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新版多篇)

来源:范文范 1.27W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新版多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一

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够充分认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所认识,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仅仅使幼儿生理方面及基本物质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内在真正需求往往忽略,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幼儿实际接收能力往往忽略,往往选择行为治疗方式进行矫正,未能够对是否真正适合幼儿进行考虑。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在幼儿心理发展时期,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潜在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其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其所导致结果就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水平比较低。另外,在当期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比较凌乱、分散,缺乏集中性,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借鉴其它学科或者较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幼儿实际年龄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适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整合力度。第三,缺乏充足师资力量及家庭支持。当前幼儿园教师未能够准确把握评价心理健康相关标准以及其效果,由于教师知识缺乏系统性,并且教育实践也存在局限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心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未能够及时正确进行纠正。此外,在家长方面,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对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忽视,并且很多家长都不具备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教育能力,造成幼儿有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出现,由此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目前家长所起到作用明显比较落后,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未能够保证同步进行。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分析

2.1积极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有利环境

在每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物质环境应当能够对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内部整体环境应当保证舒适、安全以及卫生与实用,在幼儿园内对于其材料以及装饰应当对色彩选择进行考虑,应当能够使不同幼儿不同需要整体得到满足,幼儿园应当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合理进行布局,幼儿园内装饰应当保证色调柔和,保证与幼儿审美情况相符合。在保证环境舒适、良好基础上,教师应当保持宽容理解态度,对幼儿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对周围世界自由主动进行探索,使其身心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2.2积极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幼儿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另外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保育工作者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但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道德感以及责任意识,所以,创建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应当积极提升其专业素养以及法治底线意识,要能够对幼教事业以及幼儿真正热爱。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当对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其心理卫生方面相关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心理咨询以及诊断知识掌握,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心理知识进行有效运用,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心理能够保证健康成长。

2.3有效运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

对于幼儿生活及学习而言,幼儿园及家庭均占据一定比例,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应当积极相互配合。作为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关注,同时也应当将基本心理学知识掌握,使其能够将正确儿童发展观能够树立起来,对社区以及幼儿园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另外,幼儿园应当积极开设专门讲座,以便于能够为家长提供机会,使其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加充分认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社区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积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庭及幼儿园均能够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积极参与,进而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使幼儿心理健康得到保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二

1.1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不同学派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相对统一的观点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并在专业人员督导下的人员,运用积极聆听、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关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

1.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1.2.1准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既有别于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又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员虽然接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了一般的心理咨询技能和规范并要求定期接受督导,但不论是咨询效果还是专业程度都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我们通常把朋辈心理辅导又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

1.2.2自主性

朋辈心理咨询员虽然要经过选拔和培训,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前提条件下,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学生自主发生的利他行为。这种自主性是相互的,一方面是指朋辈心理咨询员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指学生在存在情绪困扰的时候,主动地找身边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寻求帮助。

1.2.3便捷性

当前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不再选择一味地逃避或是隐藏,更多是寻求帮助,但高校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毕竟有限,而且一般都需要预约,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朋辈心理咨询员由于空间上的接近性、关系上的亲密性、所处环境的相似性,更容易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咨询关系,通过倾听相互鼓励安慰,并根据自己的相同经历提供解决方法。

1.3朋辈心理辅导的原理

1.3.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角色示范学习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往往会受到所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结果和他人的角色示范的影响。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困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供了一种可供求助者参考的角色示范,并通过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

1.3.2参与教育理论

参与教育理论认为,参与是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展认知和学习经验的主要途径。朋辈心理咨询员在进行朋辈辅导的同时,不仅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困扰,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心理健康调节的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1.3.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个等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不仅可以通过积极倾听、共情等方式满足求助者的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而且在辅导的过程中,朋辈咨询员与求助者通过相互尊重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更能满足大学生尊重他人并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1.3.4积极心理学观点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通过接受专业培训与督导的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自愿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所形成的互助性的辅导关系,是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大学生间开展的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互动的过程。

