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多篇

来源:范文范 6.37K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多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1

回顾发展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提出要“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当时还很吃香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科技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通过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__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__年,深圳相继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创造。20__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印发,为深圳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__年7月,深圳再次推出《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率先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科技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接轨国际,扩大科研资金的使用管理自主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得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__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700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同比增长11.26%。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仍分别同比增长2.4%、2.2%。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深圳再次前瞻布局,大力建设5g行业应用试验网。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石兴中介绍,5g技术将给罗湖区转型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动能。从去年开始,罗湖区全面布局5g产业发展及产品应用,支持辖区企业融入5g产业发展和5g技术应用之中。如今,已在智能制造、路桥管控、物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多个产业、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5g产业是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的缩影。在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深圳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2

40年前,当时的蛇口只有捕鱼、养蚝、种田三种作业,人民生活不稳定,勉勉强强维持两餐,是一个只有一片荒山野岭、海边沙滩的边陲小镇”。蛇口中学,把湾厦村的一个仓库作为教室,创办起了最初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仅有二三十名学生,后来陆续把两座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搬迁到现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学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教育摇篮。

可才仅仅过了40年,深圳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华……这些变化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深圳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40年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4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4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4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今后,我们长大了,深圳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为创造更加崭新的深圳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更多的知识使深圳的未来更加美好!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3

经济特区给了我新生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处处是工地,村民们跑运输、做加工……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夏日炎炎,海风阵阵。深圳罗湖区渔民村,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我们的采访从这里开始。

“要是没有改革开放,你看到的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泥塘呢!”见到渔民村的老渔民邓锦辉,是在村里古色古香的“渔人码头”文化室,他正和五六位老人悠闲地喝茶、读报、看书。“现在村里年年有分红、家家有产业,大家在‘物质小康’之后,都在追求‘精神小康’了。”说起文化室,担任渔民村居委会副主任的邓锦辉颇为自豪。

走出文化室,漫步于0.25平方公里的渔民村,记者找不到一点小渔村的感觉。鳞次栉比的小高楼、清洁宽阔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昔日荒僻的小渔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村”。

62岁的邓锦辉肤色黝黑、身体结实,看着显年轻,“你以为我有多老?我比特区的‘岁数’大不了多少!”他哈哈大笑。

说话间,邓锦辉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渔民村社区的家中,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宽敞舒适,各种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记者试图寻找一些渔民生活的痕迹,一无所获。“现在除了周末钓钓鱼,生活里几乎没有‘渔民’的影子了。”邓锦辉说。

邓锦辉搬过多次家。他回忆道:“每搬一次家,生活都是一次大变样。”

改革开放前,邓锦辉与大多数普通村民一样,住的是土墙瓦房,过着海上漂泊的日子。“出一次海至少半个月,吃住都在船上。”邓锦辉告诉记者,那时的他总想,这大概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生活了。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渔民村的春天来了。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处处是工地,村民们也从中觅得商机,渔民村迅速组建起自己的船队和车队搞运输。“现在的深圳国贸大厦、罗湖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砖瓦、沙石都是我们运过去的,我们是一天天看着深圳长高。”邓锦辉骄傲地说。

虽然是简单的建筑材料运输,但市场供不应求。依靠自己的船队,村民们从中山运砖头来深圳卖,一船能装两万多块砖,能挣几千元。

“那时候,经常要干到凌晨2点甚至通宵,大家抢着干活,不把当天任务完成没人下班。”邓锦辉说,他的妻子在村里珠宝厂上班,把一个个小珠子小亮片穿起来,做成装饰品运到香港卖。“虽然苦点累点,但两口子一起努力,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跑运输、做加工……20世纪80年代初,邓锦辉夫妻二人年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著名的“万元户村”。次年,村里统一盖起30多幢二层小洋楼,邓锦辉家也分到了一幢。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样样都有,地板是大理石的,水绿水绿的。我最喜欢的是那台大音响,可以唱卡拉ok,当时村里好多人都跑到我家来唱歌。”邓锦辉觉得,那是祖祖辈辈都没过上的好日子。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1985年,村里集资建成了7层高的工业大楼,制衣厂、表带厂相继入驻;1992年,村集体成立深圳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村民人人可以获得分红;2004年,旧村改造完成,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取代了老旧的“握手楼”和“拥抱楼”,邓锦辉搬进了现在的房子中。

