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统计员工作报告多篇

来源:范文范 2.62W

农村统计员工作报告多篇

【第1篇】2022年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在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中,我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结合村情实际,我通过走访、问卷、实地调查等形式,对本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教文卫等情况作深入调查,从该村近几年来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和举措,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古城街道后落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古城街道后落村地处会泽县城南面,全村各村民小组分布于半山腰,是典型的山区农村,有8个村民小组,442户,1633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265亩。经济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后落村地处山区离政府驻地较远,因其该村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xx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后落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基层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1、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后落村地理优势突出,水利条件好,长期以来,村民以世代守着一方热土为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继承祖业,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xx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

2、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后落村委会地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人背马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和“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村头亮、村尾黑”的供电和同是一个村电价不一样,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全村发展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该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基本实现主要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积极争取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一条贯穿全村的“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xx多亩;三是努力争取县农网改造项目,力争在一年内实现改造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要实现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邀请街道农科站、畜牧站、林业站科技人员和专家,请他们研究后落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指导村民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对村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改变了过去那种靠天收成的原始耕作方式,基本解决了该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的行政村,打牢了后落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3、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后落村地处古城街道远郊山区,农村长期遗留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普遍存在于村民的思想意识中,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酗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极易发生,户与户居住比较散乱,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后落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后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大力规划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以培训的形式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移风易俗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到人,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后落村发展步伐

后落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1、解决好思想问题,发展思路便明晰可鉴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后落村的发展困难,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劣势带来的畏难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劳作方式,导致了公益事业无人问津无人管,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后落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该村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2、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后落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此次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3、解决好环境问题,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怎样让各生产要素积极涌动,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后落村以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塑造人、以环境吸引人,激发村内村外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开始,通过制度建设、服务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不断改善软环境,促进硬环境建设,广大村民逐步被发展的实际成果感化,被发展的具体要求同化,支持发展、维护发展成为主流思想,全民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实证。内部环境好了,地缘优势就更具吸引力,投资者从无到有,迅速增加,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不断涌入,加速了发展。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明晰了山林的权属,给群众投资发展林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为该村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后落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措施

在对后落村的调研中,村“两委”提出了以发展科学化,行走路面都通畅化,人畜饮水卫生化,产品流通协会化,房前屋后清洁化, 村风文明普及化,村级管理规范化等七个方面来实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些目标都很明确,发展方向都很好.并且在这几年的努力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今后还要朝着这一个方向迈进.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应根椐本村的实际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突出发展主题,狠抓结构调整。玉米、洋芋等农产品资源,如何去掉以往的自发性生产方式,把农户引导到集约化生产的轨道上来,当作特色农业经营,创造品牌效应,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村“两委”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村户组织成若干个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生产,协会化销售,把特色产业做大做精做强。

2、实施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组建村网络信息平台,为农民工牵线搭桥,鼓励支持农民外出务工,转移就业。

3、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为各类企业驻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利用本村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到村办厂,为本村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4、围绕“作风建设年”做好工作。着力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诚信计生工作、助残救助工作,使农民老有所养、难有所助,改善群众生活。

5、围绕“环境优化年”及项目建设年“做好工作。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植树造林,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

近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快,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开展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对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不够、总结不足,报送工作信息方面不及时,与领导的汇报和交流不够,身边的资源未能有效利用,陷入单干的境地,使工作开展的速度、效果得不到保障。二是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的办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工作的难度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工作项目的计划不够细致,策划上考虑不周,致使工作的开展比较被动。总结驻村以来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继往开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第2篇】关于县农村老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我县现有农村老党员821名(指年龄60周岁以上),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4%。随着时间推移,农村老党员数还将逐年增加(我县农村党员55岁至59岁共有319名,这部分人也将逐步进入老党员行列)。农村老党员虽然在农村总人口数所占比例不高,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地方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老党员的现状

1、政治边缘化。全县共有595名村党支部委员,其中老党员13名,占2.18%,共有627名村委会成员,其中老党员10名,占1.59%。老党员在村两委干部中所占网的比例非常低,他们在村级治保调解、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任职非常少。而现任村级组织在决定村内重大事务时,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一般不征求或者不采纳老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许多老党员在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一般较少发表观点,大多附和随从,在农村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2、生活贫困化。农村老党员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文化程度低,年轻时在人民公社大集体劳动,只掌握农业生产简单技能;改革开放后已步入中年,既承担养家糊口重任,大多又在村级组织领导岗位任职,很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上一般没有积累。受历史原因制约,农村缺乏养老保险保障资金,他们子女大多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不富裕,拿不出很多资金赡养他们。上年纪的老党员很少外出务工经商,只能在农村从事原有的简单劳动,收入低,有的甚至根本无收入,还长年生病,生活清苦。