2实施朋辈辅导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压力也越发增加。除了从根源上扩充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准专业化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也是一个长效性的解决途径。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实践教育,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人数不匹配的缺口,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自我教育的途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推进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无疑会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3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1是专职心理老师的重要补充力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背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都是由辅导员兼职担任心理辅导员,发现需要深度辅导的案例才向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上报寻求专业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受到咨询的范围就大大缩小,而且在时间上也会有所迟滞。而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学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经历或体验,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压力需要寻求帮助时,最先倾向于向朋友倾述,其次是选择沉默,再者是长辈,最后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向朋友倾诉,向同龄人敞开心扉,倾诉烦恼。此时,如果朋辈心理辅导员能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并安慰求助者,给予合理的指导,大多数情况下,求助者都能做出合适的抉择,顺利地度过心理困扰。朋辈心理辅导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途径,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的模式,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榜样的作用,是对专业心理辅导员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减轻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压力。

3.2是架构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中坚力量

为了提高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效率,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第一级为学校学生处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要是全面统筹地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需要深度辅导的人群并给予帮助;第二级是由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和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站,主要是针对各学院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是由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组成的朋辈心理咨询团,主要是负责及时地反应情况并收集相关的信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难点在于不能及时地发现异常心理学生的情况和不能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帮助和指导,然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就正好能起到这个关键性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快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利于分层次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而且能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3.3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潜能力量

进入校园生活意味着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正能量。如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能让每一个参加培训的人对生命有新的感悟,对生活有新的梳理,对未来有合理的规划;使每一个朋辈心理咨询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渴望帮助别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体验“存在价值”,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范围,更能使大学生从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4是构建“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的保障力量

构建“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接受培训之后,在遇到有心理困扰的同学,会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帮助他人,在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中,促进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另一方面,当他人接受过朋辈心理咨询后,也会心怀感恩,在别人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这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性循环,而且为构建“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力量。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视为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我为中心、过于自信和自负、情绪易激动等复杂多样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再次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自己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构筑起坚固的心理防线。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明显。心理研究表明,视觉信息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行为。高校图书馆以其整洁优美的馆容、绿意盎然的花木、自然的通风采光、整齐有序的图书、馆员亲切文明的行为,营造出学校图书馆宁静雅致、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这种氛围像一位默默无闻而又风度非凡的老师,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图书馆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和思维的效率。

2.丰富的文献知识可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图书馆被誉为“知识的海洋”、“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展览馆”,拥有各学科、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能从各个方面充实武装学生的头脑。除专业书刊外,还包括有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刊,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到对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疏导等书刊,应有尽有。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各种有关心理健康信息的来源将更加广泛,更加便捷,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使学生能增长智慧,启迪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3.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堂

图书馆是学生重要的课外教育基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拥有其他部门都不具备的优势。在图书馆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平等,既避免了使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心理咨询、心理开导之类的说教,又不直接触及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个人隐私,更不会产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恐惧心理。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网络对话交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受益者广,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图书馆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通过与书上各位“心理医生”,“心理问题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大学生的感情和情绪会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抚慰,空虚者得到了充实,孤独者得到了活跃,寡闻者丰富了信息,偏激者得到了协调,郁积者得到了宣泄和化解,从而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间接渗透方式更加轻松、自然,容易被学生接受。

