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新版多篇】

来源:范文范 1.1W

2017学年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新版多篇】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襄阳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XX]57号)》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院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一体化课程建设原则,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系统建设,建立与襄阳地区先进制造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使专业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形成自身特色。

二、建设目标

到20XX年,学校“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三个专业全部完成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资源包建设工作,其它专业至少完成三门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资源包建设工作,同时学校初步形成适应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施要求的专业动态管理与调整机制。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一体化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依据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在行业调研及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形成《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课程框架整体设计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课程建设文件。

2、一体化课程资源包建设

一体化课程资源包是辅助师生进行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相关资源的集合,具体包括: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要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课程教材:一体化课程教材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内容要按照岗位需求、课程目标进行选择,理论与实践融合,体现必需和够用,对接职业标准,易学易懂。教材结构反映工作逻辑,载体选择适当,内容编排合理,适合学生认知。要鼓励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开发。

(3)课程电子教案:课程电子教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灵活采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过程性考核与发展性考核相结合。

(4)课程系列化课件:课程系列化课件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后,经过素材收集、处理,交互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其功能首先要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其次要考虑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帮助。课程系列化课件要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两方面内容,要避免“教材内容简单复制”,要充分利用课件的多媒体特性来突破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5)课程考核方案与题库:课程考核方案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进行规定的教学文件。与课程考核配套的题库需具备一定的题量,应知与应会各有二套以上。

(6)教学指导手册:教学指导手册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提示重难点突破方法、提供教学参考信息等内容。

(7)学习手册:学生手册是学生学习的指南与指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及记录、学习评价等内容。

3、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体化师资队伍是实施一体化课程的保障。其基本要求是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精湛。要通过“外引内训”、组建教师教学小组、引导教师参加一体化课程建设等手段培养一体化教学师资,学校负责现代职教理论和课程、教学方面的培训,专业系负责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共同努力,使一体化教学师资比例达到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要求。

4、一体化学习场室建设

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5、专业动态管理与调整机制建设

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要有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与调整机制进行支持。学校要建立专业开发决策、专业调研、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与改进等过程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学校专业的动态调整。

四、建设措施

(一)以校级课题立项研究促进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

各专业负责人要根据学校一体化课程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一体化课程建设计划。每年初按建设计划申报校级教研教改课题,经教学部审核报学院审批立项。每年底教学部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各校级教研教改成果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果依《教研教改课题经费标准》支付成果经费。

(二)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保证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学校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制定专业负责人评选管理办法,遴选具备相应资格的骨干教师负责一个完整专业的规划、建设、教研教改、实训场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等工作,年底按专业负责人任职要求考核。

(三)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果

教学部与各系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改革下新的专业管理制度,完善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学校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一体化课程建设成果。

五、建设进度

(一)20XX年,学校各专业根据本方案要求制订本专业20XX年—20XX年一体化课程建设计划并按校级课题工作要求启动课题立项实施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教学部完成“专业动态更新机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方案并应用于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之中。教学部根据一体化课程建设需要完善现有的专业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评价等相关制度。初步设计形成学校一体化师资培训系列化课程同时启动学校的专业负责人工作。

(二)20XX年,各专业继续按本专业20XX—20XX年一体化课程建设计划开展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教务部与各系共同落实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运行并对该工作及时评估、优化。

(三)20XX年,各专业继续按本专业20XX—20XX年一体化课程建设计划开展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建设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系列成果全部集结成册。教学部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落实到新的三年一体化课程建设方案中。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二

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在客观、全面分析本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指南》的原则,以课程的园本化实施为基本原则,以教师为主体,对现有的课程梳理、归并、整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控、课程保障以及评价等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形成能全面体现课改理念和本园特色的园本化课程体系,为全体教师提供开展保教工作行动指南,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课程背景

(一) 概况

XXXX幼儿园是国家20XX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县级二类幼儿园,占地20XX平方米,建筑面积903.78平方米,个学班,60名幼儿,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她们有着丰富的幼教工作经验,有着出色的技能技巧和教育素养。家长、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补充,我园成立了家长发展委员会,家园、社区一体化,增强教育合力。

(二) 优势

1、依法办学、以德立园

近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和县、乡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德立园、依法办学,结合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抓手,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努力探索,加强研究,切实提高办园质量和教学水平。

2、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幼儿园工作纲要》开设有“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特色课程。利用绘画、游戏、手工比赛、文艺展示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幼儿在众多领域的学习成果。同时坚持走“以科研促教研”之路,积极开展园本培训,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将新课程与“娃娃军校”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园本资料,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园本课程。

3、探索多样化的办园形式

教师队伍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有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建成了一支良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开展入园前幼儿的家长辅导工作,探索多样化办园形式,以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理解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家长工作上做到家园携手,共同成长。首先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其次召开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合作,从而达到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三) 问题

1、幼儿家长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教育上有一定挑战。

2、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缺乏。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较欠缺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3、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平衡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保育员队伍调整合理。对于保育员的保教观念,也是需要指导和培训。

4、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2、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3、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2、主动地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养成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培养真诚友爱、坚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意志品质。

