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通用多篇】

来源:范文范 3.44W

医学心理学论文【通用多篇】

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一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1,探讨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不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在灾后公众健康问题中显得更为重要。核事故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其引起的核辐射、核污染以及放射性尘埃令人更为恐慌。Becker2研究表明,在各种灾害中核辐射最令人畏惧。因此核事故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最为显着。尽管核事故少有发生,但其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造成公众的辐射暴露。众所周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已经远超事故本身引起的灾害。其他的科技灾难带来公众健康影响与核事故也极为类似。现通过分析国内外核事故对灾后健康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核事故应急的效率。

1核事故与公众健康

人类掌握原子能利用以来,曾多次遇到核危机和灾难性核事故。二战时期的广岛、长崎核弹爆炸给两座城市带来的灾难至今还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危机给周围居民带来长期的心理影响,紧张相关的高血压、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各种症状在事故当年三里岛附近居民流行病调查中有显着表现,甚至在5年后,都有许多亚临床慢性紧张综合征的报道,其中暴力倾向的症状最为明显。1986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造成32名工人和救灾人员当场死亡,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该事故导致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亡,数百万人长期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响,超过三里岛核电站事故65000倍的核污染给方圆6万平方千米带来长期的公众健康影响。儿童甲状腺癌激增,白血病、淋巴瘤发病率增加0等各种辐射相关疾病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事故也给当地公众带来更为深远的心理影响,在事故4年后的调查中发现,5%的成年人观察到明显的心血管系统改变,50%的人抱怨有胸痛症状,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正遭受辐射相关疾病,核电站废物清理人员出现工作变动频繁、孤僻、家庭不稳定、离婚、酗酒等精神压力相关的心理学改变。近期的日本福岛核危机已经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短期内的放射病爆发和长期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以及今后长时间的公众心理健康影响难以估量。

我国没有发生过引发公众恐慌的核事故灾难,除了原子弹试爆工作人员遭受核辐射事件相对较为严重,其他一些均为小范围影响的事故。例如,20xx年4月份的天津大港油田钻井平台放射源暴露事件造成81人受照剂量在1mSv以下的核事故,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国家放射病救治第一临床部参与救援,事故伤员涉及较多但剂量较小,没有形成辐射损伤;尽管如此,当事人及家属存在普遍的恐慌心理,受照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造成社会心理影响较大。不管是直接的核辐射危害还是广泛的社会心理学效应都需要规范科学的核应急方案和公共教育政策。

2核事故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反映了心理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在突发性核事故引发的社会心理变化给公众带来许有临床表现的灾后综合征等健康问题。亚临床的慢性紧张综合征、机制未明确的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都在事故后公众健康中产生长远的影响。

核事故最初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就是恐慌。产生恐慌的因素很多:对核辐射相关知识的缺乏;缺乏自信的逃离引发群体效应;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对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印象;信息传播速度快而相关专家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政府报道信息的不透明;媒体过多的报道;对污染地区人和物的歧视排斥等68。恐慌、挫败、绝望等心理行为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进而表现为临床的各种全身不适症状。长期精神紧张还会诱发各种疾病和行为失控。

医学心理学的身体和心理表现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各种全身不适等紧张相关症状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公众往往会出现自己是否遭受核辐射危害的担心,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种心理和身体的相互影响是长久的,例如,在25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回顾调查表明公众心理健康问题仍面临挑战。做好公众教育和应急政策,才能减少事故后的公众心理健康影响和救援压力。

3核事故医学心理学与应急政策制定

3.1核辐射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公共核辐射

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在核事故应急中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减少社会心理恐慌,降低灾后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在突发事故中的第一救援者并非政府救援,往往是受害者相互救援起主导作用,正确核安全常识能够提高灾区自救效率和能力,减少对和污染地区人或物的恐惧排斥。旅馆拒绝污染区逃出人群投宿和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拒绝运载污染区的受害者等现象在1987年巴西的放射性污染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99年的日本核事故等中都有报道69。信息的不透明和公众核辐射相关知识的匮乏加大了核事故中的地区**。因此,核辐射相关知识的公众教育和核事故安全自救培训是政府进行核应急的基本政策之一,这也是保障其他核事故应急程序的有效执行的基本条件。

3.2心理疏导配合医疗救援

心理救援和医疗救援在核事故应急中同样重要,不仅是核污染地区受害者,还有作为主动接受污染的一线救援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医学应急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专门的心理医师的心理咨询或疏导可以预防短期的社会心理恐慌效应,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公众长期的焦虑、烦躁、全身不适等紧张相关的灾后综合征。