2.利用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馆藏电子信息资源是对纸质资源的有效补充。电子信息资源以其易获取性、信息的时效性、形式的多样性、知识的类聚性、易于管理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及特点,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电子信息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阅读场地,加强电子信息资源使用的培训,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网上信息查询、馆内数据库信息数据检索等知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摄取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科技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主页,图书馆可以最新心理研究动态,针对高校各年级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在网页上给出具体的疏导、解决的办法,并时时刷新,供学生随时点击。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完全地敞开心扉,更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然,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净化网络通道,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图书馆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学校图书馆意识,在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能。图书馆员应为师生服务,提供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间。学生更喜欢教师兼朋友型的图书馆员,他们希望得到这样的馆员的帮助指导,愿意向这样的馆员倾诉学习和生活中的苦闷。所以,馆员应该把“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自觉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提倡主动地、人性化地为师生服务。馆员应以良好的形象,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5.强化馆员素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大学生在通过馆藏资源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图书馆馆员。馆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知识及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服务,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课本,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也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馆员自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能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其次,馆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知识和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图书馆将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从二者的含义来看,认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区别,可以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以其互鉴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的合力。从学科的内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不同的系统和模式,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有其特点与优势。概括起来讲,在理论基础上,前者侧重人文社科,后者侧重心理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前者侧重社会价值,后者侧重科学规律;在特点色彩上,前者侧重东方文化,后者侧重西方文明;在指向对象上,前者侧重群体同性,后者侧重个性差异;在注重问题上,前者侧重思想精神,后者侧重心理行为;在视角思路上,前者侧重整体系统,后者侧重单项具体;在措施方式上,前者侧重教育关爱,后者侧重训练咨询;在达成目标上,前者侧重完善的“人”,后者侧重健康的“心”。显而易见,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内容体系,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但从教育的本质与根本宗旨上看,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与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培养与塑造人才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正因为两者存在差异,才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而两者的特点与优势,也正是互补、互鉴与融合的前提与基础。再从学科的理论体系上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在其教育目标与内容上有其相通性与涵盖性,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升其教育水平。具体而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更加珍惜和珍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同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使其人格得到完善。显然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即是大学生生命中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精神性等生命层面中的一个问题,要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生命教育更具有本原性与根本性。同时,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式,并使其教育效果更具实效性和长效性。为此,借鉴与运用生命教育的方式,不仅是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的主要措施和有效之法,也为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实效性。最后从教育的实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开展与融入。如众所知,当高等教育跨进新的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兴起,各个高等院校都开设与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当起在校大学生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教育教学因素的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教育目标不大清晰、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学模式不太灵活等问题。如何破解与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呢?显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与渗透生命教育是其必然。生命教育的实践也确实说明,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都能够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良好成长的内在需要,亦是保障大学生理解生命真谛,创造生命价值,顺利成才的题中之义,尤其是破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残轻生、伤害他人等严重问题,使大学生珍爱宝贵生命、欣赏生命美丽的紧迫需要以及创建安全与和谐校园的有效之法。为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应对与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现实考量

尽管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不同,但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实践中,两者达成的目的、指向的对象、面对的问题等等都是相同的。

1.教育起因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及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并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忧思与本土追寻阶段、学术诠释与学科互动阶段、理论热兴与实践探索阶段、“国家准生”全新机遇阶段等。这就是说,开展生命教育及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缘起一样,都是对教育的忧思,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甚至伤害他人生命,轻生自杀等问题而展开的。从大学生教育的实际可见,消除大学生轻生等现象紧迫需求生命教育,舒缓大学生内心压力急迫呼唤生命教育,保障大学生良好成长成才急切需要生命教育。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起初的成因、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生命的影响与伤害而展开的。既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相同,这就为两者的互鉴与融合,相向而行,奠定了基础。

2.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相同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精神教育,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保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上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健康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有关心理科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产生正向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成长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优秀的性格品质,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使其内在动力与活力得到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等行为习惯。相比较可见,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与素质,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但两者又是不同的,即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与理论依据不同。殊途同归。目的与目标一致,必然要求两者互鉴、互渗与融合,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3.教育内容的重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格发展、恋爱、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网络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几方面进行心理引导与教育,来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其不良行为,使其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本质观、价值观、存在观、过程观、修养观与境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引导与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际交往、亲情、友情、爱情、学业、择业、创业以及生存、生活与生命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二者指向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内容大都是重合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热点、关注点、兴奋点等展开的教育内容,更是近似的一致。另外还有二者教育方式的交叉性,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两者教育的方式方法可相互借鉴运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与界限。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内容重合性与方式的交叉性,也都说明两者的互鉴与融合是实际需要,无需无法人为分离。

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与内容,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既有平行的又有交叉的,可谓职能互补,内容相互渗透。为此,探求与实现两者互鉴与融合,就成为推进与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课题和必经之路。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

尽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总的目标要求相互统一整合,这就是破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种种困惑,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有明确相统合的目标,才可以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各自为政、教育内容既有重复又有空缺、教育资源既有不足又有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显然,这既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

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与标准的,不能是为教而教。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的确定也是如此。这就是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选择各自最适宜的内容,实现内容互补,以对大学生进行完整而更有效的教育,避免各自为求独立体系而走入教育的误区。例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

