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考察工作报告多篇

来源:范文范 3.44W

人员考察工作报告多篇

【第1篇】关于德国和法国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的考察报告

关于德国和法国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的考察报告

这次考察中,德国和法国安排了两所专门培训国家公务员的国立行政学院供我们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对这两个国家公务员的培训教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一德国教育和德国公务员培训教育

(一)德国教育基本情况德国的教育深受德国联邦体制的影响,虽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整个学校教育在国家监督之下”,按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联邦制结构,教育事业的管辖权在联邦和各州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由联邦确定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对义务教育、组织形式以及考试的承认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

但具体执行主要是各州,联邦并无实际的教育管理权。从1969年开始为了协调全国教育事业,联邦议会通过《基本法》第74条和第75条修正案,并对第91条作了修正,联邦先后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主要有:常设各州教育部长会议、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联邦与州教育计划委员会等。

德国实行的是免费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学生都不用交学费,不但国立的学校可以得到国家的补贴,凡是国家承认的私立院校,其花费也享受国家相当大比例的补贴。目前,德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从6岁开始到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其中9年的全日制学校的学业是必须完成的,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那幺其余3年也必须上非全日制职业学校。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

除了基础教育之外,德国还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公民从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体系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目前,德国的国立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是州设设立的。

只有几所私人和教会办的大学;联邦国防军的大学以及德国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校是联邦举办的。德国的高等教育品质卓越、享誉全球。

德国现有高等院校300多所、综合大学80多所、应用技术大学130多所、艺术音乐院校40多所,涵盖专业400多个,学生注册人数约190万,其中外国学生135,000人。德国大学没有级别名次的排列,只有历史长短和规模大小的不同,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

德国大学一般不设学士学位,学生完成学业后直接获得硕士学位。德国的高等教育师的德国成为一个科学之国,直到世界二次大战为止,所有45位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中,有10位是德国人;40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德国人占16人。

根据德国的基本法规定,整个德国的教育事业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教育制度非常严格,因此,德国的学位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二)德国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院和公务员的教育培训4月20日,我们一行8人在德国icon(伊康)公司所派的地方陪同李雅瑞(德国人中国名字)女士和翻译顾小姐(德国籍华裔上海姑娘)的陪同下,来到了德国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布吕尔市。德国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为联邦高专)就坐落在这座城市里。

这是德国唯一的联邦举办的专门培养和培训各类公务员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基础部主任、基础课教师艾德姆先生和专业部主任、专业教师,同时又是20xx年波恩市下属的特罗斯托夫(dueldorf)市长的候选人皮特(peter)先生,负责接待我们。

由于早在4月19日晚上,我们在波恩市议政大厅,观摩市长候选人提名竟职和选举过程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所以,今天我们的见面感到轻松、自然。艾德姆先生首先让我们参观了整个校园,然后来到接待室向我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德国的教育制度从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理解与划分方法。艾德姆先生为我介绍了德国的一种从就业和人生与教育制度相关的划分方法。

这就是教育与职业生涯系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系统的教育制度。德国的教育主要是专业技术职务系统的教育。

人们通过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学到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获得一定的专业职务,在这一系统里发展靠的是技术水平,不是阅历和年龄。在德国的职业生涯系统分为四个如同梯子一样的阶梯。

学习1—5年的为最低一级阶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学习6—9年的为第二阶梯为中等阶梯,可以做一些文秘性的工作。

学习在10-13年的为优秀阶梯,是可以做运用法律的的工作的。13年以上的则是最高的阶梯,是可以做立法工作的。

每一个阶梯之间又有不同的级次,一般在同一阶梯里依据工作时间、阅历、经验可以不断提升,但是很难超越的本阶梯。艾德姆先生介绍说,我们的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大学就是属于德国职业生涯系统培养优秀阶梯人才的学校。

为联邦机关培养非技术性的高级运用法律的公务员,向学员传授从事公务员职业生涯中必需的科学知识与工作方法,以培养其实际的工作能力。联邦高专自1979年成立至今,已经有5万2千名学员圆满完成学业,目前在校学员有6千3百名,专职师资力量354名。

目前德国联邦政府有5000多名公务员,几乎都是这里培养的,各州政府的公务员也主要来自联邦高专。可以说这里是当代德国培养政治家的摇篮。

学校的招生面向联邦及各州的行 政部门,为公职管理部门培养非技术性的行政官员,包括公共内务行政管理、劳工管理、外事管理、国防管理、铁路管理、财政、气象服务于地球物理咨询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险、农业社会保险部门。行政高等学校与其它高等学校不同,不进行公开招生,只有在上述部门就职的并被列为培养对象的人才能进入其中就读。

在行政高等专科大学就读的学生是试用期的国家公务员。一般来说是具备了高中毕业或同类学校毕业水平,符合国家公务员条件和就职部门的特殊条件,已经被国家机关录用的人员。

联邦高专有一只遍布全国的教育网络,他的总校在布吕尔市又在全国分布了十几个按专业区分的分校。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总校在布吕尔市,设有总系,负责内政综合管理系、联邦边防警察系、公安系和气象预报系的基础课程教学。

内政综合管理系也设在总校里,该系负责专业课教学。联邦边防警察系设在吕贝克市,公安系联邦情报专业设在哈尔市,气象预报系设在郎根市,以上细的所在地负责专业课教学。

联邦军事管理系和工作管理系设在曼海姆,外交系设在波恩,财政管理系设在明斯特,农业社会保险系设在卡塞尔,公安系刑警专业设在威斯巴登,公安系宪法保护局专业设在斯威斯塔尔—海默茨海姆,社会保险系设在柏林,他们即负责基础课教学又负责专业课教学。关于联邦高专的管理体制,这里采取的是行政主管与业务主管双轨制管理的体制。

联邦内政部为主联合有关业务部局组成监理委员会,建立委员会任命校长,校长向监理委员会报告工作。联邦各有关业务部局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校长的业务咨询机构,同时还负责指导各系的教学工作。

在校长以下设中心领域委员会、教学领域基础课程、科学性工作和中心管理等职能部门管理联邦高专。关于课程,联邦高专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设计,深受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的影响。

每届学生共学习1440小时,其中基础课程学习和实践性课程各占720学时。每学年第一学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二学期就到所录用的政府机关实习。

其中基础课程共有7个领域的课程,他们分别是行政管理的国家法和政策方面的基础知识80学时,占11.1;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是行政管理法、民法、公务法,194学时,占26.9;行政管理方面的国民经济和财政经济基础知识116学时,占16.1;行政管理方面的企业经济基础知识,组织机构和信息加工100学时,占13.9;以上四个领域的课程都需要笔试。而且只需失败一次。

如果有两门课程不及格,就不能毕业了。行政管理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50学时,占6。

9;专业对口的工作领域课程100学时,占13.9;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80学时,占11。1;这三个领域的课程只需要口试。

关于教学,这里的学生必须按时上课。与普通大学相比,其自由度相对较少。

高等专业学院的一个学年也分为两个学期,分别为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但上课的时间(包括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要比大学长得多,一般为36周。教学形式基本主要是:讲课、练习、研讨班、实习。

这些教学形式贯穿于包括基础阶段和主课阶段,也称专业课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德国联邦高专里,各专业系只决定学生必须修满的课程数,并不替学生制订课程表,学生在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课,但必须注意紧扣已制订的学习计划,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各系或教研室的教学助教或者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讲课主要由教授或讲师就某一个专题在讲台上讲一些要点、重点或者讲课者觉得自己特别有心得的内容,学生必须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了保证教授讲课思路的连贯性,一般在课堂上不进行讨论或提问,但在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课上,教授往往允许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当场提问,但不展开讨论。

德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特别是专业课,教授从不点名,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干别的事,甚至半途退场,唯一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别人。研讨班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参与精神。

教授一般会在学期初开列一张本学期将举办的研讨班的题目清单,这些题目并不一定与讲课的内容相关,而往往与教授的研究课题有关,有些题目是跨学科的,甚至是相当领先的,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向教授登记主讲某个题目,并确定日期。当然,如果学生有好的题目建议,教授也会采纳,并补在题目清单上。

登记并讲的学生必须在广泛收集和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拟定提纲,写出发言稿,内容要求能罗列各种观点和思路,但并不强求作出结论。一次研讨班的活动一般由一个人主讲,讲完后展开讨论,所有的参加者(教授、助教、科研人员、学生等)都可以各述已见,进行辩论。

关于实习,实习是德国联邦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专业要求学生在入学前已在企业或行政机关中实习过,具有该专业的基本的实践知识。

从广义上讲,实习既包括在校外企业或机关中实习,也包括在实验室、工地、计算机旁以及在任何一个地方学习科学的工作技术和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一部分经济、社会和地球科学的学生是必修的内容,学生必须在主课阶段完成一至几次的专业实习,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对实习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专业还要求必须在主课阶段至少在实验室外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

二、法国教育与公务员的培训教育

(一)法国教育基本情况法国教育是一种比较复杂多样的教育体制。6-16岁为义务教育。

公立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和初中使用的教材也免费提供。高等学校除私立学校外,一般只缴纳少量注册费。

小学入学率100。学前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学校、幼儿班中进行。

初等教育学制5年,每星期授课时为26小时。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类。

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7年,其中初中4年、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艺徒培训中心、就业前教育适应班4种类型和层次。

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学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现有71200所小学和中学,教师和学生比例1比16;有90所大学、3600所高等专业培训学校,教师和学生比例1比30。

20xx年教育预算为3881亿法郎,约占国家总预算的26。1999-20xx年在校人数:学前、小学、初等和中等教育1250.8万人,高等教育209.5万人。

法著名高等学校有:巴黎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尔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巴黎大学是法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法著名高等学校有:巴黎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尔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巴黎大学是法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法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发展工作,专业研究人员达30多万人,20xx年科研预算经费达558.7亿法郎,主要领域包括生命科学、空间、数学、物理等。

【第2篇】运管局考察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报告

运管局考察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报告

20xx年5月21日至26日,市运管局出租科组织城区新组建的6家公司赴南京、苏州、湖州对出租汽车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和实地观摩,各公司对“公车公营”经营模式在经营理念上有了新转变,对本公司目前整合和下一步经营管理有了新认识,拓宽了思路,获取了宝贵经验,对如何搞好公车公营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一、南京、苏州、湖州出租汽车市场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南京市现有出租汽车13000辆,主城区8800辆,出租汽车公司18家,主要车型为帕萨特、桑塔纳、爱丽金、捷达、红旗、索纳塔、伊兰特。目前8800辆出租汽车已全部为公车公营。苏州现有出租汽车3203辆,公司为29家,20xx年新增运800车,800辆全部转为公车公营,剩余2403辆出租汽车目前仍为挂靠经营。湖州市城区总人口为50万人,出租汽车公司为9家,车辆数为1501辆,其中最大出租汽车公司拥有241辆,最小公司拥有12辆,目前70%的出租汽车为公车公营。这三个城市都是先后在20xx、20xx、20xx年开始公车公营,南京市公车公营做得最好,目前这三个城市公司化经营已运营7年左右,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出租汽车经营权、产权及车辆设施、设备统一归属企业所有,经营企业对出租车具有完全的支配权和处理权,经营企业承担车辆税费和主要经营风险,驾驶员均为企业员工,服从企业统一管理。

2、管理模式:实施公车公营后,公司成为实体,形成了管理部门——公司——车主和司机的良好运营机制。

3、由劳动部门把关,实行员工制,建立公司和司机合理的劳动用工关系,并为每辆单车驾驶员交纳“五金”,使经营企业和驾驶员都能接受,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由物价部门牵头,确定承包定额。承包合同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格式。

4、为保证驾驶员服务质量和承包合同的有效实施,南京市客运管理处要求每辆单车的驾驶员交纳2万元合同保证金(服务质量保证金),司机一旦违规,公司直接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定扣除资金,避免了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从源头根治了驾驶员不规范经营行为。对公司采用了银行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履约保函的方式,加强对出租车市场管理力度。即经营公司向银行交纳一定的资金,专户专用,企业一旦违规,交通主管部门向银行下发违章通知书,银行根据管理部门的通知书,直接从其银行帐户上划拨资金。

5、苏州市运力投放采用了,“出租车经营权定价出让和服务质量招标方式”,招标的范围面向全国。20xx年苏州市通过招投标引进上海强生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为苏州市出租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其它公司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6、严把从业人员关。南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先经管理部门培训,拿到《出租汽车客运资格证书》后,再由公司聘选。目前南京市外来司机控制在9%,91%为本地出租车司机,既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又减少了外来人员成份复杂,难管理的情况,从而保持了行业的稳定。

7、为使收取出租汽车驾驶员各项费用无异议(包括:gps、清洗座套、服装费等),由出租汽车协会牵头,每月对所收取的费用在南京市“的士之窗”上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从而更好地消除公司、司机之间的经济纠纷。

8、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分配,通过对各公司质量信誉评估确定。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出租汽车公司,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取消下一批出租汽车经营权投标资格,并在媒体公示。同时信誉评估直接涉及公司的信誉度,这与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融资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大大调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9、苏州市通过gps功能与计价器、服务卡相连接,对每辆单车每天的平均收入、行驶里程和乘客的叫车电话及实载率等进行汇总,每年统计出每辆单车的平均实载率,里程利用率和年收入,以此作为每一个阶段新增实力的重要依据。

10、建章立制,发挥公司作用,是搞好出租车市场管理的根本。我们在南京市参观了东方出租汽车公司,该公司现有938辆出租车,驾驶员人数为1773人,公司下设车队、营运管理部、行政部、财务部、合同管理部、宣传部、车辆卫生审验部、车辆维护部等八个业务管理部门,设有二类资质的车辆维修车间、车辆美容护理中心、无线电信息传呼台、出租车司机职业培训中心等经营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团支部、,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该公司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条件较好,质量信誉较高,他们狠抓公司“软件”、“硬件”建设,建立了十七个规章制度,该公司办公大楼整洁、宽敞,设备装备优良、设施完善、车辆回场检查制度、驾驶员安全例会制度坚持很好,堪称一流。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他们建立了信息传呼台、gps监控系统,对加强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方便市民、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了非常 好的效果。据统计,该公司20xx年每天电召的士的人数达20xx多人次,为公司出租车每天增加客源3—5宗,增加营运收益50元左右。

二、实行“公车公营”的优势

从行业管理情况看,南京市客管处出租科业务人员10人(制订政策和办理业务人员下同),湖州客管处出租科3人,苏州市客管处出租科5人。从人员数量上可以看出,实行“公车公营”后行业管理重心下移,公司担负起管理职能,法人治理结构清楚,真正成为实体企业。公司的稽查、投拆、业务受理、违规、培训、例会和文明创建等各项职能和活动全部发挥。南京市东方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立了爱心车队、明星车队。由过去挂靠经营由管理部门强制要求转换为公司主动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压力基本上全部卸给企业,对企业是一种监管、协调、宣传、服务作用。主管部门抓公司,公司抓司机,责、权、利清楚明朗。

