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多篇】

来源:范文范 1.98W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多篇】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一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突飞猛进的提升[1],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任务也日渐繁重,从而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2]。目前很多高校都是综合性的学校,涉及的学科专业广泛而全面,进入实验室的师生人多手杂并且流动性大[3],这无疑更加大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度。人的因素是实验室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4],因此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加强对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5]的思想方针,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科研、学习环境。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1减少事故伤害,警醒实验人员

在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无论是损坏仪器设备、烧毁实验环境、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不仅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工作,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四川某大学的化工实验室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炸,致使3名学生受伤;美国一大学生在实验楼机械间操作车床时,头发被绞入车床死亡;东北某大学28名师生因做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这些血的教训更加说明,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强调安全实验的重要性,是保障正常工作教学秩序和人身安全的必要途径。

1.2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

保障和维护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基础,也是培养治学严谨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6]。但是,在追求生源质量、科研经费、成果奖励、综合排名为重点指标的高校评价体系中,安全工作往往被领导者和师生员工所忽视。设备老化、堵塞安全出口、占用安全通道等现象屡见不鲜,使得消防安全无法保障,安全隐患无处不在。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为广大师生传递安全实验观念,使人们理解实验室安全防范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和态度,规范自身行为,从源头避免实验室灾害的发生。

1.3增强责任观念,促进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的氛围和特征决定安全管理模式[7],很多人在实验过程中贪图方便快捷,而不顾实验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危险,抱着侥幸心理,不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实验和研究,缺少责任观念,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全面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对实验室环境创建、实验使用规范、安全实验行为等安全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8],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制止不安全的实验行为。

1.4强化制度准则,保障实验安全

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形势,而且安全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难免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因此,建立实验室安全标准,推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行严格的准入和操作制度,是促进安全实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中强调安全制度的重要性,敦促实验人员形成安全工作习惯,进而提升安全工作素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由生疏操作[9]和轻视安全隐患所引发的事故,保证安全、顺利地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实验室制度宣传、安全操作考核等形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审核,鼓励实验人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对整个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2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工作特点

2.1学科覆盖面广,安全教育内容要全面

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文理工农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教育模式,再加上跨学科研究是当前高校研究机构最主要、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就要求实验人员不仅要求掌握原有专业的实验安全准则,还要将所涉猎的各领域实验安全规范铭记于心,才能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危险预见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事故。然而,如果把全部领域的安全实验知识统一的灌输给每一个实验人员,不但不会引起更多的重视,反而给大家更多的压力。因此,对一个高校来说,面对覆盖面广、种类繁多的实验管理,安全教育的传授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所调整。

2.2培训形式单一,安全教育力度要增强

目前的安全教育方法比较单一,通常很多高校仅仅安排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前将本门课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带而过,忽略了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学生缺少对危险的预见性,不会认真对待教师的“强调”,或者对待教师语言描述的“危险”不能深刻理解,等到真正危险出现时就措手不及;很多高校只是在每年的消防日开展防火防盗安全教育,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消防演习,但是真正积极参与的师生很少,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要避免单一的培训模式,建立完善多样的安全培训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宣传的力度和效果。

2.3涉及人员多样,安全教育效果要到位

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院系、研究所、实验中心、实验室等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合作,而参与安全实验的人员通常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导师、实验指导教师、研究员等,由于每个人进行的实验工作不同,所需要接受的安全教育程度就不同[10]。另一方面,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仪器使用很频繁,每个人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不同,单单靠实验室管理员逐一管理和指导需要耗费管理员很大的精力,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教材保障实验人员每个环节都能接受足够的实验安全培训。

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3.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安全意识

根据学校和实验室设备处提出的“安全实验”规定建立安全实验准则,设计多种多样的组合培训方式,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抓起,减少危险的发生。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遵循所示“新生动员-主动学习-等级测试-反复强调”的主线进行:

(1)在高校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学生、科研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科研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固定,学生的流动性很强,为了保障每个参与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人都能普及到充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和新进教师、实验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动员,为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派发培训证并发放必备的校园安全手册,通过学校的安全文化宣传,使得实验学员建立起安全责任意识。

