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来源:范文范 1.88W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日星期第 节课

章节名称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的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学习、运用科学理论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教学难点

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当代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与之对应的注入式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教学建议

明确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着重说明祖国的未来和大学生个人的前途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首先,在横向上从四个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重点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理论与科学信仰的统一。其次,从纵向上即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着重说明:面对相同的素材背景,如果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发生的立场转变和方法的科学化,就不会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然而社会规律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时代提供的客观条件和思想素材。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时代是分阶段的,与之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必然发展为不同的阶段。重点批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最后,说明如何学习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依据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构成5个教学模块展开教学,每个教学模块教学时间安排依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定。如果前4个模块用时超了,第5个模块就以自学为主,视学生的中学知识背景和学习态度来决定。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内容的定位

学习一门课程需要了解什么?

1、究竟这门课程因何而设?2、课程想解决什么问题?3、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4、课程在整个文化体系、学科体系以及认知体系中占有怎样一个位置?

5、课程的要求

(二)专题学习导入

问题一:在人类千年历史中,你认为最了不起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是这个人?

案例1

当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金球范国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活动。结采,马克思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杨马充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又“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省。

案例评析:

现实的困惑:马克思的当选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之间的差异。西方人认可的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力量和人格魅力及其在经济社会领城的成就,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则没有提及。因此,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义出现的时候,是否仍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这需要时代的回应。

问题二: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课程导入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谈论马克思时最基础的一个问题。对于概念的追求,是人类认识的思维习惯,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概念就像框一样,通过自己特有的边界将自身与其他事物划分开来。对于主义的认识同样也要遵循人们对于概念的认知模式,而主义前所加的人名只是明确了主义的主体以及可能的服务对象,并不会改变主义本身的内涵。同样的方法也适合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主义+人名确定了主义的主体——创造者完善者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是碎片化的对于外在世界的思考或者随意的漫谈,而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前的这种发展并没有从普遍规律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以及自我思维的存在,更没有将社会形态的转变,即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作为具有普遍规律的学说来认识。

课本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界定。

2.马克思的生命轨迹——分享讲解马克思成长的故事,拉近学生与马克思的距离。

(1)大学时代:从叛逆青年到超级学霸

学习——转学——专业转向;相爱——订婚

马克思的求学经历说明,年轻人的“坏”有两种,一种是面对现实的冷酷,放弃青春理想后的自我放逐;另一种是怀揣理想,但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理想一时难以实现,又想不通而形成的叛逆与发泄。

让马克思华丽转身的思考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扎实读书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马克思是谁?

他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德国小城特利尔呱呱坠地,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他的大学生活和职场生涯屡经波折,他的一生辗转多国、漂泊不定。他与燕妮的爱情轰轰烈烈,他与恩格斯的友谊坚如磐石。他对现实的解剖入木三分,冷静地像一名医生;他对未来的预见高屋建瓴,浪漫得像一位诗人。他是废寝忘食、对真理孜孜以求的学者,他是嫉恶如仇、对压迫愤然亮剑的斗士。他是改变世界的思想家,他是信仰坚定的革命者。

马克思的成长经历: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小正太马克思才华横溢,在家里备受宠爱。中学时的马克思成绩优秀,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十七岁时就把“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然而中学毕业进入波恩大学的马克思,却从三好学生变成了一个“坏”小子。

1835年,马克思遵照父亲亨利希的安排,进入德国波题大学法律系读书,希望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律师。但是,马克思在被恩大学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花钱大手大脚,经常花天酒地,从他和父亲的通信来看,马克思在波恩大学一年花掉了700塔勒。700塔勒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富家公子一年也不过花掉500塔勒,而且马克思后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主编《德法年鉴》,那时候他一年的薪水也才500塔勒。更让老马头疼的是,小马在大学期间还加入了一个叫“特里尔同乡会”的组织,最后他还成了这个组织的头儿。这个同乡会就像是咱们在大学里的老乡会一样,总组织一些聚会活动,但是他们聚会的地点,就是在波恩各地的酒馆里。酒后他们偶尔还要和其他学生打架决斗,甚至还曾被学校关过24小时的监禁。话再说回来,老马看着自己的儿子在波恩大学胡闹,知道这不是办法,就安排马克思转学去了柏林大学。老马曾经公开表示过:“我不仅批准我的儿子卡尔·马克思这样做,而且我希望他能在柏林大学继续他在波恩大学开始的法律和公共管理课程。”搬到柏林是马克思生活中的一项重大变动。柏林和莱茵城市波恩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转学之后,小马的精神面貌的确得到了改变,从无望的酗酒文青变成了靠谱的学术宅男。这也让世界上少了一个诗人,多了一个大神级别的大牛思想家。在这个阶段马克思大量读书,并且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那个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甚至还想建立一个法哲学体系。