三、实行“公车公营”前期存在的问题

1、在通过对南京、苏州、湖州考察学习情况看,前期在实行 “公车公营”工作中,特别是实施公车公营后前三年,主管部门和出租汽车公司都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在当地政府强硬的政策下,事情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2、实行“公车公营”后,由于没有挂靠投资回报快,而且对“公车公营”的司机管理相对严,会出现公司找不到司机的问题,但是,随着体制的理顺,这些问题逐步会得到解决。目前,要想进入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非常难,甚至有许多市领导打招呼的司机,才能进入出租行业。

3、“公车公营”初期,公司运营困难,如南京市出现了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借贷以及银行之间的融资等,这些是下一步我们在搞“公车公营”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4、出租车行业牵涉到国计民生,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市政府应建立应急处置机构,一旦发生不稳定事件,要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以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关于对我市城区出租汽车“公车公营”的思路和建议

1、从合肥、抚湖、江门、惠州、南京、苏州、湖州等地实施观摩情况看,就服务质量和行业稳定性而言,经营权归公司化经营模式,好于经营权归个人挂靠公司的经营模式,而且湖州、苏州剩余挂靠车辆正在进一步向“公车公营”转变,这符合国办发[20xx]81号文件不允许经营权一次性“买断”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的政策。而我市目前所实施的“公车公营”模式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2、下一步工作要围绕提高服务质量,理顺公司和司机关系,坚持新增运力带动挂靠经营循序渐进原则,并通过规范经营权管理,完善政策制度,整顿运营秩序,调整动力结构等,从而使我市出租汽车逐步的规范化。

3、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市城区出租汽车公司负责人在“公车公营”的理念有一定转变,但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今后每年要选出主要负责人继续对外地管理先进的公司经营进行考察学习,以便扎实推进公司的经营的发展。

4、南京、苏州两个大城市引进了上海东方和强生出租汽车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管理和经营中有一套成熟理念和方法,经济势力雄厚,公司具有很高的信誉度,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强,得到了驾驶员的信任和拥护,公司作用发挥得好,在带动了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我市在出租汽车行业发展中值得借鉴

【第3篇】关于安吉县、武义县招商引资工作的考察报告

关于安吉县、武义县招商引资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安吉县、武义县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接壤杭州市区,邻近上海、南京、苏州。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全县竹林面积100万亩,其中毛竹林70万亩,蓄积量1.2亿支,居全国之冠,是“中国竹乡”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2001年以来,作为杭嘉湖平原的山区县安吉抢占先机,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委、县政府“一号工程”,按照“抓住新侨、深化港台、强攻日韩、拓展欧美”的工作思路,积极优化招商环境,突出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利用外资实现突破性进展。2003年,全县引进外资项目98个,合同利用外资26065万美元,增长23.3%,实到外资9108万美元,增长51%,利用外资工作全省综合排名第15位;实到内资121155万元,增长173.08%。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人口34万。处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武义县,近年来,积极营造企业低门槛进入、低成本运行的生存“洼地”,按照“巩固内圈、拓展外圈、突破外资”的工作思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共引进县外企业133家,投资总额达4.2亿元,实到资金5064万元;引进外资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资3317万美元,实到外资803万美元。

二、安吉县招商引资的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安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每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全县性大会,就是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县委、县政府按一二三产业成立三个产业招商组,由县委三名副书记各任组长,县政府三名副县长各任副组长,县外经贸局(招商局)三位副局长各任联络员。同时,成立建设项目协调组,专门协调解决招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县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例会的“常规项目”,每月听取招商进展情况;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每两个月部署一次招商工作,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集一次县级机关招商引资无实绩单位督查会。针对上半年招商进展不理想的状况,在下半年组织开展招商引资“三个月大行动”;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生态文化节、白茶节等节庆活动的首要任务来抓,直接推动了合同外资、实到外资以及实到内资的工作落实。

2、加强队伍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一支相对成熟的招商战线上决策、指挥和运动员队伍,能主动出击捕捉信息,熟悉政策访谈项目,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特别是重点乡镇、部门和工业园区,结合重点产业,会同有关协会和企业,建立和健全素质较高、人员稳定、工作得力的联络、协调和谈判三支队伍。县委、县政府在县委党校举办招商引资规划与政策培训班,培育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同时,加强招商办(协作办)建设,使之成为全县招商工作的参谋中心、招商项目的信息中心和招商资源的配置中心,增强对招商人、财、物及信息的统筹能力。

3、优化发展环境。安吉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一手抓交通、市政、园区建设等硬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安吉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企业集中度高、产业集聚力强的工业新布局。一手抓审批、服务等软环境的改善,按照合法、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抓住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转变管理方式,削减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程序和行为,完善审批责任和监督制度。

4、狠抓工作落实。狠抓落实,特别是狠抓实到资金的落实。县招商办分阶段确定合同外资、实到外资以及实到内资的重点项目,每个项目都落实相应责任人,每周跟踪了解项目动态,督促推动项目进展。

三、武义县招商引资的主要做法

1、制定明确的招商引资思路。武义县委、县政府提出“巩固内圈、拓展外圈、突破外资”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在“突破外资”方面,制定以经济开发区、经贸局、桐琴镇及县政府三个驻外办事处为主要责任单位的引进外资主体单位的考核责任制,全县78家责任单位及副处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均落实了招商引资考核任务。由于责任目标明确,2003年,各招商主体使出浑身解数,基本上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做好重点招商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县招商办对重点招商项目进行重点包装推介,力争有一批项目吸引外商的眼光。在引进外资项目的过程中,注重选优、选强项目,并做好与各工业区的产业链接,力求做大做强五金、休闲旅游用品、印刷等产业的产业链,引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

3、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在全县各乡镇、部门提倡建设新武义的奉献精神,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健全招商组织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培养懂外语、懂专业、擅交际的招商引资新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驻外办的招商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招商力量,节约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

四、几点启发

这次外出考察,时间虽紧,收获颇大。我们认为,安吉县、武义县同样作为山区县和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创造出来的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县认真学习和借鉴:

1、必须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安吉县、武义县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县级领导带头,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参与,加大考核力度,兑现考核奖励政策,表彰招商先进单位(乡镇)、招商功臣、服务标兵,保持适度的招商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积极性,取得令人满意的佳绩。

2、必须制定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安吉、武义两县均有明确的招商引资目标战略。同时,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和税收政策变化的情况,充分考虑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坚持统一规范、适应变化、公开透明、促进招商的原则,修订完善各类招商引资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安吉县还总结前几年招商引资过程中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项目决策机制的方法。

3、必须建立稳定的招商人才队伍。安吉县按一二三产编组,确定三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外经贸局三个副局长任联络员,从各单位选拔的8名机关干部,委以外经贸局局长助理职务,从事专职招商。各乡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关部门按产业类别相应划归各组。种植、养殖、农业龙头带动型、农副产品市场带动型项目划归一产;工交、电力、环保、科研、工业品市场牵动型项目划归二产;旅游、房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等服务型项目划归三产。各组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做到外出招商一把抓,回来落实再分管,分组不分家。武义县招商办作为常设机构,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位副县以上领导都有招商任务,他们能腾出时间,经常带领有关部门从事招商工作。

4、必须以效能建设和发展平台为着力点。面对招商引资的竞争态势,安吉县、武义县都非常重视软硬环境建设。一是狠抓服务效能建设。切实办好审批办证服务中心,杜绝“体外循环”和“两头办理”,着力解决审批职能不到位、授权不充分、窗口人员素质不高问题,建立行政效能投诉110和行政效能问题曝光台,做到“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全力打造招商平台。安吉县打破乡镇行政区划对园区规划的限制,将园区内12个行政村划归开发区管理;同时,整合“一区三园”,规划100平方公里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实行园区建设封闭运行的经营战略,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园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求平衡的能力。武义县沿金丽温高速公路两侧开发出百花山工业区和白洋工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两个工业区规划布局合理,以城市建设要求配套基础设施,主干道宽度为70米,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三是着力缓解要素供给矛盾。电力、土地、资金等要素短缺同样是制约安吉、武义两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两县都高度重视,认真寻求解决办法,努力缓解矛盾。如土地问题,安吉县抓住全省农保地调整的机遇,调整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上争取了不少指标;调整园区建设规划,将其他乡镇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开发区的配套园区,盘活了全县工业用地;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追求有限指标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5、必须强化对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做到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正常营业经常性服务(我县行政审批中心较之先进地区,至少有5年的差距)。安吉县还设立外来投资协调中心,作为常设机构,加强对外来投资项目问题的督办和督查,主任由县委督查室主任兼任,配备1—2名工作人员。同时,加强跟踪服务力量,明确一名县领导牵头抓跟踪服务,从县机关抽调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协调,曾经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或青年后备干部,派驻重点外资企业、重点筹建项目,抓项目服务到位。

五、对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招商引资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抓手。从2003年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下大决心,加大压力,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我们建议:

1、完善招商政策。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对原有的政策进行疏理、完善,制订出台符合云和实际的相关政策。同时,加强对政策的兑现力度,提高政府信用。

2、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继续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各部门。县领导要主动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加大力度,争创佳绩。建立招商引资督查工作机制,深化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增强招商实效。

3、明确招商重点。在招商战略上,深化温甬、拓展杭金、强攻港台、走向日韩。在招商导向上,根据云和实际,一二三产业有重点地出击。一产方面,围绕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绿色农产品、果树、花卉苗木基地;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木制玩具、金属加工两个行业,积极引进木制品、家俱及其他类玩具生产企业,创造条件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三产方面,围绕旅游业发展,重点引进星级酒店、房产、建筑、商业、外贸、金融等服务领域项目。在招商对象上,引进一些大公司、大集团,提高我县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对参加第二届木制玩具节的重点客户跟踪回访,已在我县投资合作的,尽可能促使其追加投资;与我县有贸易往来的,尽可能促使其转向投资。在招商活动上,依托省市组织的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两个境外招商活动(日、韩和香港)、两个洽谈会(省洽会和厦洽会)、三个说明会(金华、台州、温州)以及在丽水市举办的“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等。同时,积极争取在重点招商地区举办项目推介会。在招商方式上,采取驻点(温州、金华或永康)、代理(北仑的国外网点)和网上招商(中国木制玩具城网站、经贸网)等各种形式,特别要注重企业招商、民企招商。

4、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搭建招商平台。加强项目库建设,争取有一批重点项目吸引外商。落实招商办(协作办)的编制、人员和经费,抓好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人才库(包括云和籍在国内外人士库),发挥他们的招商积极性。改善服务环境,做好跟踪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第4篇】考察报告--赴粤考察党建工作的报告

考察报告--赴粤考察党建工作的报告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我们组织各镇(街道)的党(工)委组织委员一行17人,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闵卫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俞敦谦带队,赴粤考察党建工作。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的帮助安排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中山市小榄镇和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南岭村的党建工作,并和当地组织部门及三个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

一、一街一镇一村的基本情况

北京街地处广州市越秀区中心,面积0?56平方公里,有82条自然街巷,是广州市老城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名闻遐迩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贯穿其中。辖区内有1?3万户计4?3万人,设有14个居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街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街道乡镇发展委员会委员单位、广东省街道之星、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文明街道标兵等光荣称号。

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贸中心。全镇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5万人。小榄镇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至2002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46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340家,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有300多个种类,涵盖了轻工业品的大部分门类,并催生了一批象华帝燃气具、乐百氏、固力门锁等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1-10月,全镇经济总收入189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64亿元,税收近11亿元。

南岭村是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深圳市中部,面积4?12平方公里,有村民190户、800人,外来劳务工3万多人。2002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亿元,纯收入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万元。目前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10亿元,人均占有集体固定资产100万元。村里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一街一镇一村党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作为全国、省、市先进及社区党建的重要试点单位之一,北京街面对社区建设这一崭新课题,从“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地区”的目标出发,营造良好环境,造福社区百姓,构建社区服务网络。街道投入100多万元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劳动和保障服务中心”、北京街社区信息网站,使社区居民可在办事处所在地集中办理社会救助、社区医疗、计生服务、失业登记、暂住登记、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等各种事务和享受社区的各种便利服务。街道利用文化站的场地,率先建立起“北京街地区紧急灾情庇护中心”。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北京街地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医务人员志愿者服务队、越秀区个协西湖分会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两大服务中心与分布在辖区内的各种有偿、无偿的社区服务点,以及活跃在街头小巷的社区志愿者,组成了覆盖全街的服务网络。他们认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把社区变成“百姓之家”。于是,他们率先建立广州市第一个社区信访网络,设立了人民来访接待室和领导接待室,设置开通信访热线,并在全街14个社区居委建立起社区信访工作接待站,使信访延伸进社区。社区群众有了一个联系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联络点”,有了反映呼声、表达愿望的“传声站”,群众的各种小事、难事有了一个倾诉和解决的地方。他们还把党建工作拓展到新经济组织。在全面摸查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方针,以“独立建支”和“联合建支”的形式,先后建立了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党支部等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在区委的支持领导下,他们又于去年10月13日成立了北京街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街道党政办主任兼任党委专职副书记,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的突破。他们以党建为龙头,全面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工、青、妇等群团建设,把强本固基工程落到了实处。与此同时,他们指导转制企业党支部根据自身的特点,抓好提高党员、员工的综合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作用,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小榄镇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村镇建设示范镇。稳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为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党员5800名。镇党政领导班子在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基础上,以建立“学习、民主、高效、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目标,一心为公,掌权为民,依法办事。他们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你为群众做了些什么实事”为评判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建立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注重挖掘历史资源,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本镇菊花文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的特色,举办镇“菊花文化艺术节”,创建“中国民间(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根据书法绘画蔚然成风的镇情,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实现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作用。2000年,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南岭村共有党员82名,村党总支部下设村、消防、治安三个支部。20年来,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求干部树“三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群众过“三关”——思想关、文化关、劳动关。与此同时,以“四个倡导”(倡导富而好劳,艰苦奋斗创大业;倡导富而崇德,破旧除陋树新风;倡导富而好学,重教求知育新人;倡导富而思进,超越自我再向前)培养塑造现代南岭人。“穷时有志气,富时没毛病”,成为现代南岭人精神的真实写照。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该村时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重要指示。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南岭村时,勉励南岭村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三、体会

尽管本次考察的时间较短,学习交流的深度有限,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很深,体会颇多。

一是党员干部是关键。如南岭村在短短的20年,人均收入由不足100元到今天的1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7000元到10亿元,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在9名村两委干部的家属中,有6人在村清洁队当清洁工,其中就有南岭村的带头人——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的爱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多年来,南岭村的党员干部没有一家私人小店,没有一平方米的私家厂房,他们和村民一样按时签到上班,和村民一样同股同利,没有任何特殊。村干部掌握着10亿元资产,迄今没有发现一个干部违法违纪,出现经济问题。正是村干部的“公心、责任心、事业心”,才使干部和群众“贴心”。正如张伟基所说的那样,南岭人不但要眼前富,还要长久富;不但要物质富,还要精神富;不但要个人富,还要共同富!

