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整理【精品多篇】

来源:范文范 2.92W

哲学与人生教案(整理【精品多篇】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一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2.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4.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观察、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国☆☆外学者将探究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包括学生,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教材仍是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但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显在与潜在的课程资源,有着广阔的空间;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

学生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人是三重存在: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因此“学生”意味着:

他要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他还要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他更要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大地之间。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命题: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于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与需要、愿望,情感与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成全;

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学生的需要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探究的需要;

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4、责任承担的需要。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指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信息素养全美论坛》,1992年)。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够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学校

“学校”一个可能的定义就是学生可以犯错误的地方;在孩子离开了父母之后仍就可以淘气、顽皮、打闹、追逐和嬉戏的地方;是与同伴产生冲突,并可以学习解决冲突的地方;是孩子可以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喜欢的同伴的地方。

一所学校应有一种公平之感,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无论其种族、性别或贫富。因此,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在学校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学校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场所,不仅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它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良好的人际交流,有正义感,有大家认同并乐于自觉遵守的纪律,有充满爱心、欢庆聚会的时刻。

学校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驿站。当然,学校也可以是教师谋生、展示个性魅力和进行创造,充分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张文质:

《唇舌的授权》)学校是人与人的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的地方,当我们走近它时,它应该仍旧是美丽和给人以希望与信心的地方。

2001年香港教育署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摇篮”,再次承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并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活,从而引领社会的前进。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是相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而言的。对于物质生活,人们将其高度概括为衣食住行。德国哲学家施普兰格把“精神生活”加以分类。他把精神生活分为五种形式(形态)即:理论(认识)的形式;审美的形式;社会的形式;权利的形式;宗教的形式。今天,我们也可以将其高度概括为认知、交往和审美三个基本方面。

课堂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可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讲台上的讲,课堂成为了“讲堂”,教师主宰的课堂,和盘托出、无衣无缝的讲授,缺乏生命的活力。其危害就在于:1.让学生感受不到智力劳动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而扭曲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2.压抑并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没有必要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教学成为没有理智挑战的教学;3.禁锢并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由于没有给学生足够参与的机会,使得所学“知识”停留在外在的、呆滞的、惰性十足的水平。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水”,而有学生的答案是“春天”,老师却宣布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发生在课堂里的真实故事。有人问“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哪里去了?”

“学生的主动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问题本身就发人深省。

我们期待着: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化的课堂,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认知

作为心理活动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认知能力就包括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批判性的思考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课堂教育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而前三种能力都属于认知能力。

情感

个体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途径,也是个体生命最富人性的—个方面,按情感的状态,可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三类。激情是爆发式的、强烈、紧张而短暂的情感状态;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心理状态,即平常所说的心情;热情则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Golean)的著作《情商》(Emotional

Intellingenee)揭示了人类潜在的情感得到发展的重要性,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立场根源于潜在的情感能力。情商是让我们更充分地展示人性的—系列特性和品质,它们对我们的命运具有广泛的影响。

“情商=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激励自我,坚定地面对挫折,控制冲动,使满意持久,调整心情,不要让忧伤影响到思考、移情和憧憬的能力。”

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互动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以特定方式对人和事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的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决定着他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人总得选择一种策略并坚持到底。不能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

(巴顿)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

“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认知的改变,情感的变化,再到价值观、态度的改变,有着某种一致性。

新课程将促使教师转换角色。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

新课程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新课程也将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引起的;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进行个别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可灵活选择与使用教法。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首先,教师将不再是“一桶水”,他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人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教师有义务也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有效的改进意见,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进行研究。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另外,一些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种较大的激励,将促使教师去体验理性的愉悦和收获的欣喜。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将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总之,“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尤为突出。

课堂教学理念的七个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必须从重教转变到重学、学法的研究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3、必须从教师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多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①要多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不要追求强制的统一答案。

②要为学生留下探究、思考的余地,不要轻易的告诉学生答案,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③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学生有困难时—适当启示。

学生处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时—思想方法要适当启示。

学生获得成功时—除了表杨外,要帮助总结提高,上升为自觉的行为,特别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升华。

4、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结构、呈现方式上进行转变。要做到情景化、问题式,要强调呈现的基本模式: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应用拓展—巩固反思—作业质疑。也可尝试一些特殊模式,例如:(1)开放题教学模式;(2)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课题);(3)活动式教学模式;(4)数学作文;(5)长作业教学等等。

5、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手操作、开展实验、实际测量、统计调查、规划设计、思维游戏、师生共探、小课题研究等)

6、必须从单一的、统一的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激励性的、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体系。

7、必须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要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教育资源)

课程改革对教案编写的新要求

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编写优质教案是上好节课的首要环节,是开展现代课堂教学改革要过的第一关,课程改革对优质教案的编写要求与传统教学编写教案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呢?