(2)主动学习阶段主要分为手册自学、网络学习、情景模拟、动手实训等环节。手册的内容要全面包含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安全警示、实验室公共设施安全及事故处理等条例,方便师生随身携带;网络学习重点突出一些视频案例、安全模拟考核等,师生可以通过一些危险案例加深对安全实验重要性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巩固实验规程的有效吸收;在情景模拟培训中,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参加真实场景模拟训练,如消防演习等;在动手实训环节,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师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如学习分辨药品试剂、危险药品、气体的放置和保存等专业性较强的实验过程。

(3)学员除自学培养安全实验的素养以外,每参加一次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培训计入一定的分数,包括在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上积累足够的网络学时以后,就可以参加设备处安全实验考核,在网络平台上申请相应专业、相应等级的考试资格,根据学科不同,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按照专业侧重点不同进行细致划分考核类型。此外,根据本科、硕士、博士、教师、研究实验员等身份不同,所要求掌握的安全教育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基础、专业、研究”三个层面,因此高校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最终根据考核类别和考核等级颁发相应的合格证。

(4)考试分为模拟自考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考试内容包括所申请的专业和等级相对应的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的题库和正式考核的试卷均要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提出并请专家严格把关,每种考试要有多套试卷,而每套试卷要保证覆盖到所有需要考核的内容范围。正式考试合格的学员获得相应等级的安全实验合格证,取得在相应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准入资格。

(5)建立阶段考察和奖惩制度,高校研究进展速度之快,使得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的内容更新迅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已经获得实验室安全培训合格证的实验人员进行考核复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认真做好安全实验记录、做好安全排查工作、规范操作实验的参与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

3.2结合领域设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强调专业重点

以往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分为指示类、指令类、警告类、禁止类四种[11]。而对综合性的高校来说,每个实验室都有自身的工作特点,除了基础安全培训之外,要结合各个专业和实验特点,分别设计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先根据实验人员的身份和研究层次不同,将安全教育等级分为基础、专业、研究三个级别,基础级主要包括最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主要面向新生和基础实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专业级主要涉及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等所需的要求,主要面向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及专业实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研究级更多适用于提供科研实验、分析测试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针对高级、复杂的实验和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主要面向研究生、高级实验员以及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基于以上三个安全培训等级,以及各专业的实验特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按照“规范职责、危险防范、安全操作、危机处理、环保回收”的主线设计培训内容。

(1)基本制度规范和职责。最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教学安全守则等;学习如何建立严谨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明确校级、院级主管领导和安全责任人的职责,明确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员、学生等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权责分明又覆盖全面;加强对导师的安全教育,促使其重视在实验教学和实验指导中强化对学生的安全训练。

(2)全面的实验事故防范。所有专业的实验人员都要完全掌握基础的事故防范措施,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实验室管理规范使用实验室;学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布置,科学的区域分布有助于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而水、电、气等管线的铺设质量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程度会影响实验室的使用、延伸、改造等活动;相关专业要学习气体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腐蚀性液体危害等危险情景的自我保护和社会资源保护。

(3)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强化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人员学会在没有危险、不受伤害或有充分防护设施的实验环境下,安全的开展实验。严格执行各类实验操作规程,注意材料危险品使用和管理,实验结束之后,要求实验人员整理好仪器、桌椅,关闭电源后方可离开等。

(4)安全事故的预见和应急。如何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做好应急处理,是危险发生时,减少人员损伤、保护公共财产、将危险最小化的最重要的工作。对于实验人员,必须在实验前期就能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此外,在不可避免的危险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策,尽可能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12]。

(5)废物的环保处理。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束后,尤其是和物理类化学类相结合的信息类实验中,容易产生一些有毒甚至致癌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如果我们不对这些有害物质加强治理,就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13]。因此,必须组织师生学习国家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物污染物处置规定等条例,并指导如何对废物污染物进行环保处理。

3.3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

为了明确培训体系中每个参与者的职责,将设置校级安全员、院级安全员、实验中心安全员和实验室安全员、学生安全员等级别责任人,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专业的科学、严谨规范的实验手段,保障实验安全。

4结语

本文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方式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实验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特点,建立自主灵活、新颖全面的安全培训工作模式。实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研究情况选择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安全技能、培养安全实验素养,同时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管理培训要求,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增强高校师生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完备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可以从源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开放。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二

