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课件

来源:范文范 3.2W

课件1.2:

做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课件

构建讲道理的课堂教师该怎么做?罗老师归纳为句话:明数理,知教理,行道理。第一,“明数理简单地说,就是懂得数学,了解数学。在教学中对概念、公式、定理等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而要明白其来龙去脉、知识串联,掌握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是什么",它在板块中的位置、作用,与其他内容的纵横关联,才能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要认识它?它是怎么产生的?第二,“知教理",就是掌握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问题、发现问题、遵循规律进行教学。第三,“行道理",就是在教师明数理、知教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数学。行道理的核心是针对学生、适合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想、说中展开教学,最终让学生“做得来、想明白、说清楚”。

今天就以罗老师的《近似数》这一课例为例,来说一说关于讲道理的课堂那些事儿。

近似数这一知识点,我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就是讲讲规则,说说规则如何应用,孩子们再多加练习,至于这一规则背后的道理,从没有像罗老师这样深究过。

课件3:

张奠宙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揭示和体验。”新课标也同时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发掘规定背后的道理,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定,这也更加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

课件4:

课程伊始,没有复杂的动画导入,没有听上去华丽的语言,聊家常一样的话语:班里有多少人?咱们学校有多少人?成年人的头发数量?以我们周围生活中隐藏的近似数这一切入点,就将近似数这背后“不精确”的本质特点深深埋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

在看似随意的师生问答中,自然触及了教学主题—近似数,学生在这样的对话中很有共鸣,一下子既感受了近似数的含义,又明确了近似数的作用。

课件5.6:

在面对近似数是一个怎样的数这一核心问题上,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听完课知道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去求,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罗老师用自己的教学艺术简洁轻松地解决了这一核心问题。

点击出现问题导向策略:

罗老师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设置一个个核心问题,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数学思考。“为什么要有近似数?”开门见山、快速地切人主题,少了“复习铺”起到“点击关键,一触即发”的效果。其次直面学生,放手让学生猜猜大约8000元的摩托车是多少元,省去了一个个“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小问题”。虽然学生经常会在回答中出错或者答案不完整,但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质疑、否定中,经由其他学生补充和更正,学生的数感得以强化,思维的敏锐性得以提高。最后借由准确数写出近似数,也就是怎样运用近似数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从变式中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也使学生对问题的析与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点击出现图形表征策略: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缺乏概念的直观是空虚的,缺乏直观的概念是盲目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学术语言支撑,因此给孩子们一个表述想法的载体,让孩子们清晰地表达自己。(课件链接14:00视频)在本课教学中,作为认识数的最直观的工具,数轴得到了一贯而下的使用,通过数轴反映出的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数轴、激辩交流,引起冲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断地在辨析、讨论中拨云见日,直观感悟近似数。近似数是与实际接近的数,用数轴可表示出某一近似数的精确度。如近似数8000的精确度可在数轴上表示,即8000是一个大于或等于7500且又小于8499的近似数,使学生对于近似数也能是一个区间有了更丰富、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学生更准确、直观地理解了近似数和精确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数轴在本节课中成为了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形象载体,学生对数字有了图形的概念,对表示近似数的含义有较大的帮助,为之后学到的数的稠密性也打下了基础。

罗老师说的对,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本质,数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想数学和说数学的能力。如果过早的抽象概括,会让孩子没有讲理的空间。罗老师的课堂不断的重复让学生“讲道理",“理不仅表现在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和思维性,更体现在学习的过程是渐行漸悟的。课堂教学上只有重复的让学生讲道理"才能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公式照搬。如何做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正是我今后需要学习和为之努力的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