(1)制订课堂教学目标的出发点不同。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大纲要求,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教”制订的,是惟一而不能改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就是为了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一份优质课教案适用于多个班级的课堂。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培养学生成长的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制订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要求,具有弹性。因此,教师备课是为了解学生,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任何优秀的教案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在备课中,教材、学生都很重要,但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却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第—位,是以“人”为本;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是以“本”为本。

(2)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目标。尽管不少教案也强调能力目标,也提到思想教育,但是这种“能力”只是解决知识问题的解题能力,这种“思想教育”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僵化的、空洞的说教。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知识目标只是教学目标之—,解题能力只是知识目标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取代以前“思想教育”的又—个教学目标。它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社会要求,尊重学生作为鲜活的人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根本目标。

(3)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同。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是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是编写教案的主线,学生按老师的规定听课、练习是“责无旁贷”的事。在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演”得好就是课上得好。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员”,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4)检测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不同。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的结果,即学生是否达到教材知识目标。学生没达到大纲知识标准的要求,就是教学失败。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唯—的、绝对的权威。实行课程改革后,注重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不仅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更要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篇二

一、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1、案例分析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哲学观点的培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设计以下案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非具体的科学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历史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至于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案例分析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现实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自我研究,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述“意识能够反作于客观事物”一框时可用视频的形式模拟案例《秘密武器》:公元前214年,古罗马和古希腊之间发生一场战争。罗马舰队气势汹汹杀向希腊的港口。大风吹着船帆使舰队全速前进。奇怪的是希腊看上去毫无防备,港口上只有妇女和老人。罗马人逼近港口,以为胜利在望。这时候,只见一位老人一声令下,妇女们都举起手,顿时万道金光射向罗马舰队,船帆先着火,刚才还在帮助罗马舰队前进的大风现在帮起希腊人烧船,罗马舰队很快全军覆没,可怜的是罗马将士至死也不明白希腊人究竟用什么秘密武器取得了胜利。通过本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案例分析法则强调教与学的过程应是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有所提高。如在讲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框时,可应用《马谡失街亭》一例: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到了祁山,因司马懿引兵出关迎战,诸葛亮便命参军马谡率重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甘当斩首。马谡自恃熟读兵书,颇知兵法,既不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他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到山上屯兵。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被魏兵杀得大败,街亭失守,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斩首。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作教条,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确定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

1、确定案例

选好案例,是案例分析法的首要条件,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讲解、讨论、对话、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所以,选好适用的案例对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

(1)典型性。选择案例过程中,要选取那些典型性强,有思想深度的材料,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客观上不允许教师罗列过多、多长的材料,而且有的材料已被反复运用,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时效性。如果选用内容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的案例,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如讲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框可用我奥运健儿在雅典为国争光的案例;讲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框时可运用钟南山院士英勇抗击非典的事例。

(3)真实性。求真务实是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解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具体、真实、可信度高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在思想上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讲“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框时可结合上海市民发扬集体主义主义精神大力支持、参与世博会建设准备工作的事例。

2、讨论案例

组织案例讨论是案例分析法的主体和核心环节,讨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你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误的实质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2)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3、评价案例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三

关键词教师思维学生成长

一、何谓教师?何谓学生?

“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1这是教师的简要定义。

“一切受教育的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2这是学生的简要定义。

从以上的论定中大家可以看到,教师与学生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群体,可是,两者却要在同一环境当中,共同完成许多的研究任务,这就是教学的基本情态。

自从人类出现“教”与“学”的文化现象,教师和学生这两部分身份与知识都相去甚远的社会群体就聚集在一起展开了“教学”。久远以来,人们对于教学的认识与规范在不断地深化,多少的条例和措施的制定,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体制”等等产生了。时至今日,古今中外各种各类的教学流派多不胜数。尽管流派诸多体系林立,但都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制定并遵守一定的方案和规程,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案等等。每一所院校尤其是著名的学府,都具备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同的教学特色就意味着培养出不同素质的学生。教学是塑造人的工程,教师无疑是执行工程的最后落实者,由此可知,作为工程的执行者,工程质量的成败优劣系于一身,可不慎乎?