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运用的方法,如“沙盘游戏”的心理分析法、“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情绪宣泄法、自信训练法和团体朋辈心理辅导等行为矫正法,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依据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规律进行教育的方式,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而生命教育中,所运用的教学法,如精巧教学导入、精彩主题讲解、精美影像欣赏、精辟主词解析、精深主题讨论以及注重人文教育与关怀、强调生命体验与主体认知、重视教学互动与分享等,也可以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这样的方法互鉴,也就是两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资源相兼容。

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五

区域共发展,心育搭平台。

王韶先 1954年生人, 现任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学院德育部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兼任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鸡西市家庭教育学会等职务。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以来,曾担任多门学科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副主编《心理学》、《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指南》、《现代心理学基础》等二十余册著作。《浅谈青春期情绪障碍》、《独生子女社会性心理与教育》等二十余篇,并获国家、省级一、二等奖。参与负责教育部课题三个,省级课题三个。

多年来以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为中心,以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努力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中小学心育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比赛和观摩展示课等形式,培植发现典型,带动全局。深入基层听课,解决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师资培训,分层次加大全员培训力度。

冯耀 1950年生人,贵州省赤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1年至1995年曾任乡中心校校长、区中心校校长、区教办主任、赤水九中校长等职。1995年调教育局后,任过赤水市教育工会常务副主席、教育局勤工办主任、赤水市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等职。2000年12月调赤水市教育局教研室任中学教研员,分管心理健康教育。

在《遵义教育》、《贵州教育》、《贵州教育科研》等省内杂志上发表过十多篇文章。《浅谈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一文发表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三期;《培养健全人格,铸就辉煌人生》一文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一期;《谈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一文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第十期,后又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登于2006年第三期。积极参加“健康杯”的征文和组织活动,曾获一、二、三等奖。

2003年到2007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研究”,成绩突出,得到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总课题组的肯定,被评为先进个人。1995年教师节获贵州省教委“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10月获贵州省先进教研员荣誉证书。

石研 1966年生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德育部主任,黑龙江省实验区课题组核心组成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教研中心组成员,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齐齐哈尔市德育学会秘书长,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兼职督学。

近几年来,始终坚持科研是规范和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这一理念,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实验区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区,她也多次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2006年本课题的结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石研同志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育专家”。

由于工作积极努力,专业能力强,表现出色,得到省、市级领导的表扬与认可。先后荣获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教研员,市级优秀教师,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社科系统先进工作者、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近五年有十几篇论文荣获国家、省级一等奖,先后有九篇文章在部级刊物上发表。

伊腾 1962年生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本科学历。

积极组织桂平市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首先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还组织桂平市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达四百多人次。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常规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其次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在他的倡议下,市教育局与市人民广播电台、市团委联合举办了“心灵直通车”节目,定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此外,他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带动市内的学校参与各级课题。

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他总结出了一个适合桂平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关注全体学生,抓住两条主线,营造一个氛围”。“关注全体学生”,就是专注于促进全体学生心智的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抓住两条主线”,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和面向少数学生开展补救性的个别辅导。“营造一个氛围”,就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努力营造人人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累累硕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桂平市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该市基础教育的一个亮点。

齐炜 1966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在任职期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引进了多位具有全国、省、市级资格证的专职心理教师。牵头申报了青岛市重点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性研究”,确立了八所实验学校,组建了市南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带领市南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难历程。选拔优秀人才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并选择“团体辅导在小学中的应用”作为工作重点,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局限,扩大了受益面。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并顺利结题。

组织带领教师在教师校本培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等方面开展研究。区教体局所属教师先后获得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青岛市优质课一、二等奖,这是首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另外,组织十余人次参加省、市、区公开课和研究课,并圆满组织了2004、2007年两次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市南区现场会,推广工作经验。所指导的本区教师成才快,出课面广,在省、市、区各层次的学科教学研究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获得省、市分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何丽芳 1967年生人,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昌平区班主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从2005年12月起主抓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两年多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基本理念,积极为昌平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何丽芳发起建设了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组织培训了大批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如组织教师参加“YTL当代青少年教育”培训、“NLP亲子沟通技巧”培训、箱庭疗法培训等。两年来,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第四届、第五届“健康杯”论文评比中,昌平区共有240多篇论文获奖。