3、情感冷落化。农村老党员年轻时大多是村干部,甚至是主要干部,村民群众遇事找他们解决,村内大小事由他们拍板决定,上级领导到村想到见到的首先是他们,他们是村内焦点核心人物。而现在除了党内活动或过节日受上级党组织慰问外,已是“门庭冷落”,加之大部分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不能享受“子孙绕膝,其乐无穷”的亲情,只能身影相伴,孤苦伶仃。美好历史与冷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4、负担加重化。一些老党员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和山林耕种和管理的任务由他们来落实,劳动强度大。有的还要承担照看留守在家小孩的监护任务,同时一部分老党员还负有照顾老伴的义务,承受农事和家事的双重压力。

5、医疗缺乏化。目前,乡镇一级医疗卫生院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普遍缺医少药,少数乡镇甚至没有卫生医疗机构。村级卫生室不健全,医务人员大多是赤脚医生出身,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医疗技术差,设备简单陈旧,去县城治疗交通不便,往往耽误治疗最佳时间。同时,高昂的医疗费也吓倒了老党员治病的念头,一些困难老党员得了重病怪病就不去治疗,忍受病魔的煎熬。目前,政府虽然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就医条件,但报销比例低,难以解决老党员医疗保障问题。

二、解决农村老党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认识。认识和把握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对农村老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感情问题和态度问题,更是做好新世纪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关键。农村老党员在年轻时多是农村的优秀分子,相当部分还是村干部,是农村领袖人物,农村老党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当地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他们老了,经济来源枯竭,许多人的基本生活靠子女供养,甚至党费也得由子女支付。年龄老化是生理规律使然,有其必然性,但党员年龄老化并不意味着党员政治、思想、心理、情感的衰退,大多数老党员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忠实地履行党员义务,支持党支部工作,积极参与村中事务,热情做群众工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尽自己所能,自觉地实践“xxxx”重要思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轻视或者忽视了农村老党员工作,就会影响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进而削弱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和战斗力。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特别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当前,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关爱意识不强,关爱措施不够到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当前农村相应建立了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但没有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做好关爱农村老党员工作,对老党员的生存状况、人格尊严、生产、生活条件以应有的关爱,这不仅仅是赡养爱护老人的问题,也关系到树立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关系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大问题。地方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关心爱护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党员工作真正列入到日常议程,作为一个重点和长期的工作抓实抓好。

2、加大宣传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力度。地方各级党组织要利用报刊、会议,特别是在“七一”党的纪念日,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青时期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事迹,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迈后洁身自保、发挥余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立新功的事迹,在年度评选优秀(先进)工作中老党员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同时要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保障法》、《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使关爱老党员、保障老党员合法权益能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农村老党员的良好氛围,地方各级党组织要更好地制定落实关爱农村老党员制度,实现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切实给农村老党员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3、发挥好农村老党员作用。从我县乃至各地情况反馈来看,凡是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好的,村“两委”关系就比较协调,村风、民风就比较正,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得就比较扎实,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比较强;反之,党组织的战斗力则比较弱,村中问题也比较多。因此,要信任老党员,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威信优势、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善于做组织协调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使他们在农村社会事务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老党员设置参政议政、民意收集、村组事务财务监督、治安维护、老年活动等岗位。二是成立村组民主理事会,发挥老党员参政议政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对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公益事业、重点项目等重大事宜提出意见、建议,为现任村组干部当好参谋。三是建立政策宣传和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群众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及时向乡、村反映群众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助解决,维护农村稳定。四是实行新老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帮几”的方式,组织资历深、精力足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与新任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传授工作经验,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4、培育产业增加农村老党员收入。农村老党员尽管年龄已超过60岁,但大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应强度不大的劳动。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应积极引导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产业,如朱村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户均茶叶发展近5亩,且经济效益好,许多老党员从事茶叶种植、管理、采摘等农业生产,从中得到了较好收益,年收入达到4000-5000元。如果每个乡镇都培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那么,不仅能给老党员提供经济收入的渠道,改善老党员经济条件,又能充实丰富晚年生活。各欠发达乡镇党委、政府在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时,对一些发展农业条件好、交通方便又有较好自然资源的村,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制定和培育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农业加工龙头企业,给农村老党员创造生产就业条件。 5、建立机制落实关怀措施。一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除在“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外,平时,各级党组织按照组织隶属关系,对老党员坚持做到“五必访”,即: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时必访。二是谈心谈话制度。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干部与农村老党员结对子,通过电话交谈、接访日、走访慰问等形式,共同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分层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帮助老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解除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心中苦闷,增加党组织对老党员心灵上的关怀。三是落实帮扶资金。采取“党费提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的办法,建立关爱基金。给予农村老党员落实定期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要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同时开展“送温暖”活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在老党员生病及入党日期要上门慰问,赠送慰问金。四是建立“1+1”结对帮扶制度。建立本村年轻党员村干部与老党员的“1+1”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及早发现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碰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五是建立医疗救治制度。医疗部门要广泛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为农村老党员免费体检,宣传保健知识,防患于未然,还要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机制,适当提高老党员门诊费、医疗费的报销比例和降低起付标准,即使生病也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六是丰富老党员的业余生活。近年来省、市、县三级加大对村级集体办公场所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村级办公场所多功能作用,尤其是电教设备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使老党员在劳动之余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场所。

