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文学常识新版多篇

来源:范文范 2.64W

唐代的文学常识新版多篇

书法 篇一

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

盛唐时期: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以楷书最工,独创“欧体”。

虞世南:唐初著名书法家,其正楷与欧阳询齐名。

颜真卿:唐代善于用篆书笔意写楷书,所创“颜体”为后人之楷模。

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极工楷书。所创“柳体”常为后初学者攻习书法之用。

关于唐朝的历史典故4则 篇二

铁杵磨成针

李白是我国古代唐代的大诗人,但是,李白小的时候也是十分贪玩的。读书不太用功,有一次上学,见老师不在,就偷偷地溜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手里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李白觉得很奇怪,连忙上前去问道:“老妈妈,您磨这个干什么?”老妈妈回答说:“我想要把它磨成针啊!”李白又问:“这样一根铁杵,得多少时间才能磨成针呢?”老妈妈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总会越来越细。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觉得老妈妈的话很有道理。学习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进步。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旷课了。不论老师留下多少功课,他总是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终于,李白成为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

读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铁杵成针

唐诗 篇三

1、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咏鹅》。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3、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4、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代表作《无题》,《锦瑟》。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

5、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

6、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登鹳雀楼》。

7、人民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篇四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德宗死,太子李诵即位,这就是唐顺宗。

他在东宫20年,比较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

唐顺宗即位时已得了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

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一、时运不济。

顺宗由于身体羸弱,实际当皇帝才半年多。

就在这几个月里,也是重病在身,口不能言。

总发动机停转,改革产品当然下线。

二、权力基础薄弱。

唐朝中后期,国家权力长期掌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盘根错节。

改革者只是一小群地位较低的新人,有笔无剑。

两相对比,一个是大树,一个是浮萍。

比如宦官拒不交出兵权,二王一点办法没有。

“二王刘柳”一度头脑发热,互相吹捧是伊尹、周公、管仲再世,豪壮得意、不可一世。

这种狂热不但引发了普遍的妒忌和敌意,而且也无法冷静驾驭复杂政局,处理多方面牵扯关联。

宦官集团则依靠实力强大的藩镇和老臣,实施反击。

改革者的权力如同图画山岳,一戳就破,基础太脆弱了。

三、“休克疗法”操作太急。

德宗积弊已深,企图采用“休克疗法”或“震荡疗法”,短短几个月就焕然一新,很难奏效。

只有循序渐进,方为上策。

但“二王刘柳”担心顺宗不久于世,以百米跑速度接连推出力度很大的改革措施,结果欲速而不达。

四、涉嫌。

改革集团仍然未能逃脱人性弱点。

他们在运动中忙于升官,急于求成,一个接一个提拔朋友和熟人。

只要团体内有人说“某甲可以担任某官”,过不了两天某甲便已得到这个职位。

二王得势时,门庭若市。

王伾还专门做了一个收藏礼金的大木柜,夫妇二人在大柜子上睡觉,享受金钱快感,结果授人口实。

五、内讧。

改革深入之后,王、韦产生不同意见,窦群事件就是个例子。

另外,王叔文要杀刘辟,韦执谊竭力劝阻。

还有个叫羊士谔的人指责革新运动,王叔文也要杀他,韦执谊以为不可。

王叔文气得不得了。

其实韦执谊的用意,是为了缓解改革者与众多朝官的紧张。

韦执谊派人向王叔文解释说:“我并不是违背约定,只是多方设法成就老兄的事情罢了。”但王叔文不能容忍,甚至想杀掉韦执谊。

六、不善于妥协。

对立双方都陷入了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的斗争哲学之中,不能自拔。

王叔文固然勇气有余计谋不足,韦执谊在最后关头也拒绝了与新皇帝宪宗妥协的余地,实为遗憾。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表明,掌握妥协的艺术十分重要,改革亦是如此。

唐朝民间书院及产生的原因 篇五

唐开元年间,国家富庶,经济和文化空前昌盛,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专门负责国家图书,并且组织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编辑国家藏书,又借来民间流传的异本,派人抄录,使图书更加丰富。

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

转年,乾元院改名丽正修书院。

后来,在京都长安的光顺门外、东都洛阳的明福门外,也设立了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召集张说和学士们设宴饮酒,唐玄宗非常高兴。

当众宣布:“朕和众贤士在这里饮酒欢乐,就叫集贤吧。”于是丽正书院更名叫集贤殿书院。

任命张说担任集贤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

收藏的图书多达53915卷,唐朝学者自己着作的书,即有28469卷,真可以说浩如烟海,盛况空前。

所有的书籍都抄写正、副两份,分别在长安、洛阳的集贤书院两处收藏。

集贤殿书院除负责收存图书外,还向朝廷推荐贤才,并提出政策方面、文化方面的建议。

书院,毕竟是皇家用来收集贮藏书籍的宝库,是推广和应用知识的地方,是经常同皇帝打交道的无比荣耀的机构,所以是读书人非常羡慕的'所在。

于是,一些私人也把自己的书斋书室夸耀为书院。

开元年间曾经担任过集贤院学士的徐安负,退休后回到原籍浙江龙游,修建了自己收藏图书、读书治学的地方,便取名为九峰书院。

就这样官方的文化机构,逐渐演变成了私人读书治学处所的名称。

直至唐朝灭亡的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湮没无闻的不计,有记载可查的,先后建立的大约有30多所书院。

