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共2篇)

来源:范文范 7.29K

第1篇:

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共2篇)

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具有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在视觉文化冲击下,视觉媒体成为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主题,简述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就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对初中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文化;初中;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视觉化、图像化,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多媒体视觉表达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束缚。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视觉元素、视觉文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从初中美术教学视角来看,视觉文化有何意义呢?笔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指以图文声像等视觉符号为视觉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视觉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印刷媒介为支撑,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比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直观、生动。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并且,许多文字化的东西都被转化为图像,这也给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从小在多媒体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审美方面也深受视觉文化影响。如与文字相比,初中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视觉文化。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依托于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许多视觉元素也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过,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模式单一,美术教学以美术欣赏、学画和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根本不受关注,美术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借助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使美术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给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带来多重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都积极提倡将视觉元素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二、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要求,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推动下,初中美术教学也逐渐由单一的课本教学向兴趣教学转变,但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新课改提倡通过教材权力地方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响应新课改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现有教材,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一些视觉元素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视觉元素、视觉文化为媒介,使美术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进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艺术审美能力。如在初中美术(湘版)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课堂教学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见识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意境,学会运用国画基本知识分析画作。在初中生的审美素养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展示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讲述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画。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详细介绍线描、工笔、写意等中国画知识,并介绍一些名家画作,讲述中国画的表现特点和意境。如此这般,将教学内容与视觉元素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将计算机融入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视觉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计算机也是学校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计算机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影像生动等特点,将计算机教学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美术教学努力的新方向。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利用计算机来教学,使更多的视觉元素进入到课堂中来。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诗情画意》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方法、造园艺术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就利用计算机展示北京恭王府、苏州园林或者上海豫园的图片,然后以漏窗造型为引子,引出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园景造型这个话题,讲述与古典园林有关的景物对应、衬托等艺术手法。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借助图片讲解园林在景物构造上对远借、仰借和俯借等视角的运用,使学生借助图片发现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视觉文化进行课堂拓展和延伸

在多媒体时代,美术教学的开放性也进一步增强。以多媒体为抓手,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是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视觉文化习惯,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营造与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美术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提高视觉感知和表达能力。如在《精美的书签》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以通过课堂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让学生参考多媒体视频,利用硬纸、胶水、彩笔等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制作成果带到学校,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评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初中美术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视觉元素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以改善美术教学面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发挥和强化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兆元.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新选择[N].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04).

[2]胡庚申,唐串.刍议视觉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5).

第2篇: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猜这篇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对你应该有所帮助。

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认识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迎来了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媒体形态的一次变革。它使更多的新媒体技术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另外,新媒体时代为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带来了一次颠覆性的挑战。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面临着在教育活动中融入新媒体的重任。且从现状来看,传统的教学在观念、模式、课程设计等多方面都存在的弊端,过于落后和单一。本文以高校美术教育为例,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在教学方面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中

关键字:新媒体;高校教育;美术;教学观念

引言:既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学会出现观念、模式等方面的变化。那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呢,传统的教学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间的差距又是什么呢。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叙述:第一方面,通过对新媒体的认识,探究新媒体下教育的改革趋势;第二方面,通过分析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第三方面,探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育的变革的内容可以包括哪些。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只不过其支撑体系是较为先进、全新的技术。新媒体被称为当今社会的“第五大媒体”,主要是其相对于报刊、图书、广播及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而言具有更多的优势。例如,新媒体下,受众群体接收到的信息更具个性化,信息获取的方式也不再单一。另外,传统的媒体方式难以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间的实时交流,信息传播往往会延迟。新媒体下,因为其带来的媒体形态更多,且这些媒体形态都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因此,受众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能根据所共同关注的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密切交流。新媒体似乎更适应现代生活,这样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其已经可以完全超越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对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要认识另一个概念了,即新媒体艺术。所谓新媒体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技术,对当下的艺术提供发展平台。新媒体艺术是一门公认的全新学科,其对高校的美术、设计等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也就是在理解新媒体的前提下,探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二)新媒体时代与传统观念在教育方面的不同

我们知道传统与现代的主要区别就是一些先进的技术在不断的的成熟。故传统观念下,教育工作不管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资源、教学工具上,都普遍呈现出落后、单一。因技术而导致的教学观念上的落后也是传统教育所呈现的的最大弊端。我们知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世界走向多元化。新媒体时代还可以是“数码时代”、“网络时代”的综合体现,而任何艺术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媒体时代下,教学工具呈现多样化,数字化的拍摄工具逐渐成熟。除此之外,记录媒体的产生、多平台的传播途径、多重化的创作方法都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提到技术上的差距是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时代下教育的主要区别,但从总体上看,还包括观念意识上的差距。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上难以呈现出全新的格局。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学模式是固定的,实践是必须建立在理论上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浅显,其无法准确的把握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另外,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清晰的把握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且对于美学在观念认识上过于肤浅。

因此,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育者的人文意识严重缺失,对艺术认识的浅薄。

二、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为了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分析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后,还需要对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分析。只有在了解教学现状后,才能结合新媒体优势进行科学的教育改革。以我国高校为例,我国主要的综合性高校在美术专业方面的划分有若干的分支,但主要包括三类。即美术学专业、绘画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美术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美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美术专业的设立主要为社会提供具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绘画专业在教学设计上也是以专业基础课教学为基础。其教学目标是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基础绘画能力,在绘画审美和创新素质方面有一定造诣。高校开设绘画专业主要向社会输送具有运用绘画材料和语言表达艺术观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是在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按照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等方向,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向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这三个主要专业来看,我国高校在培育美术人才方面,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