3、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4、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我园招收3~6岁幼儿,全日制,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实施课程园本化。 以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为活动板块。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性课程的四种课程类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得以实施。

四、课程安排

(一)作息表

XXX幼儿园冬季一日活动安排

(二)周安排表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周活动安排表

五、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充分考虑课程的平衡性问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课程的保障。选择性课程的开发与择定,既要综合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也要能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园长负责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班级课程内容的计划。其中把握三个核心要素:

1、教师的预设计划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进行应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原预设的计划应随着幼儿行为变化不断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教师在设计计划时的关键点应聚焦于活动教育价值的分析、幼儿经验的分析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资源挖掘等。

3、班级课程计划要体现当前主题活动开展的线索,活动之间要承上启下、互为关联。内容的选择与开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小班——以点为主、中班——线形推进、大班——呈网状结构。

六、课程的评价

评价包含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教师发展三个部分。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三

一、课程背景

(一)概况

1、实验幼儿园拥有杏山、阳光两处园舍,现有32个班级,收托从18个月~6岁的婴幼儿共计940余名。

2、实幼地处普陀区的中部,地理位置适当。尤其是世纪之初,由区政府投资3800万元在原址重建的园舍,无论是外观和内部设备配置,均达到了上海市同类幼儿园中的较高水平。

3、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56名,其中:本科学历28名,占专任教师50%(其中有1位教师研究生在读),大专学历28名,占专任教师50%(其中有10位教师本科在读)。幼高职称25名占专任教师的44.6%;幼一教师27名,占48.2%;未评4名占7.1%。35岁(含35岁)以下青年教师37名,占66.1%;5年(含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17名占30.4%。保健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50%。后勤“三大员”全部持证上岗,中级保育员比例占50%,在训高级保育员1名,获得营养培训高一级别资质的1名。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10名(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指导教师各1名,教学能手5名,教坛新秀3名),占专任教师16.1%;园级骨干教师28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

4、幼儿园地处全国文明社区——曹杨社区。该社区是当年上海市第一个工人新村所在地,现是涉外开放单位,文化积淀丰富,信息渠道多元,开放程度较高,且“朝春中心小学”、“曹杨二中”等一批名校均集聚于此,是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5、家长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者,因而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也高,对学校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然而,由于家长的工作十分繁忙,故隔代带养的状况居多。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虽在道理上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其它方面发展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二)优势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80年代思考幼儿园“整体教育”的实施,对“整体教育”的概念、形态和实施进行了实践探索。该课题曾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90年代,以“幼儿健康人格”建构为主线,开展了建构幼儿健康人格的课程构架研究,提出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并按学科分别设计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案例。

21世纪初,开展了以“0~3岁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抓手的课程实施研究,形成了《家园养育指导手册》、《婴托班教养——教师指导手册》等实践成果。

近年来,着力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已形成了课程实施和管理的框架,在“一线两翼”重点研究项目统领下展开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0~3岁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进一步深化。“艳阳早教指导中心”成为区的早教分中心。不仅传承了原有的早教服务项目,而且在覆盖面、辐射力上得到很大的拓展,形成了以市级立项课题《协商式早教指导方案研究》,在新的早教指导理念下进一步优化早教指导工作。

幼儿园的组织氛围良好,注重民主管理,群众的工作主动性,群体智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教师间基于工作的合作、分享、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和自觉。

(三)问题

师资队伍发展的实幼的师资队伍虽然具有一批骨干教师,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尚无中高及以上职务的教师,专任教师中有26%的新教师处于不到三年教龄的职初期,需要全面、全程地进行任职基础的带教和培养。一部分教师对幼儿园一般的常规性工作还是能够基本完成,但个人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迫切性及对专业的敏感度、课程的执行力尚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保教质量的提升。另外,实幼作为一所上海市的示范性幼儿园,教师中的领军人物在全市尚未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课程的研究和完善需要进一步着力深化。课程的规范化实施、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各课程板块之间的关联、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研究等问题需要深入推进。

现有的资源与老百姓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与幼儿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发展的品质。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满足婴幼儿欢乐地享受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幼儿园健康生活保障和健康服务;为婴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基;着眼于婴幼儿的终身发展,为其健康人生提供支撑。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婴幼儿身体结实、情感真实、经验扎实、行为笃实,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三)课程的内涵

健康的教育:是全程的教育(0—6岁婴幼儿的全程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涵盖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是全员的教育(园内的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园外的家长、社区人员等)。

健康的生活:是指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教育的有机整合。

健康的人格:每一个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智商与情商的健全。

(四)课程的特色

重在“健康”:

满足每个孩子享受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力。

保障孩子与其年龄段相应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为孩子现时和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凸现“儿童”:

每一个的儿童——指每一个儿童获得的机会是均等的,是符合他(她)们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不同经验水平的。

不同的儿童——尊重儿童与生俱来的诸多差异,注重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给儿童带来的适宜发展。

未来的儿童——谋求为儿童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既建立在儿童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建构和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强调“综合”:

“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综合幼儿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又螺旋型上升、回归幼儿的健康生活。