从外因来说,柏林大学严谨的学风让马克思一改从前的浮夸,开始专心于学术研究。柏林大学又名洪堡大学,自从1810年建校开始就一直是德国的最高学府,可谓是大师辈出,群星璀璨。黑格尔甚至曾经说过,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和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曾经在柏林大学读书。马克思说,柏林大学学风太好了,这里的学生没有不认真读书的,也从不考虑什么喝酒打架的事情,和柏林大学比起来,德国其他大学简直就是酒馆。显然这次转学对马克思影响较大。马克思自从解锁了柏林大学这个新地点,就像玩游戏开了外挂一样,开始拼命地读书。

从内因来说,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追求的人。他从小博览群书,而且志存高远,十七岁的时候语出惊人,说自己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这是何等抱负和胸怀!

马克思成长给青年人的启示:

只思不读,走火入腐;又思又读,立地成佛

马克思的求学经历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或许就是思考让叛逆闪闪发光。不过,让马克思华丽转身的思考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扎实读书基础上的理性思考。马克思之所以走出叛逆,走向伟大,不但因为他善于思考,而且因为他大量阅读。当年曾经有小朋友给杨绛先生写过一封信,信里洋洋洒洒表达着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不解。杨绛先生的回信既诚恳又毫不客气:“你的问题在于你读书不多而又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回答其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态—浮躁。浮躁其实就是不知以为知,少知以为多知,说白了就是不读书,但又自以为是,就是俗语所言,一瓶不满半瓶咣当。

现在一些年轻朋友,每天喊着空虚寂寞冷,要么玩世不恭,要么愤世嫉俗,要么娱乐至死,看韩剧、追欧巴、打游戏、玩桌游,就是不读书,自己胡思乱想瞎琢磨一通,反而觉得自己独立思考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天下无敌,这其实就是拿幼稚当个性。“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读书就像练内功,练武之人若没内力,强行练武功秘籍容易走火人魔,倒行逆施。学习思考就像吃东西,得有原料,不然只能消化自己原有的组织,长久下去新陈代谢必然失调。

古有苟子《劝学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史之所学也。今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劝学篇”: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2)马克思的爱情——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

爱情:在精神契合面前一切皆浮云

为了追求燕妮,马克思实施了三步计划:第一步:写情书,但被燕妮委婉拒绝;第二步,迂回战术,收服燕妮的弟弟和闺蜜,帮其讲好话;第三步,写情诗,

在这里要说几句题外话。现在的年轻人搞对象通常都是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在这里,要给各位小主们提醒一句,能用严谨而精练的语言表达爱意的那才是高手。纵观人类历史,什么最值钱?当然是才华。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故事听起来真的像是童话一样,才华横溢的王子和美丽聪明的公主排除万难终于走到了一起。但是现实的残酷永远不会和童话走到一个节奏上。马克思是一个刚毅坚强的人,不愿给任何资本家效力,一度穷困流倒。婚后两人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出租房里。燕妮高贵、优雅、聪明,不但在生活上照顾马克思,在事业上也成了他得力的助手。马克思虽然写了大量的著作,但字迹潦草很难辨认,每次把稿子送到印刷厂之前都得让燕妮亲笔抄一遍。所以说,如果没有燕妮,这些伟大著作的间世就不会那么顺利。曾经有历史学家说,马克思追到燕妮,是这位天才的领油所获得的第一个辉煌的胜利。

精神契合:爱情的金钥匙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燕妮绝非等闲之辈,马克思身上最开始吸引她的当然是才华,但是才华不能当饭吃,后来两个人在生活那么艰难的情况下,燕妮还不离不弃。那是因为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他们都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正是马克思和燕妮之间那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让他们的爱情始终保持新鲜,才让他们能携手走过四十年的风风雨雨。

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让我们看到,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一而是精独上的势均为敌。