【第3篇】2022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入村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自xx年3月云南省委省政府首批派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来,已整整过去了5个年头,5年来,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xx年2月21日,全省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表彰交流暨派出新一批指导员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仇和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其中之一他强调,广大新农村指导员要加强调研,搞清摸透村情民意,要创新思维,积极作为。

xx年2月22日至3月1日,xx区商务局工作人员陶荣才、陈珉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正式入村,通过与蹲点的xx区寥廓街道潇湘村委会党总支和村组干部座谈和走村串户,实地走踩物候地貌、人文生态、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村委会基本情况

xx区寥廓街道潇湘村委会位于曲靖城西南偏南,出城约2公里,是曲靖潇湘水库水源所在地。潇湘河从水库流出,经曲靖城南穿城而过,潇湘村委会处于上游,与曲靖城区主山寥廓山隔河相望,地势较城区坝区为高。潇湘水库水量主要从周边山涧沟壑冲积而成,村民沿河而居,水田与山林坡地并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村委会原属潇湘乡建制所辖,xx年潇湘乡撤建并入xx区寥廓街道。

现潇湘村委会共有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平坡、大营、大碌碑和小碌碑。人口共计2760人,党员84名。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600人。

村委会共有耕地面积4000余亩,农业产业主要以烤烟为主,养殖和经济林果为辅。xx年计划种植烤烟面积3670亩,收购产量50万公斤,实现产值1000万元。现有15户30只以上的养羊户。xx年计划确保发展20户,力争25户,培养4户xx只以上的养鸡大户,巩固3户万只以上的养殖户;发展1户上规模的肉牛养殖基地。现有成片的千亩葡萄园一个。xx年计划完成粮食产量1260万公斤,实现人均粮食450公斤以上,实现经济总收入2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种植洋芋1000亩,种植包谷1000亩。

潇湘村委会党的基层组织健全,两委班子8人,村组干部31人。村组干部团结民主,工作积极性高,有党员教育室和接受远程教育。基层党组织能很好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做能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担子。

当前村组干部正积极组织村民进行烤烟装袋和排苗工作,正在安排抽排水浇灌工作,由于去年以来降雨减少,今春以来又一直干旱少雨,旱情明显,但人畜饮水不存在问题。

村委会治安状况良好,发案率低,民风纯朴。

主要困难是村民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

二、几点思考

(一)从长远计,保证水库区生态和植被不被破坏,为曲靖城提供洁净安全用水,意义重大。

水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潇湘水库是曲靖城用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若对水资源造成破坏,代价将是难以挽回的。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角度审视。包括对整个水区的综合整治和整体规划,加强植被保护和河道疏浚。充分考虑项目建设与环境承载的关系,防止水污染。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主观部门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也不仅仅是涉及潇湘村委会的事情,而是关乎多方的事情。事实上对水库的保护各方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里只是更加强调的问题。村委会由于在水库区,从短期来看是受限发展,但从长远看,潜在的利益和优势更大。