二、教学方案是教学的具体执行者的实施文案,它虽然应以计划、大纲、进度等文件的要求与规定为指导,但“教案”乃是授课教师的思想深度、专业水平、表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决定授课质量的重大因素。对教案而言,教师的思维性质、方式、取向、程度等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换言之,授课教师的思维乃是教案的灵魂。因而,教师的思维极大地干预着受教育者。

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关联深刻而微妙。对于师生关系,人们往往只看到外在的形式而容易忽略了内在无形的意识思维。

在中外思想史上,体现教师意识思维影响力的例子令人震撼:孔子克己复礼的人格理想的意识塑造出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的颜渊。孟子的母亲专心刻意希望儿子好学成才,最终造就出一代大儒孟子。近代戊戌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决意培育变法人才,开堂讲学。康氏救国图强的强烈意识在学生的思想上烙下深刻的印记,日后成为著名的维新思想家的梁启超即出于康有为门下,并和老师一同投身于波澜壮阔的爱国变法运动,历史称之为“康梁变法”。古希腊思想巨人柏拉图自幼聪慧,就在柏拉图20岁时,他的父亲把他送去拜苏格拉底为师。苏格拉底的“概念”学说被柏拉图所继承且加以发展,并最终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博大的思想体系。

在艺术史上也如此。东晋时期,王献之受到王羲之革新书法,变“古质”为“今研”的艺术创新思想的熏陶,以继往开来的作为,把书法艺术的变法更进一步,获得独特成就,后人称之为“二王”。元代,黄公望精于山水画,尤为难得的是他经长期观察,深得自然风光的真谛,刷新了表现技法,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具有划时代意义。黄公望的山水画创作受到书画大师赵孟頫的指导,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关注点。赵孟頫对黄公望的启发其作用难以低估,这是激励后者使之获得突破的关键所在。无论在历史与现实中,如此的例子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是否典型而已。

在前面所举的历史例子说明了:教师存有怎样的思维往往塑造出特定的学生,或者说,只有优秀的思维才有可能培育出好苗子。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学术著作《大学》当中,把个人的学习与实践的整体程序提出来,这就是著名的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大学》一书为前人进行高级教育的讲学教材。这八项内容实际上就是阐述了意识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内外关系,是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的某种综合表述,具有典型的东方人文色彩。在“八条目”里,“诚意”与“正心”处于中枢的地位。须知“诚意”与“正心”乃是所有人都应重视的,因为此乃人生处世之本。但作为教育者更应以此为自警,时刻以此为自律。教师切莫忘却了:以自己的思想言行影响受教育者,其“意”真诚与否以及其“心”端正与否,可谓波及面甚广,影响度甚深。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提出关于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5据说是从第1到第5个层面逐级而上,越往高处就越有难度。一般人们通常能够达到第3层的话,生活就显得完满,攀上第4层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是因为你希望获得社会的尊重,则你必须作出令社会尊重你的贡献与影响。至于上升到第5层面的人可以说十分难得,他们在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展现理想等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通常就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可以设想,如果转变角度而言,我们说五种需要也是五种人生思维内涵的反应,它既可以贯穿人的一生,同时也是若干类型的人生境界和理想的写照。不同层面的思维引发不同层面的生存状态,这是值得人们深入研求的课题。

三、意识思维决定了人的所作所为。要当一名出色的教师必也首先具备有深度有品位的意识思维,否则,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教师,谁不希望培养出社会有用之才?意欲实现这样的希望,必先反观自我:自己的思想水平以及道德操守如何?我们不应回避某种现实的现象,即有部分的教师对于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方面的重要性认知甚微,有的甚至是不知不觉。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表现为对人的知识构成不甚了了,尤其是对于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范畴的知识缺乏兴趣和理解,造成了知识以及精神层面严重的营养不良,显得知识贫乏或知识失衡,最终会出现某种意义上的思想空虚苍白,人格迷茫,在很多问题上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此类教师是难以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的。归根结底,这是当代教育界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露,长期以来对于教育本质的认知存在着偏颇以及摇摆不定的理解,这就难免出现某种局部但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劣质”病症。

就某些情况的研究与分析来看,加深对思维内涵重要性的认知,提高思维质量,确有必要。换句话说,提升内在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引起我们更关注的是,像这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还没有获得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与教育都进入转型时期。新环境新事物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对此,教育界不仅要有适应性还要具备预见性。可以预料,如何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内在素质,如何升华其思想水平,将会成为更突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素质与思想包括了专业与非专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精神。只有人文精神的存在和发扬,人们对于教育事业才会有深刻而全面的认知,教育思想以及教学水平才有可能不断地得到优化,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才有可能获得合理的解决。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与学生永远都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种存在关系,这种关系在新时期的今天也会发生新的变化,这是必然与自然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转变气质,升华思想,认真探索师生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认识教师的思维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原理,做到以更好的信息影响学生,让受教育者获得更为全面健康的成长。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7页。