对渔民村村民来说,2012年12月8日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渔民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渔民村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邓锦辉说,近几年,村里重新装修了430平方米的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让村民老有所养,还成立了粤剧队,开展邻里节、渔乐节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里人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总书记能再来渔民村,看看今天村里的新变化。”

“经济发展了,我们几个居委会干部一合计,想丰富一下村民的文化生活,就办了个渔乐节。”邓锦辉说,渔乐节一次大概两小时,跳舞、唱歌等节目都由村民们自己出,大家都想露一手,在一起排练、演出其乐融融。

“渔村一派时尚景象,绿荫通幽处,小区人气旺,举村喜气扬,赞扬改革开放……”渔丰实业公司一间办公室里,传出这样一首悠扬的粤语小调,这首小调就是几位村民为今年渔乐节准备的。如今的渔民村,村集体资产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800万元增长到4.8亿元。“渔民村正计划对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进行全方位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贡献。”邓锦辉说。

“海上飘零”“翻身解放”“春到渔村”……蜿蜒350多米的渔民村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精美的青铜浮雕记录了今昔变迁。从渔民村向西北方望去,京基100大厦等许多深圳标志性建筑耸入云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4

深圳,是经济特区,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也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窗口。她既有深圳湾公园这样的亮丽风景,也有城中村的一街灯火、万千故事……

活的水面下复杂而多元的一切。我整个童年时光都是在这儿度过的,从牙牙学语、识文断字到如今的提笔成文,都没离开过深圳。

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就帮我规划好了要考的初中——四大名校。为此我们全家人付出了诸多努力。别的同学放学嬉闹时,我在补习班里疯狂刷题;别的孩子泡影吧时,我在舞蹈室里忍痛苦练;别的伙伴半夜游戏时,我仍在黑白琴键上一遍又一遍地弹奏名曲……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书法、舞蹈和作文的一个个金奖,这些努力曾让我为学校争了光,也为深圳长了脸!

小升初时,我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上完学校的课后我还在各种培训班里冲刺。你经常能看到我和妈妈在五六个地点来回奔走的身影。深圳各大名校的选拔和比赛历练了年幼的我,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深圳实验!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科技发达,充满活力的深圳给无数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从事贸易的爸妈自然也就成了直接受益者,他们在这里掘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有爱心有智慧的妈妈经过多年的操劳,很快在深圳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家。正应了那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

暑假期间,爸妈为激发我的求学梦想,他们又带我去参观了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一进门,这所学校的现代化建筑以宏伟的规模、非凡的气质就深深吸引了我。由此,我情不自禁想到,深圳从一个小渔村短短三十多年就发展成一座现代化都市,这其中经历了多少人的艰苦奋斗啊!

导游姐姐耐心的解说,使我不仅感受到了港中大(深圳)这所学校丰富的校园生活,更体会到这里的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的仰望。后来,我和游伴们还参观港中大实验室,那里的女老师为我们介绍仪器时,表现出对事业无比的热忱和自豪,她讲解各种化学仪器和知识时眼里的光芒,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参观完大学走出校园时,我更深切地感悟到深圳这座壮美的城市的伟大,她正以非凡的速度创造着科技和生活的奇迹。

君不见,深圳高楼林立,那是钢筋水泥的堡垒;深圳车流飞驰,那是永不停歇的奔跑。人们正从五湖四海奔来,跨过千山万水,来到这一方热土寻求一处扎根之地。

十年前,我的爸妈如是;十年后,深圳学子亦如是……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也深爱着我的深圳,爱这座哺育了我十几年,日新月异又四季如春的城市!

