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作文【精品多篇】

来源:范文范 2.17W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作文【精品多篇】

三月三作文 篇一

李白曾诗道:“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亦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此时的扬州城应该是百花争艳,柳絮如烟吧,此时的瘦西湖应该是分外的动人吧!

还记得扬州大学的一个朋友现记兄,我去的时候正是他接待了我

这是一个烂漫的季节。

香格里拉池塘边的垂柳浓绿欲滴,随风飘摆在水面上,那楼前颗颗白玉兰甚是怒放,小道旁的小黄杨也拥挤着探出了嫩黄嫩黄的笑脸,大月季早已是嗅到了春的气息,早早的、迫不及待的展现它的芬芳红艳,桃花也不甘示弱,盛开枝头,似乎在说:嗨,看我的!

春天,和煦的阳光,洒进少男少女的心里,温暖的有点痒;风儿呢喃着,温柔的像少女的气息,拂过脸庞,舞动在天地之间;雨儿,细细如丝,落在花朵如珠,洒在心田如酒。

绿上稍头日,春满人间时,自然是生机勃勃,美景漫山遍野,却总是欣赏不够,正如那白玉兰,还来不及启动相机定格它最美丽的时刻,就已飘落朵朵花瓣。

一年四季春为首,你甚至都没有发现漫长的冬天是什么时候走的,春却像个淘气的孩子就突然来了,你甚至来不及换身清爽轻便的衣裳去迎接它,它就已在眼前,看着你微笑,使你手忙脚乱不知所错,又惊喜万分。

你管不了那么多,只身拥入春天的怀抱,肆无忌惮的感受它的美好,希望那和煦的阳光,那甜蜜的微笑,那温柔的风儿,那烂漫的花花草草多停留些日子,甚至希望它永远不要走开。

青春呢,如同春天一样,充满活力,美丽芬芳,却总感觉它过得很快,很快,快的比它来时还要突然,甚至看不到它离去的背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抓住它的尾巴,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顺便“打劫一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也是多愁善感的,如同少男少女的心事,不可捉摸,飘忽不定,莫名的感伤,交织的情绪。

其实,多愁善感并不是一件坏事,之所以善感多愁,是因为它的真实,真真切切的感受着青春里的一切。

媛媛说“青春似乎褪色了”,是的,青春是会褪色的,因为青春本身也要走向成熟,青春才会更有意义。

青春成熟的过程是煎熬的,处在其中往往会忧伤、会落寞、会不知所措、会常常问自己该怎么办、常常会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青春,特别是还未成熟的青春,不免有点急功近利,总想着应该如何如何,总是要求的太多却付出的太少,总是放弃的太多却坚持的太少;总是容【】易摇摆不定,容易受人影响被环境左右;一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感伤若不及时排解,便会开始一次恶性循环;其实很无奈,也想改变,也想到了方法,却往往不敢、不去行动,担心失败,担心迷路,宁愿安于现状也不去走出禁锢,不敢寻求精彩的人生,因为不确定未来会怎么样,因为害怕,因为不自信,因为不相信,因为他的青春还不够成熟。

都说秋天是感伤的、萧肃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春天,又何尝不是呢,它也是烦恼丛生的季节。一不小心就上了烦恼的当,一旦陷进去怎么也难看到希望在哪里,于是,一次次被忧伤被绝望,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甚忧伤又绝望什么,说不明道不白,于是,更烦恼。

其实,没什么。人之一生,可以珍惜的不多,值得珍惜的更少,少一点挑挑捡捡,多一点执着和信念,保持青春的活力和朝气,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理智,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大胆的追求勇敢的突破,即使失败了,青春也是流光溢彩的年华,如果成功了,青春便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我看过一本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一个个成功的人:“三十来岁的小伙子”。在成都作家圈子里,一个老者,用担心略带忧虑的口吻对我说“你这么年轻,没吃过什么苦头,挣到那么大一笔钱,不是毁了你吗?”是啊,对于一生来说,三十岁的成功已经很提前了,如果你还不到三十岁,请永远别说,青春已经走了。如果三十岁有所成就,后面的几十年将会是美好幸福的人生,所以,要看的长远而不是被眼前的一点点烦恼羁绊不前。