3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140页。

4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5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参考文献

1.李武林。西方哲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八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四

【关键词】有效教学 探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121-02

有效教学即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哲学与人生》课程更应重视哲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实现“哲学课堂”与“生活世界”的超级链接,从而实现《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客观、全面、辩证地对待人和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创造出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

一 教师即课程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钱学森家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牢牢记住了:“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从此钱永刚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体现了“不教而教”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我想这也应是作为老师的追求。在哲学开篇学习哲学意义时,我盘点了2008年中国的不平凡,在达到此环节教学任务的同时,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了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美好,从而渗透如何去辩证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教师即课程”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哲学老师更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给学生做出表率。在课程的三维目标中,若缺失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就会失去光彩,“过程和方法”将变得毫无意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应体现在课程中,又应体现在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只有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信服,这才能实现哲学课的有效教学。

二 有效的教学设计

中国有句俗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哲学课完成三维目标,则必须从有效备课开始,即系统的教学设计。

要备好课,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出这门课程每个单元、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以及教学方法、过程,对学生学情作出具体的分析等。关键是,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能够备出这样的课,是学生轻松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能永远感受课堂的新鲜感和诱惑力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需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他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设计准备,实施调控和检核评价,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把写教案称为显性备课,把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称为隐性备课。于老师认为,隐性备课是“备课于心”,这是更为关键的备课过程。隐性备课的重头戏便是查阅相关资料,对《哲学与人生》课来说,除了要多用学生身边信手拈来的例子外,还要多查阅哲理故事、漫画,功夫用在平时。如许多电视广告语、歌曲、学生学的成语、古诗、相声、小品都可能蕴含着哲学的某些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联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就会变得“博大”、“丰厚”,课堂上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 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师要善于营造快乐自主的课堂气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一,以趣引题,定好基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成功的开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如在讲“联系观”时,我下载播放环保宣传片《拯救地球》。给学生以视觉震撼,并提问:“看了这段环保片,同学们有何感受?造成环境破坏的元凶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环境问题?”同学们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看、去探讨。

第二,以趣言理,深入浅出。运用趣例组织哲学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从而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讲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时,我巧妙地运用典型案例“微笑的力量”、“学会尊重一个人”,让学生感受人际和谐的重要性。通过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壮观视频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讲“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尾时,我设置学生活动:信任小游戏“帮助盲人穿越障碍物”的比赛,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让胜利者谈体会,体验信任的快乐,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新知,逐渐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

2.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第一,遵循由易到难的授课规律。面对难点,一定要逐

步分解,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切不可草率行事,简单粗暴地处理,否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下面是几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比较:深入浅出高效;深入深出有效;浅入浅出低效;浅入深出无效。

第二,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面与参与度。在教学时应做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有专家曾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了统计: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5%;学生阅读,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10%;视听并用,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20%;教师演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30%;学生讨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50%;学生实践,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70%;学生教别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95%。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动手、学生参与的重要性。还有一句俗语:我听到了就忘记了,看到了就明白了,而做过了就记住了!所以,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学生出错,让学生尝试从失败或成功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第三,注意提问的艺术。好的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的正确作答,通过老师的运作,让学生逐渐领悟并深化所学内容。好的提问应给学生一种学习的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的关键。

第四,赏识教育。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第五,重视合作与质疑。合作与质疑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品质,合作的使用应注意:首先,所给的合作项目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必须要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帮助才能达成某种共识。另外,小组合作时还应指定小组长与记录人,做好合作结果汇报。通过合作,不仅解决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质疑时要注意:首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相信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另外,在质疑时,应多给学生鼓励(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如何)。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原创方法是智慧的,多种方法是高明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四 有效的反思教学

教师首先要进行反思,把反思教学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认真地反思这堂课的亮点及缺陷,写好课后记,平时做个有心人,多读、多看、多想、多记,及时补充自己的教案,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经验丰富、优秀老师的课,学他们的教学方法、课堂技巧等,积累间接经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反思其阶段学习成果,反思其学习方法,反思其学习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今后的学习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是关键,有效是目的,学法指导是保证。在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单一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做很多。这里我谈点肤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五

在古希腊,哲学被称为“爱智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的追求智慧,正像花草树立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人们的生活也需要智慧的启迪。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1]哲学不是技术教育,也不是政治教育,而是人性教育,是人追求智慧的途径,而是人们对人本身、人的活动以及人所生活的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黑格尔就在书中阐述:“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2]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哲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将哲学的本性及教育目的被曲解。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本性被枯燥的教学所取代,哲学理论成为了停留在书本上的符号,照本宣科的填鸭性教学方法使哲学的魅力被掩盖。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不但失去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还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哲学课程成为了知识教授,丧失了其本性与功能。