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羊城公德公益百星”中的“勤政为民之星”的北京街党工委书记甘国锵看来,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的,没有一件是小事。为官一任,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他为了改进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改变窗口办事人员与居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提出了六个“多一点”和六个“少一点(多一点笑容,少一点木讷;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到民宅,少一点坐科室;多一点称我们,少一点讲彼此;多一点办实事,少一点喊口号;多一点讲服务,少一点提管理)的要求,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改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

三是党建工作要推进。几年来,我区的各级党组织从金山实际出发,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抓手,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金山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此次考察,看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成果,使我们备受鼓舞。我们要按照区委提出的“依靠党建抓发展,围绕发展抓党建”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单位的有益经验,继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不断提高我区党建工作的水平。■中共金山区委组织部

【第5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考察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流入城镇务工,不但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有效地增加了收入,而且推动了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农民工在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待遇差的简单工作,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长期稳定就业。因此,加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现状与特点

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始于XX年。自XX年以来,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先后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计划,其中劳动部门主要针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开展培训,扶贫部门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劳动力,称为“雨露计划”,教育部门培训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称为“人人技能工程”。目前,我区的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农业、教育、扶贫、人劳四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雨露工程每年完成1000人,人人技能工程每年完成1200人,人劳部门每年完成4500人。主要特点是:

1、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早在XX年,区委区政府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农民工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XX年8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商政劳社发〔XX〕176号)和《关于贯彻执行〈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商财办社〔XX〕55号)两个政策性文件,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XX年省委赵乐际书记来商视察时关于“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讲话和全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电视电话会的召开,把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缓解就业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启动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使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农民工培训工作还被列为区政协XX年重点提案。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区级各相关部门都把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完成。

2、齐抓共管格局基本形成。根据省、市统一要求和部署,人劳、教育、农业、扶贫部门以农民工培训“四大工程”为重点,落实领导,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狠抓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青年、妇联、建设、残联等部门也按照各自安排,针对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建筑工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财政部门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各乡镇办事处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宣传,搞好求职登记、就业核查等配合服务工作。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在我区已基本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3、培训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我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涉及到农业、矿山、建筑、加工、电子、机械、服务、旅游等多个行业,设置了办公自动化、电脑维修、电子装配、电焊车工、针车缝纫、养殖种植、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汽车驾驶、市场营销、导游服务、刮痧理疗、手绣等十多个专业,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劳动保障法规、安全、卫生常识等多个方面,并且突出了技能操作训练。培训方式有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上门培训等,学制从半月到二年不等,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

4、培训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由于我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两级均有培训机构的审批权力,目前区内共有十八家培训机构从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区人劳局管理的有六家。公立培训机构以市技工学校为龙头,民营培训机构以新潮学院为龙头。区级公立培训机构以教育部门管理的两个职业学校为主体;民营机构由人劳局管理,从XX年的两家发展到目前的六家。这些培训机构共同承担着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

5、培训工作体制机制比较健全。经过近几年多努力,我区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已基本成了政府宣传引导,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相关部门督促检查,农民工自愿选择的体制机制。特别是人劳部门组织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过XX、XX年的探索和XX年的完善,先后下发了《关于农民工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商政人劳发〔XX〕69号)和《农民工培训班管理规范化要求》(商政人劳发〔XX〕30号)两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工作考核、质量管理、资金审批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多头管理标准混乱。农民工培训工作目前尽管已形成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格局,但也存在着条块分割管理无序的弊端。农业、扶贫、教育、人劳四个主要部门各自都有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质量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资金渠道,不同的补贴标准和不同的运作程序。雨露计划实施机构由省扶贫部门认定,而人人技能工程和人劳部门的培训实施机构则按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区两级认定。这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做法,不利于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难以堵塞重复培训的漏洞,造成培训资金的浪费。

2、培训对象难以组织。必备的文化素质和充足的培训时间是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基本条件。而我区是劳务大区,尽管农民工技能培训是免费的,但培训时间要求至少一个月以上。对于参训人员来说参加培训意味着少挣钱,况且一个月时间能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还是一个未知数。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和发家致富的愿望,绝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农民都把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打工挣钱上,不愿意挤出时间参加技能培训。留在家乡的劳动力多为文化低、年龄大、身体差的妇女或老人,这些人自身条件差,又有家庭拖累,没有能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积极性来参加一月以上的技能培训。于是各个培训机构都把目光盯在了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身上,使得培训生源十分紧张。各培训机构之间互相竞争,关系紧张,培训成本提高。缺乏合格的生源,已成为影响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重要因素。

3、培训机构条件较差。尽管市、区两级共有二十多家培训机构,但由于市上也有培训任务,与我区开展培训合作的潜力十分有限。所以,承担我区农民工培训工作任务的主要是区人劳局管理的六家民办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培训机构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场地、校舍都是租来的,普遍缺乏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培训所需教师多为临时聘请,场地小,设施设备缺乏,管理方式落后,办学条件差,资金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实力改善办学条件,也没有能力搞好培训。而劳动部门由于培训任务大,无奈之下只能将培训任务交给他们,从而为培训质量管理埋下了隐患。

4、培训组织方式不合理。以人劳部门开展的培训为例,按照有关规定,正常的组织方式应是:乡镇劳保所宣传政策,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到乡镇劳保所履行求职登记手续,取得求职登记证明,凭登记证明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履行就业安置义务,并凭培训对象的身份证复印件、求职登记证明、免费培训证明(须由培训对象签字认可),就业安置合同或灵活就业证明到劳动部门申报补贴。由于缺乏合适的培训对象及培训机构自身原因,按此方式运作很难完成任务。无奈之下,培训机构为了挣钱生存,只能到农村去利用空置校舍开展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在组织过程中,培训机构往往付给村、组干部一定组织费用,依靠村、组干部半动员半强迫的方式把群众组织到一起。这种方式,一方面群众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参训人员也极难管理,培训时间根本无法保证,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农民工培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培训,促使农民工学习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提高来增加务工收入。从这几年培训工作的实践看,培训质量很难令人满意,培训与就业的关联度比较低,培训机构直接安置的比例更低。其原因:一是培训时间不足。以人劳部门培训为例,按照规定,农民工技能培训时间只要达到240个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时间),且培训合格,就可获得补贴,多培训补贴不增加。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专业技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是很难学会的,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实践中,培训机构特别是民办培训机构是以挣钱为根本目的,它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培训机构往往都热衷于办一个月的短训班,而不愿意办长训班。二是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滞后。劳动部门设立的劳动技能鉴定机构是检验培训质量的权威机构,全市只有一家。区上虽然设立了鉴定工作站,但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由于机构设立晚,缺乏专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鉴定工作量大,许多项专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去开展。培训质量是否合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结业考试。劳动部门的质量监管仅仅局限于对培训人数、时间的检查和教学计划的落实,而无法也没有能力对培训质量做出权威性的判定。尽管我们不断从制度上来规范农民工培训管理工作,但仍难以保证培训达到应有的质量。

三、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来支撑。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实质上就是培育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大军。同时,农民工技能素质真正提高了,才能有效增加收入,实现稳定就业,反过来推动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把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总体工作规划,不断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体系,实现专业学制、培训教材、教学要求、监督管理、质量评估五统一。在培训资金管理上,应该加大补贴额度,细化补贴标准,简化补贴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应。同时要严控短训班,鼓励长训班,严控乡下班,鼓励校内班,把好培训对象审查关,对培训过程实行全方位监督,真正把农民工技能培训这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2、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要改变资金分散,多头管理,标准不一的现状。建议成立专门培训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全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促进工作落实。同时可以有效克服重复培训,浪费培训资金的弊端。二要加大投入,搞好培训基地建设。要学习、借鉴渭南等地先进经验,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创建工作为契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全区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能力规模,搞好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场地设施建设,创造一流的培训环境,形成以职业中学为主体,以民办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三要大力整顿民办培训机构。要适当提高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准入门槛,淘汰一批条件较差的机构。对那些条件较好有发展前景的培训机构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其尽快上台阶、上水平,为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奠定基础。四要尽可能动员市上管理的实力雄厚、信用良好的培训机构参与我区的农民工培训工作。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展培训。一要突出抓好新生劳动力这个重点。对于初中毕业生不升高中及高中毕业于不升大学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强制实行六个月以上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并突出实践操作训练,确保每名培训对象都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并持劳动部门统一颁布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出务工。二要抓住实用技术这个重点。要围绕农村产业化发展和一村一品建设要求,对不经常外出务工的农民,积极开展果树科管、畜禽养殖、中药材生产加工、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类培训应针对农民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在培训时间上应突破市上相关规定,以3-5天为宜,并强化实践操作训练。在培训补贴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核定。三要抓住在岗培训这个重点。鼓励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合作,对全体职工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从而促进各类企业和用工单位提高员工素质,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民营培训机构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根本目标,与政府部门开展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目的与培训机构的目标存在天然的分歧。在目前以民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情况下,如果在质量管理上放任自流,必然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质量监督,一要对办班条件严格审核,看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必备的专业教师、理论教材、实习训练场地及设施。二是对培训对象严格把关,参训人员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0岁以下。三要对培训过程加强监督,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督促培训机构严格实施教学计划。四要认真搞好结业考试考核工作,应逐步建立完善各个专业的试题库,成立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专门从事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的结业考试、阅卷工作,并实行批班权、管理权和考试权三权分离,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提高质量。

5、加大硬件投入,强化技能鉴定。能否通过劳动技能鉴定,是检验技能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志。按照有关规定,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结业学员只有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规定的补贴。由于市、区两级劳动技能鉴定机构设立时间不长,均存在人员少,条件差,缺乏相应的鉴定设备和手段的问题,能够鉴定的专业只有26种,绝大部分专业的技能鉴定根本无法开展,给培训质量管理带来了难题。因此,应该把劳动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组建专业化的相对独立的鉴定机构,充实专业人员,购置专业设备,改善鉴定条件,提高鉴定水平,不

断扩大技能鉴定覆盖面,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6、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培训方式。一要着力营造人人学技能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能手表彰评选、大幅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方式,提高务工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自觉性,从而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改变政府“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状。二要改进培训补贴方式,变补贴培训机构为补贴参训农民工。对自觉参加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农民,由政府直接予以补贴,并要加大补贴数量,这样可以改变培训机构“吃政策饭”的现状,把培训机构直接推向市场,迫使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吸引务工农民参训,实现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良性发展,同时也可以减少职能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培训质量。三要认真落实企业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的法定责任,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职业资格准入的法律规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四要把技能培训与创造劳务品牌结合起来,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资金扶持,鼓励各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专长,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培训品牌的创造推动劳务品牌的形成。五要大力组织订单培训。切实加强与用工单位联系,做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就业一批,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第6篇】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考察学习报告

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考察学习报告

近年来,_____等地结合服务型机关建设,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党政机关的服务能力,提升了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的美誉度。为扎实推进我市市级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地深入开展,不断深化“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市级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11月上旬,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组织部分机关专职党务干部,专程赴_____、_____、_____等地就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

机关服务品牌是以高绩效的机关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价值为核心,全面体现机关特色,展示机关形象的理念标识,是机关向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的体现,并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肯定,从而形成的社会知名或著名品牌。在机关中具有示范、导向、辐射作用,是反映该机关的组织管理、机关文化、服务创新和整体形象的综合标志。

_____市党政机关早在20xx年就开展了创建机关品牌活动,它作为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塑造绩效导向的机关文化,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目前90%的市直机关单位拥有自己的品牌,机关品牌已经与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一起,成为_____市三大系列品牌。近年来,_____、_____等全国多个城市争相学习_____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相继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_____市评选出了市民最认可的机关品牌和机关理念各25个,_____市已有22家机关部门和单位创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

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过程中,_____等地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考察学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为加强对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的领导,各地普遍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市直(级)机关工委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创建单位高度重视,把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紧密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形成了创建的浓厚氛围。

2、定位准确,内涵丰富。各单位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挖掘品牌主题,切实找准品牌定位,丰富完善品牌理念,深化拓展品牌内涵。同时,在多方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咨询专家,深入论证,科学确定机关服务品牌的名称、标识、理念、内涵和核心价值,使确定的机关服务品牌贴近实际、特色鲜明、时代感强、内涵丰富、群众认可。

3、围绕中心,深入创建。在机关服务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各创建单位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遵循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基本规律,搭建创建载体,强化创建措施,完善创建机制,实实在在地创建、培育和打造品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辐射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比较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机关服务品牌,推动了党建和业务工作创新发展。

4、机制健全,保障有力。_____等地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中,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机制和制度,为深入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提供了保证和支持。为做好机关服务品牌的评价认证工作,建立了以社会评价为基础、以品牌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机关品牌评价机制。为增强机关服务品牌的创建实效,建立了宏观指导、分类指导、跟踪指导的品牌创建指导机制,使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保障机关服务品牌的质量,每两年对“机关品牌”评审一次,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影响品牌形象的,随时撤销其品牌称号。

_____等地开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活动,是企业、服务业名牌效应在党政机关的延伸,有效地起到了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变了机关作风,而且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党政机关形象,改善了城市发展软环境;不仅向基层和社会宣传了党政机关的工作理念,更反映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实践表明,机关服务品牌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二 、体会和启示

1、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经验告诉我们,机关服务创品牌是新形势下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益尝试。当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强烈要求机关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提高绩效,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_____首创的机关服务品牌顺势而出,极大地提升了_____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_____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加快_____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进机关服务品牌。

2、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效应启示我们,创建高绩效机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传统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机关仍然存在着大局意识不强、作风不正、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甚至有所弱化,阻碍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_____的现状和实际,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机关服务品牌建设,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我市组织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和良好氛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的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工作,就是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机关效能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服务所做的一个靓丽品牌。经过几年的实践,受到广大企业和基层的广泛好评。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市级机关也在开展以服务创新为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而机关服务品牌与这三项活动都有非常紧密的结合点,是推进这三项活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为此,在我市启动实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三、几点建议

在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当前的实际,拟就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调研论证,做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启动工作。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研讨论证,找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与创先争优活动、“三服务”活动以及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结合点,形成明确思路和实施方案,报有关领导审定,并尽快纳入程序,做好筹备和启动工作。