3.3完善核事故应急程序

完善的核事故应急程序可以减少核危机给公众带来的医学心理学影响。完善的应急程序包括专家的统一指导意见、媒体适度正确的报道、成熟的救援经验准则、快速高效的救援方案。

首先,核事故救援涉及核物理、辐射防护、放射医学、救援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媒体引导的专家意见对公众救援行为和事故应急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但不同领域的专家在共同研讨之前给出的意见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引导,导致专家意见的不统一,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例如,福岛核事故后的碘盐抢购事件就是公众核辐射知识的匮乏和专家错误的指导建议引起的。其次,现代社会的信息多元化,高速的信息传递给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带来一定的隐患:过多的关于破坏、死亡等报道引起社会心理的低落、担忧和恐慌,加剧了公众的恐惧心理。最后,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顺畅的工作衔接、医学救援和心理救援的联动效率是确保救援方案高效执行的客观条件。

考虑到医学心理学作用和社会心理学影响,公共救援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紧急响应期、早期应急期和恢复期。

紧急响应期(事故发生后48h内):策划启动紧急救援方案;指导公众进行核安全防护;劝阻人群的危险行为;安顿幸存者;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受害人群的医疗分类;组织公众自救;救援人员的医学和心理援助(职业安全的防护)。

早期应急期(48h至1个月):保证公众信息畅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听取公众的质疑和反馈意见;继续提供医学和心理援助;帮助家庭重聚;重建地区管理秩序;关注灾后心理病变。

恢复期(1个月至1年):主要解决公众心理健康和医学心理学影响形成的灾后压力综合征。突发灾难中多数人能投入自发救援和自救工作,但在早期救援结束后却陷入各种精神或心理疾病中,表现为精神的突发失常、情绪紊乱、全身不适、高血压、士气低落、各种压力引起的疾病困扰、失眠、孤僻内向,其主要原因是灾难场景的记忆、亲人的逝去、自身的伤残、经济的损失、家乡的迁移、责任过失引起的自责等。多数受灾者会把心理影响反映给提供他第一救援的救援人员,医学和心理后期援助应结合灾后人群的社会关系进行。同时,心理干预也需注意受害者隐私的保护以避免引起相反的效果。其次,对于生活信心的恢复,媒体应给予更多的重建家园和患者救治的信息传播,组织悼念的仪式和典礼可以更大程度地释放对失去亲人的回忆和痛苦压力。

4小结

核事故对公众医学心理学的影响对核事故应急政策方案的制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医学心理学影响给事故地区公众造成短期和长期的身体和心理影响,遵循核事故医学心理学经验准则的救治方案具有可行性、高效性,能获得较好的后期效果。

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二

医学心理学作为我校医学生必选的公共课之一,引进CDIO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个人学习向合作学习,以概念为中心向已问题为中心等的转变。本研究采用CDIO教学模式,试图打破已有路线行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并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学生依据给出的条件,主动思考、积极设计、尝试实现、实体化运行,从而从方法论上解决了专业课程怎样教的问题。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1]。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们在健康或罹患疾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目前医学心理学现已列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公共科目。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几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20xx年的适合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联合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联合创立,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培养大纲将大学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层面,大学生要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并以综合的培养方式才能符合大纲的要求[2]。

20xx年,顾佩华院士第一次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中国,并于20xx年成立“教育部CDIO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目前我国已经有近40多所试点高校在进行CDIO教学模式改革。CDIO改革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理念下强调研发与实践为主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引导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理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影响。

一、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引入CDIO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高等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样强调“做中学”,其本质上与CDI0教育模式异曲同工。所以,在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模式,重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关注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目前较多数高等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以验证性试验和模拟实训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采用CDIO教学模式试图打破已有路线行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并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学生依据给出的条件,主动思考、积极设计、尝试实现、实体化运行,从而从方法论上解决了专业课程怎样教的问题[3]。经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尚无引进 CDIO教育模式进行课程教学的例子。医学心理学作为我校医学生必选的公共课之一,非常有必要引进CDIO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个人学习向合作学习,以概念为中心向已问题为中心等的转变。

二、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CDIO 教育理念。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此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首先以CDIO“一体化”理念整合课程体系;其次以“项目”实践为载体践行教学理念;最后以“做中学、学中做”为目标体验学习乐趣。

(二)《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强调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教学。

基基于CDIO 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其着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实践能力和素质。

CDIO 教育模式强调基于 “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教学,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4]。因此,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的CDIO 人才培养理念高度契合《医学心理学》课程培养需求,其“ 一体化”、“项目”等教学理念无疑也是适合《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课程的实施方案见图1。

图1 医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

三、医学心理学课程改革中子项目与综合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开展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