(二)以和谐为主旨,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发展最终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既是非一也是非二,科学当中有和谐的因素,和谐当中也有科学的因素,发展离开这两个方面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认为,提高农民的幸福,不能单从增收的角度着眼,导致以偏概全,其中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不出问题就是保持家庭这个细胞不要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其他地方,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们对于幸福的期望,不外乎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子女有出息,家庭成员身体健康,邻里关系融洽。所以提高农民幸福也得从这些向度上展开,我们不能说发展不重要,而只能说发展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全部。在农村大力支持开展这些方面的创建是十分重要的。当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的。这里我们要转变一种观念就是:有钱并不代表幸福,经济发达也不代表犯罪率就低,收入高并不代表压力小,条件好并不代表人长寿。如果缺乏人心教化,发展也就不和谐。大力发展人心教化工程,发展也就在其中了。在当前农村,如果孝敬老人生一颗功德心,夫妻相处时生一颗平等心,教育子女时生一颗慈悲心,处理邻里关系时生一颗圆融心,身体有病时多一份祈祷心,和谐也就在其中了。

(三)以公德滋润人心,着力改善干群关系

古人云: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反映了古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格情操。对于当前社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有很大启发和借鉴意义。首先我们要做到无私忘我,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壮大我们的公德心。只有培养好我们的公德心,才能赢得广大的民心,这是我们做事为人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党员干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时候,作自身的功德利益想,终究是狭隘的。如果以一颗公心做事,百姓自然会了解,功德利益也会不得而得。关心群众,体恤孤寡,怜贫惜弱,当然是要从最困难、最薄弱处入手,好事做多了群众自然会明白。老百姓不看谁当官,是看谁具有公德心。《论语》上说,人不患不知己,患不己知也。我觉得我们应该不忘记三句话:第一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第二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第三句: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不是我们当前所搞的“四群”教育最好的注脚吗?我们要知道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至于方法还是次要的。毛主席所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不会过时。

(四)抓产业强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

潇湘村委会虽然离城不远,但农业生态仍然属于山区,目前主要产业是烤烟,做好烤烟的种植收购,提高烟民的积极性,仍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加之又是水库区,重大工业项目或污染性强的项目也不宜入驻。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同时也带来了项目开发的创新性。充分发掘农产品需求市场,发展经济林果种植、适度发展养殖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业、农家乐等,与肉食品公司、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建立联系,建成加工基地等也大有可为。

(五)做好劳务输出。

潇湘村委会现每年约600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每年组织培训外出务工一批,巩固在村务农一批,鼓励回村创业一批,充分实现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合理配置与分流,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

以上是下乡几天来到村委会了解村情民意的主观感受,好多事情只是泛泛而谈,并非特指。其实中国广大农村总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谓人心一理即是。短短几天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掌握无误。所说并非即是真理,肯定会存在一些偏见和谬误,但说出来总比不说好吧,就算是偏知偏见,若能从偏知偏见中得出正知正见的结论,能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是好的。我们就好比是学生,我们是来实践锻炼的,老师总会体谅学生的。其实最了解村情的是农民,是整天为那村务缠绕的村干部。他们更知道要怎么干,只是不会空谈理论而已。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详细地向我介绍了村委会的情况,党总支书记蔡树良同志、高聪云副书记还亲自到我到各村小组指导生产,到田间地头察看实情。主任杨勇同志也在忙着布置春耕各项工作。看着村干部整天都在磨嘴跑腿,我也只好以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亲亲爱民之情做好下乡工作了。

【第4篇】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工作情况报告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发展,与时俱进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的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省委向全省农村下派农村建设工作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力措施。

自3月份驻村以来,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认真落实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下派指导员工作的具体安排,严格执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队员的管理规定》,坚持与干部一起工作,深入村民中间,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最基层人民的现实状况;同时,我始终坚持“指导不指挥”的原则,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在市机关事事务局、政府办、打私办、交通局、运管所及江平镇党委、政府等各方面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尽心尽力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新农村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驻村基本情况

交东村位于xx市江平镇的东部,距镇政府8公里,防东一级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京、瑶等民族,共301户1232人,党员28名。全村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积5680亩,养殖面积1418亩(其中村集体用地养殖面积600亩)。辖区内有国家生态红树林、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贝丘遗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于养殖业、种植业、捕捞和边境贸易。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62元,比上年增加1089元。

通过发动群众,抓好规划,四级联动,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投入近400万元建设环村硬化道路2.2公里、新建一幢5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拉通自来水管网长1000多米、完成沼气池51座、加固山塘水坝两座、兴修三面光水渠1.8公里、修建屯内进户道路3.5公里。村党支部利用沿边沿海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海水养殖资源,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发展海水养殖业,全村现有对虾养殖和大蚝养殖面积1418亩,户均4.7亩,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二、开展工作情况