3、走进马克思和他的朋友圈

马克思的身份:马克思是一个懂历史的经济学家,懂经济的哲学家,懂哲学的历史学家。

这使得马克思铸就了伟大的学说了著作。

(1)马克思朋友圈里最重要的一位朋友——恩格斯

在马克思的眼里,什么加官晋爵,金钱诱感,那全意是评云。因为不被当局接受,老马携带着他的共产主文理想倒处流亡。而恩格斯则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微自己的离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给了马克思。有一年,老马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他原磨着让两个闽女拨个地方打工去。恩格斯知道后,当时就炸了,说你老马这是要干嘛呀?没钱就说,有啥过不去的事啊!马上就把钱给他寄过来了。要说这恩格斯是真讲究,马克思也不含糊。遇到恩格斯落难的时候,马克思同样拨刀相助。这不,有一次恩格斯逃亡到瑞士,一着急,连吃饭钱都没带,兜里就剩点毛票。马克思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正生着病,但他一点儿没耽误就把家里所有的钱全部寄给了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事业上也是黄金搭档。在伦敦的时候,每天下午恩格斯都去马克思家。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说后来马恩这对超级组合分开过一段时间,但是距离根本阻止不了他们的交流。他们时时刻刻设法帮助对方,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马克思管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跟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思格斯从事著连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他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使恩格斯悲痛万分。朋友们劝他去旅行,散散心。但他想到马克思生前用毕生精力写作的《资本论》还没完成,就谢绝了朋友们的劝说,着手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的最后两卷。他日以继夜地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得生病。他花了整整11年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为了帮马克思整理未完成的《资本论》,他放下了自己手头的《自然辩证法》,最后导致他这部著作没有完成,留给后世的还只是一部草稿。11年是一个什么概念?从成就上讲。比如海室,203年诞生时的年销售额是3400万。从长度上讲,这11年可能就是一个小动物一生的时间。但是这11年对恩格斯而言,他大部分时只做了一件事,只为自己的兄弟。恩格斯说:“这是我喜欢的劳动,因为这时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40年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难立了伟大的友谊。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有个评价:(恩格斯)替他天才的朋友坚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去了。”

挚友情,万年长

如果说马克思是张扬酒脱的文科男,那恩格斯就是严道收敛的理工男。

马克思行文:文思如泉漏,肆意汪洋,洋洋洒酒,诗词典故信手拈来。

恩格斯行文:干净严谨,逻辑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了是丁卵是卯,一板一眼,无可挑剔。

马克思的文章犹如热气沸腾的重庆火锅,丰盛可口,辛辣扑鼻。

恩格斯的文章则犹如温吞精致的阳春面,简约年服,流人心脾。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理论以其光辉的科学魅力,吸引和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斗争,而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吸引和鼓舞着亿万人民的人生追求。大体说来,他们的人格魅力可以分为六个基本方面,即人民的立场、革命的信念、渊博的学识、行动的意志、真挚的情感、平凡的生活。

1.人民的立场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始至终秉持着人民的立场。马克思的中学作文中就主张“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和恩格斯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一种人民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同情民众疾苦,自觉地站在贫苦大众一边,特别是站在受着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工人阶级一边。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他深入工人群众日常生活进行调研的结果。普鲁士统治者鉴于马克思的杰出才能而试图笼络他入阁做官,遭到马克思严词拒绝。这种人民的立场,事实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和工作的强大的动力。在艰难的时候,他们正是从这一使命上吸取坚持的力量,并鼓舞着他们走向人生的目标。

2.革命的信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尽管在早年时期就失去了宗教信仰,但他们都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人。如果说对人民、对工人阶级的忠诚,对共产王义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他们的信仰的话,那么作为这个信仰的一部分,他们要推翻剥削和压迫的旧世界的革命理想和意志,则是他们的坚定信念。革命不是好玩的事,它需要和体现的是坚强。马克思和恩格斯无疑都是坚强的人。

