(详见表2):

表2:全市干部作风情况总体评价总数(份)好

(票)较好(票)一般(票)较差

(票)差

(票)a普通群众805616800b企业主、

私营业主271710000d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一般干部、直属单位中层及一般干部,村支两委同志、社区工作人员705316100a+b+d合计(票)17712642900a+b+d百分比 71.2%23.7%5.1%00a+b合计(票)1077326800a+b百分比 68.2%24.3%7.5%00对本地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评价(详见表3):

表3:本地干部作风问题突出表现统计表选 项票 数百分比备 注思想懒散,因循守旧,发展意识不强3825.0%此项调查对象为县处级领导、市直单位领导干部、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干部。有效票数152票。学风不浓,玩风较盛,贪图安逸,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5838.2%不讲民主,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10.6%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花架子2022.1%敷衍了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1912.5%吃拿卡要,贪财占利,滥用权力,为小单位和个人谋私利85.3%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贪污腐化,享乐主义严重85.3%对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评价(详见表4):

表4:最难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和最看不惯部门和单位工作作风统计表最看不惯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哪些做法最气愤的与干部作风有关的问题选 项票数百分比选 项票数百分比能解决的问题,迟迟不解决4050%官商勾结,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1518.75%标语口号多,办实事少3037.5%关系大于法,没有公平,没有公正2632.5%上面拨下来的钱没用老百姓身上1012.5%c、占着位置不做事,损害老百姓利益3948.75%其它00其他00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评价(详见表5):

表5: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主要问题统计表选 项票 数百分比备 注包二奶、傍大款 001、此项调查对象为普通群众和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一般干部、市直单位中层及一般干部,村支两委同志、社区工作人员;

2、共向两类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其中,有效88票,未填写62份。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1011.4%赌博00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3944.3%搞封建迷信2022.7%其他1921.6%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我市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干部作风总体评价好的占71.2%,较好的占23.7%,一般的占5.1%,没有较差和差的评价。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得益于我市出台的一系优化干部作风的政策,也与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的群策群力分不开。

1、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成立了市作风办,每年都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一年一个主题,组织动员全市干部深入开展“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等活动。并将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等,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民情台账和联系卡,经常性帮扶困难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2、部门配合。每次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各单位都能积极配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如我市近年来开展的“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干部参加劳动锻炼、“帮扶困难家庭、联系困难群众”等活动,各有关部门都能真抓实干,特别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各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大力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三创”活动,提升了工作效能,转变了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抓全市干部作风建设上,市委和政府督查室、市作风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各部门能经常性联合行动,不定期督查,形成了工作合力。

3、制度有力。我市先后出台了“35条群众工作规定”、《xxx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推行了“三有两评群众”工作法,对干部做群众工作、转变工作作风进行硬性规定。转发了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和严明工作纪律改进作风“八条禁令”、xxx市委“十条规定”,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作风,并多次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专项督查。建立了经济发展环境公开测评制度,每年在全市开展两次政风行风测评,强化测评结果的运用,对年度测评排在后三名的单位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进行专项整改,纠正了部门的不正之风。改革了干部考察办法,对乡镇干部的考察延伸到其所驻村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所驻村群众满意度达不到80%的,不予提拔重用,加大了对干部改进作风的刚性要求。

问题:堪忧

我市干部作风虽然总体向好,但调查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作风不纯。调查反映,“思想懒散,因循守旧,发展意识不强”占25.0%。一些干部思想守旧、安于现状,甘当太平官,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激情,真正干事创业的意识不强。一些干部心态浮躁,想问题、办事情,急功近利思想较重,做工作主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出政绩,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提拔升迁,喜欢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官本位主义思想较重,不深入基层,不知道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工作只想讨领导的欢心,对服务群众有畏难情绪。

2、学习风气不浓。经统计,38.2%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市干部“学风不浓,玩风较盛,贪图安逸,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忙于繁琐事务,周旋于无聊的应酬,“无暇”学习;少数领导干部混迹于娱乐休闲场所,贪玩好耍,不想学习;部分干部存在“以干代学”的思想,认为学习不如实干来得快,满足于既有的实践经验,不屑学习;有些干部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真学、深钻、细研精神,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上级精神的实质,不能创造性应用于工作实践,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开创性和探索性。