当今社会,伴随不断发展的公共卫生需要和由此产生的压力,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生物和临床研究实验室日趋受到重视。而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环境,复杂至极。实验室需要不时调整侧重点以应付新出现的或再次出现的传染性疾病挑战。由此为确保这些动态实验室的环境能适应并维持在适当和安全的状态,所有该类实验室负责人都应该定期实施对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相关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培训,以防出现危害公众的重大卫生安全事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快速建设和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染病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逐步重视,全国各地大量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工作和疾病控制工作在该类实验室内进行[1]。科学研究的本质是造福于人类,但科学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重视基本安全规范,就有可能造成灾难。与普通的理化实验室不同,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特别是高等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如果不对操作者进行认真的生物安全教育培训,一旦操作不慎,有毒有害微生物就有可能散播到人群,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2]。比如,2010年12月东北农大28名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传染病、2009年3月德国汉堡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实验室内疑似被感染埃博拉病毒等事件。本文结合自身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多年工作的经验与体会,通过探讨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针对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诸多问题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以期达到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实验室科研及教学有序进行的目的。同时希冀对在或将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工作的人群提供有益的参考。

1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国内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普遍的共性问题,如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不能完全落实等,这给实验室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3]。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病原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针对以往病原生物学体系建立的实验室安全规程并不能完全切合现在病原生物学研究体系的工作环境。譬如: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一些新的实验操作需要新的安全流程[4]。这就需要新的安全教育,需要对新的实验室安全体系及流程不断更新优化[5]。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都需要不断更新学习。

2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可行的措施

2.1强化思想认识首当其冲

人为的失误和不规范的操作会极大地影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对实验室人员的防护效果[6]。因此,减少不恰当的实验室人为操作,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首当其冲。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对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是医学背景出身,对实验室安全有着足够的认识。殊不知,越是大意越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强化思想认识成为安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在实验室工作多年,部分人员往往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疏于形式。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督促带教教师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所在实验室情况,认真学习各类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针对实验室新出现的问题,随时补充完善相关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规范准入规则尤为重要

在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应组织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安全的各个内容,确保相关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污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等。同时在相关人员结束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进入实验室后,该实验室的带教教师或工作人员应结合本实验室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个性化安全教育培训。比如,在使用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时,或使用有可能发生溅溢的试剂情况时,必须采用护目镜等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锐利的针头时,事后必须谨慎处理针头等锐利物品;针对特定实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如超速离心机在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等。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初期,所有工作均应在高年资带教人员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操作复杂大型仪器。

2.3过程监管时刻不放松

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过程监管时刻不能放松。要从多环节入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3.1人员方面。明确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标准操作规程之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

2.3.2实验室内从事活动方面。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环境,养成在实验室时刻警惕安全事故的习惯。在实验工作区内禁止吸烟,不得喝水、吃饭等,同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污染等。

2.3.3实验室仪器培训方面。对每件大型仪器设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如离心机,PCR仪等,对新使用者进行操作示教,并指派专人维护,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消毒隔离制度培训方面。通过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和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尽可能将操作、收集、处理废弃物的危险概率将至最低,进而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确保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更好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并建立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身特点的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和体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工作提供相对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为我国卫生事业,特别是重大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疾病防治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国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参考文献:

[1]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2]周正统。医学实验室的几个生物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26-128.

[3]曲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84-86.

[4]胡寒燕,王衍海,张瑶,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8):2074-2076.

[5]朱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3):353-354.

[6]孙艳。谈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J]。江苏现代计量,2011(3):36-37.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三

在职业院校的化学教学中,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职业院校中化学教育对师生进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院校应该要制定一定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本文就如何强化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1、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制度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制定好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每项实验的流程和操作过程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提高师生的责任心,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实验室主要是以老师为主,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命令,学生进行实验,但由于老师的强制性管理,使学生对实验室充满了害怕和恐惧感,深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违反了实验室的规定或者是做错实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该要改善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1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应该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保证每一个实验室中配有安全负责人。这样能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安全责任人严格监督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将实验室的安全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同时还要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切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验。

1.2制定相关的安全手册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中,为了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手册,详细地介绍在实验室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常见事故处理方法、安全技术等。按照化学实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手册编写,同时对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直观的介绍。保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这些手册,并安全的进行相关实验。

1.3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

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还应该制定一定的培训制度。在师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师生进行实验安全的培训,保证师生能够掌握安全的实验技术。职业院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之前进行学习,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1.4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

在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落实之外,还应该要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具体的实验技术操作等实验室安全进行检查,保证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从实验室的设备、技术、管理等不同层面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实验人员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

2、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中,除了进行安全管理之外,还应该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与工作人员在意识和思想上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增强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实验。对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长期性、连续性、多样性。