两年中,何丽芳撰写多篇研究报告获奖,并多次在部级刊物上发表。如《昌平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获中央教科所“首届全国新课程下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获第五届“健康杯”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此外,她还承担了区级课题“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策略的研究”,参与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

张景芳 1966年生人,北京市石景山区心理教研员,石景山区教育科研中心科研员,石景山区教委服务大厅心理咨询负责人。先后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育学硕士。先后在师范学校、中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担任心理教育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15年。曾在“郝老师青少年热线”、“毕淑敏心理咨询公司”、“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单位兼职。多次获区县级模范、师德标兵。

参加过国家、市、区、校级课题多项,近五年来获区以上奖和三十余篇,近来发表的文章有《谈心理咨询员的觉察能力》、《小组心理辅导的三个课题》、《不能让孩子的教育失控》、《人本主义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研究》等。

参与编写的教材和图书有:

独著《人与社会》――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辅导教材初中第二册; 参编《倾听B关注B探索》、《心理发展》、《辅导个案与活动方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和《北京市中小学廉洁教育读本》。

李立军 1969年生人,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心理研究室负责人,北京市教育学会心理学研究会理事。1991年7月于北京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硕士学历。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

李立军负责顺义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网站建设等工作。在课题方面,受“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德育”课题组的委托,申报了“顺义区教育教学成果奖”,并被评为一等奖。在调研方面,参与了部级课题“环境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对区内各中学“双生子”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圆满完成了课题的调研工作。撰写的论文《北京市顺义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2007年第五期上发表。参与编写了素质教育研究丛书《探索与实践》一书,由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李立军积极指导区内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参加了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经过反复的筛选,顺义区共向北京市德育中心推荐了371篇案例及论文,经市德育中心的评选,择优向“健康杯”组委会推荐了182篇案例及论文,有11篇文章获全国一等奖。

陈凤英 1968年生人,黑龙江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德育教研部教研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

陈凤英本着服务于基层的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健全了三级工作网络,稳定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以进修学院为依托全面开展鹤岗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同时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开展网上教研,《教师心理健康与咨询》的远程辅导受到了四百余名教师的好评。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岗前培训与跟踪培训保证了心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几年来以课题为牵动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先后组织鹤岗市30所学校参加了省级心育课题的研究,两所学校参加了部级心育课题的研究。

2007年陈凤英组织了鹤岗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二百余人获奖。2007年6月组织了鹤岗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2007年12月开展了鹤岗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展示活动。两年来的努力使该市心育工作出现了喜人局面,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与教学能手。多次指导省市级优秀课均得到各级教研部门的认可,曾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员、课题先进实验工作者。

陈丽娟 1957年生人,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基础道德委员会理事,中国科协学会管理中心基础教育部副秘书长。

陈丽娟从1988年至今参与十多项各级课题,并负责多项课题研究。主要成果有1988年至1994年主持东城区“八五”重点课题“青少年健康个性的研究与发展” ,获东城区“八五”成果三等奖;1997年担任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课题负责人;2005年加拿大基金会“儿童自我认知指导训练教育项目”主持人;2006年 “十一五”部级课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追踪研究”北京市东城区负责人;2007年“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高级记忆能力发展与促进的研究”核心组成员。

此外,她还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如《了解 关心 行动》发表于《少年儿童研究》;《心灵关注 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编的《辅导个案和活动方案》一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丽娟还积极组织东城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05年至2007年,共组织区内一千多人参加 “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单松涛 1964年生人,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1986年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持、参加过多项省、部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担任过多部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材的主编、副主编。

1993年开始在大庆地区宣传、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大庆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大庆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走在黑龙江省的前列。