3、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干部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一些干部工作拈轻怕重,对上级领导重视、容易出名挂号的“大”事,争抓抢干,对艰苦环境、急难险重任务等服务群众的“小”事,敷衍了事;一些干部报喜藏忧、弄虚作假观念没有根除,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蜻蜓点水,“唱功”比“做功”好,“蹲功”比“跑功”差,满足于“亮点工作”,缺乏深入实际、一抓到底的韧劲;有的为群众办事推三诿四,敷衍塞责,存在“避、拖、压”的情况,使得一些能解决的问题,迟迟不解决。少数领导官僚主义比较严重,习惯于坐在机关听汇报和发号施令,不善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倾听群众意见,对基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解决不够及时有力;有的领导干部对别人要求严,对自己要求宽,表率作用不强,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有了问题和错误找借口推卸责任。

4、生活作风不良。一些领导干部的自律标准低,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消费大手大脚,讲究舒适体面,铺张浪费。调查中,44.3%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现象严重。少数干部信奉人情关系,热衷“官场哲学”和“人情世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正气讲“和气”,不讲同志关系讲“哥们义气”;一些干部明哲保身,不敢坚持原则,遇到问题绕着走,对歪风邪气和违纪现象不敢说、不敢抓;少数干部喜好庸俗、放纵妄为,热衷于休闲玩乐,打牌赌博或出入高级消费场所;个别干部甚至无视党纪国法,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最终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去年,我市有5名干部因打牌赌博被免职,15人因吸毒被处分,3名乡科级一把手因违法被移送司法。

成因:复杂

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复杂,既有主观认识的不足,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既有历史积弊的残留,也有自由思潮的泛滥,既有个体自身因素,也有体制机制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一些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认为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铁交椅,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造成职业道德缺失;一些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养尊处优,过惯了按部就班、老调重弹的稳当日子,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和工作激情;一些干部对科学发展理解不透,只顾部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致使乱作为和不作为。

2、客观环境有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国外特别是西方各种思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涌入国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日益影响着我们的干部;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期,面对体制转轨、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形势,特别是社会转型期个别方面出现的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让一些干部感到迷惘,心理失衡,以致作风漂浮,追求享乐,甚至盲目攀比,腐化堕落。

3、体制机制有缺陷。体制上,抓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落实不到位。就县市区来说,当前抓干部作风建设的部门较多,有市委和政府督查室、作风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各单位虽然工作侧重点不同,但究竟谁牵头抓总,并没有明确,也没有建立高效的部门间沟通协调和工作运行机制,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多龙治水”局面。制度上,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严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对干部产生冲击力和危机感。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彻底,干部选任与绩效、作风考评结果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也是干部作风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

总之,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析,宗旨意识淡化和管理监督弱化,应是产生干部作风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

建议:严管

干部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人心向背,是执行路线、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调查组认为,要从根本上优化我市干部作风,必须真抓严管,建立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建议:

1、严格教育,加强思想武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的作风是其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加强思想教育是正本清源之策。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力促广大干部弘扬清风正气。

2、严格要求,加强学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为载体,引领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克服本领恐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要建立干部参学长效机制,定期分级分类组织干部进行培训,经常性组织干部在线学习,并进行考勤,切实解决干部学习上的形式主义。要把干部学习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干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并将考学结果与干部的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增强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

3、严格标准,转变工作作风。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百村千乡万户大走访”、“帮扶困难家庭、联系困难群众”等活动,动员干部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转作风。要以让党满意为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政策执行力。要以务实高效为标准,建立健全科学、严密、规范的干部作风监督管理机制,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干部日常工作纪律,把干部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管之下,真正做到“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增强干部转作风的外在压力。

4、严肃纪律,优化领导作风。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民主和科学决策。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调研、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领导干部帮扶蹲点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转变作风。要倡导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接受监督管理,带头遵守各项规定,以自己的模范作用推动本单位作风建设持续开展。