2.1长期性

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到学生对实验具有安全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只要是做实验,学生就应该要有这个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是由于实验人员对实验安全失去了警戒心理,在实验中只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忽视了实验安全问题。因此,对从事实验人员应该要长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在实验室以图片、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

2.2连续性

对于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生应该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要在实验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实验隐患具有一种安全防范意识,正确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应对实验事故的正确方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院校要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每次实验之前都要进行实验安全的教育,使其能够对实验安全具有连续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3多样性

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院校可以进行多样性的培训。在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培养,可以对学生进行法规法则、日常的安全常识、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操作规章流程、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知识等的教育,通过多种安全教育内容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安全操作技术、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组织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隐患的措施。还可以情景再现,模拟之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调查、设计方案,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中,老师也可以采取课堂分组实验、事故研讨分析、课堂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等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学生时刻铭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确保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必须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保证实验人员学到安全的实验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制度和责任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各项设备、技术等安全。除此之外,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养成自觉进行安全实验的习惯,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认真学习实验技术,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业院校的化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鸿飞,王伏玲.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全过程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2]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04).

[3]罗一帆,汤又文,孙峰.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实验室安全心得 篇四

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抓好实验工作管理,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真正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1、努力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由于学校重视实验管理工作,因此每学期学校计划与总结都有实验室工作内容,每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由科学教师拟定,并交给实验管理员,以便于管理员合理安排实验室工作。让实验室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充分发挥它潜在的功能。

2、实验室工作规范化

学校制定了一整套实验管理规则。如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仪器管理制度,并张贴在墙,所有的自然、科学教师实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能严格按以上的制度执行。教学使用时都有严格的借还登记。

3、仪器管理有序化

为使仪器管理更加有序,建立了仪器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仪器出借领用登记帐。实验仪器和添置的新设备及时分门别类入帐,有序地摆放好。每个橱要有反映内容的目录卡,帐物相符、物卡相符、帐物卡相符。期末清点仪器设备数目,检查损坏程度报总务处,较贵重仪器设备报校长室审批后,做好报废登记。

4、教学仪器维护、保养经常化

根据仪器不同的要求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生物标本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防蛀等措施,所以到今未发现生锈、腐蚀等保养不良的问题。对损坏的仪器及时维修及时做好损坏维修记录使实验仪器经常处理可用状态。

5、实验教学与研究方面

为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期初订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编排好实验课程总表,备好实验器材。凡教学大纲与教材规定做的演示与分组实验,我们都想办法给学生开出。分组实验的材料有四个来源:

(1)、仪器室内分组实验盒,

(2)、学生下发的实验耗材;

(3)、自制自购分组实验材料及演示教具。

(4)、发动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各利废旧物品。本学期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教学做到规范化,每次演示与分组实验都预先写好实验??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情况、过程等整体效果记录。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进行全面的验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充分使用,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实验教师活动纳入学校教研活动中,有专门的自然教研计划与总结。经常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好经验,不断使我校的实验教学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和完善。从分组实验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实验基础及技能,仪器选取,材料或药物选取,操作程序都较正确合理,操作较规范熟练,实验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验室安全心得 篇五