为什么读书人对“书院”情有独钟呢?原来从汉朝起,私人讲学授徒的地方一直称为“精舍”,或者叫“精庐”。

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佛教的经师们借用名称,把传经授徒的地方也叫做精舍、精庐。

这一混起来,弄得僧俗不分,释儒难辨,不知道精舍、精庐是哪一家的。

这种现象令自视为正统的儒学先生们头疼不已,不情愿同僧侣们共用这一名称。

感到用书院来命名治学读书、讲学授徒,比较恰当,于是,最终用书院的称谓,完全取代了先前的精舍、精庐的称呼。

“书院”之称虽然出现了,但并不普遍,也还不是教育性质的场所,只能说书院尚处于萌芽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书院除了文人学士自己在这里读书治学以外,还附带着教授子弟,或收徒讲学。

有了学生,于是兼有了教学职能。

如江西永丰的皇寮书院,本来是吉州通判刘庆霖来到永丰定居之后“建以讲学”的。

陈衮建立的江西备安东佳书院,收集书籍上千卷,供来学者阅读,子弟到了弱冠年龄,都来这里就学。

这时候书院已经具备了雏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连年战乱,官方办的官学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却为民间私人兴办书院提供了机缘。

人们要读书求学,没有官学可入,可以进入书院学习,这就为书院发展创造了条件。

像河南的太乙书院、江西的梧桐书院、匡山书院、广东的天衢书院,出现的书院数量虽然还不是很多,规模也不算大,但是已逐渐完成了向私立教育机构的转型,而且孕育着蓬勃生机,日益显示出书院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这时开始,书院在社会不断展示其魅力,吸引名师讲学,吸引众多的弟子入书院攻读。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根据文献记载,唐朝时就出现了书院这个名称〖详见教材P204〗,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一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到了唐朝末期,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的活动,虽然没有在整个社会形成制度,规模也不大,但可以看成是书院作为教育组织的萌芽。

之所以在唐朝末年萌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经过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就不断地陷入军阀割据的境地,各节度使拥兵自重,不断地进行战争,使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走向困顿,社会秩序紊乱,官学日趋衰弱,士人大量失学,不得不另找求学的途径。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

自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发明后,书籍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民间印刷作坊林立,书籍传播迅速。

[比如元稹在给白居易的诗集——《白氏长庆集》写的序文中就说:当时人们把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

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

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 这就给书院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3、私人讲学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虽然在秦朝曾短暂采取了禁私学的文教政策,但到了汉朝私学马上得以恢复和发展,以书馆、经馆的形式遍设于全国城乡各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以家学的方式维系文化传承(象着名的《颜氏家训》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可以说,每当社会发生**,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成为维系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4、佛教禅林的影响

在第五讲我们曾了解到,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佛教已经非常兴盛了,佛教中的禅宗尤其具有社会影响力。

禅宗教徒往往选择风景优美的山林僻静之处禅定修炼、讲经说法,形成了一套很有特点的教育方式。

[见教材P205]这对后来书院的办学方式很有影响。

关于唐朝的历史典故4则 篇六

礼贤下士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轻时,爱好到处游历,广交朋友。有一次,他认识了张书生,结伴来到一个叫梁的地方,谁知张书生突然生起病来,而且十分严重。李勉替他请医生,买药煎药,喂水喂饭,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张书生的病不见好转。张书生对李勉说:“李兄,看来我是没救了。我死后,你用我的银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钱财,就送给你用吧,以答谢你连日来对我悉心的照顾。”

张书生去世后,李勉遵照亡友的遗言办理了丧事,然后收拾好行装,来到了朋友的故乡,把死讯告诉了张书生的家人,并把剩余的钱财全部归还给他的家人。李勉当时虽然也是一个穷书生,但他不贪取别人的钱财,这种诚实的行为使张书生的家人非常感动。

后来李勉当上了节度使,不但处事廉洁公正,而且十分爱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发现一个叫王晬的县尉很有才干,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来王晬为人耿直,秉公办事,得罪了朝中权贵,遭人诬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无辜受害,赶回京城面见皇帝,力陈王晬的为人,夸奖他是个人才,请求加以重用。皇帝见李勉极力为国家推荐人才,心里十分赞赏,赦免了王晬,还升他为县令。王晬上任后,正直清廉,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说李勉是个善于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节度使的时候,听说李巡和张参很有学问,便请他们出来办事,每有宴会,都邀请他们一同畅饮。李勉后来当了宰相,虽然地位尊贵,但从不骄傲自大,亲自到士兵家里慰问他们的家属,上上下下都称赞李勉是个礼贤下士的好官。

【成语】礼贤下士

读音:lǐ xián xià shì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自:《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造句:我今天看见了一位礼贤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