5、严格监督,管好生活作风。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倡导健康生活、抵制低级趣味,弘扬新风正气。要完善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热线、网上举报信箱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并将监督内容从“八小时内”的“工作圈”延伸到“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特别要突出抓好对管钱、管人、管物等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建立干部管理监督档案和不良作风记录,强化结果运用,与干部考德挂钩,切实改变“监督乏力,作风依旧”的状况。同时,要经常性开展有益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干部业余生活,引导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如我市宣传部经常性向干部发送短信提示,倡导干部读书、参加健康文体活动等,激发了队伍活力,深受干部欢迎。

6、严厉查处,建立长效机制。要健全干部作风建设运行机制。加强市作风办,市纪检监察部门,市委组织部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抓作风建设的合力。联席会议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所属部门和下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作风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检查,及时通报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提出对违纪违规干部的惩处意见和建议。要完善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党组织为单位,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整改本单位干部作风问题。要建立科学的干部作风评议机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阶段考评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等方法,考真考准干部作风。要建立完善激励和惩处机制,将干部作风考评结果纳入干部选任指标,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同时,及时调整、从严惩处不在状态、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依法从重打击违法乱纪的干部,为干部作风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第15篇】2022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离退休干部的重要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始终是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离休干部党员年龄不断增长、活动能力不断下降、人数不断减少,退休干部党员逐年递增、年龄参差不齐、居住地区分散、需求差异性等种种情况的变化,当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正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更好的凝聚和释放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更为迫切。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在全县面上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调研,进一步掌握本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本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县共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共46个,其中,乡镇(街道)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9个(已全覆盖),部门单位(包含下属单位)等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7个;离休干部支部1个,离退休混编支部13个,退休支部32个。党组织在地方的县级机关部门、县属各单位中已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有33个,占单位总数的45%;有离退休干部党员3人以上未单独建立的有26个,占单位总数35% ;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0人以上未单独建立的有3个,占单位总数的4%。

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老干部局的指导下,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基本上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组织不断健全、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不断规范、活动正常开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党委领导不断重视。各镇(街道)和部门党委充分认识到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不断重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工作,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规划,每年专题听取和研究老干部党建工作。老干部工作领导机构健全,落实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为离退休党支部开展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同时,从对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的反馈情况来看,老干部对“领导重视”这一项的满意度达97.30%。

2、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各单位党委不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建设,注重选好选强班子成员,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老同志的特点,坚持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有奉献精神的离退休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据调查统计,46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支部书记退休前担任科局级领导的有29位,比例达63.04%。同时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根据本支部党员人数配强班子,在单建支部中有65.22%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配置3人及以上支部委员,部分支部还根据年龄结构层次等进行选配支委,不断优化支委结构。

3、组织制度不断完善。各离退休党支部根据离退休党员实际情况,建立了“三会一课”制度、走访慰问制度、联系党员制度、生病住院探望、党费收缴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并积极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如支部固定学习活动制度,有89.13%的支部都安排至少每季一次的学习活动,有34.43%的支部已做到每月一次学习活动。各支部通过完善制度,不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面上也建立和完善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老干部党校学习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片组活动等一系列制度,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增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组织活动不断充实。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都积极开展了政治学习、集中阅文等学习活动。还积极开展其它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如举办主题征文、书画展、棋牌赛、门球赛等文化养老健身活动;组织开展情况通报、专题辅导、专题调研等建言献策活动;积极开展“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积极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不断凝聚广大离退休干部正能量。

5、支部作用不断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寻找载体,多平台开展发挥余热活动。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参与“交通文明劝导”、“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猪退养”、“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关心下一代、法律咨询、网吧监督、技术支持、困难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高级中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教师特长与**益智托管所结对开展“同享蓝天”红色志愿项目,活动已延续了6年;人民医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年组织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文化局(体育局)组织开发“银发人才”团队,利用自身专业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文化、体育、科技、教育等帮扶活动等等。不断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传承先进文化、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虽然在不断加强,但新形势下在党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集中表现在:

1、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从组织体系来看,目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在组织部门的党建体系之中,由各单位党委或党工委具体领导,单独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都由本单位党委或机关党组织管理,未单设支部的离退休党员纳入了在职人员党支部中共同管理。组织部、人力社保局、老干部局共同对建立的离退休支部开展了工作指导,主要是抓好了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通过片组活动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通过创建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此项制度从规范考核评比后已停止)等。这样的体系,看似管理相当到位,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谁都在管又谁都没细管”的困局,老干部局也只有借势组织部门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工作指导。

2、组织建设不够平衡。有些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较多但并未单独建立支部,一方面是受上位法的限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分设离退休党支部单位要先设立总支,而设立总支一般要50人以上,有些单位是没有达到设总支的要求才没有设立离退体党支部的。另一方面,部分党组织对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班子力量差异性较大,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地税局)等部分支部已配备了4-5名支委,但还有34.78%的支部只配备支部书记一人,班子不健全,影响支部活动开展和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3、活动形相对单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较大一部分还是停留在阅文件、读报刊、聊聊天、下下棋等方式,活动有些流于形式;政治理论学习严谨有余、灵活不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部分支部在组织学习、落实阅文、通报情况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离退休干部党员对学习活动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年龄大的普遍喜欢政治学习、年纪轻的对学习形式要求较高;支部普遍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不多。

4、结构层次矛盾凸显。当前离退休干部党员由于年龄差异、身体状况差异、个体需求差异、人员分散等原因,再加上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对自身要求降低,导致支部活动出勤率下降、支部组织活动较难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及班子选配较难等问题凸显。目前,我县4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不能正常参加支部活动的党员占比有17.3%;支部书记平均年龄70岁,其中70岁以上有17人,超过三分之一,年龄的88岁。

5、组织保障力度不够。通过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调查问卷,有64.86%的支部反映学习教育活动经费难落实,有24.32%的支部反映活动场地难落实,有的支部有活动场所,但设施陈旧、学习资料缺乏,离退休干部组织学习活动受到限制。新形势下,对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保障力度与支部书记所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不成正比,目前我县落实支部书记待遇为每月100元的通讯补贴(执行2022年县委办文件规定),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支部书记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责任要求和待遇权利不相对称。

6、发挥余热不够明显。一方面受老干部年龄和身体状况影响,各单位往往重视生活待遇的落实,忽视甚至忽略老干部作用的发挥,对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搭建不够,使离退休党员作用“无处可使”。如在职党员的社区报到服务社区工作,开展了好几年了,但没有一个单位开展离退休党员主动服务社区工作。另一方面,有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自身认识有一定偏差,个人认为已离退休在家,党员作用是否要发挥、发挥得好与坏都无所谓,积极性不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从体制机制入手,夯实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基础

1、理顺管理体制。根据《意见》要求,结合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作为县委派出机构,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负责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老干部局牵头协调、有关涉老部门协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体系。党工委与老干部局合署办公,增加内设机构和领导编制,从组织体制、人员力量上加强对离退休党建的指导。管理体制以协作机制和直管机制并存,既横向加强与各单位党组织的协作联系,同时纵向加强对各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指导。

2、落实责任机制。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纳入县委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同表彰。党委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分管机制、指导机制、联系机制,定期听取汇报,积极研究解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要发挥对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桥梁作用,行使好开展学习教育、管理服务、组织活动及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的指导与监督职能。同时,进一步明确镇(街道)、部门单位等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本系统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创新组织设置。新形势下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的原则,灵活设置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采取单建、单位合建、社团联建、网格组建、社区共建等形式,积极探索在离退休干部集中居住地、活动学习场所、兴趣爱好团体、社团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或者临时党组织,创新、优化组织设置,进一步扩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应建尽建,实在建不起来的,应设党小组,明确党小组长,一并纳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的指导范围。二是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文体社团为依托,探索设立离退休干部社团党支部(党小组),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三是根据当前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生活实际,依托社区党组织设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学习小组,实行“双管”制度。各社区党总支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工作经历、特长和身体情况建立学习小组,在不转移离退休干部组织关系的前提下,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就地开展学习活动、发挥作用,解决党组织和离退休干部党员之间“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问题,使离退休干部党员一方隶属、多方服务。四是针对长期随子女居住在外的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要与离退休党员长期居住地、流入地的党组织做好对接工作,转入(或临时)当地基层党组织。