谈到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就需要先了解实验室安全的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使用个体防护装置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感染。只有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相关法规和守则,才能做到防护。医学实验室安全包括生物安全与防护、动物实验安全与防护、放射安全与防护、药物安全与防护、科研数据安全。作为21世纪的医学生,遵守和学习实验室安全原则是很重要的。除了实验技术技巧的学习之外,医学生必须学习实验室操作,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从而能够在保护自己及他人安全前提下安全有效的进行学习和实验。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有专门的实验室和研究室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在进行各种不同实验操作时,难免都会接触各种危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危险化学药品等。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及业务知识了解不透彻,一些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而来自实验室的各种阳性标本往往具有其生物危害性,如对其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忽视这种生物危害性,可能会对实验安全造成不良后果。实验安全与防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其认真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研究探索实验室安全防护对策,预防实验室事故发生。对于防火措施、实验室的化学药品购置、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液废物、实验室设备管理、危险化学药品操作等情况,也需要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实施。防火措施的准备和防火知识学习演练是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学校负责统一购置各级各类实验室所用化学药品,任何实验室和个人不得私自购置。将危险化学药品容器进行清晰的标识或标签,并合适存放。对从事危险化学药品实验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废物在排放时需注意环境污染的问题,排放方式,排放地点等均需要认真核实。实验废液、废物运至废物回收库,并由专业部门进行统一处置。按照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分类、分级,按规定严格把握使用规范。认真学习并熟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级别,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级别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场所、设备进行编号,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进行动物实验时,如有使用实验动物,需向上级管理部门申请实验动物许可证。实验动物按分级方式统一管理。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实验室和个人需按照相应的规定及环境保护要求对不使用的实验动物尸体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废水、废气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重视实验室的防辐射安全。进行放射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进行放射防护相关专业知识及法规的培训,并遵守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定时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培训后,需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按照规章制度,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及受压容器、强电、驾驶、易燃、易爆、剧毒等实验的实验室,设备安全及实验技术安全均需要关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各个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细则,在进行实验之前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对从事上述实验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对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进一步健()全,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培训,可能造成对于生物安全教学和培训的漏洞,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缺乏,导致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比如在实验时没有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实验结束后未及时进行消毒吸收,这就是安全意识严重缺乏的表现。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疏忽及安全意识缺乏,很可能最终造成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对于实验室安全教学还存在诸多阻碍,如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经费投人不足,实验室生物安全支撑条件建设滞后,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不严格,防护设备配备不齐全,未经正规途径实施购买、饲养、使用实验动物等。

很多实验室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实验室事故大部分是误操作事故,对实验室设备药品的不熟悉,对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缺乏。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加强对实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实验药品的管理,定期检查需要在高压,高温下工作的实验室器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估的管理,加强学习并遵守实验安全防护,就可以减少类似的事故发生。

我校在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的知识建设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改善以上不足,提高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的操作规范。作为实验室的主体,我们学生更应该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为自己负责,发现存在在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老师和实验室相关的管理人员报告,将危险降到最低,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安全心得 篇六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为一名实验员,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下,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现对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虽然没有站在实验教学第一线,但是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是教学的基础环节,而且服务对象更为广泛,包括了全系的教职工和学生,所以不仅要做好服务工作,还要做好育人工作。

20__验室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争取到了200万的设备,充实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随着工作任务的加大,我努力要求自己加强责任心,不能出差错。在仪器管理方面根据仪器不同的要求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采取防潮、降温、隔热等措施,所以到今未发现生锈、腐蚀等保养不良的问题。对损坏的仪器及时维修及时,做好损坏维修记录,使实验仪器经常处理可用状态。经过普查所有设备无一丢失,完好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保证了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在准备实验课方面,我积极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上课之前备好所有设备、易耗品等实验用品:做好各类实验室数据和文件资料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并把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贴好标签的文件夹内,给大家查阅文件提供了很大方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验室工作精细琐碎,但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这一年,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完成了计划内实验准备工作,完成计划外三项开放实验、多门上机操作课的准备;做好了各类文件资料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按类别整理实验室各种文件;组织教师验收本年度招标的设备。

3、不足及改进之处 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比如专业知识欠缺,如果具备相应的地理专业知识有助于准备实验,今后应该多学习。工作态度应该更加认真,有助于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七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方式

(一)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开始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时就必须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内的规章制度(不穿工作服严禁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喝饮料、吃零食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验课中不断得到强化。

(二)在专业课学习中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逐渐接触到血液、尿液、痰等标本,同时标本中的未知生物危险因子也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因此,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反复强调进入实验室时要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章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学生标本采集处理的注意事项,使其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对于实验室废弃物(如注射器、血液等)的处理,要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同时,要做好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三)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进行系统教育。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主要立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规范化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法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操作要求较强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未来岗位的特点,尤其是要增强学生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的意识,加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系统教育,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四)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尽职尽责,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技能,提高对锐器伤、标本污染、气溶胶等职业感染因素的认识,掌握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题讲座或培训,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加深生物安全认识,培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二、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保障措施

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在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加以保障。

(一)提高教师对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视。我国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使教师认识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取得共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二)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医学院校实验室最低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是一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但现有的医学检验教学用实验室建成早,实验室设计不规范,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因此,需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只有具备了规范的实验室,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同时也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基础。

(三)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其学习知识主要来源是教师,因此,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要在校内教师中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使教师掌握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在专业课和其他基础课程中融入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可以选择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并安排他们参加一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之类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三、结语

总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因其未来岗位的需要,应对其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全面、系统的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技能,并终身受益。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频率。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八