春天的花朵往往很快就会凋谢,可是它不能比照青春,因为花儿控制不了自己的衰败,而自己是自己青春的主人,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

慢慢地让青春走向成熟吧,成熟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尽管它也时常泛起淡淡的忧伤、丝丝的迷茫。找个充裕时间,理智的、平和的、平等的、自由的和自己的心灵沟通对话,共同审视周围的世界,然后做出决定,勇敢的行动,并不断的调整,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

人生的二十岁,就如同柳絮如烟的三月。三月,是很美的时节,二十岁,是成熟了的青春,二十岁,才是人生最美的开始。

三月三作文 篇二

三月,树换掉了旧貌,穿上了新装。

三月初,到处还是寂静一片,周围的树特别引人注目,光秃秃的,没有一片树叶,只有残枝。此时的树,虽然光秃秃的,但树干仍然是那样的挺拔,像精神矍铄的老兵一样,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都倔强的挺立着。

素秋下严霜,阳春沃膏雨。三月的小雨是最滋润的,你瞧,小雨沙沙的下个不停,小草悄悄冒出了头,树儿也发芽了!才几天的功夫,大自然就充满了生机,路旁的树枝看上去不孤单了,芽在树枝上点点发光,一点一点地为树枝装饰,刚下过小雨,树芽显得更绿了,是那样的纯洁美好,三月中旬的老兵像被圣水洗礼了一番,容光焕发。它们的树干更挺拔了,如同士兵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家园。再过几日,当我再次走在小路上时,眼前焕然一新:嫩绿的叶子高挂在树上,薄薄的,阳光仿佛能穿透它,让人忍不住要轻轻抚摸它。在微风吹抚下,嫩叶轻轻摇摆,像精灵飞舞,真美!

时间过得挺快,三月底,当我再次踏上小路,我眼前涣然一新,路旁已是生机盎然树枝更挺拔,树叶随风摇摆,无比悠闲。站在树下,暖风吹过,能感受到树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劲,仔细一听,叶子在窃窃私语沙沙沙。

人们也纷纷走出了家门踏春,穿红戴绿的,扶老携幼的,四处人潮涌动。一个孩子在学习自行车,车身摇摇晃晃的,眼看就要倒下了,咕咚一声,车身与小孩一起摔了下去,令人惊讶的是,小孩子并没有哭闹,反而坚强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丝毫没有泄气,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我就在小路旁静静地看着这个如同树一般坚强的孩子,虽然经历挫折,但仍顽强不息。树不也是一样的吗?虽然经历了一个寒冬,但只要春雨一开始滋润,就变得更加翠绿。

三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是春雨润物的季节;三月,也是枯木逢春犹再发的季节。三月里透着的那股顽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催生着万物蓬勃发展。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作文 篇三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礼仪志》上载:“星月上巳,官民皆洁与东流水上,曰洗涤拔除、去宿垢痰,为大洁。”说的是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清水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后来便演变为在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宋代吴自牧在《猛梁录·三月》中载:“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现在,我国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传承着“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只是原来“洗涤祛除”的内容与意义已经淡化。如今,三月三节日已变成了一个举行盛大庙会、春游、休闲、游乐、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综合性节日。

江南地区的汉族,特别是洞庭湖区的人民还保留着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又称芥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据说,吃了地菜煮的鸡蛋有去风湿,强身健体之功效。难怪在七仙湖区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吃了地菜煮鸡蛋,鹅卵石头踩得烂”的说法。他们除了用地菜煮鸡蛋、煎水当茶饮外,还把地菜用开水烫过之后当菜肴呢。春天正是采食地菜的季节。春食地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