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

来源:范文范 2.5W

关于《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2025届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教材教法研究培训稿

关于《登高》的教材教法探究

主培人:柏俊文

【教材结构】(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第8课的《登高》格律谨严,历来为人称颂,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诗人的忧国之情与个人的人生感慨融为一体,需要重点把握,诗体形式与诗人情感抒发之间的关系也是学习的重点。

【教材解读】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阅读古诗词作品,可以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喜爱祖国语言文字,喜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不少诗歌,但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现在的任务是在要求背诵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从中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已经学过杜甫的诗歌名篇,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登高》蕴含着诗人个人的、家国的深沉忧思。杜甫究竟是怎样借眼中景抒心中情的?这个问题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已步入高一第一学期,学生懂得一些鉴赏诗歌的门路,但是要真正理解杜甫诗歌语言的凝练丰富、意蕴深远,感知诗人沉郁苦痛的感情,并且是要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探究和分析,来感知杜诗上述的这些特点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教师的补充引导,来让学生进行辨证思考和分析。

【设计理念】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二级标题:楷体GB2312三号加粗)

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品尝诗歌意境,培育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尝语言”这一要求,据此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育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复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蔽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是能体会作者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所在。

教学过程设计(方正小标宋简体居中二号不加粗)

一、导入(2分钟)(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在与亲人一同登高的一个传统佳节里,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回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的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仍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他单独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会诗圣的才情,触摸其高尚的灵魂。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试图用这样一段话来激起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他们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课堂活动一:配乐范读(5分钟)(楷体GB2312(小标题三号加粗)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解释体会,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伤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育其语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尝深邃的意境

课堂活动二:思考回答(3分钟)

问题1,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育学生发觉、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育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学生在思索这个问题时,因阅读阅历、学问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可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思索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课堂活动三:实践与思考(10分钟)

动笔实践,首联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一幅宽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

问题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设计意图】

以上实践与思考设计是为了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复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会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尝其深邃悠远的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育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试图去解决理解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的目标。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尝深层的感情

课堂活动四:思考探究(10分钟)

问题3,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问题4,宋代罗大经指出颈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设计意图】

在学生结合文本研读颈联的根底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困顿的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育学生探究规律问题的思维能力。

课堂活动五:分组讨论(12分钟)

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或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分组讨论:“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设计意图】(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思索、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或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思索并讨论“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此过程中将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中的“艰难”一词并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讨论、分析。“艰难”在这里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初中时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困难,更写出了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推己及人的宏大胸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活动主体参加讨论,最后,进行点拨总结。

五、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总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季节,单独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剧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自然秋景的哀痛,有对自身命运的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读这首诗,应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明代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确如此。

【设计意图】

强化印象,固牢情感。强化解决教学重点问题。

六、作业设计

课下研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

布置这项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二是让学生进一步稳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育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

七、板书设计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昂扬悲自然之秋

颈联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联忧愤无奈悲国家之秋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主要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达到强化印象,归纳总结的目的。

【困境预想】

在问题4“宋代罗大经指出颈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过程中,可能学生思考不到更深入的层次上,从而达不到引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去。

【解决预案】

1、带领学生背诵初中学过的杜甫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重点强调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语段,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2、介绍杜甫整体作品风格。比如《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整体感知杜甫作品风格及家国情怀。

【设计反思】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对了解杜甫的晚年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让学生通过对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的理解去充分体会杜甫的精神追求和沉郁顿挫的作品风格,教学设计思路还算清晰,重点也比较能突出,流程应该也会很顺畅。在设计过程中还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的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我涉猎了大量有关杜甫的书籍,然后总结归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生了解杜甫。其次,我在网上搜索名人名家的朗读,让学生聆听名人名家的诵读,领会诗人写豪情、感沧桑的情怀。只有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通过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