哲学的教学目标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1.1教育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1.3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哲学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是一门学习“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运用“智慧”的学科,决不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科。

2哲学课程的考核标准

对于一门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的哲学课程多以标准化试卷为主要的评价标准,通过一张由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的试卷判断一个学生的哲学知识。这样的考核标准是将应试教育的模板搬入了哲学教育中。它考的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背诵和记忆的能力。为什么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课程的考核标准有着直接联系。只须花上几天甚至更短就能获得高分,又有几个学生愿意认真的思考问题?哲学课程的考核应采用平时表现与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哲学课程的实践性,而不单单停留在其理论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真正的领会和运作。

3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传授哲学知识的时候就采用了精神助产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为您提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3]时隔数千年,我们哲学教育还在采用讲授型模式。如此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怎么培养学生对于哲学的爱好,更甚至是提高学生的哲学水平?如何改进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哲学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

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突显哲学的实践性?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苏格拉底曾经采用的精神接生术说明锻炼思维与达到真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练习。单纯的讲授根本无法满足。相比之前,以下两种模式对于哲学的教学更有利:

3.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为教师们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哲学的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通俗易懂的、富含哲学原理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辅以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悟出其中的哲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条件,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4]

3.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法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较为相似,也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5]

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哲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哲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第二版[M]:1.

[2]黑格尔。小逻辑。中文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0:7.

[3]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上册:128.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六

关键词:成人类学生;美术教育;差异性;因材施教

本人是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绘画专业老师,所教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创作等绘画类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所在学院除了绘画专业以外还有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动漫艺术等其它三个专业。而在绘画专业的班级设定为:高升本的四年制全脱产白天班、专升本的二年制全脱产白天班及专升本三年制业余晚上班。全脱产白天班无论从上课时间与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本科教学并无二致,而业余班则是星期三晚上与星期日全天上学。因为面向的是成人类学生,学生成份相对复杂,但归纳而言大致分为三类:努力几年或应届没有考上美术院校正规本科的美术高考落榜生、设计专业或其它专业毕业工作了若干年的再学习者、纯粹爱好美术进而希望系统学习的美术爱好者。虽然每个班级都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教案,但在学生的差异性面前则难免有点理想化。老师面对着不同的鲜活的学生个体之时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教学方法,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成人美术教育并非单板的纯教学教案似的循序渐进,呈现出成人类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变性。

相对于入学之初美术院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整齐划一而言,成人类绘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则为出现极端化现象。学生都经过入学考试这一关的筛选,由于在完成招生任务与成人类普及性教育的特点,注定了入学考试的低门槛。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都只有短时间的绘画经历与绘画基础训练,与教学教案的起点设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学生之间的能力与水平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课程的难度推进而逐步放大。比如造型训练中的素描课程,从教案设定的绘画内容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先是静物素描,然后才是石膏、人物头像、半身着衣、人体。如果是一个考了几年的美术院校落榜生,静物素描对其而言就是个比较容易上手的课程,静物素描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构图、造型的准确性、黑白灰关系、明暗五调子的基本素描理论知识等等问题都一一了然于心。必须针对学生特点摆出二到三组在难度系数上有差异的静物,让学生各自选择。能力强的必然会选择难度系数高的,能力差的则会选择相对容易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调配不同学生的教学时间,精力要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对于绘画水平弱的学生经多做示范性、修改性的教学,在示范与修改中将知识点讲述清楚,做到学生不但清楚而且的手上能够画出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对于能力好的学生更多的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提高审美视野,比如素描训练中的构图新奇性与情感表达、绘画材料选择与质感表达等等知识。

成人类美术学生的绘画水平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必然要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不同的教学知识,为每个学生根据其能力而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拔苗助长。由于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发现每个学生天生的美学喜好,比如有些学生偏爱以线造型,那么就可以多讲讲线在素描中的作用与运用及其形式特点,同时参考中国传统的线描或者是结构性素描。或者是意象性的、表现性的素描特征,让其慢慢体会同时保持平等的沟通。