赵之云 1956年生人,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教育局督学兼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山西省心理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6年以来通过电台、电话、电邮、报纸、杂志、面谈、信函、QQ等各种形式为18省市的男女老少咨询达3500余人次。先后被《科学之友》、《人人健康》、《人间方圆》和《成才之路》四家杂志聘为咨询栏目的特邀专栏作者。在《中国人才》、《人事》和《心理咨询个案录》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书籍上,有《新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想要离家出走怎么办》等二百余篇心智咨询文章发表。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和阳泉市的心理学科普先进工作者。是国内较早开展咨询活动的科普工作者之一。咨询成果分别获得“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独立研创的心智调适咨询体系所包括的14项调适内容(智力素质7项,非智力素质7项),对人们提升心智素质,创造成功人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咨询实践,帮助人们在心业、身业、家业、事业、学业、管业和维业方面的心理和行为,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咨询对策,实现人生“七业”的和谐发展。

褚建和 1958年生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和副理事。主要科研方向为教育科研管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期:《落实校本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发表于《重庆教育》2003年第七期;《调动农村女教师积极性,推进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发表于《重庆教育论丛》2006年第四期。

近期出版著作: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物理》、《劳技》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校本教研文集》三卷;编辑《今日教育》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十周年院庆部分成果集,《今日教育》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2007年度论坛《学校教育科研创新发展论坛专辑》;《重庆教育》学校文化专辑等。

科研获奖项目:主研的课题“强化职业道德,强化专业技术,全面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素质”在四川省教委第二届教育科研评比中获一等奖;主研的课题“重庆市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整合模式研究与实践”在重庆市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教改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近期参研课题:参与教育部规划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担任重庆市哲社重点项目“加快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研究”的课题秘书。

耿春华 1967年生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科所科研室主任。南宁市第五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南宁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南宁市“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广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广西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南宁市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宁市青少年维权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台顾问。

耿春华老师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心育经验,治学严谨。近年来,南宁市承担的广西教育科学A类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该课题成果《走向心理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获“南宁市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为了尽快提高南宁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她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每学期主持九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她经常深入学校,帮助城区中小学组建心理咨询室,指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每年组织科室教研员,深入各县区中学,为毕业生提供考前心理咨询服务。

近年来,耿老师多次被聘为自治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评审专家;曾参与主持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所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在《广西教育》上发表。

赵兴万 1976年生人,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2005年于天津师范大学硕士毕业。

赵兴万曾参与部级课题“中学JIP实验”和“网络教研”;主持省级课题“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个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唐山)”、“构建四位一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验研究”和“校本课程研究(唐山)”。

2004年,主持的课题“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唐山)”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教学成果三等奖。2007年,主持的课题“构建四位一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验研究”已被推荐参加第四届河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选拔。

除了承担课题项目外,赵兴万还撰写了大量论文和文章,并多次获奖或发表。2002年《素质教育关系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初探》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素质教育观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初探》被河北省教育学会评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7年《如何提高心理活动的实效性》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几个误区》发表于《综合实践》。

由于业绩突出,赵兴万曾被评为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先进个人,被授予唐山市政府嘉奖。

黄学碧 1976年生人,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校长。南昌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事会理事,南昌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自1999年任校长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抢抓机遇,克难求进,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使实验学校一跃成为一所硬件设施领先、内部管理有序、教学质量上乘、在社会中口碑良好的优质学校。

学校设施先进,配套一流,建有实验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塑胶环形运动场、风雨球场等;同时配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学校各活动场所布局规范、结构新颖、草地平整、绿树成荫,整个校园洋溢着和谐、温馨、活泼、优美的心育氛围。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县、区教育先进单位,管理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市、区平安校园,市、区法制教育基地等。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六

1.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在特殊的时代自创的特殊工作。上世纪80年代,教育工作者普遍开始注意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高校的教师开始在校园张贴传单,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没有任何法律、文件、制度和政策来规范这一工作,甚至连统一的名称都没有,有的叫心理卫生教育,有的叫心理素质教育等等。直到本世纪初,数起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以及大学生自杀率不断攀升,才使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出台了若干文件强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设立了具体的工作标准。而《精神卫生法》第十六条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提高了现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相关工作者的法律地位,将给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机构和人员的高校带来压力,促进这些学校设立专门机构和安排专职人员。