2、成立领导机构,为创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纵观机关品牌创建工作做得好的城市,都是地方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的结果,都有着健全的组织机构。建议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等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级机关工委,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在办事机构内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分工和职责,为推进创建工作奠定工作基础和组织保障。

3、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典型引路。建议在完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由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在市委重要会议上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以此提升活动层次,营造浓厚氛围。在面上宣传发动的同时,机关工委和部分市直单位要率先垂范,先行做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为面上推进树立典型,放好样子。

4、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在我市是首次开展,因此,我们应在深入总结工作实践和学习其他地区、部门(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来进行。就年度创建工作来讲,可以考虑分为四个阶段来推进: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宣传教育。第二阶段:培育打造。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论证和规划。第三阶段:实践推进。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组织实施。第四阶段:典型推介。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评选和宣传。

5、逐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要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导向的监督评价机制,把服务对象评价作为品牌建设成效的主要依据,通过开展社会评议、设立品牌监督热线等形式,让服务品牌置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之中。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完善、巩固优化服务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品牌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建议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前提下,可以升级提升,适时组织开展 “市级机关星级服务品牌”、“市级机关服务名牌”等评选及宣传推介活动,以此不断巩固活动成果,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第7篇】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如何通过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正确识别干部,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真实依据,是组织部门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组织部门近距离考察和鉴别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考核的方式方法,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现就我市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考核工作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在干部考核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上下功夫,坚持把“创新性、操作性、坚韧性、实效性”要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是否有贡献的标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和决策的落实以及本部门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跟踪考核。把日常考核和管理作为推进班子建设,解决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不仅重过程,了解班子和干部存在的问题,更重实绩、重结果,考察工作绩效、考察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健全制度,严考核、硬约束,突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是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表现的主要途径,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考察。

市委组织部与市纪委联合抽调人员参加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党政联席会议以及其它重要活动等,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有关人员个别谈话,查阅有关文件、工作资料和会议记录,考核工作人员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形成考察材料,并填写日常考核记录,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日常考核记录存入干部考核档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年度考核是指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年内的政治表现及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市委、市政府每年年末组成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察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

市直有关综合部门在年末、年初把市直各单位评比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报市委组织部,以便组织部门准确了解各部门过去一年的政绩情况,并对其新的一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考察。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联系,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年度考核采取领导干部述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调查核实、征求意见等方法,最后,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评定考核结果,提出考核评定意见。规范考察制度,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

为防止考察的失真失实,市委完善了干部考察机制,制定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把关,好中选优。实行考察预告制度,由组织部门将考察时间、内容、对象、程序和要求等在一定范围内提前1—5天,以公告、会议的形式告知干部群众。

实行差额考察制度,以往在干部考察时由于过早地确定了拟提拔人选,时常出现考察服从于安排的情况。在今年公开选拔经济开发区和农高园内设副局级干部过程中,我市尝试了差额考察,按1:3的比例,各职位确定了3名差额考察对象,考察组负责对差额考察对象进行全程考察、分析排队,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根据考察情况,按1:2比例研究提出了拟任用人选初步意见,最后,由市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票决出正式任用人选。

(二)科学界定考察内容,在对比比较中考察识别干部在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中,我们结合我市干部工作实际,科学地界定考察考核的主要内容。领导班子的重点考察内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的情况;贯彻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情况;精神状态、工作干劲、争一流、站排头的争先创优意识;工作实绩,领导经济工作的业绩与实际效果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战斗力状况;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廉洁自律、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依法行政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情况。

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内容:①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②是否具有求知精神、宽广的思想文化视野、战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实绩。④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危时能否挺身而出。

⑤“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良好的品德修养,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家教家风是否严格规范。⑥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风范。

考察“一把手”或“一把手”人选,要着重考察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观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良好的民主工作作风;在年度班子考察中,把考察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列为一个主要内容,对照岗位责任,着重考察年轻干部工作实绩,对照培养目标,着重考察年轻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考察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否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名、权、利方面是否经得起考验。

(三)建立实绩档案,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取得的实际成果,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是他们的思想、品德、知识、才干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档案,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宗旨观念,倡导真抓实干、争创业绩的良好风气,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依据。

实绩考核主要是对市委、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及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服务中心及工作创新等三个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侧重了解其在取得实绩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针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量化指标,分别考核。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目标。

每年年初,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依据实绩考核指标要求,制定本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栏目。二是自我总结。

年终,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对年度履行岗位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创特色等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书述职报告,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自我评价”栏目。三是群众测评。

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听取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对其年度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述职,并组织进行民主测评。四是个别访谈。

考察组分别接触班子全体成员、机关中层干部、部分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实绩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五是征求意见。

将实绩档案有关情况以《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发政法、信访、财政、税务、审计、统计、计生等职能部门进行认定审核,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量化评分。六是审核排序。

考核组综合分析考核情况提出考核建议意见,根据群众测评和征求意见反馈情况,综合汇总得分进行政绩排序,分别确定考核等次。能够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名列前茅,部门工作贡献突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有位置,履行岗位职责尽心尽力,胜任本职工作,分管工作实绩突出,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90以上的评定为优秀;能够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中间以上位次,部门工作在省市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分管工作实绩明显,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60以上的评定为称职;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下游水平,部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位置靠后,履行岗位职责较差,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评定为不称职。

七是结果运用。市委将把实绩考核结果直接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优劣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以考核定位次,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从实绩考核中被定为优秀的干部中产生,连续两年评定评定为称职的,建议调整使用,确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决定和提议免去领导职务,安排适当工作。

为防止搞虚假政绩、做表面文章现象的发生,实行实绩确认追究制。对搞虚假政绩的领导干部及有关人员,一经查实,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教育,造成重大损失的,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实行重大事件跟踪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重大事件跟踪考察制度,跟踪考察领导干部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尤其在今年的防治“非典”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防“非典”工作督查组,对市直部门、镇办防治“非典”工作进行了督查,对在防非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查处。在跟踪考察的同时,由审计部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步进行,双线并进。

组织部门对考察中获得的资料和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把单纯的经济责任审计转化为对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的组成部分。从20xx年7月开始,为更好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解决好先离后审、委托滞后、审用脱节等问题,我们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实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市直部门和镇街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审计三分之一,三年审计一遍,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任前考察、届中考评、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五)严肃考察考核工作纪律,确保考察结果的真实有效考察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严格实行“七不准”:不准封官许愿,讨好干部;不准借考察之机收受钱物,谋取私利;不准参加与考察工作相关的应酬吃请;不准通风报信,泄露考察内容;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干部,评价干部,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在考察中懈怠懒散、知难而退、回避矛盾。考察对象和有关单位领导人员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不准搞非组织活动;不准敷衍了事或搞形式主义;不准向考察组提供不真实情况;不准干扰或妨碍考察组的工作;不准打击报复反映其问题的人;不准随意扩散与考察组谈话的内容。

(六)实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与诫勉考察相结合,积极做好诫勉对象的转化工作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又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管理的一项复杂性工作。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通过信访、年度考察、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渠道,发现领导干部有苗头性问题就及时谈话,进行诫勉。

20xx年以来,全市共对12名科级干部实行了诫勉谈话,诫勉期半年。在诫勉期内,我们认真做好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针对诫勉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帮助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行跟踪管理,进行定期考察,促使他们彻底改正错误,按期解除诫勉。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交心谈心,卸去诫勉对象的思想包袱。诫勉对象一般来说社会压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往往抬不起头,甚至怨天尤人。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三谈话”活动,帮助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一是开展批评式谈话。

市委作出诫勉决定并下达《诫勉通知书》后,由市委分管领导或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及时找诫勉对象谈话,郑重指出问题,严肃进行批评。教育他们不要去怨天尤人,怪这怪那,而要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深刻反思,认真查摆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联系群众、勤政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改正缺点错误。

二是开展促膝式谈话。要求单位一把手切实负起对诫勉干部教育转化的主要责任,对诫勉干部不冷落、不歧视、不撒手,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其他领导同等对待,并规定每两个月必须找诫勉对象促膝谈心一次,帮助他们深挖思想根源,查找诫勉原因,督促他们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校准人生方向,甩掉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鼓励他们从哪跌倒从哪爬起,轻装上阵,扎实工作,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是开展同志式谈话。各级党组织把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纳入民主生活会或行政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他们认清错误,提高认识。

在生活会上,同志们对诫勉干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价,有一点小进步及时鼓励,有一点小滑波及时提醒。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

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春天般的温暖,党组织同志式的关心,从而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坚定起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结成同志式的关系和友谊。

2、注意交流换岗、激发诫勉对象的工作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诫勉对象诫勉,与环境、岗位有一定的联系。

市委根据诫勉对象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属于环境不优、岗位不适等原因而给予诫勉的,则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进行调整交流,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对被诫勉的领导干部,市委则分门别类,因人而宜,及时对他们进行岗位交流或职务调整。

一是降职交流。对工作能力差,方法简单,不善于处理群众关系,不能很好地胜任现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绩效和社会口碑差的诫勉干部,坚决改任为非领导干部职务,并且调离本单位。

全市有3名诫勉干部诫勉后调离了本单位,给予了降职安排。二是适才交流。

对原则性较强,有一定专业特长,但又用非所长,不能打开工作局面的诫勉干部,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三是回避交流。

对于因亲戚多,“房份大”,实行家族式管理,群众意见纷纷,单位矛盾重重而诫勉的,给予回避交流。

3、加强跟踪管理,防止诫勉对象的问题反弹。诫勉对象在取得一点小进步,特别是解除“紧箍咒”后,很容易旧病复发,出现反弹。

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对他们不是一“诫”了之,而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跟踪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他们的经常性教育管理,使他们诫勉后能按期解除诫勉,解除诫勉后不再受到诫勉。一是建立汇报制度。

市委要求诫勉对象在组织谈话之后,针对存在问题写出深刻的反思材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诫勉期间,要求他们每个季度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

诫勉期满,要求他们写好工作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以优异成绩迎接诫勉考察。解除诫勉后,要求他们半年内向组织汇报一次自己的工作,直至年度考核顺利过关为止。

二是建立考察制度。我们对诫勉干部重点抓好三次考察。

首先是抓好平时考察。对诫勉干部我们建立了花名册和管理卡片,并通过多种渠道,随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掌握他们的德才表现,把这些情况及时登记入卡,并适时进行反馈。

其次是抓好诫勉考察。诫勉期满,由组织部对诫勉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看其是否改正了错误,是否干出了新的成绩,并进行民主评议,看其在群众中的威信是否提高,然后根据考察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向市委汇报,由市委决定是否解除诫勉。

第三是抓好年度考核。在年度考核时,考察组还要对被解除诫勉的对象进行重点了解,广泛听取意见,看其是否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以防止问题反弹或新问题滋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考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给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强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考察工作经验缺乏,考核方法也相对简单,考察材料千人一面,有时不能如实、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优缺点。这些都给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完善、提高。

【第8篇】关于对苏州、上海两市依法治市工作考察的报告

关于对苏州、上海两市依法治市工作考察的报告

根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浩良同志的指示,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牵头,组织市委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市外经贸局、市工商局、市交通局、市建委、市司法局有关人员,就如何通过加强依法治市工作营造亲商安商便商的软环境及wto与地方法制建设等情况,于1月16日至19日赴苏州、上海两市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上海两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是苏州、上海两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共同属性。苏州和上海分别于1996年、1999年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起点高,力度大。

1999年8月,上海市委颁发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纲要》,确定每年8月16日为“依法治市宣传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黄菊任组长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市委机关的一个独立工作部门,明确一名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专门配备10名工作人员。

同时明确了办公室的四大工作范围:一是凡是涉及上海市地方立法的规划和计划,在报送市委常委会讨论之前,先由依法治市办公室审核把关;二是凡是涉法的重大改革问题,在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之前,先由办公室组织协调提出研究意见;三是《依法治市工作纲要》的实施由办公室进行检查、督促;四是围绕涉法的重大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市委决策提供咨询意见。苏州市委制定了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会议专题讨论依法治市工作,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和措施;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司法局合署办公,主任由司法局局长兼任;司法局设依法治理、法制宣传两个处共配备18人专门从事依法治市工作。

上海和苏州两市的各级财政部门都把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分别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每人每年0.1元的标准,按全市常住和流动人口之和计算,定期拨付给依法治市办公室专款专用。去年,苏州市在制定的《20xx--20xx年依法治市工作规划》中,又将工作经费标准提升到每人每年不低于0.15元。

【第9篇】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赴江西学习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

经区政府同意,十一月中旬市司法局基层处有关同志,及区司法局机关、基层司法所一行20人组成学习小组,赴江西南昌等地开展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完善和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颇有助益。

一、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先进做法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市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897个,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9706个,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调解网络。近三年来,南昌市全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847件,调解成功16443件,成功率达97.6%;防止民转刑纠纷115件249人,制止群体性纠纷械斗53起1527人,劝止群体性上访92起1855人,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真正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以来,为着力解决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问题,该市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批转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为契机,在乡镇(街道)开展创建“六有、四规范”调委会活动,在村(居)开展“五有四落实”活动,进一步推进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 抓住一个中心,切实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该市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经济建设,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该市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为该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该市以“爱民、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的“六民”工程为目标,充分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该市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始终牢记其服务本质,调解不仅单纯地注重“解决”,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达到“和解”,另一方面,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使人民群众与人民调解达到和谐、信任,同时人民调解员注重以素质示人、以真情感人,通过“自身”来教育感化群众知法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市民,从而降低和较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 加强层级互动,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联调联防

该市在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中,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楼栋民调小组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四级网络,通过四级调解网络的互动,实现了整个社区内的联调联防。

该市针对新型社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调委会主持,矛盾各方协调”的调解方法。例如该市建设桥社区的某生活小区是一个新建成商住小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管理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种纠纷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人数较多,如果调处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该市在调处此类纠纷时,首先是要求大家推选出代表(一般不超过5人),归纳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调委会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与代表协商对话;最后根据双方达成协议,由该社区调委会监督落实,并随时将结果反馈居民(业主)。通过这种调解方式,该社区已使300余户1100余人的大小共计28大类百余个大小矛盾得以妥善解决,而因为带有普遍性,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个社区的安全稳定取得了很好大的成效。同时在小区每个楼栋均成立了楼栋调解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5名调解员组成,组长一般由楼栋中的老党员担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他们直接居住在该楼栋中,所以可以最先了解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也相对清楚来龙去脉,加之本来大家就是邻居,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日常调解和预防工作中,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的作用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三) 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的调处力度

这里的“五员”是指进驻社区办公的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在该市,五员的进驻有利地支持和保证了各项纠纷的成功调解。社区所要做的就是确保五员能积极配合调委会开展工作。在调解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他们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缺,为调解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也为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拓展途径。