总体来说,就是要在保证深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以向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这里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指的是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理论知识予以运用的人。另外,应用型高级人才还需要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清晰的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然而课程设置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就存在于此。从目前来看,尽管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美术专业学生数非常大,但真正能称得上反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却寥寥无几。也许从整体上讲,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育需要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自主适应社会的要求。但另一方面,高校美术教育在教学模式、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就非常不容乐观。例如,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上升,高校在美术招生方面,只注重量,没有考虑质。还比如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上考虑不充分,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导致教学质量差,效果不明显。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分析下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良现象。

(一)学生专业素质低

如果要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专业素质总体偏低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我国高考制度对于艺考生在文化课分数上要求比较低。这就导致一些对美术并无多大兴趣的学生为了跨进高校校园,选择了艺考途径。这类学生虽然报考的是美术专业,但由于缺乏学习动力,故在专业学习中无法进步,看不到明显的而效果。另外,高校的扩招,导致综合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普遍偏低,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连美术基本能力都不具备。在美术教育中,扎实的基础功比先天具有的天赋还重要。因此,很多学生始终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各种综合起来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到专业知识。

(二)课程设计存在缺陷

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是从基础理论课程开始的,高校美术教应该也不例外。然而就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美术教育来看,并没有将美术基础教学放在首位。据调查,很多美术学院的基础课程只设置了短短几节,且教学内容不完整。这样发展下去,学生根本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功,基础不打好,随后的专业学习都是空话。除了基础课程相对较少之外,高校所设置的选修课普遍缺少多样性与实用性,并不符合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多依附教材与教师。这样的课程设计,势必会使学生的专业课与创作脱节,其审美能力、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美术教育如何发展

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已成必然。但如何进行教改,教改应该从几方面入手却是个棘手的问题。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具体可以从增加基础课程、完善教学内容、开拓创作实践课等方面入手。另外,我国高校有专科、本科之分,高校应根据实际拥有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综合性考虑自己的教育目标。另外,由高校扩招等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大力增加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使得学生的基础能力能普遍提高。高校还要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对于低年级本科生,需要加大基础课程的课时量,使学生具备在绘画、设计或是新媒体等方面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功。最后,新媒体下的课改要体现新科技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工具,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美术教学。

(一)临摹课改革

临摹课的开展使为了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在临摹过程中,慢慢体会怎样在模仿中创新。虽然现在国内的大多数高校设置了临摹课,但教学内容却出现了问题。很多高校都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模仿而不去创新,这就违背了临摹课的设置目标了。因此,在临摹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具体来看,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临摹画作的创新之处,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临摹的意义。

(二)增加基础理论课

虽然我们都在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并不代表理论课、基础课就不重要,相反,在教学初期,应该尤为注意基础、理论课的教学。美术基础。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思辨能力的关键。现在的高校学生对于基础。理论课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其实不然,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好的艺术环境、研究氛围。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能起到带头作用。另外,学生要自主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团队研究,通过交流想法等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

(三)增加“看与想”的课程

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可以从网络、视频、多媒体等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故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设置“看与想”的课程。具体是通过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杰作,然后通过自主总结来收获知识。“看”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可以是去美术展、艺术馆,也可以是电视等多媒体工具。不过“看”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到优秀作品的同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因此,高校要鼓励学生多写鉴赏心得,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领悟表达出来。另外,教师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增加“看”、“想”课程还可以避免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看与想”的课程也相当于创新,这就使得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专业课与创作脱节不至于脱节。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扩展“看”的内容,将其扩大到游戏、动漫形象设计等上。

(四)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众多原因,其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且针对性不强,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某方面能力。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教学在实践中早已呈现出弊端。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需要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规划。传统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技术方面的课程、艺术方面的课程以及绘画,具体包括艺术概论、绘画等。但现在看来,这些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理论、实践。理论方面,可以增加理论知识的知识面,可以涉及艺术人文素养和观念意识。在实践方面,可以多开展素拓活动,增加学生课后的美术创作量。丰富教学内容不需要抛弃传统教学的模式,可以围绕传统教学内容,设立全新的课程体系。还可以在旧教育课程体系上进行推陈出新,充分利用各类相关学科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综合、系统的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师知识的更新与完善

新媒体时代,技术带来的变革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教育者本身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会直接关系到学生观念的形成。从教学实践来看,教育工作者所带来的影响一直都被忽视了。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脱节、滞后。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思想观念落后的老师,他们难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高校美术教师本身的知识面没有随着时代更新,所设置的课程不合理,内容片面。 另外,许多学者虽然是权威教师,但其没有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这就导致美术理论与新媒体时代理论脱节与停滞不前。还有一些高校过高估计所拥有的师资,过度扩招,使得教学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从上述这些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知识的更新与完善也具有深远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努力的做个开拓者,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为祖国下一代的建设尽最大的努力。

四、结论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正确变革是实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关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术专业人才会源源不断的从高校校园涌入社会。 参考文献:

[1]龚东庆.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24期

[2]王德军.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君兰.影响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锦莉.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学美术教育如何接轨[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5]杨晓坤.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2007年08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