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规律。有可以传授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特点,也有着不可教与难以言说的天赋性与情感性特征。蔡元培言“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讲的就是艺术中这种技术性知识与修养性的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成人类学生的年龄差异让我印象深刻,既有稚气末脱的90后,也有与我同辈的再学习者,还有着已经退休寻求艺术梦想的大叔大婶。可以想像一个班级存在着小辈、同辈、长辈的有趣场面。年龄结构使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真是天壤之别,众所周知,艺术不仅是技术性与知识性的传授,它更多的是关于生命、情感、人生与价值观的综合性的生存体验。美术教育从来都不是刻板的知识灌输,对于艺术的学习更多的需要理解力而非单板的记忆力。从这个层面而言,人生阅历与生活经历丰富的年长者就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点在创作中的感受尤其明显。

严格的说,所有绘画形式都是一种创作方式,所不同的仅仅是材料与媒介的不同。素描不单单是一种基础训练,也是一种创作手法与方式。正如我们常说的写生创作化这一概念。只是因为我们长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影响下常常使这门课程赋予了技术性与基础性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高考指挥捧下使很多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素描必然是全因素明暗关系的,色彩必然是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如何使作业完成基础性与创作性的理念转换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这个转换不既是画面效果的,而更多的是思维与理解模式的转换。在这里不同的年龄层次就会出现明显的分野,稚气末脱的年轻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快,新的技法或新的观察与思维方式、新的表现手法,一旦接受与理解则水平突习猛进。而年龄大的则比较容易固守自己所喜爱的风格形式与固定的表现手法,对于其它的风格与手法要么完全排斥,要么小心翼翼。而到了创作课程以会出现另外的一个面貌,年轻学生平日里显得个性十足,可是到了创作课就会手足无措起来。不知道要画些什么,仿佛这个社会与现实与他又没了任何关系与关联。一旦逼急了要么就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宏伟巨制,要么就是随手而来的敷衍草图。如何引导这些学生提炼对于社会与现实的感悟,凝结创作的关注点,强化创作的构思与主题认识。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情感等等命题下探讨与互动。年长的学生则创作思维明确很多,明白自己想通过创作完成与表达什么,生活的阅历与人生的体验在这里体现出它的优势与长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协助,参与意见及提出合理性的技术支持与并通过修改部分画面讲述创作实践层面应当注重与提高的知识要点与难点。

每个来到学校学习的同学都是有目的的,希望遇到每个学生都是怀揣着炽热的艺术梦想不过是种假大空的乌托邦。学习目的性的不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日常行为方式,社会对于成人类院校学生文凭的轻视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下降。我们无法在这点上苛求,它有着现实就业残酷性的一面,同时带着商业社会的功利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热爱艺术的,部分学生仅仅是迫不得已的委身于此拿个不太重要的文凭,正规全日制本科中也不乏这种人的身影。从社会上热度不减的艺术考生大军中不难感受其热度。与此相反的是怀着明确目标而学的同学在行为方式与思考方式则积极很多。学习目的的差异性使班级中不乏积极勤奋者,也有着二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同时有介于二者之间完全凭一时之兴趣与心情而转换着不同学习态度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当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讨论的是在这种学习目标差异面前老师的角色定位,非自上而下式的传统威严式,而应是平起平坐的沟通式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学习期待,以沟通来开导,让厌学者知道每段学习不仅是技能的学习,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锻炼,对于困难的逃避只是下下策,积极的面对才是人生每个阶段真正应该学习的人生课程。学习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在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于自身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哲学思辨力等等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勤奋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鞭策的,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为何而来。他们缺少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更加先进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知识。有些学生的绘画生涯超过了老师也不足为奇,让他们苦恼的是怎样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更上一层楼。对于他们的教学,老师更多的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建议他们读相关的书籍,对他们感兴趣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鼓励与赞赏、合理的提出批评性建议是同这些学生相处的最佳方式。

结论

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教学概念,但在长期的成人类美术教育教学生涯中使我觉得,这个概念在成人类美术教育而言包含着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由于成人类美术学生群体所存在的绘画水平差异、年龄结构引发的理解力与知识差异、学习的目的性差异决定了老师的教学必然是区别性对待的因材施教。对于每个学生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完成设定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持续的学习热情与端正的态度。另一重含义是美术教育这门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艺术从根本而言是一种创新性思维,但这种创新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在前人的成就与传统中的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中创造,在学习中融合,解构与建构并行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思考,对于人生、世界、生命、情感等等 抽象性及情感性的领悟。艺术的学习没有唯一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个体的情感结构与生命体验让每个学生对于艺术形式都有着不同的体会与偏爱。老师恰当而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如虎添翼,反之则会造成学生对于艺术的厌恶与反感。从这个层面而言,老师扮演着朋友与知己似的随行者角色,更多的是在沟通与理解中去学习,而非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