(四) 做到三个转变,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绩效的新增长

首先是,调解员由“量”向“质”的转变。一直以来,该市人民调解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南昌市、县(区)司法局加强指导,部署基层司法所和司法助理员采取有力措施,将那些比较年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可塑性较强、适应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基本实现了调解人员年轻化、知识化和规范化。如南昌市西湖区辖区内的各社区就招收了122名素质较好的下岗职工,安排在社区从事调解工作。同时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南昌市、县(区)每年都分级、分片对调解员实施培训。南昌市司法局主要对全市各县(区)科级干部、乡镇(街道)及大中型企业的调解委员会主任进行业务培训,请省、市法学界的专家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讲授法制课,或是组织社区人民调解员参与法庭审理旁听,以增强人民调解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依法调解的技能。各县(区)司法局负责对村(社区)调委会主任进行一至二期的集中培训,同时司法所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召开调解主任例会,通过“以会代训”,提高调解主任的业务素质。目前,南昌市全市人民调解员已实行持证上岗,由南昌市司法局统一向经培训合格的人民调解员颁发人民调解员工作证,在部分城区,还进行了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试点,由县(区)司法局聘用并颁发首席人民调解员证书。

其次是,调解工作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个结合:一是该市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法律服务相结合,即利用法律服务人员具有法律知识的优势,及时为调委会调处纠纷提供法律帮助,并定期为村(居)培训基层调解人员;二是人民调解与“148”法律服务专线建设相结合。2001年南昌市投资20万元建立了南昌市148法律服务平台,其后各县(区)、乡镇(街道)相继建立了148法律服务专线。为此,南昌市司法局相应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工作联动制度,使“148”掌握的信息情况,及时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所掌握,为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所掌握,基本形成了法制宣传、调解纠纷、处理纠纷、诉讼代理等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村(居)人民调解工作与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相结合,即一些重大的民事纠纷,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亲自抓,同时又要发挥好村(居)调委会的作用,保证小的纠纷不出村,大的纠纷乡镇(街道);四是人民调解与社区依法治理和社区文明工程中去,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工作;五是人民调解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即深入开展联防联调、民间纠纷大排查活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真正筑牢社会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再次是,调解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改革传统的被动受理纠纷的思维方式,转变为超前预防,主动排查,快速结案,使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南昌市司法局每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都要组织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活动。要求各人民调解组织做到“三排查”,即一般性矛盾经常排查,乡镇每半月定期排查,倾向性问题集中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纠纷隐患和一般性纠纷及时做到逐件登记归档,分轻重缓急,限时定人逐件调处。对梳理出来的可能影响稳定的疑难矛盾纠纷,协助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好化解工作。

(五) 开展三项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为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把人民调解工作引向深入,该市调委会坚持以创新活动为突破口,在社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争创社区“四无”活动和评选社区“十佳十优”活动等三大主题的活动。

为响应和贯彻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文明工程建设活动,该市使之与社区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并针对性提出做好“六个一”,即认一个好邻居、交一个好朋友、做一件好事、读一本好书、入一个社团组织、当一天志愿者,通过这项活动,社区居民普遍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认识。目前,该市有294名居民踊跃报名社区的各种群众社团组织,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有129名社区志愿者活跃在党员、青年、老年等十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中。在活动中,社区党员带头参加,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使社区逐步形成邻里和睦,风气良好的崭新局面。

争创“四无”活动是在该市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的,“四无”即无民间纠纷激化,无民间纠纷引发自杀事件,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上访,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闹事。该市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调委会的各项工作,使社区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完备,使排查、调处、应急、档案资料保管等措施手段日趋细致完善,并使社区的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00%,做好了群体性上访的零指标。

为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文明祥和、共建社区的道德风尚,从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杜绝不安定因素,预防违法犯罪,该市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了评选社区“十佳十优”活动。每年对社区内的十佳居民和十优家庭进行表彰,以此来激励居民向先进学习,向文明靠拢,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社区内居民群众争当十佳十优的热情高涨,对于我们开展调解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有利的正面影响。

该市通过开展三项活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很多矛盾纠纷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焕然冰释。

二、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通过此次赴江西考察学习,对我们今后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很有启发,南昌市的一些创新做法颇值得反思和借鉴。我们认为人民调解工作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中的,因此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照搬和移植南昌市的一些做法,而应当充分结合黄埔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黄埔区的“本土资源”,真正将好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我区的人民调解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从区委、区政府的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为大局服务,注重让法律先行,注重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打通道”,致力为重大任务完成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委、政府的新政策、新举措即将出台前,我们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预测,分析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注重捕捉矛盾纠纷的迹象和苗头,一旦发现有苗头和隐患立即组织人员予以调处,把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注重回访和信息反馈工作防止其反复,从而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铺平道路,为基层党委、政府当好“晴雨表”和“探雷器”。

(二)进一步加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充分挥发调解网络的职能作用

我区已经建立了区调处办——街司法所——社区居委会——居民组(经济社)四级调处网络,现全区组建有调解组织80个,调解员1505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调解网络。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而是应当进一步抓好社区调委会的“软件”和 “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待遇和社区调委会的工作经费,进一步改善社区调委会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健全调委会的规章制度上墙、成册,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调委会的档案登记和回访工作,真正使社区调委会做到“五有四落实”,从而,夯实基层维稳的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一线调解员的维稳作用。

(三)构建人民调解与“148”法律咨询的合作平台,加强对矛盾纠纷信息的捕捉

对矛盾纠纷相关信息的搜集、筛选、梳理、归纳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新课题,而信息工作的基础作用又往往容易被司法行政机关所忽视,司法行政机关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及时地调处纠纷。实则不然,及时地调处纠纷固然重要,但只要我们在矛盾纠纷发生之前提前做好消除隐患和预防工作,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事半功倍。

要做好信息的搜集、筛选、梳理、归纳工作也就是要在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搜集到信息,从众多信息中遴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将诸多相互关联的信息组成一个逻辑合理的 “推理事实”,得到合理的纠纷隐患“信息”,从而在苗头时进行提前预防和化解。因此我们积极探索和构建与“148”法律咨询的合作平台,通过“148”法律咨询热线发现信息,并落实好回访工作。法律咨询是一种便捷的信息搜集方式,对咨询人询问的有关情况,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记录和答复工作,掌握好当事人的情况,要提高纠纷发生的“敏感性”和“觉悟性”,从细微的咨询信息中发现纠纷的可能苗头,并及时落实好有关情况的回访和反馈,掌握好信息的“来龙去脉”,时时注意分析、核查“信息”的演变和动态,一旦认定信息中反映的纠纷隐患应及时报告,从而做出迅速的反应。

(四)注重人民调解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深化和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成效

黄埔区属广州市的老城区,地处郊区,居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根据多年调解工作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矛盾纠纷都与群众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通过此次江西南昌市的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应该能够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即在调解过程中注重普法教育,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与调处平息纠纷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通过人民调解活动来宣传法律法规等等方面,都有可发展和创新的工作空间。

(五)积极抓好预防,始终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认为预防就是最好的调处,即在矛盾纠纷未激化、演变为治安事件、群体性闹事、集体上访、刑事事件等等事件之前及时将控制和把握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并有效地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

那么我区应继续坚持并健全“三排查” 制度,即一般矛盾经常排查(街道每十天排查一次,区每月排查一次);倾向性问题集中排查(如股份制度改革排查、征地拆迁排查);重要时期专项排查(如春节、国庆、五一、八一等节日及二会期间等重要时期)。

(六)继续充实和培训人民调解员,打造一支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社区人民调解员是我们调解工作的“手”和“脚”,他们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我区的人民调解工作,因此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和充实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将有知识、有经验、有热情的同志充实到调解员的队伍中来,鼓励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律师等法律相关职业的同志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提高人民调解的水平和实效。

二方面是加大对四级调解网络中相关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社区调解员和居民小组调解员两级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强化和完善培训的有关制度,真正使培训学习和人民调解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人民调解员真正能够拉得出、顶得住、用得上。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10篇】最新小学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上海市北京xx小学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在导学服务中智慧育人”、“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核心理念,根源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教育的本质是给予“生命的关怀”、“智慧的启迪”的思想,颇具前瞻性和先进性。尽管受教育资源的限制,要想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还言之尚早,但我认为,上海市北京xx小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以下几点对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强调“服务”的办学目标。

上海市北京xx小学把四种服务作为办学目标,即:导学服务---指的是从学生个体的不同实际出发,对其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和诱导,并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促进其个体获得更充分、持续、稳定的发展的教育教学专业服务;充分的教育服务---学校致力于全员、全程、全域、全方位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资源和条件,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能获得充分的提高;优质的教育服务---“优质”体现在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机制、优良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育成果、良好的办学声誉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为学生设计满足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并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四种“服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十条导学建议。

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认知目标可以适度调整,情感表达尊重个人感受,认识判断不必高度统一,学习方法鼓励自主有效,教学活动多予合作交流,组织形式提供多种选择,重点难点要有个别指导,媒体技术支持学习互动,作业练习布置弹性要求,目标达成允许存在差异。这无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业评价。

上海市北京xx小学改革过去传统的“鉴定式”学业评价方式,开展学生差异性发展性评价研究,目标指向不是用一个共性的标准去甄别学生,而是基于学生的差异处境与需求,为其提供促进自我发展的引导。所谓差异性评价,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事实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元的方法,引导并促使他们在各个领域或层次都获得充分发展的评价服务;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以学生获得发展为基本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方式,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自主发展需求获得充分满足的评价服务。学校研制出了具有个别化、建设性、自主性、纪实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学生成长记录册,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项目引领的核心培训模式。

上海市北京xx小学坚持“教师自主、学校岗位自培、社会化进修”的教师教育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形成“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模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作为内容,加强实务培训;以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作为形式,注重研究实效;以互为资源逐层互动作为策略,带动整体提高。这三种方式务实高效,其《智慧育人---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一成功培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次研讨会起源于一位教师在区级教育技能赛上的一次失利。这位班主任在技能大赛复赛中失利,止步于决赛。当时这位教师还未得知结果,兴冲冲地跑来细述她参加第二关“案例分析”时的经过。从她的言谈中,张校长感到这位老师确实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她在叙述中所采用的操作行为是不够到位的,而且这位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张校长从她身上也看到了学校教师中的普遍现象。

于是,她请这位老师将参赛时的案例记述下来,同时将具有典型性的或是校内近期发生的事写成案例,让所有班主任、分管教导作文字分析,此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自我诊断,帮助教师提升育德能力。在阅完所有试卷的基础上,学校正式召开“智慧育人——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对所有个案逐个进行剖析,发扬教师思想上的闪光点、操作中的好办法,明确指出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并邀请区德育室的专家作诊断评价。一人虽然失利,团队从中受益。从这次研讨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校长细腻敏锐的捕捉能力、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催化剂。

五、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管理。

上海市北京xx小学不断探索与实践更为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供参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实行课程组织形式的“三个打破”:打破班级限制实施横向走班,打破年级限制实施纵向跑课,打破学科限制实施跨学科综合探究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这一点或许过于前卫,而且对于教师资源和财力要求过高,但是否能为大胆打破陈规、全面创新学校工作在思路上提供一些借鉴?

在欣赏和悦纳上海市北京xx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现状,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我们必须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发展的学生观和全面的质量观,进一步加大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和进程,特别是学校要建立起科学、发展、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评价机制,为办现代化教育和一流学校进行导向,同时,要鼓励和保护校长自主办学、开门办学。

二、要进一步加强校长学习培训,转变理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一个好的校长就代表一所好的学校。校长的先进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大胆的开拓精神,创造性的教改探索,科学规范的人文化管理,对于一个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和特色品牌形象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学校校长的外出学习和培训力度,使其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与知名学校和兄弟乡镇间多交流,多沟通,多切磋,以便更好的总结结验,发现并改正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取其所长,补己之短;鼓力支持校长多学习,勤思考,把管理经验上升为自己的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论证交流,使学校办出自已的特色,办出自已的品牌,办出自已的声誉。

三、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人文思想去影响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在重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特别是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第11篇】赴镇江、常州六市学习考察报告— 招商引资工作

赴镇江、常州六市学习考察报告— 招商引资工作

3月4日至7日,市政府办公室和外经贸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行4人赴扬中、丹阳、句容、溧阳、金坛、武进,学习考察六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大家一致认为,六市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营造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主要做法

1、坚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六市虽然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各不相同,但对招商引资工作都十分重视,动手早、行动快、成效显著。2001年,句容市共新批外资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3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倍和2.06倍。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涉外税收入库1.16亿元,外向型经济占全市经济份额已达50%以上;扬中市新批外资项目45个,合同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94万美元,分别增长144%和36%。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丹阳市新批外资项目90个,合同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14.9万美元,分别增长184.2%和47.1%。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个;金坛市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1.26亿美元、6107万美元,分别增长42%和21%;溧阳市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5000万美元、5771万美元;武进市利用外资总量居六市之首,共新批外资项目71个,协议利用外资2.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分别增长126%和18%。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目前已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该市。2002年,六市从头抓紧,及早安排,利用外资工作开局良好。丹阳市今年确定了每镇协议利用外资不低于300万美元的工作目标,今年1-2月份,协议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武进市计划年内利用外资翻一番,力争实现合同利用外资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仅1月份,该市已新批外资项目12个,增资项目3个,协议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12万美元。

2、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基地和窗口,不断推出有吸引力的招商载体。

园区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是吸引外资的主要载体,把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发挥各类园区在利用外资方面的'龙头'作用,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现实要求,更是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的主阵地。六市都十分重视园区建设,规划早、定位准、投入力度大。武进市有2个开发区。一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一期规划的核心区3平方公里已布满,正抓紧建设南区和北区。南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用于引进一般工业项目,北区17.5平方公里,利用不足3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发展重化工业。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区。利用环境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度假项目。该市在合理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在'两区'内划出启动区,完成拆迁、征地等工作,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去年仅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的投入就达1.5亿元。武进市30个镇兴建了43个工业园区,每区规划面积都在400亩以上,新建项目全部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态势。扬中市去年4月份起开始规划建设沿江工业(仓储)区,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市财政已投入近6000万元,目前水、电已配套,四条主干道已有1条通车,其它3条正在抓紧建设,今年将有3个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进区。丹阳市去年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1.1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预计投入1.5亿元。该市新世纪工业园正在规划建设9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已建成和即将完工6.5万平方米,已出租3万平方米,在第

一、

二、三年每月分别按7元/平方米、8元/平方米、9元/平方米收取租金,既方便了外商,缩短了项目周期,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丹阳市各镇都规划建设了特色工业园区,如司徒镇'眼镜工业园'、后巷镇'五金工业园'、新桥镇'灯具工业园'等等,去年该市有5个镇协议利用外资在2500万美元以上。