3.渊博的学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拥有渊博的学识。他们二人都具有优越的天然察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酷爱学习、终生不倦的学习者。马克思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律,但他的兴趣则是历史和哲学以及文学艺术。后来走向社会,又开始对经济与政治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都是包括多门知识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知识广博,在任何时候都能飞速地写作。他对军事问题有深刻研究,普法战争时期他化名写的若干军事评论中的论断和预言,屡为战争进程所证明,被人们误认为资深将军。而“将军”也正是朋友们对恩格斯的称呼。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精通多门外语,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他们的著作不都是用德语撰写,有的是用法语,有的是用英语,还有意大利语等。恩格斯能讲二十几种语言。马克思用法文写《哲学的贫困》,就像法国人一样细熟。为了研究俄国的经济问题,他晚年还自学俄语。知识渊博固然可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这样的极为少见的深刻的思想家,如果说有的理论家苦于缺少思想,那么马克思则苦于思想过于丰富而使表达出现困难。

4.行动的意志

马克思和恩格斯凸显着行动的意志。他们虽然作为学者在书斋中工作,但不是那种纯称“书斋中的学者”,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相反,他们有着突出而顽强的行动意志,是把思想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行动型学者”或“学者型行动者”。

5.真挚的情感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真挚的情感。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人,可能在情感生活中会有所贫乏;着眼于宏伟社会事业的人,可能在个人情感体验方面不够细腻。但这也不过是可能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算是研究抽象真理的人,但他们在有着充分的理智生活的同时,并不缺乏情感生活,并没有把自己变成不懂感情的机器人。马克思在爱情生活方面很是顺利而完美,大学时代就与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订婚,在相互等待七年后完婚。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跟随马克思走上一条充满驱逐、流亡、贫困和动荡的生活之路。在19世纪50-60年代的艰难岁月里,燕妮受尽生活的磨难,却仍把为马克思着清稿件的辛劳看作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恩格斯年轻时恋爱失败,但他走向工人的生活时,得到了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士的爱情。后来玛丽去世后,玛丽的妹妹莉希·白恩士成为恩格斯第二位夫人。除了真挚的爱情,还有真挚的友情,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关于这种友情,列宁说它超过了人类关于友谊的一切最美好的传说。

6.平凡的生活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有着平凡的生活。他们无疑是伟人,这谁也无法否认,但他们也是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生活,也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和烦恼。这其中,也包括他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小小的情趣和缺点。马克思工作之余常和孩子们一起郊游,路上一同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根据路程远近为他们编制长短不同的故事。马克思还跟外孙一起玩耍,趴在地上让外孙当马骑。恩格斯爱好广泛,骑马、品酒样样在行,而且十分健谈。此外,生活中他们也会有缺点不足。比如有时粗心,有时急躁和粗暴,等等。也许,对于本来就平凡的人来说,这种平凡的经验算不得什么人格的魅力,但是对于本来就是伟人的人来说,一定的平凡却使他们的人格更为真实、更加丰满、更为可爱。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结合课本章节进行讨论

绪论:告诉我们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一章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

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生命力?全球性金融危机会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燃”起来吗?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来自哪里?

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联系更紧密;在战争之后,和平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显示出其经济发展的优越性;资本主义的灭亡从何而谈?

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信仰遭遇挑战;各种新的经济科技现象让人产生疑问。

西方各种现代思潮的诘难——历史虚无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动态的理论体系;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使命未成完结。

4、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熟悉的陌生人/伟大要有人懂得

(1)马克思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2)马克思的人生经历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

(4)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特质。

5、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关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成长

(2)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四点要求,既指明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进方向,又指明了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勤学。求知为学,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曾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来说明“勤学”对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好时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形成自己的见解,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多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把这些知识外化于行。

人无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修德。青年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更需要道德雨露的溢养、良好品行的塑造。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才能用在正确的途径上,无德之人,才华越出众,危害就会越大,而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因。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的一切崇高追求、高尚情怀、美好梦想,既要在行动中体现,也要靠行动来实现。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笃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要成事,既要沉心静气,更要伏下身子。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沉迷幻想,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来浇灌梦想,把挫折考验和艰难困苦作为梦想开花结果的养料,凭借踏实而不懈的奋斗,最终迎来梦想的开花结果。

问道容易得道难,得道容易守道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青年必须养成、践行、坚持和守护的“正道”。当然,这条“守道”之路并不好走,在这条路上,青年不仅会遇到各种拦路虎的阻挡和考验,还要面对一些走在旁门左道甚至歪门邪道上的人的诱惑。

结束语:200年来,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思想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深刻而持续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当代著名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说:“想要理解18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巨大变迁,马克思的分析始终是必要的核心”。

法国哲学大师雅克·德里达说:“全世界的男男女女们,不论愿意与否,知道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今天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