驻村后,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以调查了解情况为主,按月制订出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深入到全村每一个角落,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群众学习各种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与村民交心谈心,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努力维护驻村指导员的形象。驻村后,我对交东村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教育发展现状等作了认真调查走访,为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几个月来我参与和完成以下工作。

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新型医疗模式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和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XX年新农合参合工作中,加大了宣传动员力度,积极吸纳参合人员。积极利用手机进行宣传,结合张贴宣传标语。将各级政府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晓率;村委会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积极带头交纳合作医疗资金,消除群众的疑虑。提高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自觉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村85%的群众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政策法规宣传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本抓好政策法规宣传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两项最直接、最实际的基本工作。下派以来,我认真学习《工作手册》,对当地基础教育和农村政策法规的宣传现状做了相关了解,认识到以上两项急需给以重视和解决。在征求村委会班子意见后,我在村委会院内的墙壁宣传栏,做了两期政策法规、村务公开和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为人民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学习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打下很好的阵地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战斗力的根本。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主要落实在指导村党组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促进村级党建工作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所以,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也经常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党建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指导水平,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4、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进村后,我注重发挥指导员的协调职能,积极协助村干部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认真向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特别是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解决群众纠纷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两个多月来,我和村委会班子一起,积极致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5、坚强的后盾支持是保障

良好工作局面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派以来,xx市机事务局、政府办、打私办、交通局、运管所领导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更是对我悉心指导,并建立了“每月联系”制度,让我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以及时反馈和汇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3月18日,xx市机事务局、政府办、打私办、交通局、运管所领导及干部职工35余人亲自下到村里进行植树造林,优化了村里的环境,进行了一次有力的环境保护宣传。

三、体会及存在问题

通过进村以后对村情的了解和以上工作的开展,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新更多的认识,对党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党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交东村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区位,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因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高,对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机会少,无法正常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好农村的党建工作,把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人吸收到党组织里来。把那些有清醒政治头脑、改革开放意识、牺牲奉献精神、真抓实干作风的能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强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突出“中心'和“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优先位置。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特别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

(三)转变群众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现新农村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新农村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建出来的,使他们树立信心,将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到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上来,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众的素质,把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产业发展、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四)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方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无经验,二无模式可借鉴,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正确评价农村发展现状,倾听民声,把握民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有先有后、不同标准的原则,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总结几个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快,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开展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对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不够、总结不足,报送工作信息方面不及时,与领导的汇报和交流不够,身边的资源未能有效利用,陷入单干的境地,使工作开展的速度、效果得不到保障。二是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的办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工作的难度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工作项目的计划不够细致,策划上考虑不周,致使工作的开展比较被动。

几个月来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继往开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第5篇】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把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作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同时也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重视,通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双重培训,既严把“入口”,又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全区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和理性思考。

一、全区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区现有4个涉农街道,18个行政村,有农村党员404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2.54%;女党员54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4%。从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4.4%;36-59岁210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1.9%;60岁以上136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3.7%。从文化程度分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21名,占全区农村党员总数的79.5%。

二、全区近五年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情况

2022年以来,**区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每年党建工作目标,坚持把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年轻化、知识化和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五年来,全区共发展农村党员143名,占全区发展党员总数的8.8%;其中发展女党员42名,发展35岁以下党员66名。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区各基层党组织都能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高度出发,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使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增强,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可喜局面。

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抓好源头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年农民入党教育工作。抓源头,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是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的关键。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培训。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对一线农民的入党教育工作,我们要求4个涉农街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牵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共青团等组织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对一线农民进行多途径的入党教育。在农闲时节利用远程教育基地对一线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二是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收到实效。在内容上,紧密联系一线青年的思想实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进行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三是突出教育重点,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我们首先把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重点,在吸收他们参加集中统一教育活动的同时,由村支部安排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党员经常与他们沟通和接触,帮助他们在工作上、政治上要求进步,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同时,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结合 “三争一促”活动的开展,把那些种植、养殖、经商、致富带头人作为教育重点,党组织指派专人与他们联系,向他们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

(二)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为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有效地把住党员队伍“入口关”,我们在《党章》规定和《发展党员实施细则》要求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完善了发展党员的各项制度。一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即凡被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要完善;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档案要做到规范,手续齐全,并具有公示和预审等有关材料。二是实行谈话制度。即发展新党员时必须由村党支部书记、街道党工委委员谈话。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即入党介绍人、党支部书记、党工委委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无论哪个环节、哪个人出现问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是实行“六不发展”制度。即入党前没参加培训的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没经过一年以上培养的不发展;党内外群众意见较大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纯、态度不端正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不了解的不发展;不经公示和预审的不发展

