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多篇)

来源:范文范 1.92W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多篇)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一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糖、盐巴、味精等物质,在水、酒等液体中能溶解,象白糖这样能溶于水或其它液体中的纯净物质叫做溶质;象水、酒这样能溶解物质的纯净(不含杂质)液体称为溶剂,溶质与溶剂的混和物(如糖水、盐水等)叫溶液,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叫做浓度,又叫百分比浓度,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计算浓度时,所用的数量关系有:

例1

把50克纯净白糖溶于450克水中得到浓度多大的糖水?

解溶液量=50+450=500(克),

答:糖水的浓度为10%。

例2

小明家要配制浓度为5%的盐水50千克给水稻浸种,怎样配制?

解溶液中盐的含量为(50×5%=)2.5(千克),

水的含量为(50-2.5=)47.5(千克)。

所以,把2.5千克盐放在47.5千克水中充分搅匀,就得到所需盐水了。

例3

千克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含蒸馏水多少千克?

解溶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为

(2000×5%=)100(克),

∴蒸馏水的含量为(2000-100=)1900(克)。

答:含蒸馏水1.9千克。

例4

要把浓度为95%的酒精600克,稀释成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需要加入多少克蒸馏水?

解加水前后溶液中的纯酒精(溶质)含量不变,知道加水后的浓度,而溶质可求,所以,加水后溶液量为

600×95%÷75%=760(克),

需加蒸馏水(760-600=)160(克)。

答:需要加入160克蒸馏水。

例5

为了防治果树害虫,一位果农把浓度为95%的乐果250克倒入50千克的水中,配成溶液对果树进行喷射,这种溶液的`浓度多大?

解溶质量250×95%=237.5(克),

溶液量=50000+250=50250(克),

答:这种溶液的浓度约为0.47%。

例6

一种浓度为20%的可湿性农药,要加水399倍稀释后喷射,用以防治害虫,这时溶液的浓度多大?

解1份农药,399份水,溶液为400份,1份农药中含纯药20%。

答:加水后的浓度为0.05%。

例7

把2千克浓度为52%的酒与3千克浓度为38%的酒混合,求混合后的浓度。

解混合后,溶液量为(2+3=)5(千克),溶质(纯酒精)量为:2×52%+3×38%=2.18(千克),

答:混合后的浓度为43.6%。

例8

要把浓度为5%的盐水40千克,配制成浓度为8%的盐水,需要加盐多少千克?

解设需要加盐x千克,则x+40×5%和(40+x)×8%都是加盐后溶液中的含盐量,所以有,

x+40×5%=(40+x)×8%

x+40×5%=40×8%+x?8%

x=40×8%-40×5%+x?8%

x-x?8%=40(8%-5%)

(1-8%)x=40(8%-5%)

x=40(8%-5%)÷(1-8%)x≈1.3

答:需要加盐约1.3千克。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二

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200g,与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300g,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 )。

分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

要求混合后的溶液浓度,必须求出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和所含纯酒精的质量。

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即为原来两种溶液质量的和:

200+300=500(g)。

混合后纯酒精的含量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纯酒精的和:

200×60%+300×30%=120+90=210(g)

那么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210÷500=42%

解答:

答: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2%。点津: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其中的溶液总量和溶质总量是不变的。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三

为了解决农名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某市建立了一套进城农名工子女就学的保障机制,其中一项就是免交“借读费”。据统计,2008年秋季有4200名农民工子女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2009年有所增加,其中小学增加20%,中学增加30%,这样,2009年秋季增加1080名农名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 学习。如果按小学生每年收“借读费”500元,中学生每年每生收“借读费”1000元计算。

(1)2009年增加的1080名中小学一共免收多少“借读费”?

(2)如果小学每40名学生配备2名教师,中学每45名学生配备3名教师,按2009年秋季入学后农名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学生人数计算,一共需要配备多少名中小学教师 ?

答案与解析:设“2009年”有x名农民工子女进入“小学”、y名农民工子女进入“中学”。

则有:x+y=5000;20%x+30%y=1160;

根据以上两个等式联立解方程组,解得x=3400,y=1600。

所以,2010年在2009年的基础上,“新增”小学生3400×20%=680名,且小学生的“总人数”变为3400+680=4080名;“新增”中学生1600×30%=480名,且中学生的“总人数”变为1600+480=2080名。可知,

(1)共免收“借读费”500×680+1000×480=820000元=82万元。

(2)一共需要配备2×(4080÷40)+3×(2080÷40)=360名中小学教师。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四

基本概念:

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

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五

1、菜场里面瘦肉的单价是肥肉的2倍,奶奶买了2千克的瘦肉和8千克的肥肉,共用去216元,1千克瘦肉多少元?1千克肥肉多少元?

