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推动革命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来源:范文范 3.45W

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推动革命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推动革命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近年来,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老促会的指导下,在县人大的支持下,把握机遇,结合精准扶贫,不断探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从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上给予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支持,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为老区与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凝聚强大支持合力

老区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仅靠老促会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争取领导和部门支持,县老促会建立了定期给县主要领导汇报老区工作制度和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关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1999年,县老促会促成了全县老区工作会议在某乡革命老区召开,县主要领导带领所有的县直部门负责人到老区现场调研,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形成了一份解决某乡老区建设困难和问题的责任清单,针对每一项建设中的难题,明确一个部门,明确资金支持额度,本次共获得县有关部门老区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县老促会及时巩固本次会议成果,建立了县委政府主导、县老促会牵头、部门参与的打包、联动长效工作机制,将项目、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金果老区。这个经验和成果得到了省老促会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10多年来,通过这种模式,为金果老区争取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到2016年末,实现财政收入997万元,是1999年的16倍;固定资产投资18052万元,是1999年的22倍;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48亿元。

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基础条件全面改善

某乡老区离县城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县老促会决定从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破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是行路问题得到改善。全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0多公里,其中省道27公里、乡道74公里、村道66公里,全乡有13个村通了水泥路。2000年前,80%的农户不通公路,到2015年,80%的农户通了公路。二是乡集镇得到迅速发展。集镇人口从1996年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余人。实施了集镇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场即将启动,集镇配套功能逐步完善,聚集和辐射效应逐步增强。2010年启动了集镇第二次修编,完成了集镇总体规划,正在制定控制性详规,构建了“一桥两岸三横四纵”的空间布局,形成“两区两中心”的发展格局。重新规划后的集镇将达到5.6平方公里。集镇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某老区字帖儿逐步成为四县交界的边贸中心、易地搬迁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三是饮水难问题大大缓解。2003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项目,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解决了14个村、1.3万余人的饮水难题。同时,实施了乡集镇引水工程,建起了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建引水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集镇饮水难题。四是供电安全和供电质量基本得到保障。2000年以来,协调电力部门对老区乡进行二次农网改造,总投入达到3000万元左右。2015年又启动了第三次农网改造,预计投入2000余万元。五是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2014年底,基本实现宽带到村工作目标。2016年启动了“宽带乡村”建设,全乡将逐村实现宽带进农户的工作目标。

三、产业优先,扶贫助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把产业建设摆在支持老区建设的优先位置,充分与县扶贫办对接,结合产业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建设。着力特色种植产业配套建设、基地建设、规范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农业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形成了三个特色产业经济带三个万亩基地建设,即沿江万亩干鲜果基地、低山区万亩优质绿茶基地、高山二高山区万亩药材基地,培育了一系列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其中两大茶叶品牌双双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着力畜牧产业建设,老区乡成为全县生猪、山羊调出大乡。同时,特色养殖规模化,形成了养殖果子狸、美国獭兔、大鲵、麂子、七彩山鸡、蛇、蜜蜂等特色产业链。市场主体增长势头强劲。着力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构建县老促会督促、县直部门扶持、乡镇领导组织、乡直部门服务、乡村干部落实“五位一体”的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机制,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全乡专业合作社达到9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州级百强社2家、县级示范社9家。仅2012年,全乡新增市场主体190个,新增企业15家。

四、转变思路,智力支持,推动老区持续发展

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仅仅依靠输送资金、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激活人的内生动力。县老促会不断探索、总结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实现了从单纯重资金、项目、产业、技术向人才支持和精神扶持的双向转变,推动革命老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人才工作支持力度,针对老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教育卫生等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在人才招考、调配、经济和政治待遇上放宽条件,给予倾斜,尽量多招录本地干部,落实乡镇干部津贴,加强和稳定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对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将老区乡确定为全县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感恩教育;举办“讲红色故事,忆红色经典” 、寻找老红军等活动,编印红色故事书和制作红色老区宣传专题片;开展“老区杯”发展竞赛、争创“文明单位”、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工商户”、“致富能手”等活动,凝全民之智,兴社会之力,掀起热爱老区、建设老区、振兴老区的热潮。通过这些活动,使老区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承,充分动员和形成了全社会关注老区、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格局,同时也使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不忘初心,自力更生,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使革命老区人民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