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以及来历_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多篇)

来源:范文范 8.67K

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以及来历_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多篇)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篇一

所谓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球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段约半个月时间,分在12个月里面。

在古时中国,原用太阴历,它是以月球光面的圆缺晦明、形象变动为基础确定日期的。但是地球上的气候状况,主要取决于地球和太阳间的相对位置,而与月亮无关。

据考证,早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春秋时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聪明的先人意识到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久久思索后,形成的结果是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暑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影),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即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夏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今日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景台”还保留在河南省篙山脚下的告成镇当是最好的佐证。

到了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吕氏春秋·十二纪》)。至汉时,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其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并确定15日为一节,以北斗星来定节气。如《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旧行一度,十五日为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古人是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十二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在古代,节气是用“恒气”来规定的。“恒气”又称作“平气”,就是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为15.2184日,即每两个节气之间平均相距15日多。

现代所用的节气,则是以太阳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的,又叫做“定气”。但是,太阳在黄道上每天的移动快慢不均,两个节气相隔的日数也不一样。“冬至”前后太阳移动快些,两节气相隔14日多;“夏至”前后太阳移动慢些,两气相隔要16日多。虽然用“定气”来规定节气的交接日期,日数相隔多寡不齐,但却能表示太阳的真实位置,使“春分”、“秋分”一定在昼夜平分的那一天。

这里要特别说说的是,在隋朝时,刘悼就早已指出用“恒气”不合理,并提出用“定气”法推算日月交食;但一直到了清代才完全改用“定气”法。

用“定气”法确定节气,将节气固定在太阳的一定日期上,不跟随阴历日期而变动,所以它属于阳历范畴。节气日在阳历上几乎年年不变,最多相差一天。

一般来说,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左右,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今日,我国民间还流行着一首可以帮助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记忆的歌诀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节气,表示一年中太阳在天空的不同位置,因此也相应地指示了四季寒暑的变动。勤劳智慧的古人,在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也考虑到了当时的气候、物象及农事活动。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是预示季节转换的。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霜降八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前五个节气表示天气炎热和寒冷的时间、过程;后三个节气表示天气转凉、空气中水汽的不同凝结状况。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是预示降雨、降雪的时期和程度的。至于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则反映了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的生长发育现象与农事活动情况。

千百年来,“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而食,只能从农耕而来。然而农耕活动“在于趋时”(西汉《枢胜之书·耕作篇)))。可以说,几乎我国所有的古代农书都讲到农耕第一要务就是抓紧农时。农的繁体字为“晨97,其中“辰”就是“时”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因此,各地种田人一直把节气拿来指导农事,并以此总结出了数不胜数的节气谚语。如流行在安徽省江淮流域的谚语有:“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菜完,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积肥,大寒过新年”,“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后两条为流行于安徽北部的节气谚语。这些谚语,至今仍闪烁着科学的光芒。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二十四节气自古代创立,至秦汉时代完备,这段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所以,节气所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并不完全符合全国情况。各地总结出的节气谚语,也是具有地方性的,不能不分地区地用于指导农业活动。这也是上述所举谚语的例子中,特别指明其流行地区的原因所在。

如下面一首流传在东北地区的农谚,所反映的节气特点与农业的关系,就与上述地区有一定区别:“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天,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天,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同样,还有反映东北地区春耕播种的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麦子谷雨谷,立夏前后高粱豆。”反映夏锄生产的有:“紧赶慢赶,芒种开铲。夏至不间苗,到秋得不着。”反映秋收的有:“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寒露不收烟,霜打别怨天。”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不封地,不出三五日。”等等,这些农谚都经过了生产实践的检验,很贴近实际。

另外,农人们总是祈祷丰收,祈求消灾,因此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风俗,如“清明”节的踏青、扫墓习俗,至今仍很风行。有的节气还成了重要的节日,如“立春”日是“春节”(指旧时)。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

在漫长的岁月中,节气民俗感染着诗人,孕育出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如唐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时,还催生出绘画、舞蹈、音乐等项目来。

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 篇二

节气形成的基础是文化历史的积淀,是农耕社会的需要,是民俗风情的体现,是先民智慧的凝聚,还与宗教信仰有关。

传统节气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气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触摸到古人生活的脉搏。

24节气童谣 篇三

立春:东风解冻鱼上冰

雨水:冰雪融化桃花开

惊蛰:草木萌动鸿雁来

春分:芽茶播种燕飞舞

清明:细雨放飞柳飘絮

谷雨:雨生百谷春盎然

立夏:桑枣灌溉遍地谷

小满:蚕丝畜养麦起身

芒种:收割播种鹭助兴

夏至:棉花现蕾照眼明

小暑:知了风轻汗如雨

大暑:骤雨孕育赏红莲

立秋:寒风飘叶寒蝉鸣

处暑:葵花添衣遍地黄

白露:秋雨降露白如银

秋分:桂花收获香满园

寒露:鸿雁南飞蟹正肥

霜降:芙蓉花落叶满天

立冬:收葱修剪地始冻

小雪:残菊飘雪犁耙开

大雪:寒梅地冻温室暖

冬至:瑞雪防冻兆丰年

小寒:寒冬积肥腊月天

大寒:岁末辞旧过大年

24节气的农谚流传 篇四

另外关于节气,中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比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1、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3、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5、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6、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7、雷打秋,冬半收

8、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9、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10、寒露麦,霜降豆

11、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2、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13、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14、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15、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16、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篇五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部分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至今,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最后,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工程。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流淌数千年的黄河农耕文明的印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沉淀,也是人类天文与农耕技术的空前重大成就,更是人类尊重自然走向自由的里程碑。它理应跨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代创造以及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和艺术,为世界文明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早在2006年5月,农历二十四节气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这是一件顺天理、应地气的工程。我们期待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早日成功,期待东方智慧之花的再次绽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