此次教学改革安排在秋季学期,在20xx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某个班展开。第一次授课,即向学生表达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模式,开展项目教学,项目包括子项目与综合项目。例如,子项目有心理应激研究、心身疾病研究、健康行为研究、心理干预研究;综合项目有病人心理研究、医患沟通研究、心理干预研究。每个项目的执行都可以化解为四个阶段:“构思”(C)阶段:学生根据授课老师的提示,开始构思所要研究的内容,确定项目名称;“设计”(D)阶段: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与临床资料,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执行方案, 包括目标、使用的技术方法、时间、费用等。“实施”(I)阶段:即把方案付诸行动,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开展调研。“运行”(O)阶段:即在评估与结案、跟进阶段,根据方案设计的目标评估效果,进行结案并做好跟进。

基于CDIO 的子项目教学过程是: ①确定任务,学生组成团队,根据任务分析背景资料,进行构思;②团队集体讨论,细化任务,设计出方案;③提交方案及方案展示;④答辩;⑤教师点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案例教学、课堂模拟等教学方法与子项目教学糅合在一起,采用其作为CDIO 子项目教学的具体落实形式,推进项目教学的实施。

图2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二)开展综合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

综合实训项目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在综合实训项目中设置了病人心理研究、医患关系研究、心理干预研究等问题构成的多个项目,要求学生以 5-6 人为团队在课程结束一周之前完成一个项目。其实施步骤与子项目大致相同:如心理干预研究项目,步骤如下:①学生自由选定项目,以项目为核心形成工作小组,组员集体分析背景资料,进行相关个案诊断,初步考虑使用何种咨询方法和技术(构思);②集体讨论细化项目背景资料,设计咨询方案(设计);③提交方案并进行角色扮演,录制个案咨询过程DV(实施);④DV 分享与答辩,提交项目总结报告(运行)。

四、医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总结与讨论

(一)课程改革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到“做中学”这个理念,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理论知识的获得与生活应用实践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5]。患关系研究,同学们可以到医院去体验一下自己作为患者跟医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医生对患者的影响等等。也可以对广大患者做相关问卷的调查,从而真正体验和领悟到课本上所陈述的理论知识。

(二)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

(1)创设学习情境: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二为一。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融合各种医院见习机会,加强实践环节。

(2)提高项目教学的质量,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3)注重教师的素质:加强《医学心理学》教师团队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培养等的提高,积极争取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

(4)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程设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适时机调整项目设计和整体课程设计与时代发展相协调一致。

(三)医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成果有望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推广

此次医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优化了课程结构,形成《医学心理学》COID教学方案。将CDIO教育理念深化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去。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能力既包含了个人掌握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团队交流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其次,此次课程改革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与CDIO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出更能适应工作岗位(群)要求和满足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有报告显示,大学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严重生中有16.0%~25.4%存在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强迫症、心理异常者约占1%,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另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因此,许多医学院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然而有限的课时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难对医学生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心理训练。而将其纳入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不仅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加强和深化医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是许多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涵盖了许多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基础理论、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因此,在医学院校利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心身健康的医学人才为核心,实现专业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方便可行、操作性强、受益面广。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云南某医学院20xx-2010级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212名同学为被试,其中男生91名,女生121名。

1.2 方法

测量工具及内容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信任量表(ITS)共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则人际信任感越强。SAS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法,被试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SDS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明显。

干预内容及形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核心,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本研究利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平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原因为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恋爱问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渗透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在讲认知疗法时会讲如何调整认知,重新看待失恋、挂科等问题。在讲到行为疗法时会讲解人际沟通的技巧,情绪宣泄的方法及专业学习的方法等。此外,增设“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和熟悉《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同时,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除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外,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讨论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影片鉴赏法等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咨询等,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测试之前对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干预效果评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开学授课前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前测)。第二步: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追踪其原因。第三步: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授课内容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如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恋爱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人际沟通指导、耐挫力训练等,使学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个别心理咨询。第四步: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后测)。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对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授课前后医学生焦虑状况比较

被试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4.31,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所下降,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

2.2 授课前后医学生抑郁状况比较

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5.88,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所缓解,不良情绪得以矫正。

2.3 授课前后医学生人际信任感比较

被试在人际信任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际信任感显著高于授课前(t=5.22,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感、怀疑感有所下降,对他人的信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3.讨论

焦虑是对未发生事件可能造成威胁的担忧,主观上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担心、甚至痛苦等紊乱情绪,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医学生的焦虑表现为考试焦虑、学习焦虑、恋爱焦虑、就业焦虑、生活焦虑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缓解并改善学生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抑郁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前途悲观失望,可伴有失眠及身体不适感。自我评价低,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严重抑郁者倍感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使医学生身心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互动对象的言语或承诺的可信度具有一种概括化的期望4。表现为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其对方是否可依靠、可信赖。

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较高水平的人际信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长久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因此,国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