(三)突出关键环节,切实做好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我们在组织领导、规划制定和具体措施等关键环节,都对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组织领导上,区委把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奖惩。在规划制定上,坚持向农民致富带头人倾斜,向没有妇女党员的村民小组倾斜,向2至3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支部倾斜,向没有党员的村民小组倾斜,向党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村组倾斜。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围绕如何确保发展一线农民党员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发展农民党员工作责任制、发展党员工作先进村党支部奖励办法以及对连续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等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发展一线农民新党员的质量,我们严格坚持了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和公示制度。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由村党支部通张榜公布等形式向全村党员和村民公布,公示期7天,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对反映的意见,党组织责成专人进行调查,待问题查实后,再确定是否发展入党,以确保党员队伍质量。

(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吸引力,是吸引广大优秀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一是坚持把村党支部建设好。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坚决进行调整,对只抓经济、忽视党建工作,特别是对发展党员工作“推、拖”的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教育,经教育没有明显改变的,坚决予以调整。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用党员的模范行动感染群众,吸引群众。三是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发展后劲,树立村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农民看到加入党组织的责任、义务和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五是实行公示和政审制度。即对新发展的党员和准备转正的预备党员都要进行公示,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政治审查。不经公示和政审的一律不予发展。

近年来,**区发展农村党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的问题,如果不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不足。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不注重调查研究,没有按照实际需求预先制定发展计划,党员发展的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在党员的发展上时冷时热,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波动及不平衡状态。二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四偏”现象。尽管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上下了很大气力,但由于基础较差和党员年龄自然增长,一些农村党支部中,存在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生产一线党员和女党员数量偏少的现象。三是存在个别三年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个别村由于多年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出现“老龄化、老面孔、老资格”,支部班子不是“长期坐庄”,就是“轮流坐庄”的情况,长此以往,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将逐渐减弱。四是存在工作不够熟悉、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个别党支部工作程序不够规范,甚至减化必经程序;有的把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培养人没有切实负起培养联系、教育和考察的责任等等。

五、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要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标准、发展对象、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发展“老实听话型”党员向吸收“开拓创新型”党员转变;由吸收“贫民”党员向吸收“富人”“能人”党员转变;由被动“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由发展党员“本土化”向“外出务工青年和在家务农人员一齐抓”转变。针对当前党员队伍的状况,把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二)科学规划,把青年农民和致富能人做为新时期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要根据党员与群众的比例、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队伍的比例情况,制定《发展党员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每个村支部每年必须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的数量,并保持一定的常数。要将发展致富能人和青年农民入党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四个同步”,即与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同步;与后进、贫困村的转化工作同步;与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步;与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同步。要把发展致富能人和青年农民入党情况纳入村支部年度工作目标,与支部评先和年终考评奖罚相结合,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全面落实。

(三)抓住源头,把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环节。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不求全责备,侧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的比例,把那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从事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对象。要因人制宜,悉心培育,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主张,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青年农民的入党热情。要加大脱产培训力度,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素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村务、党务的民主管理,使之在实践锻炼和考验中加快成熟。要落实好培养联系人制度,建立培养登记卡片,跟踪掌握培养情况,同时,要积极发挥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要全面“推优”,广纳贤才,定期请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从致富能人、村干部、回乡优秀青年中“荐贤”。要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从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人才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一批有致富头脑、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党员。

(四)加强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要选好支部书记,配强班子,把作风好、服务意识强、能带头致富的人选进村党支部班子;对后进党支部班子,实行跟踪管理。要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头脑,加强党员实用技术等致富能力的培养,提高党员“双带”本能;抓好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争先创优活动,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员的服务本领,增进党员内部团结,对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要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发展党员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调训制度,实行党务知识考试考核办法,通过举办各类以会代训及专题讲座等培训班,强化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在公务员招考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优秀村干部,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村组干部的工资正常发放,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关心村干部疾苦,及时为村干部解决生产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五)强化责任,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三级联动”制度。实行区委领导包街道、街道党工委成员包村、村支委及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工作网络。要建立检查、汇报制度。各涉农街道党工委每半年要对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向区委组织部报送一次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并将培养对象和新党员名单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区委组织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工作落后的街道提出整改意见。要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列入街道党工委书记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机制;建立发展党员预警和处分制度,对连续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或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村党支部,给予严重警告;对连续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诫免或免职。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预审、公示制,试行谈话回复、责任追究制度,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要追究有关党组织和责任人的责任,既保证发展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使党的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