“健康教育”的学习,是在主题背景下,采用“融合式、体验式、田野式”活动相结合,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的形态交互、交织呈现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三、课程结构(含内容)

(一)课程系统

(二)课程内容

(三)服务体系

(四)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

共同性课程: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体现确保基础,重在保底;面向全体,覆盖全日;着眼累积,重视体悟;全面发展,和谐进步的原则。(具体目标、内容及操作方案详见附录)

选择性课程:以本园“健康教育”为特色,体现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健康人格的综合内容。(具体目标、内容及操作方案详见附录)

四、课程安排(见附录)

五、课程实施

(一)实施框架

(二)实施的主要特点:凸现主体性、坚持活动化、注重体验式凸现主体性(孩子、教师、家长、园所自身各为主体或互为主体)持活动化(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走向自然与社会)注重体验式(尊重兴趣、鼓励探索、培养合作)

(三)共同性课程

(教材使用、操作要求(组织形式、方法、途径等见附录)

(四)选择性课程

(教材使用、操作要求(组织形式、方法、途径等见附录)

(五)其他

(资源、家园、信息技术等见附录)

六、课程评价

(一)评价体系

(二)评价原则

课程评价的依据: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8~P18

《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

《上海市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

《本园课程实施质量指标》(见附录)

课程评价的要点:

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方参与、促进发展

(三)评价内容

教师执行课程情况的评价

幼儿发展的评价

对本“方案”的评价与调整

(四)评价方法

文本评价

现场评价

问卷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

七、课程管理

(一)基本要求

“实幼”课程管理的理念

追求和谐,追求民主,追求发展!

“实幼”课程管理的目标

实现共同的发展——

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每一个教师的发展;

每一年幼儿园的发展!

(二)“实幼”课程管理和实施的职责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依照法规和本园课程方案实施有效管理。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课程管理制度,领导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组织课程评价,并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

幼儿园基础保教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幼儿园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日常实施进行观察、统整、协调和测评;建立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要求并落实到位;定期与园长一起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选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等展开研究;组织教师开展“问题改进”的园本研修;并就课程资源的常规配置、课程实施中的相关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

幼儿园研发部是课程质量监测、研究、评价和开发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整理、筛选、修订和更新,对课程实施形式和策略进行改进等展开研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推广,以推进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

幼儿园后勤部是课程有效实施和运行的保障机构,负有对“三大员”的培训和履行、完善健康保障、服务制度的职能。对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后勤人员、经费、设备、设施、食、卫环境等进行全面维护和管理,确保课程实施的健康、高效和优质。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有效实施、开发和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参与课程和执行各项课程制度的自觉性,把课程实施作为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创新。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黄土坡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4-5岁

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10)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6岁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

9)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1、课程体系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2、课程结构

(1)共同性课程

以“生活” 、“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 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2)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五、课程管理

课程安排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开放性原则。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课程的评价

1、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2、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为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将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曲阜、日照两校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二)引进由名校专家学者讲授的在线课程10门左右,计划用5年时间自主建设30门左右我校教师授课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办法

(一)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进,以专项方式进行。

(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以立项课程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按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批次开展。

(三)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教学单位审查推荐,学校审批后每门课程拨经费1万元资助建设。立项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项目,其性质与精品课程相同。

(四)校内在线课程视为教师职务之作。授课教师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讲授内容等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视频课程的所有权归属建设课程的教师,课程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属学校。

(五)教务处组建教学视频录制团队,负责立项课程的授课视频录制及后期剪辑制作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网站:立项课程需在我校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课程网站,提供授课视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

(二)授课视频:在线开放课程或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前者提供教师本人授课的至少6个视频,后者提供至少12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长为25分钟左右。授课视频与以往精品课程授课录像有别,不采用随堂录制方式,而是针对网络修课学生授课。要求使用普通话授课,语言精练,教态端庄自然。授课内容须具备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等特征。视频短小精悍,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观看学习。

(三)图文资料:立项课程需在网站上发布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思考练习题等学习课程所需的图文资料。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难点重点、课程进度及课程考核方法等。

四、课程管理

(一)在线课程管理及运行由教务处负责。引进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均在选课时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修学习。

(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需在获批的学期内完成全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并在学期末向学生开放选课,成为下一学期开设运行的课程。

(三)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开设聊天室,在线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答复学生的在线提问,应不超过三个工作日。

(四)18学时的课程应至少有两次在线作业,36学时的课程至少应有三次在线作业,同时进行在线期中,期末考试,并按照平时占20%、期中20%、期末60%的比例,形成期末总成绩。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到指定的计算机房做题答卷。

(五)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连续两个学期网上评教成绩未达到A级者,取消其在线开放课程资格。

(六)工作量和课时酬金计算,执行《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及酬金划拨办法》和《曲阜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

五、学生修读

(一)学生一次修读在线课程不得超过两门,修读伊始应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为修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讨论。平台会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课程成绩。

(三)教师通过课程平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并及时取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修读资格。

(四)授课教师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建设的要素 篇六

课程建设的要素有两个:

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

二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

因此,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二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三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即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