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授课前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比较表明,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人际信任感显著提高。说明经过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实施心理训练和辅导,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缓解,不良认知得以调整,不当行为得以矫正,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信任感。因此,将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套省时、高效、有效、速效的创新教学模式,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心理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四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众多辅导员经常考虑的问题。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以及在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因而它也就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处理焦虑性和抑郁性障碍

焦虑(anxiety)是因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祥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现在社会竞争之激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校压力很大,认为自己无关系、无门路,人生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看见外面激烈的竞争,自信心也就慢慢地丧失了,甚至想到逃避人生等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绝不容忽视的。

焦虑性障碍具体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类。现实性焦虑亦称客观性焦虑,它是一种对学业或就业等产生的焦虑。有些大学生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考试不能过关或者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以致产生过分的焦虑。对于学生来说,轻度的焦虑一般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反而可能有利于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面来。但是,如果是过度的焦虑,那么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首先,对于那些因在校园生活中碰到挫折或困难而发生焦虑的,可以依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后再行处理。其次,对那些源于内心的幻想或知觉的焦虑,应当根据其内心的状况,运用医学心理学中精神分析与分析性心理治疗较为合适。

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肢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它在心理障碍中是最常见的,同时也是不易察觉的。它的突出表现是持久性的情绪低落,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对生活失去兴趣、活着没有意义等表现。当抑郁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自杀意念或企图。

近十几年来,高校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说明对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对有自杀危机者,应耐心倾听,努力找到其绝望的原因,同时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安全、接纳的环境,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是由现实生活应激事件引起的自杀危机,可采用医学心理学中的疏泄法、支持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二、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早期干预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disorder)又称性变态,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它可以表现为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异性癖等。一般来说,性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后就很难改变,所以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咨询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平时在高校的校园中就要对性心理障碍的一些表现做一些对应的宣传工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性变态患者来说,应用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对他们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

三、了解医学心理学有助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酒瘾、药物依赖及因特网成瘾等。其中,因特网成瘾(internetaddiction),简称“网瘾”,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不上网时,总是想着因特网;上网时间比预计要长;上网明显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等。通过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可以为治疗网瘾提供较多的方法。比如认知行为治疗等,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较多办法。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与医学心理学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和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桑供春蚕,花引蜜蜂,这是对辅导员工作最好的诠释。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本人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如何写医学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五

敏感: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较强,且心理承受本事又低。所以,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总是觉得别人又在说自我的坏话、或是在指责自我了。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我的心理负担,导致神经过敏。

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期望摆脱家长和教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我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我的与众不一样,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不让做的事必须做,让做、能做的事却不做,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我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见不得别人比自我好,觉得自我才是的。

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期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异常是自我表现好却得不到教师的夸奖,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自卑: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我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我的本事过低评价,心理承受本事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孤独: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我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我,不接纳自我。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本事和社会职责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本事、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我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本事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教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构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一样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异常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资料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构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构成的原因之一。

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休息是消除疲惫的重要措施。睡眠不但能够消除疲劳,恢复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并且也是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异常是神经精神发育的必要条件。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证明:8岁儿童每一天宜睡11.2小时,9岁儿童每一天宜睡11小时,10岁儿童每一天宜睡10.5小时,11儿童每一天宜睡10.2小时,12岁儿童每一天宜睡9.8小时,13儿童每一天宜睡9.6小时。注意营养问题。经过增加营养来改善大脑的活动机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证明,蛋类、鱼类、奶类、豆类、瘦肉、小米、玉米、花生、黑芝麻、核桃、金针菜、枣类、杏仁、栗子、松子、葵花子、海藻等食物中,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健脑益智的优良食品。呼吸训练减轻脑力疲劳。下头就介绍一种丹田呼吸法。吸气时双手(可握空拳)沿胸部向上,同时用鼻徐徐吸气,充分扩展胸腔。呼气时徐徐将气呼出的同时,力入心窝,双手静静下落至心窝位置,力入于下腹丹田。缓气,每深长呼气后,再转入下一次的呼气,此时应进行三次简便呼吸,用以放松和调整全身。

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要有一个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诚相待,关心他人这些良好的交往品质也是不可避免的。

自责倾向: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我不好,对自我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构成自责倾向。

挫折感: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构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可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不妨试试采取以下方法:

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我们首先培养自我的社会适应本事,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我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教师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我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消除孤独自卑心理——增强自信: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我现存力量感到满足。分析自我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我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自我的自信心。最终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自我找到自我的突破口,经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 篇六

由于时代不同,人类的疾病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旧中国,营养不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当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解放以后,这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已控制了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也基本消灭,人群中最常见的病死原因已从过去的传染病转变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而这些疾病被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国家综合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纯属躯体性疾病的患者约占三分之一,神经官能症和心身疾病患者约各占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患者数要占门诊病人总数的60%-70%。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报告。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着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