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孔子演讲稿多篇

来源:范文范 7.08K

学孔子演讲稿多篇

学孔子演讲稿篇1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学孔子演讲稿篇2

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岁是父亲离世,十七岁时母亲又离开人间,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凭着他受到的教育,开办私塾,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被他所教育过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费教育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孔子的品行优良,他根据学生的性格来不同的教育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他的谦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展现了他教育学生的方法。

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的人也了解孔子不少,他一生教过多达三千名学生,而着名的就有七十几个个,他是多么无私。在国外,还创办了许多孔子教育学校,这说明孔子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很大,他是多么伟大。他55岁时率弟子一起周游其他列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介绍给其他列国,可是他们一行人在周游过程中多次被困遇险。

孔子把“任”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仁”可以将它理解为对人的关心,"义"则是道德,他讲求学生道德好,对他人关心关爱,他的学生把他说的名言名句记录下来,流传至今,这些育人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值得老师学习。

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使他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中国历史上重重的画上了一笔,在许多人的心上画上了一笔。

学孔子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于丹写的论语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 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 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 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内心价值取。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学孔子演讲稿篇4

同学们、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是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纪念日。世人皆称孔子为圣人,然而孔子自己却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的这句回答透露出了两个意思。

第一,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孔子两次在《论语》里说了,吾犹人也,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说,我也是个人,与你,与他,与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 年,历经人世73载。孔子说,吾少也贱。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的一生很不顺。不过,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故多能鄙事,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无论他干什么活,他都没有忘记做学问。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学而时习之,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君子),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这么多本领多?不能吧!可见,本领、学问是做出来的!孔子虽是普通人,但他并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学之人。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博学。什么都学,学无常师,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多才多艺。

?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有个村民评论孔子,说是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意思是,孔子这人太伟大了,博古通今,没办法称他是哪一门学科的专家。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活学。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你可以跟任何人学,好人身上可以学,坏人身上也可以学,但是,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正因为孔子好学、博学、活学,才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同学们,我们学校也正在开展读经典书,立君子品的读书活动,让我们在读书活动中也来学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才子,做博学、活学之学子。

学孔子演讲稿篇5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学孔子演讲稿篇6

9月28日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

大哉孔子博闻精思孔子被尊为圣人。他不仅是儒学大宗师也是中国教师的开山鼻祖。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方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三十而立孔子首创私学在民间开坛设教传授六艺。其所招门徒或世家子弟或贩夫走卒无论出身之高低贵贱,均有教无类不偏不倚后继两千年的平民教育之路自孔子而生发。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包括了政治、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20_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文化是民族的根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文化是民族的魂守护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家园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 海纳百川乃大地承万物乃昌。中华文化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活力四射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先贤圣哲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等伟大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精神境界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不但留下了浩如烟海、泽及人类的文化典籍还贡献了不计其数、深刻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在15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曾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宋代都市化的出现、科技发展的成功、国际贸易一直到阿拉伯……文学、艺术、宗教等都有令人瞩目的发展。而当时的西方还在中世纪。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深深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总能浴火重生虽经无数更朝换代但阻隔不断精神血脉这贯通其中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 追古思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谢谢大家!

学孔子演讲稿篇7

他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他极少讨论神,拒绝讨论来世。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实哲学家。他就是——孔子。今天我就谈谈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之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列子·汤问》中有过一个两小二辩日,当两个小孩儿问到孔子太阳的大小时,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决也",可见孔子对待事物的实事求是和谦虚。他在当时就是享有"圣人"的名号,完全可以对两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所说的话置之不理,可他没有,因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

他教世人要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用"智"和"信"来传播"仁"。而在学习上我们要"温故知新"也要"举一反三",他就在细微处体现了伟人不可磨灭的智慧光辉。

我心中的孔夫子,当你走近他时,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

学孔子演讲稿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作为圣人孔子精华的浓缩,从早时的科举,到如今的考试,都会有所涉及,由此可以看出《论语》的珍贵,与古往今来的人对它的重视。《论语》被许多人所注释过,而其中较为认可的,是 杨伯峻的 《 论语译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精髓之所在,我们 逐渐 开始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开始 不断 审查自己,开始以义作为准则,凡事则需尽仁。

孔子的中心思想与 最高的道德原则 是”仁,“ 仁包括着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而孔子尤为喜爱的弟子颜回,也是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在”仁“中费了许多笔墨,如:”当仁,不让于师。“ 等,仁,为人之本。是最适合当作标准,审视自己的。

在《论语》中,我对君子感受颇深,所谓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典范,是最能体现儒家风范的代表。《论语》中曾多次阐述、并用详细的比喻告诉我们 君子的标准,如”君子不器。“ 并以小人为最低等次来进行对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由此看来,想要达到君子的境界,还有待努力。不过,这并不能使 我们的 理想降低层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论语 》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作,《论语》拨开人生的层层迷雾,指明了方向,剩下的需要我们去实践。它给予给我们的淳淳教导,是我们一生所要谨记的,是一生所要学习的,是一生所要领悟的。 我们应按照《论语》,去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境界获得更大的提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