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条例制度精品多篇

来源:范文范 1.9W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条例制度精品多篇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篇一

1目的

1.1本办法根据《机务段标准化车间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

1.2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会议要求,完善车间管理,保证各项生产任务按计划、有程序地执行和落实,根据车间实际,制定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2范围

适用整备车间生产会议管理

3内容及要求

3.1车间每日交班会制度

3.1.1时间:8:10

3.1.2地点:车间一楼会议室

3.1.3主持人:值班干部

3.1.4参加人员:车间全体干部,各班组长,标管员,管料员。

3.1.5会议程序

班组汇报

汇报顺序:检修组班组长、地检组班组长、质量室班组长、专修组班组长、保洁组班组长、燃整组班组长。

汇报内容:检修组班组长汇报本组出勤、碎修处理、扣车及调入库、重点修活、专整进度、配件供应等情况;地检组班组长汇报本组出勤、检车台数、提票件数及重点活;质量室班组长汇报修程及整备机车进度,发现或存在的重点治理问题;保洁组班组长汇报本组出勤、保洁台数;专修组班组长汇报出勤、小辅修、整备、季检机车工作完成情况。

车间要求

传达上级领导指示精神、事故通报、电报要求等;反馈各部门信息;结合天气、任务等变化,对班组安全作业提出要求;布置当天、近期工作重点和临时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3.2小修、中修、大修会议制度

执行《整备车间早复检管理制度》和《整备车间季检机车上台会管理制度》。

3.3每周部门质量信息交流会制度。每周二下午14:00,车间召开一周质量信息交流会。

确定质量工作安排,协调生产进度。

3.4车间干部例会(每月初)

3.4.1目的:传达段交班会精神,落实段安全、质量分析会有关要求,明确月工作重点。

3.4.2程序:车间干部例会由主任或书记通知日期、地点,车间干部参加。由主任主持交班会、安全、质量分析会,安排车间行政工作重点;研究决定车间重大事项,如考核、奖励分配、标准制度制定等。3.4.3要求:安全质量分析会由主任点名,严肃会议纪律。交班会、安全质量分析会由车间副主任作好记录。

3.5车间经济活动分析会(每月中)

3.5.1目的:班组长对各工班月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车间核算员对车间月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分析,查找超支原因,制定节能控潜措施,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

3.5.2程序:由主任通知开会时间、地点,车间干部、各班组长、各班组经济核算员参加。各班组对该月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汇报。车间传达段经济活动分析会有关措施及要求、段相关文件,传达车间有关规定及措施。

3.5.3要求:由主任进行点名,会议由车间核算员作记录,各班组应建立专项会议记录本,要严格按段及车问有关文件和措施要求落实,落实不力的按规定给予考核。

3.6车间月生产工作总结会(每月末)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条例制度 篇二

1 目的 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人、物、场所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因素处于受控 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现场作业环境的控制。

3 定义3.1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a)整理(SEIRI)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 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b) 整顿 (SEITON) :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 品。

c)清扫(SEISO)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 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d)清洁(SEIKETSU) :维持上面 3S 成果。

e)素养(SHITSUKE)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 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员精神。

f) 安全 (SECURITY) : 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3.2 定置管理:即将“物” (包括设备、物资、工具等等)放置到适当的、固定的位置的管理,它是“6S”活动的重要内容。

4 4.1 4.2 4.3 4.4 5 职责 生产部主管负责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 各生产车间及各职能部门负责对作业环境的控制; 各相关单位具体实施作业环境的控制; 总经办负责组织检查与考核作业环境的控制情况。

控制程序

5.1 5.1.1 5.1.2 5.1.3 证。

5.1.4 5.2 5.2.1作业环境的控制要求 生产现场应保持整洁、照明充足,符合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中对作业环境的要求。

车间应确保通道的安全畅通,实行定置管理,进行必要的标识。

员工必须穿戴工作服和相关的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特殊岗位员工上岗,还应佩戴上岗危险源点要有醒目标记,作业时要注意安全。

作业环境的控制 作业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6S”管理和定置管理办法,公司提倡并积极开展“6S”活动以改善作业环境并持续下去,通过活动提高员工素养,达到从整体上提高企业之整体素 质的目的。

5.2.2 定置管理 生产场合的人、物、场所三要素合理配置,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

根据人、物、场所三要素结合情况可分为三种状态: a)A 状态: “三要素”处于紧密结合状态; b)B 状态: “三要素”处于松弛结合状态; c)C 状态: “三要素”处于失去联系状态; 通过科学定置管理,抓好 A 状态,改善 B 状态,清除 C 状态。

要求:有物必分类,有类必分区,有区必挂牌,按图定置、归类存放,保持帐、物、卡一致。

定置管理对象与分类a)对象:机器设备、物料架、校验器具、不良品、半成品、成品、周转料箱、工具箱、包装物和零部件等。

b)分类:定置区域标志、流动性物品标识。

定置区域标志a)需定置区域标志牌的有:周转区、成品储存区、不良品区和周转料箱区等; b)定置区的区域线用黄色标出; c)定置区域应用标识牌表示,规格应统一。

流动性物品标识a)流动性物品包括: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包装后的产品。

b)流动性物品标识:按 Q/SX•G2—19—200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c)车间应制作流动性物品的标识牌,标识牌采用硬纸板制作,白底黑字。

定置物应放置于定置区域,其标识应和标志牌相符,车间主任应经常检查,确保定置内容符合要求。

5.3 作业环境的检查与考核5.3.1 考核的内容依据作业环境的控制要求( 5.1)决定,其主要内容有: “6S”活动开展情 况和定置管理。

5.3.2 公司办公室不定期组织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考核评分标准依《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表》执行。

6 引用文件 Q/SX•G2—19—200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7 相关记录 Q/SX•G4•G19—01《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