大美深圳,我的呼吸与你同在!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深圳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范文写作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眺望2035和2050,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节点城市,深圳对标的是“全球”,“建成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的远大目标。

在赵剑英看来,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作为样板、典范,向世界展示所在国家的治理理念、治理智慧、治理方案的城市,才堪称“全球标杆城市”。

他认为,作为全球标杆城市,首先在经济领域,一方面其经济实力必须能够在全国、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拥有影响力。另一方面,其发展必须以高质量为追求目标,在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等重点前沿产业掌握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拥有合理、先进的产业结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全球标杆城市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要在创新文化、创新要素、科研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研发投入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第三,全球标杆城市需要在文化软实力上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城市要富有浓厚文化气息,要建成一批成规模、有深度的文化设施,定期举办各类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思想汇报范文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大师级文化领军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6

早晨,我拉开窗帘看见一座美丽的桥横跨在海面上。哎呀真神奇呀!前几年这里可还是一片海,而今天竟然多了一座桥——沿江高速。

沿江高速是深圳最美的高速公路,它全长八十九公里,从香港大桥通往广州。

我们特意选了今天到广州去看爷爷,因今天是沿江高速首通车的日子。

我们一家人兴奋地开着车上了沿江高速,呀!好多车啊!他们都和我人们一样兴奋、一样激动,看来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吸引了不少人呢!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沿江高速的神速与美丽。

我们沿着高速公路前进,看到绿化带上已种满了各种花草、湛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一艘艘的船在海中散步、还时不时有一群海鸥飞到海面上捕鱼吃。海面上的风光尽收眼底,为我们的旅途带了几分愉悦,一路上畅通无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去看爷爷的情景。

去年这个时候在广深高速上车队排成了一条长龙,这条长龙好象沉睡了似的,一动不动,漫长的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才挪了几步

“我们到了。”爸爸的叫声让我回过了神。

“不是吧,那么快,还不到一小时吧?”我有点不敢相信。

“是呀,”妈妈看我那么惊奇向我讲解道,现在呀这沿江高速一开通我们到广州就更方便了,速度也快了很多,这就是深圳速度,这就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独特的风格。

沿江高速开通给我们美丽的深圳这幅风景画又添上了炫丽的色彩,也成了我们这次去爷爷家的主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7

古语云,“四十不惑”。对人来说,40岁意味着经过生活的磨砺和积淀,开始进入自信成熟的新阶段;对一座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快速崛起的城市来说,四十不惑,意味着经历一次次爬坡过坎后所达到的高度和收获的丰盛,以及踏上新征程时的从容不迫。

40年来,一代又一代拓荒者披荆斩棘,踏平坎坷,终于将深圳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沿海渔村,建设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充满生机的国内一线城市和创新动力十足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体量从1979年的不到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一。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和缩影之一。

深圳的发展繁荣,起初得益于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中央“允许试、大胆闯”的政策支持下,深圳率先突破了诸多禁区,市场化措施首先在深圳进行尝试,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纷纷在深圳建立,加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境内外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向深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打通,改革与开放相得益彰,深圳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商贸、金融等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展现出了蓬勃活力。

在当时的发展战略中,经济特区被赋予了以局部增量带动全国存量改革开放的意图,深圳的成功也确实充当了示范作用,有效地刺激和带动了内地的改革开放。深圳还一度充当“黄埔军校”的角色,向内地输送了大量的市场经济各类人才。以经济特区搅动全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深圳可谓不负使命。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心得体会篇8

一个城市的味道,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就好像一颗参天大树,再怎样着急,也只能够一点点地成长,可以做的,就是让它生长得健康顺利一些,就如同深圳。

深圳,是我们从小到大长大的地方,它一定有许多微妙的美中不足,它一定有令人心广神怡的地方,他一定有家乡的味道。

深圳的历史之一:从史料来看早在16__年前,深圳地区就曾有过移民浪潮,内地人曾为开发新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官郡所辖六县中,第一个就是宝安县,县治与郡治同在一处,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新安故城开创了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成为深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

深圳的特色有许多,例如:经济、饮食、娱乐……而令我敬佩的是深圳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时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提出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部署,确定深圳旅游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了深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在旅游产业空间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发展、市场拓展、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全市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对抓住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__年在深圳举办给旅游业带来的契机提出了对策,确保在期间及更长时期内,旅游业的健康成长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这就是深圳的故事,深圳的味道,深圳的特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