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成长

来源:范文范 1.06W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下成长。因此,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行为习惯也都不同,而且现在的父母也比较宠爱孩子。如何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所有幼儿园老师必须攻克的难题。

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成长

我们幼儿园刚开园之初就迎来了几个年龄稍小的孩子,其中有个小女孩叫雒佳美,比同龄孩子小半岁,刚入园的时候焦虑情绪十分严重,刚开始时她遇到不会做的任务时我总是安慰她:“没关系的,老师会帮你的”,慢慢地她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经常碰到一点困难就说:“老师我不会。”随之原本打算自己做的孩子听到了之后也跟着喊:“老师,我不会。”为了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会想尽办法让她自己做一些事,有时候看到老师没有帮她,她就大哭起来了,还很伤心。

每个孩子遇到困难时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佳美平时就是这样喜欢喊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确实如此,年龄稍小的小朋友对一些教学活动的接受能力较差,注意力无法集中。我在《幼儿教育》中看到:“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等,可以运用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形式。”于是,我对佳美采用了“一对一“的教学形式,细心的给她讲,慢慢的我发现她能认真听讲并点头示意我,由此可见姿贻对一些教学内容并不是一窍不通,只是她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当她第一次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整理小凳子时,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自己这一次处理的很好。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通过佳美的教育案例,我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

一、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权变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教学情景又是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其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面对变化的幼儿和突发事件时,要能巧妙地因势利导,要善于随机应变,果断的采取措施,作出适合、稳妥的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敏锐的捕捉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细微的变化,不能照本宣科的进行下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到位,措施合理的得当,方式稳妥。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因该正确的引导幼儿,激励幼儿,启发幼儿,而不是牵着幼儿走,强迫幼儿走。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首先,要形成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不想、不能、不敢活动,任何正确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不只是管理者、指挥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师生双方在师幼互动中要保持关注。任何行为如果得不到对方的注意和关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教师要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来保证师幼互动的积极有效。

三、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对孩子来讲,是其将来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现在她来到了幼儿园,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大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排斥到喜欢,从陌生到适应。

四、做好家园沟通,做到家园共育。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很多家长就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是幼儿园的了,其实教育孩子光靠幼儿园教育是绝对不行的,家长依然是孩子教育最主要的影响者。所以,我们应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产生合力,从而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像姿贻这样的小朋友在家里也时时关注她的变化,如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进行引导,努力做到家园针对同一问题要有一致地教育策略,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