高校护理实验室是开展人才培养、学科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护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地。实验室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全面的安全常识、良好的安全意识、积极的责任感以及事故应对技能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护理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因此,构建系统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对于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1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加大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护理实验室数量和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在软硬件方面也得到了质的提升[2]。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护理实验项目增多,实验形式日益丰富,从单一技能操作,到目前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多样化实验方式;兼之实验室开放需求的不断加大,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激增且流动性大,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许多大学在实验室安全领域均投入了大量资源,加强了实验室安全保障。然而,受诸多因素限制,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发展依然普遍滞后于国际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3-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高校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工作现象,认为安全工作仅由学校保卫处和实验室设备处负责,片面的思想意识为安全隐患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1.2实验室安全通识教育未纳入学校常规教育体系

因课程安排等方面的局限,实验室安全知识传授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学生边做实验,老师边强调安全要点,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难以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接受安全教育。

1.3护理专业特色安全教育内容未成体系

护理人才除了应具备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外,还应具备护理专业特有的安全知识。因职业性质、工作场所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国外很早就开始重视医学生的职业健康教育[7-8],而我国职业防护相关教育仍处于较低水平[9-10]。

1.4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和教材不足

近年来,国内虽已出版多本实验室安全教材,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在覆盖面、深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难以充分满足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需要[11]。

1.5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时,仅重视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环境的改善,忽视对基础安全设施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存在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如:实验设备摆放达不到安全距离;氧气瓶达不到远离明火、电源;缺乏必备的急救设施、应急预案等等。

1.6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高校自身性质定位不同;所处地域和环境差异;以及实验室类型不同等等因素,国家并没有施行统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统一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12]。因此,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行之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安全防护与事故处理技能,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是护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

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依据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护理职业特点,遵循护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对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建立较为系统完备的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安全知识,自觉安全责任意识,过硬安全事故应对技能,素质全面的护理行业领军人才。

3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主要包括入学后安全教育、专业实验室准入安全教育、每门实验课前的安全教育以及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其宗旨是安全教育贯穿和融入校园学习的全过程,即以培养学生全面安全素质为主线,建设全程化、立体化的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3.1入学后的安全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使学生在入学初就能掌握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这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理念、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教育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和方法,如: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安全应急演练等。并通过多种途径与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提升学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3.2专业实验室准入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高校实验室安全领域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为保护师生的根本利益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基本制度[13]。美国高校实验室早已全面实行安全准入制度[14],国内也有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15]。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集中培训内容有:

(1)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守则、管理工作人员守则、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等。

(2)实验室用水、用电安全,安全通道、紧急出口和逃生路线,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位置,报警电话等。

(3)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

(4)进入实验室人员应填报个人的健康安全信息,如过敏史、医疗状况等。除通过集中培训外,还通过设置安全课程、网络宣传、发放安全知识手册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师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签订安全责任书。

3.3每门实验课前的安全教育

护理学实验课包括多门课程,每门实验课程、每个实验项目操作和具体要求不同,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也不同,所以安全教育需要渗透在每一门实验课中。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安全教育主题,帮助学生真正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和要求,掌握相关安全技能,使安全教育贯穿每门课教学全过程中,不仅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更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拓展和深入。安全教育主要包括:

(1)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分析每门实验课教学内容中与安全教育相关的部分,然后整理、归纳、总结,形成系列安全教育主题。

(2)与课程涉及设备有关的安全教育,课前由实验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精密仪器和新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教育。特别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学生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培训,考查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3.4护理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教育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常暴露在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环境改造及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16]。目前虽然部分院校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但因没有统一、系统的教材,只是在讲到课程相关内容时零散提到一些,这种教学的不确定性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接受到系统、全面的职业防护教育[17]。必须健全护理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教育体系,使学生树立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其内容包括职业防护法规、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概念及各种防护用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技术与原则、医务人员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职业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措施等。实验室采用发放教育手册,现场讲解、示范等环节安排系统的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强化学生的防护技能训练,改变不安全的行为,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职业危害的存在,提高对职业防护重要性的理解,使护生把落实职业防护措施内化为主动的自我防护的行为。

4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

为保证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克服覆盖面有限、内容不够系统、效果参差不齐等缺点,学院网站上提供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准入平台链接。学生在任何联网计算机上点击进入网络平台,以个人账户登录,就可以及时了解安全教育相关信息、加强安全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考试合格可获得在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准入资格。同时网络管理员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对安全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统计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高效和监督功能。

