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读后感(精品多篇)

来源:范文范 1.02W

《花钟》读后感(精品多篇)

《花钟》读后感 篇一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同学们,你们可知道,鲜花不仅漂亮、芬芳,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报时”。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各不相同,它们就会在不同时间按时“报时”。

通过读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也明白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自然中,植物有着一定的生理节律。它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能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不同花的香味和开放时间也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让植物遍布天涯海角。还有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的花种在一起,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是几点了。

这课是不是很有趣?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种花都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比如:鸡冠花、蛇麻花、紫茉莉等等……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花钟》读后感 篇二

有幸聆听了延安市三位省级教学能手和国家特级教师祝禧、李卫东老师的示范课,深有感触,愿与同行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交流。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

一、因为精致,成就精品,所以精彩。

如岳君老师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学三年级孩子认读生字的猜谜、编谜的方法很有效;为孩子示范书写的精细可与书法大家相媲美。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岳老师精心的设计之下,承载了语文基础学习的精髓:读要精美,认要精准,写要精细。

再如惠延霞老师的《钓鱼的启示》一课,自始至终抓住课文的`精髓: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以此入课、以此设疑、以此过渡、以此延伸、以此悟理。

二、课堂随意,师者随和,求知随性。

这是我听完全国特级教师祝禧老师和李卫东老师的课后的深切感受。如李卫东老师在课前师生互动环节就创设了一个随意的课堂氛围:告诉孩子们有两百种方式可以称呼他,于是李叔叔、李大爷、李帅哥、李大哥、老李一个个率真的称呼亲切地扑面而来。这也奠定了整堂课随性的感情基调。李老师在孩子眼中没有专家的精言妙语,就像一位一块玩耍大哥哥,亲切随和,甚至有一点点“呆”。可就是这样一位大智若愚的不像老师的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孩子们穿越了时空,亲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英勇献身的壮烈。李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国际化课堂”这个词,让我感到语文老师就好像过渡句,只有说好承上启下的话,做好自然衔接的引导,才能使课堂浑然一体。一节好课犹如一个精彩的故事,开头要创景设疑有引力,过程要精耕细作,高潮要叩击心扉,结尾要留有余韵。才会发人深省,以小课堂悟大人生。

正如祝禧老师所说:我们是怀着一颗朝圣的心来聆听,我也是。教坛是神圣的,孩子是神奇的,教育是圣洁的,我原作虔诚的信徒,一直行走在“朝圣”的路上。

《花钟》读后感 篇三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想办法。晚上,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

太阳出来了,小白兔还睡在床上打呼噜。牵牛花开了,举起小喇叭大声吹着:小白兔起床啦!

太阳升到头顶,小白兔还在跳舞,午饭也忘了吃。午时花开了,笑嘻嘻的叫:“小白兔,该吃饭了。”

天黑了,小白兔还不想睡觉。夜来香开了:"小白兔,8点了,该睡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表,我们可以用花做表来报时间。

《花钟》读后感 篇四

我在2010年10月29日,听了陈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花钟》,我获益匪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认会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学习运用多样句式的表达。

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运用各种花的图片,让学生用词语表达花的图片,学生用到了漂亮美丽鲜花朵朵等词语。教师用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引出课题。之后,让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什么是花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书有疑问的习惯。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之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在品读领悟方面,学生提出第2自然段比较难读,教师运用了分读的方法,逐句地朗读。在朗读重要语句的同时,讲解疑难生词,并运用图片展示淡雅一词的意思,用换偏旁的方法练习干燥。分析理解第2自然段之后,再朗读第1自然段,采用分层次的读法,先圈出花名,再找出花开放的时间,用横线划出来,最后由学生抢答花的开放时间。

其中,教师用牵牛花开花了,夜来香开花了,昙花开花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平淡乏味,教师提出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修饰。让学生参照课文钟的优美句子,其中拓展夜来香昙花用自己的语言来生动描述。让学生找出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在文中第2自然段。教师顺便提出花钟的概念,什么是花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花钟图片。

在拓展环节,教师提出课文钟的第1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代表的是什么?代表还有很多种花,提出让学生自己去查找。

在整个课堂中,陈老师的教态大方自然,亲切有加,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品读领悟环节,陈老师运用了分读的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深度挖掘了各个知识点,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我对本堂课有很深的印象,怎奈言语匮乏,唯有慢慢体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