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篇七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残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和正常人有一定差距。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时,应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束缚,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一、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在特殊教育学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创设相对宽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讲授与案例相结合,化抽象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案例,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时,可应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段,学生讲述故事,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启发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做教条,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而客观实际是每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案例与教学理论不脱节,使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枯燥的哲学理论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二、自主性教学方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讲,在《哲学与人生》中使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哲学思想知识内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要让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自主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按照课前自主准备—案例导入自主—心理疏导自主—学生主体自主四个步骤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发表自我意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探索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理论课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性教学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适当的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游戏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对游戏结果的执著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的目的。搭纸牌、添一笔变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创造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把游戏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调动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八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案 设计

一、活动概况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全省中学语文教育水平,推进我省语文教师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贵州省首届中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通知》(黔教办基〔2007〕273号)文件,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省教科所承办了“首届贵州省中学语文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全省六个市、州、地共有参赛作品1537篇。所有参赛作品按初、高中分组,经过专家认真的初选和终选,最终总共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80名。分析本次参赛教案的情况,大致有如下特点:一是所涉教学题材广泛,有的教案是以某一具体文学作品为中心设计的,也有的是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语文能力、综合素养等为中心设计的。二是内容丰富,在参评教案中,以文学作品教学类的为例,就涉及了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章。三是深入程度高,上述每个地区除了市、县一级的学校外,基本上都有来自乡镇中学的教师参加,初中组还有不少村中学教师参赛。四是参赛教师人数多,年龄层次分布合理。以此次参评教案作为样本,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我省中学语文教师教案设计和制作的实际状况。

阅读与分析所有参评作品,结果表明,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省语文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参评的教案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课改的意识,例如:在教案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知识与能力并重、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入“多元解读”的思想、注意课后作业的开放性等,体现出我省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不少参评教案中存在的诸如没有或不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间的对话”精神之类的问题。

二、分析认识

在经过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影响之后,我们知道,今天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不再是权威的教育者、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具有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策划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独立赏析、理解、思考活动中的点拨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是能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人……长期以来,教案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因此成为语文教育活动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心,甚至是不少学校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一个标准。究竟该如何认识教案呢?结合对本次参评作品的阅读和评选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

1.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课,关键在于是否备好课,而不是教案写得好不好,教案不能等同于备课。但是,设计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学的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认真地设计教案,是语文教师专业技能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案作为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术前准备”,它反映了教师与教学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能是多角度、多视野的,记录这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搜集、整理和选择有关的教学资料,扩展教师的视野,发展教师的思维,有效地提高教师备课及继续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它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如何展开的构思,以文本的形式表现这种构思,使之成为教师业务工作中的“备忘录”,可以较好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提高教师工作的理性程度,使之更加专业化。今天,有人提出“零教案”的构想,不少教师以此为据,否认教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这是不理智的,同时也不符合“零教案”的初衷,需要指出的是,“零教案”不等于“无教案”,而是更多地强调“心案”,强调“胸有成竹”式的“腹案”――内在准备。总的来说,无论是“纸案”还是“心案”,倡导者无疑是重视课前的准备的,而“教案”作为这种准备的重要体现,也无疑是有益于教学的。

2.“教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和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订的施教方案,犹如演出的剧本、建筑的设计蓝图,它是教师备课后形成的书面结果,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这种定义,在语文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长期以来,这种对教案的认识也普遍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本次参评的教案,也有很多是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的设计。分析上述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首先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教学流程,比较突出教师主动、强调教师主体;其次,从“演出的剧本”这一说法,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教学活动“演出性”的客观认识,而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真实性”的思考;而“建筑的设计蓝图”、“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的说法,则过分突出了教师及教案的权威性。阅读这一类教案,总的印象是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设计紧凑,教师的“导演”意识较强,但却很少看到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见解或者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的余地,大部分设计往往会具有“剧本”的某些特性,除“真实感”、“现场感”不足之外,还表现出教案对教学活动的干预,体现出较强的指令性和规定性,教学过程相对僵硬,课堂教学的张力也因此而受限。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表现出受前苏联影响下的指令性课程范示的某些局限,同时还透露出高考指挥棒、唯科学主义、名师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对话”等这些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其中常常受到忽视或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学习主体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原本的动态性,教学活动原有的生成性,教学流程中参差错落的互动感等都不能得到较好的表现。

三、对策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制作教案时应该重视如下一些问题:

1.教案的制作,不应该是某一个教学内容即将开始前的临时产品,也不应该随着某一个教学内容的结束而终止。教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多维解读,集中思考,在多次的教学经历中反复实践,它不会一次成型,它是教师不断审视、反思的结果,甚至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同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等各种对话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个制作过程,就不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本次参评的作品中,教案《设置情景,活化课堂》记录了一堂写作课的教学流程,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细节,学会观察细节,描写细节。从形式上看,这份教案没有按照“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这样的格式来设计,它更像是一份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实质上,教师正是打破了传统教案的固定模式,认真思考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一个对于中学生来说既急需掌握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抓住细节、感受细节并进行细节描写,精心设置课堂情境,巧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师生、生生间的多维对话中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该次教学的反思也颇具特色,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不被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编写”束缚,而是针对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反复求索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来制作,集中展现教师的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2.教案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传统的教案,要求步骤完整,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格式规范等,几乎成了固定的套路,在我们努力寻找所谓的“规范”与“标准”的时候,教案的设计也在不觉中走进模式化的怪圈,于是照抄教参、抄袭教案、网上下载等行为也就不以为怪了。然而我们都知道,真正名家名师的课堂和教案都是无法复制和抄袭的,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各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等决定了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我们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同时,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也是各个不同的生命存在,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有益个性,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备写教案的时候,还需要“备”不同的学生。尤其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提供给我们的开放的文本结构,那么作为教师,作为个性的尊重者、引导者,我们需要个性风采,包括独特的上课风格、自己的立场观点、自己的审美品位、自己的文化关注等。我们完全有理由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地鉴赏与判断,放飞自己的思维,让教师的个性风采会感染学生,身体力行地给学生做培养独立人格的示范。《马的世界》,以“马”为中心设计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初看教案,给人以内容繁杂之嫌,仔细研读,作者其实匠心独运。该设计不受教材编排、教学计划等的限制,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总揽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剪裁,对课外教学资源适度开发引进,使学生在学习“马”这一具体事物、如何以“马”为中心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同时,还鉴赏了作为生物原型的马、诗歌中的马、说明文体中的马、散文家笔下的马……设计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增强了语文课与人类文化、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我们说,这样的制作与设计,就是融合了教师各种素养、充满教师个性特点和个人风格的劳动。

3.不过分强调教案“教”的功能,注意“教案”与“学案”间的结合,真正体现“对话”的精神。上文提到,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教案”,主要反映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构思,一般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教学流程。可以说,这样的教案,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看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法,这就难免会有“教师中心”的偏颇。那么任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方法等,完全地由设计“教案”转为设计“学案”又是否可行呢?美国教育家布鲁纳(er)曾说:“为了儿童去牺牲成人或为了成人去牺牲儿童,其错误是相同的。”20世纪后半期,自从后现代主义以“一种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去看待教育问题以来,后现代主义教育提出了教育领域“去中心”的主张,建议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中心主义,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没有所谓的“中心”,师生之间不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师生合作、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对话关系。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对话,而对话追求的应该是相互理解,据此,在制作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预期,自觉考虑“学案”的因素,科学地结合二者,使师生间的对话不是简单的教学信息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而变成思想与情感的沟通,精神的交流,灵魂的对话。获奖作品《我与地坛》讲究问题的设计、注重探讨的过程,纵观其教学流程,能感受到不同层次间的对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师生间对话关系的探索。《南州六月荔枝丹》则注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教案结构简洁、用语精炼,读来倒更像一篇“学案”。

4.要注意适度地“留白”。有的教案设计看似精湛严谨,但总容易给人留下“剧本”的印象,表现出设计者过于强烈的预期性、干预性和指导性,这就类似于家装中为了照顾功能的全面而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空间。教师“导演”意识的作用,教案的“干预”和“指导”常常会影响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将师生的思维与活动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相对狭隘的领域,对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性”准备不足,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精神交流的机会。大家知道,今天,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或者给学生一个怎样完美的结论,而是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发现意识、问题意识等,所以说:在设计中适当地“留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感悟空间,自学空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大有益处的。

总的来说,透过对本次参评教案的阅读,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在贵州所取得的成绩――教师教学理念发生的变化、一线教师的积极创新、教师的工作热情等,同时也注意到我们在课程建设理念、教学价值认识等方面尚存的局限。从当前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来看,语文教案设计,只有走出“蓝图”的时代,依据真实的课堂,结合课改精神,加强设计者自身理论修养及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基金:贵州省首届中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潘涌:《指令性课程范式的终结与语文教师创新精神的解放》,《教育科学研究》,2002.12。

[3]布鲁纳、伟俊、钟会译:《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教育研究》,1985.4。

[4]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

[5]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哲学与人生教案 篇九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 教学探析 课程特点

进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探究,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参考文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