5小结

建设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改进和提高工作方法、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更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集思广益、携手参与和不懈努力,才能促进护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素质全面的护理行业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实验室安全心得 篇九

今天我们有幸听到了苏老师的课,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对食品实验室管理有了新的新的认识。食品实验室管理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技能,让我们懂得了食品实验室的基本管理方法。食品实验室的基本设计和食品实验室安全,以及大型仪器的使用。

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如果他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没有自己的实验人才。那么,在科研上就不会有什么成果。不管什么科学论文都少不了实验数据的论证。所以,这些年来国家花费大量资金为各种高校配备大量的大型仪器。没太大型仪器,都倾注了国家和每个社会人的心血。这也是我们食品实验室管理的意义所在。国家各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也需要好好保护,让这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通过食品实验室管理,我们能够知道,每个实验室都有每个实验室的作用,各种实验室不能交叉使用。这也方便了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室不会互相影响,同时能够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实验仪器的位置。说到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因为每个实验室都有不同的作用,实验室设计也不一样,实验室在修建与改装时必须根据仪器厂家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设计。在我们的食品实验中就存在很多不和理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实验室没有任何的杀菌设备,楼顶没有隔板,两边排水沟没有倾斜角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当时我们学校资金和资源匮乏,没有条件修建新的实验楼,所以就把教学楼改装成了我们现在的实验室。但是我们实验室也有其优点,我们食品实验室在通风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周边环境没有污染,空气也比较好,在进行食品实验时,所做的产品不会因为空气而被污染。总体来说我们实验室还是能够基本达到实验室的要求。

现在我们食品学院的主要实验室基本都在维修,各个实验室都达不到要求。而且里面的实验设备大多陈旧,虽然大部分都还能使用,但是所得的实验数据不够准确精度不高。相对现代化实验室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现在实验室基本要满足精密仪器室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为保持一般仪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温度应在15~30℃,有条件的最好控制在18~25℃。湿度在60%-70%,需要恒温的仪器室可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仪器室可用水磨石地或防静电地板,不推荐使用地毯,因地毯易积聚灰尘,还会产生静电、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供电电压应稳定,一般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必要时要配备附属设备(如稳压电源等)。为保证供电不间断,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应设计有专用地线,接地极电阻小于4气相色谱室及原子吸收分析室因要用到高压钢瓶,最好设在就近室为能建钢瓶室方向朝北)的位置。放仪器用的实验台与墙距离500mm,以便于操作与维修,室内有有良好的通风,原子吸收仪器上方设局部排气罩。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为防止电压瞬变、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UPS在设计专用的仪器分析室的同时,就近配套设计相应的化学处理室,这在保护仪器和加强管理上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大型精密仪器的实验室要求。一个大型现代化实验室里面的实验仪器的总价值能够达到几千万,而我们的实验室离这个标准还有很远。这也需要我们学校和领导还有国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达到。

在实验室仪器与设备的配置,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仪器厂家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维修,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不同的实验室就应该有不同的'实验仪器,如果是大型精密仪器就必须单独占一间实验室,实验室也还必须进行特殊特殊的处理,比如仪器设备要求运行环境无菌,就必须有杀菌设备,如果对温度和湿度还有要求,就必须还有相应的仪器对温度和适度进行处理。

在使用食品实验室中的仪器室必须有了老师或者实验室老师进行知道或者在进行实验之前进行专业的只是培训,并且在实验仪器旁边必须有使用说明,每个实验室都必须要专业的人员负责。在实验室药品方面,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药品,在使用易燃易爆易腐蚀等高危药品是必须注意安全,不能伤害都自己,也不能伤到别人。实验室中如果有液化气等易爆气体,那么,实验室就必须随时保持通风,随时检查液化气是否有泄露,在使用液化汽式必须向老师申请。

如果在实验室中发生了任何安全事故,都必须有人要为此负责。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篇十

【摘要】

实验室安全在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少、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实验室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

拟对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生

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

大部分研究生都要依托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实验室为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如资源丰富的生物样本库、先进的仪器设备等。

但另一方面,实验室又是一个危险品集中放置的场所,经常使用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压力气瓶等特殊设备[1]。

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科研人员人生安全以及实验的财产安全。

它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研究生使用该类物品就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若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便给基础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有发生。