答案:肥肉:18元,瘦肉:36元

解析:假设216全部买的肥肉,那么肥肉的价格为:216÷(2x2+8)=18元,瘦肉就是:18x2=36元

2、某人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还剩下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60页

解析: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第一天看了25%X页,第二天看了(25%X+10)页。

那么:X-25%X-(25%X+10)=20,解得X=60页

3、果园里有果树3600棵,苹果树与梨树的棵树比是2:1,梨树和桃树的棵树比是3:1。那么果园里三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有题意知: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棵树比是2:3:1,一共是6份。

那么苹果树的棵树是3600×2/6=1200棵,梨树的数量是3600×3/6=1800棵,桃树的棵树是3600×1/6=600棵。

4、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答案:11.1%

解析:已知水的体积是45,冰的体积是50,那么增加了50-45=5,增加的百分数就是5÷45=11.1%

5、老师买了同样6支钢笔和9本笔记本,一共付了90元,已知2支钢笔可以买3个笔记本,求钢笔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

答案:钢笔是7.5元,笔记本是5元一本。

解析:已知2支钢笔可以买3本笔记本,同理,6支钢笔和9本笔记本就相当于18本笔记本,一共付了90元,所以每本笔记本是90÷18=5元,同理算出钢笔是7.5元。

6、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

答案:20克

解析:原来7%的糖水和新加入糖的质量比为90:3,即7%的糖水质量是新加入糖的30倍,需要加20克糖。

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后,甲掉头返回A地,乙继续前行。甲到达A地后掉头往B行驶,半小时后和乙相遇,那么从A到B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432分钟

解析:甲行驶2.5小时的路程,乙用了3.5小时。所以甲乙的速度比为7:5,走相同路程的时间比是5:7。

那么乙从A到B的时间为3×7/5+3=7.2小时,即432分钟。

8、有一份稿件,原计划是5小时打出来,实际上只用了4个小时,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答案:25%

解析:原计划的工作效率是1/5,实际上的工作效率是1/4,提高了(1/4-1/5)÷1/5=25%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六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临终时决定把家里的17头牛全部分给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分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分得九分之一,但不能把牛杀掉或卖掉。三个儿子按照老人的要求怎么也不好分。后来一位邻居用“借来还去”法顺利地把17头牛分完了。

某汽水厂规定:用3个空汽水瓶可换一瓶汽水,某人买了10瓶汽水,问他总共可喝到几瓶汽水?

如果3个空瓶可换1瓶汽水,那么有2个空瓶就可喝到1瓶汽水。这是因为:

有了2个空瓶,再到别人那里“借来”1个空瓶,就可换来1瓶汽水,喝完把空瓶给别人“还去”,这时不欠不余。

10瓶汽水喝完后得10个空瓶,10个空瓶又可换来5瓶汽水,总共可喝到“10+5=15”瓶汽水。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七

一、填空(第8题4分,其他每小题均为2分共20分)

1、75公顷=平方千米 100分钟=( )天

2、把一根3米长的钢材,从一头到另一头截成每段长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占全( )

3、1天的 和( )小时的 一样长。

4、六年(1)班女生占男生的 ,则男生占全班的( )。

5、甲比乙多 ,乙比丙少25%,则甲是丙的( )%。

6、一个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 )

7、把360本书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分得最多的年级比分得最少的年级多( )本。

8、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两个最大的圆,那么每个圆的周长是( ),剩下部分占这张纸面积的( )。

9、两个质数倒数相加,和的分子是25,分母是( )。

二、判断题:(10分)

1、1米的25%是25%米。 ( )

2、一个数的倒数,有可能与这个数相等。 ( )

3、如果ab=1,则a是倒数。 ( )

4、直径是4分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生产101个零件,101个合格,合格100%。 ( )

三、选择题。(10分)

1、如果a、b、c都为自然数,并都不为零,若a÷ >a,则b( )c。

A> B= C< D不能比较

2、一个数和它的倒数之和一定( )1。

A> B= C< D无法比较

3、两件衣服都按80元出售,其中一件赚了25%,另一件亏了25%,那么两件衣服合算在一起,结果是( )。

A赚了 B亏了 C不赚不亏 D无法比较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4∶1∶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 B等边 C等腰 D直角等腰

5、甲乙两数的和是2 ,甲减去乙的差为1,则乙数是( )。

A1 B2 C8 D0

四、计算:

1、直接写出的得数:(8分)

45÷4 = ( 256+14 )×12=

152 ÷ 12=

2、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2.5%× 0.25÷ 1÷(0.075+。089 )=

五、解决问题:(4+4+4+5+5=22分)

1、一堆煤,用去总数的40%后,又运进24吨,现在的吨数是原来总数的 ,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有一项工程,甲、乙二人共同做需要6天完成。现在两人做了2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结果又做了10天才完成。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完成?

3、一条绳子用去全长的 多4米,剩下的部分比用去的部分多2米。这条绳子全长多少米?

4、从一张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铁皮中,剪下一个面积为最大的圆,剩下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5、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 小时后两车相距全程的70%。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八

有一本书,叫做《一千零一夜》。

用数字1、2、3、4、5组成一个式子,使它等于1001,每个数字各用一次,数的排列顺序可以打乱,添什么运算符号也随便,只要运算结果等于1001。能做到吗?

可以做到。下面就是一个满足条件的式子:

53×4×2+1=1001。

在这里,记号53表示3个5连乘:

53=5×5×5。

记号53读成5的3次方,简称为5的立方。一个每边长度为5的正方体,它的体积等于5的立方。

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篇九

题目学学和思思一起洗5个互不相同的碗,思思洗好的碗一个一个往上摞,学学再从最上面一个一个地拿走放入碗柜摞成一摞,思思一边洗,学学一边拿,那么学学摞好的碗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摞法?

分析:我们把学学洗的5个碗过程看成从起点向右走5步(即洗几个碗就代表向右走几步),思思拿5个碗的过程看成是向上走5步(即拿几个碗就代表向上走几步),摞好碗的摞法,就代表向右、向上走5步到达终点最短路线的方法。由于洗的碗要多余拿的碗,所以向右走的路线要多余向上走的路线,所以我们用下面的斜三角形进行标数,共有42种走法,即代表42种摞法。

答:共有42种摞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