2.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直接面对存在不同心理困扰的学生,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助人工作,还需要咨询师不断的接受督导和个人成长才能形成足够的胜任力。然而当前仍有一些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认识,工作人员依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学校甚至由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干部兼任,缺乏足够的培训和进修,严重影响了该工作的专业性、有效性及社会声誉。《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咨询师争取更多高质量的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能力。

3.对于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有了界定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经常需要和个案的监护人沟通。但是,往往发现学生存在疑似精神障碍,甚至有自杀或伤人风险,需要其监护人送医院诊断治疗时,总有一些监护人不承认、不理解、不配合,造成当事学生无法尽快的接受合适的治疗,给本人的生命安全留下极大风险,也给所在学校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以往面对这类家长,心理健康教师往往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让家长理解。而《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一来授予了学校在评估当事人有严重心理危机情况下可以主动行动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家属所应该履行送医疗机构进行精神诊断的义务。这也是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提供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所能使用的法律武器。

4.严重精神疾病可以获得免费基本卫生服务精神疾病治疗的高额费用也是阻碍患者就医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还要负担学杂费的大学生而言。《精神卫生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医保的参保人,无疑也将会享受精神障碍免费治疗服务,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有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去开展学生及监护人的工作,鼓励患者得到合适治疗。

二、《精神卫生法》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变革

1.诊断界定不足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于发现存在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都会由心理健康工作者运用所掌握的诊断知识对其问题情况进行一个初步判断,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咨询或者要立刻转至医院。《精神卫生法》二十五条规定:只有具诊断、治疗资质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在有相应设施和设备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基础上,才能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第二十九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而心理咨询师不能做诊断。然而,上述由心理咨询师做初步判断的行为是否属于“诊断”行为很难明确,一方面,这一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确实参考了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不进行这一工作,心理咨询师违反了《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无法履行咨询和转介的法律义务,无法判断当事人的问题轻重缓急,最终也不利于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此,从实践角度来看,可行的办法是,心理咨询师可以运用诊断学的知识,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判断,且并不明确其属于那种心理疾病,只是判断其是否疑似心理疾病,是否需要转介。这样做,即不违法,同时又对当事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区分,为下一步的咨询或转介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界定及对策何为心理咨询和治疗,一直是个让人疑惑的话题,但普遍一致的看法是,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差别,而是在程度、范围或侧重点上有差别。两者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等等,同时在策略技巧上,也几乎一致,都是运用倾听、提问、支持、说明等方法,甚至很多冠以疗法的理论,如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等,都产生和盛行于美国的高校。习惯上,心理咨询一般是像正常人提供服务,而心理治疗是针对心理障碍的人开展的,一个当事人前来寻求你心理帮助,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明确区分其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要根据当事人呈现问题的深入,才能渐渐明确的。专业工作者在接受心理咨询训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接受心理治疗的训练。然而,《精神卫生法》强行的将这两者区分开来,给心理咨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方面,当学生来求助时,咨询师运用这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共用的疗法是否违法,如果不能用这些疗法,咨询师能做什么,《精神卫生法》并未明确;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连续体,很多时候无法明确区分来访者是属于心理困扰、轻度心理障碍还是有滑向心理障碍的风险,就很难确定是该进行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如果求稳妥转介至医院,对来访者无疑会增加心理负担,增添心理伤害。对于这种境况,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当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有判断,对于存在抑郁、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有自杀或伤人倾向的来访者,应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尽快转介,对于程度较轻且无危险的心理障碍来访者则告知其可以至医院接收心理治疗或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接收心理咨询服务,并尊重来访者的选择。

3.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材料保存工作并及时与家长、医疗卫生部门协调沟通各高校都依据实践经验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在《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后,亟需对这些规章制度做全面审查,尤其涉及心理咨询制度、危机干预制度,需加强知情同意环节,形成一定书面材料。心理咨询记录记载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规定心理咨询师在留在机构中的咨询记录中只保留客观的信息和内容,如当事人说的话、表情和行为等。《精神卫生法》将是否诊断、治疗及住院的权力赋予当事人的监护人,一旦发现心理危机个案时,需要大量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协调,个案管理的工作中,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个沟通电话,每一次和学生或家长的会谈都要做好记录记载。

三、结语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