4、强化班子建设。一要选好支部书记,通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建设、适当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等方式,缓解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选配难的问题,选配出组织能力强、民主作风好、党性观念强、年龄相对较轻、身体较好、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确实难选配的,可选配在职党员兼任书记,探索离退休党员与在职党员搭班子搞好党建工作的思路。二要配强支部班子。根据规定,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的,应设立支部委员会,并结合支部特点配强支委人员。同时配备在职同志担任联络员,协助配合做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三要完善职责分工。应根据不同职责,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中每个支委成员都能够在支部的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四要加强学习培训。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列入县委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并依托老干部党校学习班等平台,加强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培训,确保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负责人在任期内参加不少于1次的培训。

(二)从思想建设入手,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

1、加强教育引导。一是努力建设学习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以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为重点,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长存,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抓好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的落实。二是强抓主题教育。从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实际出发,紧跟党中央部署,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扎实开展如“两学一做”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从严治党,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体系,用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章党规党纪,明辨是非,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三是做到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与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紧密结合起来,与“老有所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帮助离退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把离退休干部思想统一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

2、改进组织生活。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个体需求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好组织生活,通过制定安排不同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体育活动、不同形式的“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活动等,并以“菜单式”的方式供离退休干部党员自主选择参加,全面激发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重实效、全覆盖。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离退休党员身体健康、行动不便等原因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问题。

3 、优化管理方式。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要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状况、活动规律和特点,加以管理和服务。一是坚持党员联系制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以多种形式与党员保持联系,如建立上门走访制度、病房探望制度、体弱多病党员联系制度等相关服务制度,通过定期上门走访慰问、电话询问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党员与组织的密切联系。二是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采取互助结对、志愿结对等形式,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地、身体状况、实际需求等不同情况进行结对,开展互助关爱、传递组织温暖活动。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于季节性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为其办理《流动党员证》,并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落实好他们在流入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党员管理服务全覆盖。

(三)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保障

1、完善规章制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生活、政治学习、报告工作、联系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和管理、监督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在继承过去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把制度执行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自身特点,注重实效,按照就地就近、简便易行、保证安全,把理论学习、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和健康知识讲座、文体活动、参观考察等活动相结合,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强保障机制。努力在人员、经费、场所等方面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一是落实场所和联络员,为党支部学习活动提供服务。各单位都要提供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并明确科室和人员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确保离退休党员学有地方、学有资料。二是明确学习活动经费标准。提高党费下拨比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100%比例返还,作为支部的学习活动经费。同时按每人每年不少于500元的支部学习活动经费纳入预算,经费使用范围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培训,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资料,开展文体活动和“走看促”活动等,表彰奖励离退休党员,走访看望党员和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等。三是适当提高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工作补贴。将支部委员也纳入工作补贴对象,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四)从组织引导入手,激励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

1、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工作列入日程,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障、宣传上支持、表彰上倾斜,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凝聚和释放正能量,积极宣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集体和党员个人在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贡献,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支持、认可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的氛围。

2、自主参与。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参与支部决策,促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党员参与支部决策,既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又是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各离退休党支部要发挥好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共同来谋划支部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支部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根据离退休支部的特点,引导支部集思广益自主制订支部学习和活动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形式、自主开展学习教育和互帮互助活动、在规定范围内自主安排活动经费等,同时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争先创优、互助有为,将支部营造成每个党员的“家”。

3、搭建平台。 深化“四大行动”(“红色典藏”、“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银色人才志愿”、“争做最美老干部”行动),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社会多做贡献,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一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指导员。充分利用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沉稳等优势,做好传帮带工作,协助指导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指导,为相关部门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调解员。充分发挥老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威望高、群众信任的优势,组织老干部深入社会、基层、社区、企业当中,密切党群关系,积极化解群众矛盾,消除邻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三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宣传员。充分利用老干部政治意识强的优势,发挥老干部舆论宣传引导作用,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发动群众为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四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巡视员,组织老干部紧扣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巡视监督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民生工作、优化城市建设、加强教育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强化党的建设等方面,加强巡视监督,积极当好巡视员角色,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