为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六市都制定了优惠的投资政策。句容、丹阳、扬中三市设立了'无费区',即在指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只收税、不收费',省政府以下文件规定的收费一律予以减免,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外商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扬中市还给予工业(仓储)区特别的优惠政策:凡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征地在50亩以上的独资项目,5年内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10年内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以财政奖励的形式全额返还给企业。

3、坚持把特色产业和资源作为对外推介的主体,努力形成项目的集聚效应。

六市的同志认为,外商到一个地方投资,最看重的是当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优势,适合他的企业发展,否则,你说破了嘴皮,人家也不会来投资。完全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就象国内电器产品打价格战一样,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根本之策。六市从本地的资源实际和产业实际出发,凸现自身优势,增强了项目的吸引力。扬中市是全国最大的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工程电器已占全国市场的20%,电器产品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额已达40%左右。该市紧紧抓住这一产业优势,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落户。目前,该市生产电器的外资企业已达30多家。其中,默勒电器有限公司由世界开关柜技术实力最强的km公司与中方合资,先后4次增资,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丹阳市是全国最大的眼镜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超过5亿元,该市一方面强化市场建设,配套市场设施,另一方面紧紧依靠市场载体,展开招商攻势,先后引进了40多家外资企业。金坛市是江苏省服装名城,该市注重以外引外,利用外贸生产企业与外商的协作关系,争取深层次的合作。全市13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中,近60%是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中,晨风集团1家引进3个合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在资源利用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句容市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引进了全国目前最大的台商独资企业京阳水泥厂,一期工程已投资2.8亿美元,二期工程已经批办,投资1亿多美元,将形成年产400万吨的生产规模。溧阳素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称,该市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引进了泰国独资的食品生产企业,总投资3000万美元。

4、坚持把创新的招商方式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六市在招商的方式上各有特色。句容市的同志认为,派驻招商能够接触到真正的客商,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招商途径。派驻招商要取得突破进展,人才是关键。句容市自去年2月份以来,先后在东莞和深圳龙岗区设立了两个办事处,每个办事处常驻2人。办事处的同志肯吃苦、有钻劲,没有交通工具,出门打'摩的',外资企业不熟悉,就翻电话薄,他们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每人每天必须拜访一名客商,每年回家不超过4次。经过努力,2个办事处一年不到引进7个项目,协议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去年底已开工建设。金坛市今年计划面向全省公开招聘10名招商人员,核定基本工资,并依据招商引资实绩给予奖励。扬中市经济开发区在北京、上海、东莞、温州设立了4个办事处,各镇也相继在外设了10多家办事处,他们感到,随着办事处工作的逐步到位,信息渠道拓宽了,办事处现在提供的信息量已与原有渠道平分秋色。

扬中市的同志认为,网络招商是一条成本较低、具有代表趋势的招商途径。 该市从去年3月份开始运作,5月份建立网站,并专门配备了一名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利用精心编制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录、台湾化工企业名录等基础资料,对搜集到的外资企业和跨国大财团、大公司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找准与本地产业的结合点,有目的地通过在商业网站发布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对方取得联系,进行项目洽谈。去年,通过网上招商,委内瑞拉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在扬中落户,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80万美元。

武进市和扬中市的委托招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武进市经济开发区高薪聘请了一名台湾人作为招商代理,每年发给15万元薪金,另按实际引进外资的5‰提成。去年共引进2个项目,协议利用外资4000多万美元,目前还有2个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正在洽谈。武进市的同志介绍,该市不少镇都相继聘请了境外招商代理。扬中市与同济大学紧密合作,委托该校在外留学生,吸引德国等欧美客商来该市投资,并专门按欧州风格规划建设了同济大学工业园。该项工作自去年下半年启动以来,先后已有3批客商前来考察,一批意向项目正在洽谈。

5、坚持把强化领导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提升招商的组织水平。

六市的同志认为,区位优势不如领导优势,领导带队招商容易见到外商的高层领导,洽谈时能够拍板定案,效果较好,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招商引资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丹阳市四套班子领导都主动学习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外向型经济,带头冲在外向型经济的第一线。每年市领导都组团到境内外招商。去年仅东莞一地,市委书记和市长每人就去了8次以上,分管市长去了11次。金坛市去年召开了2次全市性的招商引资大会,书记、市长亲自动员部署,督促检查,顶真较量,在全市掀起了一股人人知晓、人人关心招商引资的氛围。

发展开放型经济,仅有领导层思想的统一还不够,必须落实保障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句容市在财政支出上实施'三必保、两倾斜',即保工资、保稳定、保必办事项,向为民办实事倾斜、向招商引资倾斜。同时,对各级领导明确了'三不',即不懂外资不称职、不抓外资不称职、抓不好外资不称职。六市都制定了招商引资奖惩办法。为充分调动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句容市、金坛市规定,乡镇外资企业国税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各镇。武进市除对招商引资直接贡献者奖励外,还增设了相关部门引进外资奖和重大项目组织奖。对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者,各县市都实行一票否决,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句容市还规定,对连续2年未完成利用外资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

二、几点建议

结合六市的经验,联系江都的实际,应在以下几方面求突破:

一是在重点载体建设上求突破。随着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园区经济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园区经济必须要有超前投入,有投入才有产出。当前我市必须加快'一区四园'建设,突出载体招商,重点推进外资工业园和沿江工业园的开发利用。可以借鉴武进市的做法,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在外资工业园和沿江工业园规划启动区,加快建设步伐,拉开发展框架,尽快实现'三通一平',形成'卖点'。目前,周边县市沿江开发力度较大,可用岸线资源越来越少,港区是我市吸引大项目的优势所在,我们应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吸引一批'运输量大、用水量大'的大项目来我市投资落户。各重点镇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搞好园区规划,强化管理和服务,增强园区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辐射功能,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工业园。

二是在派驻招商上求突破。各驻外办事处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前沿哨所',能够接触到一批实实在在的外资企业老板,掌握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线索。发挥好各驻外办事处的作用,是拓宽项目渠道的重要途径。我市的派驻招商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一要充实力量。除现有的2个办事处外,各重点镇都必须在外商密集区派驻1-2个招商点。要选好驻外招商人员,把责任心强、盯劲足、业务精的同志充实到一线招商队伍中去。主要领导要亲自深入派驻招商第一线,分管领导每年要有1/3以上的时间在招商办事处,捕捉信息,拜访客商。二要保证经费。充分保证招商活动所需的必要支出。三要强化督查。细化、量化各办事处的工作目标,组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换。市外经贸局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密切关注派驻招商工作的进展,制定统一的实施意见,全面细化和落实派驻人员的经费和奖惩考核制度,规范运作,规范管理,力求派驻招商工作早出成效。

三是在特色产业和资源招商上求突破。利用特色产业和资源招商,可以增强吸引力,在竞争中产生优势,形成突破一个、引来一串的联动效应。我市在资源方面,油气储量丰富,有近10公里可利用的长江岸线。在产业方面,我市是著名的'花木之乡',有6万亩花木种植基地;服装、汽车配件、电力器材、电子电器、木业等产品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拥有一大批熟练劳动力等等,这些优势都需进行挖掘和包装。要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研究和分析,了解他们的产业结构、投资意向和投资计划,选择那些与本市实际有结合点的企业,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推介特色项目,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在以外引外上求突破。以外引外是许多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现实可靠的增长点。我们要继续关心和支持已在我市落户且成功运作的宏运、嵘泰等企业,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外商对江都的满意度,鼓励他们以老引新,达到办好一个、引来一串、带动一片的循环联动效应。要充分挖掘现有外资企业的潜力,做足增资扩股的文章,鼓励他们增加投入,滚动发展,使之成为体现江都'亲商、安商、富商'姿态的窗口。广泛宣传丹阳、扬中经验,引导外贸生产企业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强与外商的沟通联系,吸引他们来我市合资合作,投资兴业。

五是在'走出去、请进来'上求突破。'走出去、请进来'是各地一直利用的传统招商手段,也是扩大江都知名度、广交朋友的重要渠道。我们要继续坚持小分队、多批次、常出击,组织好境内外的招商活动。与此同时,千方百计地把外商请进来。邀请他们来江都实地考察,增强感性认识,体现我们的诚意和热情。要强化项目跟踪,对'走出去、请进来'取得的项目线索,要有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及时跟上去,摸透对方心理,选择对方所关心的问题,深入进行洽谈,最终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招商方式,如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

六是在组织领导力度上求突破。强化宣传。'一报两台'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意义,专题报道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兴奋点集中到招商引资上来,在全市形成'人人都是招商责任人,个个都是引资受益者'的共识。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市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联系1-2个1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洽谈和建设中的难题。强化考核。对招商引资贡献者予以重奖,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者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同时,把招商引资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使全市各级干部都为招商引资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12篇】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考察工作报告

近日,_____畜牧局组织业务骨干赴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学习生猪规模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进_____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县(区、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规划先行的理念,谋划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都制定了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其中大英县和安居区为_____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地区,确立了以生猪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把构筑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规模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监管等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系统工程。大英县委、县政府立足大畜牧、大产业、大发展,以区域发展、突出重点为原则,以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为前提,以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为核心,整合项目集中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带。注重“点、线、面”结合,力求从“点”上体现示范观摩效果,从“线”上突出规模效应,带动“面”上发展。沿隆盛—蓬莱—卓筒井一线重点打造标准化生猪繁育基地、养殖小区产业带,建设生猪样板片和示范片;在象山、玉峰、智水、蓬莱、卓筒井、金元等乡镇11个村建设天府白鹅养殖基地,集中打造蓬莱—卓筒井、蓬莱—象山、蓬莱—金元三条“稻—鹅”养殖示范带;在回马、蓬莱、卓筒井等乡镇集中打造商品肉兔产业带,努力把蓬莱、回马打造成肉兔养殖之乡,创立大英肉兔养殖品牌。

(二)以工业化理念,助推现代畜牧业“四化”建设。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三个县(区、市)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发展思路,实现畜牧业“核聚变”效应,联动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一是推进良种化。三县(区、市)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推广pic、dly,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建立完整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大英县的卓筒实业公司投资xx余万元在民主办事处租用土地800亩,建立了现代化万头生猪良繁基地,饲养优质种猪1500头,实施“369”工程(即:在300个村建立300个养猪专业合作社,每村6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每户单批存栏生猪30头,年出栏三批90头),建成年出栏160万头优质商品生猪的大基地,使全县的优质种猪迅速增加,大大推进了良种化进程。二是推进规模化。东方公司以“培育一流种猪,铸就行业金牌”为目标,在隆盛镇三家店村租用土地130亩建立工厂化种猪繁育基地,养殖种猪1500头,公司采取低价优惠、赊销、零成本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养殖。目前大英县有存栏100头以上规模种猪场18家,带动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3000余户。三是推进小区模式化。大英县生猪养殖小区严格实行“八统一”, 推行“多方联动”、“退宅进区”等新型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养殖农户采取实物配送与现金补助的方式,分别对圈舍、沼气池建设和种猪、仔猪补栏给予适当的引导资金补贴,全县建成年出栏千头生猪养殖小区38个,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小区4个。四是推进了生态化。三县(区、市)积极推广“发酵床生物零排放”技术和“养殖—沼气—种植—养殖”循环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稻田养鹅和种草养畜,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构建健康生态养殖。

(三)以市场化的理念,推进现代畜牧业机制创新。一是建立担保融资机制。大英县卓筒实业公司成立了联邦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养殖企业、业主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贷款,提供周转资金。二是建立利益联系机制。大英县在资阳“6+1”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机制。使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种猪场、专合组织、养殖户、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经营实体互动共赢。卓筒实业公司采取给农户优惠提供仔猪,提供饲料,无偿提供建设服务,保证优于市场价格0.4元/千克收购生猪,实行二次返利,保证农户每头育成猪最低收入50元。华蓥市的红源种猪场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赊销或按期付款的方式将二杂种猪和商品仔猪交与农户饲养,并与农户签订种母猪和商品猪供给、技术指导和保护价回收等合同。化解了农户面临的市场、疫病双重风险。

(四)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三个县(区、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大英县收编的人员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全额预算,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阳光津贴也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_____现代畜牧业建设与三(区、市)的差距

通过考察学习,可清醒地看到,我县现代畜牧业建设与其它地方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产、加、销一体化畜牧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二是产业化链条结合不紧,还存在脱链现象,在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或协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是点多不亮未成带;四是六方合作银行参与难;五是养殖业主现代畜牧业意识不够强,辐射带动力不强;六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七是县、镇对生产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八是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政策落实得不够好。

三、下步发展打算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到,全县出栏生猪135万头,外销仔猪115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到2500元,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生猪良种面达到80以上。把我县建设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区、_____省精品农业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一)抓好规划,建设畜禽生产产业带。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县、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畜牧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一是以321国道和泸荣线沿线为重点,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带,继续支持饲养50头以上pic父母代种猪且年出栏500头以上pic商品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二是以得胜、奇峰、太伏、潮河、海潮、天兴、牛滩等镇为重点,狠抓小家禽畜和节粮型草食牲畜的发展,建立小家禽产业带和草食牲畜产业带,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

(二)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一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抓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按照“三定一统”(定品种、定规模、定设备,统计外观)的要求,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_____猪人工授精总站和猪人工授精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良种化。二是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防控工作水平。三是坚持逢场必查的市场监管制度,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执法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培养一批技术带头人,为_____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创新运行机制,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推广六方合作模式。由pic种猪场提供提供父母代种猪和商品仔猪,饲料企业配送饲料,担保公司为种猪场和养猪户提供贷款担保,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负责养猪,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二是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兴旺牧业、天泉牧业、金海公司等)通过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仔畜禽、饲料、防疫、养殖技术,并按协议以增重计费方式付酬,农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寄养”模式。三是围绕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区域性特色优势畜产品主产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镇。实施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结合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坚持适度规模养殖,鼓励以年出栏生猪100头、肉鸡1xx只、肉牛20头、肉羊60只,年存栏蛋鸡1000只、奶牛10头为基本单元发展专业养殖户(场)。二是制定完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同时促进与象雨润、四海、高金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生猪产业发展,调动和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带动、行业推动、链条延伸、产品增值的重要作用。三是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和“发酵床生物零排放”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避免产生新的面源、点源污染。

(五)做大做强生猪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一是充分发挥县畜牧兽医信息网的功能和作用,按时对生猪生产、加工、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与国内主要行业网站进行对接,实现畜产品销售网上交易。二是加强宣传,以“蜀龙”牌商标为载体,在交通要道、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处设立广告牌进行宣传。对外调生猪统一佩带“蜀龙”牌商标,提升我县生猪的知名度。三是巩固和扩大“蜀龙”牌生猪产品的影响力,着力提升“蜀龙”牌生猪品牌的知名度,争创_____著名商标和_____省名牌产品,做大做强_____生猪产业。