2009年德国汉堡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实验室内疑似被感染埃博拉病毒,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在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201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因为实验室里一种用于研究的细菌而发生皮肤感染,2015年清华大学一个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等等。

当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如果不重视实验室安全,危险便会随时可能到来。

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实验室管理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1目前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严重的因素是实验操作人员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实验室也未能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2]。

就研究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研究生教育中往往缺乏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或培训,导致部分研究生对实验室安全守则不清楚,缺乏扎实的安全知识,没有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实验室安全员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教育的作用。

对特殊的仪器试剂的使用,如高压锅等设备,在没有专门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张景霞等[3]对国内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31名学生中,79.2%的学生表示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但是具体内容并不是很清楚;只有35.9%的学生认为实验室规范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仅20.3%的人回答接受过教育;而“认知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获取生物安全知识的途径较少,尤其课堂灌输几乎没有”。

由此可见,当前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的。

其次,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在一些实验操作细节上主要体现包括:进入实验室不穿隔离衣,进行实验操作不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对清洁区和实验室污染区界定不清,对于易挥发和感染性试剂或样本不在指定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等。

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另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放松警惕。

例如,进行重要实验室中途离开,或者实验过夜而未提前检查仪器设备。

再次,实验室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虽然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有其关于安全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墙壁上都会贴有“实验室管理制度”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多流于形式。

另外对于研究生存在的错误违规操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够。

没有形成严格的、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

如高危化学试剂没有严格的取用登记,所有仪器的使用没有使用记录,安全员没有定期检查实验室水电暖安全、没有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对维护等。

2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措施

第一,开展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

由具有多年经验的实验室安全员结合多年化学品管理经验和实验室安全培训素材,对实验室安全基本概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剖析安全案例的警示,是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对安全法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使危险防患于未然。

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数量掌握安全技能。

由“知”到“行”,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防范和处置危险的技能,并能在突发事件时熟练的'应用,做到“知行合一”。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机动,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方式。

可以通过制定教材,对实验室安全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供学生学习阅读。

可以讲实验室安全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者研究生讲座课程,以成绩或者讲座学分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这将使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受益终身。

举办讲座,通过面对面的生动讲解和答疑,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制作科普宣传的视频、微信宣传作品等,以生动的文字、鲜活的影像做成安全警示集锦,该方式的宣传方式和时间更为灵活。

第二,针对不同实验室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制定实验室安全演练流程。

演练方式可灵活选择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应该都要制定相应的演练制度和方案。

现场演练以实验室工作区的试剂溢撒事件为例,由安全员现场解说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初步评估污染物性质,扩散范围,影响因素及造成的后果等,进行暴露者的处置、标牌警示、消毒处理及废弃物转移、过程报告、评估等过程。

实验室人员通过观摩和演练,对此次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桌面演练是通过虚拟演练的方式,针对演练情景中的相关问题,明确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程序,该形式灵活机动、可重复操作且节约人力物力[4]。

通过不同的演练,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安全理论素质和实战技能,并在实际演习中找出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同时,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订。

第三,严格落实检查监督机制。

实验室设立安全员,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等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准则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抽查,保证实验室安全不是应付公事,而是切实落实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5]。

不定期的检查作为定期检查的重要补充形式,就是为了让定期检查成为一种“彩排的游戏,应付的过程”。

我们医院的研究所设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需要填写申请表,对于即将使用到的仪器进行申请备案,并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测试,内容包括实验室行为规范、实验室安全概念、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品的存放和使用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等。

通过测试,要求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常识。

第四,让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中来。

增加研究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将实验室的安全责任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每个实验室成员的身上,让他们同时承担起日常的安全监督员的责任。

通过任务的分解,调动大家参与实验室安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意识到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实验室工作中。

培养学生“实验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不仅可以增加发现实验室隐患的机会,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爱护和实验试剂的节约,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五,实验室建立良好的科室氛围。

先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要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并能主动的帮助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

对于仪器的使用要进行操作示范,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做法[6]。

培养严谨的科研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的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参数调节等,其目的在于能够保证他人在用作者的实验方法做实验时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另外也可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有效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保障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琳 王咏红 申阿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呼吸感染疾病研究室

参考文献

[1]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2]袁素贤。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管理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2):149-151.

[3]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67-770.

[4]蔡敏。加强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80-282.

[5]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3-195.

[6]孙立权,范强锐,陆捷。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6-12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