(六)强化管理,搞好项目建设。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策划、编制、争取和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实现投入上的突破。二是根据_____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意见》(川府发[xx]14号)和《_____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围绕_____畜牧产业发展,重点挖掘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畜牧经济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充实和完善项目库。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项目实施不走样。

(七)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县政府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并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投入。二是认真落实对畜牧业已有的保险政策,引导鼓励规模养殖户参加保险,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三是鼓励金融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发展,简化___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生猪产业化建设贷款担保手续,降低担保门槛,进一步解决生猪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对符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求的养殖基地建设,优先配套安排“金土地”工程、红层找水、沼气建设、环保治理、农村公路畅通(通达)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

【第13篇】福建党建工作考察报告

福建党建工作考察报告

萍乡市组织部门党建工作考察组(第4期)

根据今年全市组织工作安排,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党建工作先进经验,7月19日至23日, 由市委组织部曾祥军副部长带队,各县区委组织部部长或分管副部长和市委组织部党建科室负责人一行12人,赴福建省漳州市、泉州市、福州市考察学习了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建工作上锐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方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经验相继被《人民日报》、中组部《组工通讯》和《党建研究》等报刊推介。在我们考察的三个地市中,漳州市是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城市之一,泉州市被中组部和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福州市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其经验均被中组部在全国推广。

(一)漳州市直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漳州市直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从2003年4月初开始,至8月底告一段落,历时五个月,分为思想发动、学习培训,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抓好整改、巩固提高等三个阶段,在漳州市直机关66个党委、34个党总支、555个党支部进行,共有9343名党员参加。整个教育活动做到了 “工作细、过程实、要求严、质量高、探索新”。漳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1、精心谋划,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在准备阶段,全市抽调86人组成6个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个别座谈等形式,就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研究对策。二是进行组织整顿。共调整了7个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实了39名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督促并落实了42个届满的党组织及时进行换届选举。三是认真制订方案。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工作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审定后上报中组部。四是举办骨干培训班。市委举办了市委巡视督查员、市直机关党工委直属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及联络员共220人参加的培训班。与此同时,市委向每一位市直机关党员发出参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每位党员填写签收回执,确保无一遗漏。

2、深化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质。一是突出重点,认真学习原著。在第一阶段,坚持每周

五、周六两天集中学习,原原本本地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保证集中学习时间在40个学时以上。在第二阶段,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在第三阶段,深化学习效果,落实整改措施。二是联系实际,进行典型教育。充分发挥“谷文昌精神在漳州”的典型优势,编写了郑培民、谷文昌先进事迹等学习资料,对党员开展“学习谷文昌、争当好公仆等活动。三是解决难点,开展专题讨论。设置了 “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如何身体力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促进漳州发展; 如何弘扬谷文昌精神,实践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三个专题,组织党员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讨论。四是充分运用载体,做好结合文章。采用专家讲座、党课辅导、专题讨论、知识竞赛、外出参观、电化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和载体,通过学习效果。尤其是市委书记带头给全体党员上党课并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大大激发了全体党员的学习热情。五是做好补缺补漏,保障全员培训。对690名因事、因病请假的党员进行了集中补课,保证了学习教育覆盖到全体党员。

3、剖析评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一是明确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市委统一制定了漳州市直机关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各单位党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相应提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二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热线电话和网络服务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共14746条。在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中,共邀请了324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群众代表参加,将每个党员的评议初步意见在单位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规范民主评议步骤。市委制定了《关于做好市直机关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意见》,按照“分组评议、联合测评”的办法,规定互评小组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10名,合理划分评议标准,然后在单位中进行党内民主测评。四是领导带头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评议前带头开展谈心活动,评议中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评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整改,在党员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五是严格把关,确保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基层支部把好本支部的党员自评关、互评关和测评关,基层党委把好政策关和审查关,省委蹲点组、市委巡视督查组把好民主评议的材料关、程序关和质量关。

4、整改提高,增强教育活动实效。一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分别制订整改方案,公开整改措施,作出整改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市委召开市直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承诺大会, 15个重点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在会上作出整改承诺。二是全面落实整改措施,从落实责任制入手, 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三是积极探索群众评价机制。市委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接受提问。整改阶段后期,在1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中进行满意度测评。四是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答题目、提建议、出办法”活动。共收到建议、办法8656条。五是做好处置、表彰和验收工作。试点工作结束前,市委试点办抽调了120人,组成40个检查组,对市直机关单位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了检查验收。参加教育活动的9208名正式党员中,有1 050名被评为优秀党员,8114名被评为合格党员,24名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20名被评为不合格党员。

漳州市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不仅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和“对下解决问题、对上回答问题”的预期目的,而且为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1、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健康开展。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做到谋划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依据,推进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动力,检验工作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效果为根本标准。

2、必须始终统一思想,充分激发党员参与教育活动的内动力,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只有把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要部署上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才能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确保广大党员的广泛参与和行动的统一。

3、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开门教育,确保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只有真心实意请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群众考评机制,才能使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4、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只有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把教育活动放在发展第一要务和当前各项中心工作中去思考、去展开,教育活动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拥护、支持,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5、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拓展工作思路,确保教育活动上新水平。在形式创新上,漳州市在学习培训阶段就设置了三个专题,注意把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电化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在载体创新上,开展了以“下基层听意见、办实事解难题、当先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制创新上,着重建立健全了群众参与监督和评价机制。在专题研究方面,创造性地开展了“答题目、提建议、出办法”的专题讨论活动,回答好中央提出的“六个方面问题”。

6、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先进性教育活动能不能健康顺利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领导。漳州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参加试点工作的各级党组织认真对待,投入了足够的领导力量,并逐级建立了严格的领导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一个由省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省委派出的蹲点组、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市委派出的巡视督导组以及各基层单位的联络员构成的机构完整、运作高效的试点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市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上到下构建了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抓一班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泉州市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有非公有制企业21502家,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80%以上。近几年来,泉州市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为突破口, 以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为重点, 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8813名,已组建党组织1739家; 党组织覆盖企业18474家,覆盖率达到86%,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2000年初和2003年底,泉州市先后被中组部和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泉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1、明确目标重点。市委明确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以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以“组建党的组织、壮大党员队伍、建好领导班子、开展党的活动、加强群团工作、发挥党建作用”为重点,力争两年内使所有职工在5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的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2、完善组织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市、县、乡(行业)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委成员协同抓。在组织机制上,市、县两级健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各县(市、区)委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企业较多的56个乡镇(街道)成立了企业党委,145个村(社区)将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总支)。在人员落实上,实行了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市、县两级党员领导直接联系458家企业;试行了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制度,两年来选派了1479名党建指导员,每人挂钩联系一至若干家企业。在作用发挥上,切实发挥市、县两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作用,发挥县(市、区)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的管理和督导作用,发挥乡镇(街道)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作用,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网络,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创新办法路子。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党建工作的实际, 围绕服务发展主题,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树导向,通过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那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那里,党的作用就体现到那里。一抓组建。坚持“因企制宜、灵活组建、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断完善“建、联、挂、靠、派、统、跨、升”等组建模式。二抓队伍。按照“发展党员、引进党员、挖掘党员、招聘党员、下派党员”的要求,把荐派党员与实施下岗待岗人员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导、联、调、派、挂、转、荐、聘”等办法,灵活荐派党员骨干到企业工作。三抓班子。各地围绕市委提出的“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促进一家企业”的要求,创新党务干部选配方式和管理机制,采取选任、委任、派任、兼任、聘任等选配方式,选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四抓群团。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情况,树立“大党建”观念,正确把握党组织建设与群团组织建设的关系, 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 以群团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建设。切实制定和实施党工团建设规划,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先行建立群团组织,通过群团组织“推优”,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创造抓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利条件,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工团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4、重视抓好服务。在工作方法上,切实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为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方面,采取了五种办法:一是由企业在管理费中开支;二是通过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筹集资金;三是党费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四是县(市、区)党费使用适当向非公企业倾斜;五是通过建立党工团大党建格局,使用一部分工会经费。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不愿亮明自己身份、流动过于频繁等情况,强化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定期开展企业党员普查工作,推行党员证制度和党员身份确认制度,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简化组织关系接转手续,采取思想动员促转、组织联系协转、发电发函商转、派人派车帮转、报销路费助转、评先评优励转等办法,支持和鼓励外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出台外来党员“五个优先”, 即优先录用员工、优先提拔使用、优先安排入户、优先推荐劳模、优先安排参政,鼓励外来党员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工作。通过采取在退休干部中“请”、在应聘职工中“找”、在企业职工中“育”的办法,积极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三年来全市成立了196个流动党员服务站,共向非公有制企业荐派2982名党员,有1597名外来党员亮明身份。

(三)福州市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福州市2002年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后,市委提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立足实际,着眼于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努力构建“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内涵丰富、服务载体有效”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服务机制,使城市社区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市委专门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市“社区办”作为市委常设机构,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市财政拨出专款完善了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及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三室一中心”建设,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社区日常工作经费2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坚持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作为深化社区党建、推动社区服务上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市以四级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为基础,以“福州基层建设联动网”为平台, 以开展“三必访”活动为载体,形成了党组织相互服务和党组织为党员服务的网络体系,为凝聚党员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奠定了基础。福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1、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四级网络。市里成立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管理办公室,5个城区建立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指导中心,33个街道建立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285个社区和“两新”组织建立了党员服务站或服务点,为党员提供组织归属、交流沟通、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协调援助等精神和物质需求服务,构建起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精神纽带和物质纽带。各街道党工委还采取“三个一点”(市、区党组织拨一点,街道财政出一点,辖区党组织和党员捐一点)的方法,设立困难党员补助基金,累计筹集资金近30万元,发放补助金11万元。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先后为4000多名党员解决了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有2300多名“口袋”党员亮出身份。

2、建设“福州基层建设联动网”。市财政投资近200万元, 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局联合创建“福州基层建设联动网”,形成市、区(县)、街(镇)三级基层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网; 设置了视音频点播功能,全市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在所在的街道(乡、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随时了解全市党建信息和各种实用技术信息,从而把党建工作与基层、群众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3、建立“三必访”制度。在全市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三必访”制度,做到党员新进社区必访、遇到困难必访、年终必访,并逐步向居民群众、辖区企业拓展。党员服务体系的形成,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几点启示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到,漳州市、泉州市、福州市在党建工作方面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之大、信心之足、投入之多、效果之好,给我们以十分深刻的启示。

1、搞好思想发动,解决认识问题,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前提。漳州市各级党组织注重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氛围,不断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在教育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针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作好解疑释惑工作,尤其是把领导干部认识到位作为统一思想的重中之重,在各个阶段都强调以思想认识到位来保证实际行动的到位。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思想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途径。漳州市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创新精神,开展“下基层听意见、办实事解难题、当先锋促发展”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此为载体,把学、查、改贯穿全过程,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领导到位,一把手作好表率,是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漳州市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不仅认真谋划、设计教育活动, 而且认认真真抓落实;不仅开局、起步阶段工作抓得实,而且善始善终,一以贯之;不仅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而且注意发挥表率作用。

4、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各项工作,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应是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本领,不断探索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途径、载体和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5、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变管理为服务,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泉州、福州二市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视为党员服务,较好地改变了过去党组织对党员管理中,要求党员履行义务多、党员享受权利少的状况,对解决当前非公企业党员和社区流动党员不愿亮出自身党员身份等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切实加强党组织对非公企业党员和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他们的作法,值得我市各级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中予以借鉴、吸收。

在考察党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对组织工作的其他一些方面进行了了解。福州市去年对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干部考察采取了先行调研的做法,近期在抓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管理、党政机关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范政法部门干部管理工作等方面连续出台了四个文件,这对我们做好干部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对搞好我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

1、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前充分做好思想、组织、舆论和资料等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市内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大造声势,组织党员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章,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形式内容和方法步骤,为开展教育活动做好舆论和思想准备。二是要摸清“家底”。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达到“四个摸清”,为制定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正式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要抓紧搞好组织整顿。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抓紧对那些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无力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整、充实和整顿,并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针对那些停产、关闭和进入破产程序企业存在不稳定因素、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和活动经费紧缺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好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面临的突出困难,为在这些领域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组织准备。

2、找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好工作方案和先进性标准。要根据对不同行业党员队伍情况的调查摸底,找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施策,确定教育活动的目标、方式与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类别党员的职业和岗位特点,提出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比如:机关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企业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农村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标准和要求,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流动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先进性标准和要求,可视具体情况分别制定。

3、举办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骨干培训班。在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前,市委要举办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骨干培训班, 目的是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学习、领会好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搞好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4、制订出台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规范性意见或细则,规范评定格次,确定相关的标准、界限和程序。一方面,使评定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出口”工作落到实处,以达到教育党员、纯洁组织的目的。

5、加强领导,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进行。一是构建科学的组织领导体系。市委和各县区委、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市各人民团体党组和驻萍省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都要成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联络员。市委和各县区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部署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时,要分级下派巡视督导组,确保教育活动扎实开展,落到实处。二是建立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着重强调一把手的责任,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自上而下建立教育活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完整、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确保工作责任的落实到位。

(二)对加强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1、在市、县(区)两级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安源经济开发区(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将非公有制企业相对较多的村(社区)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明确专人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其党建工作进行帮助指导。

2、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市、县(区)、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直接挂点联系服务企业。

3、进一步抓好“一建三抓创四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程,制定验收标准,严格考核评优。

4、建立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等争先创优活动。

(三)对加强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1、建立市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

2、在全市各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分别设立党员服务中心或站点,为社区党员提供人才交流、劳动就业、司法援助、扶贫帮困等系列服务活动,可先在安源区、安源经济开发区(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试点。通过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形成“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之间相互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和党组织带领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机制。

3、开展社区党建星级达标活动,按照社区党建的内容分门别类提出星级标准、达标时限,定期检查验收, 以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4、建立社区共驻共建机制,拟出台相关文件,认真组织实施。

【第14篇】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做好今年全市组工会议的准备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共同组成考察组,由市委组织部周鹤龄副部长、邵正平秘书长带队,于去年11月10日至13日,赴浙江省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与浙江省委组织部,金华市、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委组织部领导、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等进行交流座谈,并实地考察了义乌市小商品城、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虎打火机厂、康奈集团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情况。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收获不小,不仅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且还使我们了解、学习了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成果和宝贵经验,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一、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非公经济发展很快,到2001年底,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5%,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7%。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180.81万个,从业人员777.62万人。在温州等地,非公有制企业已超过全市企业总数的90%,实现工业产值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省较早开展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十四大以前为起步探索阶段,党建工作进展缓慢;十四大召开至1999年为指导探索阶段,浙江省委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领导和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1999年以来为规范探索阶段,浙江省委下发专门文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逐步规范,主要做法有: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的力度。一是省委领导亲自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省委书记亲赴各地,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专题调研;由一名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担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二是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金华市、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等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充实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量。三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召开专题会议、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部署落实。

第二,以较大规模企业为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内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浙江省采取分批分阶段、先易后难的方针,首先抓住重点,开展党的工作,即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有党员,10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建立党的组织。具体做法包括一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法向基础薄弱的企业选派党的工作员,密切党与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的联系,为建立党组织奠定基础。二是温州、义乌等市建立领导“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包好一个片”的党建工作责任区,指定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直接抓联系点企业党建工作。三是指导各地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尤其是“隐性”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准备条件。

第三,创新载体,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除重点抓好较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外,浙江省还从该省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推动有党员但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通过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一些市、县根据非公经济的发展特点,依托新载体,创建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很快,多数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在小商品市场中,该市形成了依托小商品市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绍兴市有的地区以纺织工业为主,有的地区以精细化工为主,有的区域以家具制造为主,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块状经济的趋势,该市从其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组团式的方式建立党组织;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自发组成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数量很多,则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党组织。

第四,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一是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1996年底温州市神力集团公司总裁决定筹资2.7亿元上一条生产线,企业党支部了解到这个项目市场前景不好,力劝企业改变决策,使企业免遭破产的厄运。二是帮助化解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很多企业建立了劳资矛盾调解委员会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了职工队伍。三是结合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需要开展工作。义乌市小商品城党委针对个体劳动者在语言沟通、营销策略、电脑知识等方面的学习需要,创办个体劳动者培训学校,免费对经营户进行培训,受到经营户的好评。

第五,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各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包括:内部选拔和让一些素质好的转制企业党支部书记留任;结合双向选择,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的工作员;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招聘党务干部。一些市、县,还在机关选拔干部,采用挂职锻炼等的办法,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以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主要形式有:举办骨干培训班,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名校培训。第六,抓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一是逐级建点,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示范群。二是明确示范企业的要求:“班子精干高效、党员形象突出、促进发展有力、政治优势明显、自身建设扎实”。三是注重示范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金华市建立示范点以后,各县(市)非公有制企业到市级示范点学习的就达到了300余批次。(二)浙江省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前,浙江省社会团体不到30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中介机构基本没有。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来,浙江省新社团组织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分布到各个领域。到2002年5月,全省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共有9738个,专、兼职工作人员4万余人;民办非企业单位7422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中介机构4782个,从业人员4.3万人。为了引导新社团健康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开始对新社团党建工作进行探索。2000年初,浙江省委对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2002年初,浙江省委又提出把探索和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作为2002年省委抓党建的一个重点。浙江省各地、各部门从调查研究入手,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

主要做法有:第一,从实际出发,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一是对各类新社团组织进行复查、登记和清理整顿,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做好新社团组织中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借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为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和发挥党的影响力准备条件。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建”的原则和“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重点做好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实力较强的新社团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第二,创新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是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十带头”等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活动。第三,加强工作指导。一是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目标。二是理顺隶属关系,很多市、县明确规定,新社团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二、几点启示考察中,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给人总的印象是工作扎实、有特色、操作性强、有理性思考,有良好的社会效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方面,温州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市各级党组织致力于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储蓄了丰厚的民间资金,去年市民存款达1600亿元。该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利用这些民间资金,建成了一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城市建设项目。温州机场、铁路、欧江一、二、三桥等一大批项目,都是利用民间资金而建设的。温州市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进、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收入不断改善,反过来,又促使该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业主的欢迎、员工的拥护、群众的支持。与温州市的情况类似,浙江省很多县、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非公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浙江省的做法,对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很有启发,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找准工作突破点,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众多,50人以上的企业虽只占企业数的10%左右,但占职工总数的53%。浙江省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确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三年两目标”的具体目标:以较大规模企业作为党组织组建的重点,用三年的时间,努力使50人以上的企业都有党员,100人以上的企业80%单独建立党组织。这使得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产生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应。目前,浙江省20000多家50人以上企业中,有党员的企业已占95.6%,虽尚无党员但已有入党积极分子的占4.3%;在9000多家100人以上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占93.5%。这表明,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形成科学的工作策略,对于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2、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设置要灵活,不拘一格。

浙江省的绝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浙江省在重点做好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对那些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市场等载体,建立党组织。这些做法,突破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党组织建制方式,对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起了积极的作用。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活动要与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就党建论党建。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很多典型事例,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协调企业与社会、政府、职工等的关系,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有的通过开展企业文化等活动,凝聚、联系职工,增强企业职工对企业和企业党组织的认同感;有的通过为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健康发展。凡此种种,都使企业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有为”,实现党组织的“有位”,避免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两张皮”,赢得企业主、职工的支持和拥护,值得我们学习。4、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在考察中,浙江省委组织部和有关市、县组织部同志都谈到党务干部的重要性。

谈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能否有效运转,关键在支部书记。基于此,浙江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并把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党的工作、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人才库,通过内部选拔、公开招聘、组织选派等多种方式,配置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其中,他们在机关中选拔干部,派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两年(在挂职期间保留工资等基本待遇),开展党的工作,两年后自行决定回原单位或留在企业中的做法,很有力度。这些做法,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5、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但不能够机械地照抄照搬。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上海市的两新组织的情况与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新社团组织的情况有很多不尽相同之处。例如,浙江省一些市、县,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资本也相对较少,因此这些企业没有被列入其“三年两目标”的工作重点之中。而在上海,很多民营科技企业,虽然人员不多、规模不大,但却拥有大量资本;从长远来看,未来这类企业在数量与规模等方面还会不断增长,这就使我们不能不关注这类企业的党建工作。

又如,浙江省民营资本雄厚,较少有外商投资企业,上海市却有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还如,浙江省的商会、行业协会等,很多是经营者自发建立的,民间性很强;上海市的很多行业协会,原来是隶属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现在虽然脱钩改制了,但仍带有一些官方色彩;等等。所有这一切,决定了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模仿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而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在学习考察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对上海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深入调研,研究确定下一阶段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和突破口。

二是从两新组织实际,依托不同载体建立党组织。突出重点,做好在企业规模较大、党员和职工队伍稳定、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同时,对那些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性大的两新组织,从其实际出发,依托工业园区、商住楼宇、流通市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载体,建立党组织。三是着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干部队伍。逐步建立全市两新组织党务干部人才库。探索通过组织选派和市场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的党务干部人才导入两新组织的机制,扩大两新组织党务干部的来源。充分利用党校和干教基地等的作用,抓紧对两新组织现有党务干部的培训。四是做好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制定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适合两新组织变动快、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新机制。五是逐步建立一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明确示范点的要求,逐步形成示范点群,不断总结推广示范点的经验,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六是总结经验,研究制定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意见。

【第15篇】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报告

月日—日,市财政局专题学习考察组一行人赴北京市宣武区、西安市雁塔区财政局就加强财政管理,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学习考察,两区的生动实践为做好我市财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基本情况

北京宣武和西安雁塔两区主要基础数据情况如下:

×区名

×行政

×级别

×××年亿元

×××年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对财政收入贡献率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人均财政收入万元

×三条保障线人

×财政局机关情况

×总人数人

×其中

×内设科室

×在职人员

×教育人

×政法干警人

宣武区

地师级

雁塔区

副地师级

常德市

地师级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德与宣武区在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上大体接近。与两区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常德不足两区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财政供养人口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区的十分之一、雁塔区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宣武区突出完善了三项管理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市、区两级实行了彻底的分税制。严格分事、分权、分税,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将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列为区级固定收入。××年,区级固定收入为亿元,约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将项主要税种列为市、区两级共享税种,除所属区域内城市建设维护税市里集中之后,市与区xx分成外,其余所属区域内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项收入,市区一律xx分成。××年,实现共享税收亿元,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此外,区级征收管理行政性收费、国资经营收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仅亿元,约占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二是扶植重点骨干税源。从年起建立了部门领导与驻区单位联系制度,优化驻区内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中国安全印务公司、北京供电公司等家重点单位的周边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和留住本地重点税源。三是促进收入平衡增长。在保护重点税源的同时,平等对待其他驻区企业,鼓励公平竞争,市政府统一取消了税收返还政策,每年根据增长水平,确定左右的均衡增长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区之间调剂和陡增陡降。对于超均衡增长比例部分,市里拿走超收的,年终结算时直接扣除。

⒉完善资金统筹机制。积极探索全口径预算管理方式。从年起就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事业性收费纳入专户管理。从年起实行综合预算、收支统编,并取消了收支挂钩,以上年收入完成数作为确定当年收入任务的基础,对于收支脱钩后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单位,政府责成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明原因,并扣减单位预算拨款。从年起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部门预算,各单位的公共设备设施配备和公用经费严格执行定额标准,财政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后给单位一个控制数,部门只准报送一次。由此造成的项目资金不能到位,完全由单位负责。到今年八月底止,财政预备费没有对各预算单位办理一次追加,对于年底超收的安排主要用于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和加大政府公益性项目的投入。从今年月日起,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了单位的津补贴和奖金发放标准。

⒊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清理出各种直接或显性债务亿元。从××年起,每年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地价收入部分中筹集预算偿债资金万元。今年对土地取消了协议转让,及时提请政府不搞政绩工程,并结合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正在抓紧测算、寻找财政资金风险临界点后,向政府进谏,出台控制债务办法。

(二)雁塔区初步建立了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设置预算控制备查薄。财政总会计每月拨付预算单位经费的同时,向会计核算中心下达预算执行指标(调整预算时随时追加追减预算指标),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指标,结合拨款单,建立预算单位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表。内容包括各预算单位年初预算数,截至当月累计指标数以及执行数。预算单位支出一旦接近累计指标,核算中心就及时预告预算单位。超过累计指标,则无论该单位账面是否有余额,一律停止报账,从根本上保证了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

⒉严格控制借款。原则上对单位一律不预借资金,对于有特别规定,需要特事特办的项目,督促单位限期偿还或履行报批程序后列支,往来一律不结转下年。

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按提取政府调控资金,然后再综合预算,同时对收入实行动态监控,化解支出风险。

三、主要体会

本次学习考察总体上感觉收获颇丰。两区不仅在专门课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其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两区特别是宣武区的很多工作走了在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⒈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比较高。宣武区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底子摸得清。通过《单位基本数字表》,可以对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办公自动化、办公取暖面积、租用面积及办公桌椅等情况一目了然。如预算单位电脑,细化到了台式机和笔记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机型,打印机细化到了针式、喷墨、激光打印三种类型,所有设备均有购置时间。每一个单位的基本数字都非常明确,由此可见,他们的基础工作是非常扎实的;二是表格设置比较完善。每个预算单位填列张表,即部门预算汇总表、人员支出预算明细表、公用支出预算明细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明细表、一次性专项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基本数据表。这些表格的设置与我市基本相同;三是定额标准严格明确。该区制定了四大类标准,即: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安排的经费标准和公共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有的标准定得非常严格,如对计算机的添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每人一台,每台计算机最高限价元,窗口部门服务大厅可配备液晶显示器,最高限价元。因特殊需要配备笔记本标准为: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配,至人单位配备台,至人单位配备台,人以上单位配备台,且每台笔记本电脑最高限价元。计算机仅满足一般办公配置要求,不配语音录入、音箱、耳机、移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配件,使用年后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对复印机的添置,一般行政单位配备台,公检法最多不超过台,数码复印机最高限价万元,特殊单位最高限价万元,使用年限达年或印数达万张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再如办公用房的粉刷标准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粉刷年限不少于年,装修标准为新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旧的装修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装修年限不少于年等等。一个年度的区级部门预算编成多页的本书,重达公斤。

⒉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比较活。北京市、区两级严格执行分税制并停止返税后,市、区两级的招商引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一味减免税费招商转为统一税费政策,优化办事环境,诚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较规范。宣武区的人员经费比较透明,干部除正常工资外,福利、津贴和奖金实行了统一。公用经费标准普遍比我们要紧,额度比我们要低,有的只有我们的。如对车辆严格按编给钱,且档次较低(每台排气量以下,单价含牌照费、附加费、第一次保费万元以下),用于车辆的经费每年每台万元包干,包括燃料、修理、养路、过桥、停车等费用,保险费平均每台每年元,另由财政统一安排。对车辆的购置,每年由财政部门按使用年后更新原则,提请书记、区长研究一次,同步实施政府采购。会议费除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外,一般不安排会议费。电话费按内设机构及领导职责核定电话部数,每部电话每年控制元,且暂不安排上网经费。单位办公用房严格按标准在区政府审批同意的基础上核实面积后予以安排,不足面积可通过租赁解决,房租按标准审核后安排。对专项支出管理特别规范,区政府不直接接收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一律转财政局受理,除极为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年底视超收情况集中研究处理。

⒋防范财政风险准备比较充分。宣武区的各种建设性负债有近亿元。从去年起,每年从有关专项资金中拿出万元以上筹集偿债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筹集亿元。雁塔区对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按筹集调控资金,两年约筹集万元。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抓好财政工作的认识。首先是财政系统全体干部统一认识,坚定抓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压头和厌倦情绪,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系统内部之间应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积极宣传。多宣传常德与外地在财政基本状况上的差距,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包括预算单位对财政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形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氛围,坚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压缩高档消费性支出,形成财政与领导之间、财政与单位之间既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又千斤重担千人挑的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一是参照宣武区做法严格制定统一的比较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设备配备标准,能从紧的坚决从紧,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二是做好细化预算的各项工作。在已确定报送人大送审个单位基础上,对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细化预算的单位由个增加到个,对各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搞准,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并做好四本台账(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公用设备情况台帐、专项项目情况台帐、预算外收入情况台帐)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各预算单位按轻重缓急排列细化后的专项,在考虑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突出工作重点;三是严格控制或减少年中追加,维护和保证部门预算的严肃性。除天灾人祸、抗洪救灾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进一步理顺区、县(市)财政体制。建议从××年起,对区、县(市)财政体制实行适当调整:一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流转税超基数分成办法,全部留归区、县(市);二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城建税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对区、县(市)屠宰税收入集中的办法;四是市驻区、县(市)企业所得税部分全部下放区、县(市),但中央、省驻区、县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变。

(四)进一步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规范的设备购置、更新、调剂、报废等制度;二是建立统一的津补贴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指标控支制度,硬化预算约束。正常情况下,所有预算支出都应与时间进度挂钩,发现超支苗头,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集中支付局)应提前预告单位,采取相应控支措施。

(五)进一步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象抓招商引资一样,加强与现有骨干财源的联系,建立市领导挂帅、各工作部门包点联系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做大做强。

(六)进一步防范和化解财政的潜在风险。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年起,开辟筹集偿债资金来源渠道,一是预算每年安排万元;二是从城建税收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三是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是从国土出让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项合计每年可筹集万元的偿债资金,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做好必要的准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