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新版多篇)

来源:范文范 3.02W

12种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新版多篇)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 篇一

一般人习惯于用眼睛看纸上的字来记忆,认为这种办法可靠,其实使用磁带和录音机,能收到特殊的供销。这是因为磁带和录音机让人通过耳朵来记忆,使大脑更加灵活,同时磁带的转动给人以紧迫感,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录进磁带的声音有节奏,使记忆渗透到“无意识领域”中去,记忆从“平面”到了“立体”,效果自然好。

有效的记忆力方法4、概括记忆法。 篇二

这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来记忆的方法。

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是,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科学的。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识记时,我们必须提炼出材料中的关键部分,然后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便于大脑接收、储存和提取。

概括记忆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主题概括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欣赏一首名诗,都需把握主旨,理解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如能抓住纲、线,把内容、要点系统完整而又概括性强地穿在一起,再去记忆就方便多了。如学习《实践论》这篇难度较大的论文,如果不总结出中心思想,学过就象一盘散沙,很难实践应用。对它进行“主题概括”,可以这样表达:“这篇文章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阐明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段概括已把全文的中心显示出来了,但仍有难记之感,如果再用“数字概括法”概括一次,即可更为精要,可记为:一个基础,二次飞跃,三性一强调。这样加强记忆之后,就能牢记中心思想。

(2)内容概括法学习篇幅较大的材料,往往洋洋万言,庞杂多变,难于识记。这就需要抓住内容提要,选择关键性词语,字句,加以重点记忆,以便启发对全部内容的联想。如大至一部作品、一部电影片、一篇长论文的“内容介绍”和章节目录,小至一篇文章、一段事实的记载,甚至一个逻辑性很长的长句子等,都可运用关键性词语,字句进行缩写或概括,使其化多为少,浓缩精华,从而启发回忆,加深理解。

(3)缩略概括法在学习记忆的材料中,用心寻找起关键性作用的字、词做为思考的“媒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就是缩略概括。如学习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首先要搞清电子得失与“氧化——还原”的关系,其次要判断出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这是非常重要的。当你真正理解后,可用“失——氧——还”三个字作为缩略结构去记忆。意思是:失电子的物质——氧化后——该物质是还原剂。这样,只要记住“失”、“氧”、“还”三个关键字,即可作为提示,引起对整个意思的联想。有些较复杂的固定词组、名称,概念或成串知识,也可进行缩略,使其成为简化代称。

(4)数字概括法这是用数字概括事实、内容或语句增强记忆的方法。如习惯使用的“五讲四美”、“四化建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等,都是人们约定俗成、寓意鲜明、容易引起回想的记忆方法。学习中有些较复杂的内容,也可琢磨一些用数字概括帮助记忆的方法。如记忆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及炼铁高炉的构造时,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三个五”。即炼铁过程有五个主要化学反应式(略);高炉有五个部分组成(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高炉有五个进出口(铁矿石、焦炭、石炭石、入口、进风口、高炉煤气出口、出渣口、出铁口)。记住这“三个五”,共十五项小内容就可进行回忆。

(5)顺序概括法这是按照需要识记的事实材料的顺序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历史事件的发生,各种条约的条款,历史上的各种变法,改革等内容,都可编成简化顺序,用概括词记住较复杂的内容。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保甲法。记忆时可顺序概括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只要记住五个主要字,即可回想起全部内容。

比简单重复更好的记忆方法 篇三

间隔重复法

并非所有的重复都是不好的。准确来说只有填鸭式地用功是无效的。McDaniel 和 Roediger 解释说:“更好地办法是间隔重复。一天练习一点,过两天再把它们拿出来记,接着再过两天拿出来。”

间隔重复你脑海中的材料是有益处的。

在学术界,关于间隔重复的最佳间距存在着激烈的争议。由外语学习偶像 Paul Pimsleur 提出的最原始的系统,建议在最开始学到东西以后,重复时间间隔为5秒、25秒、2分钟、10分钟、一个小时、5个小时、一天、5天、25天、4个月和两年。从那以后,别人发现推迟10分钟做第一次回忆,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也能让人获益匪浅。但这取决于你的记忆目标:如果目标是要在一天内记住一篇演讲稿,比要将某事记住5年的时间间隔多一些。

我(原文作者,下同)曾试过读完一篇材料,间隔一小时再去回忆它,然后当我在体育馆的时候,尝试回忆3天、一周以及一个月以前学到的东西。最优间隔取决于你的计划。

使用位置记忆法

先进记忆方法的鼻祖是位置记忆法,这个方法就是在你建造的精神世界中(虚拟的)将物品有序地摆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记忆大师 Solomon Shereshevsky,能够在几年后回忆起随机数组,他过去就常常想象他自己在建筑上放物品。

世界记忆冠军 Dominic O'Brien 在《你可以拥有惊人记忆》中,就如何拥有自己的位置记忆法给出了建议。O'Brien 建议用熟悉的地方作为位置记忆的地方,就像沿着一条熟悉的街道或者在你家附近的位置散步。因此,如果你想记住“Duck” 、“Car”和“Boat”,不妨想象将一只鸭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将一辆车放在浴室里,以及将一艘船放在天台上。对于更加复杂的任务,这有助于将他们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只巨型鸭子走向浴室里面的车子。

联想记忆法

理解是轻松记忆的基础。尽管回忆的东西是一样的,象棋大师比新手更容易记住象棋的位置。

发表于《认知神经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里面,研究人员发现二年级的生物学学生,在学习和他们以前学过的问题相关的东西的时候,要更容易一些。其中一个研究人员总结道:“如果你一开始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先回忆一下关于这个问题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这可能会帮助你想出正确答案。”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主题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对我们来说记住并且回忆相关信息就越容易。所以,多读书多看点新闻吧。你知道的越多,你以后能知道的也会越多。

要读中学生的书 篇四

1.与物相联法

将要记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物结合在一起, 通过物的形象或意义记忆所记内容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记忆生字词或外语单词。它是借助联想在记忆中的作用,通过熟知的事物或其意义把新内容与其联系起来记,再通过物及其含义把新内容回忆起来的记忆方法。

与物连接,可以在脑海里加深所记内容的形象,容易记住;可以凭借这个中介,回忆再现;可以因经常接触而重复记忆。可见它是一种简明方便有效的记忆方法。

例如初学识字的儿童,可以把“桌”、“椅”、“沙发”、“墙壁”、“窗台”、“门”、“书柜”、“衣架”等字词写成纸片,贴在相应的物上,看物识字,随见随记。又如记忆英文中的缀词,也可以在卡片上写下来,把有“……之上”意思的super-、extra-贴在天花板上 ,把有“下”的意思的如sub- 、under-贴在桌子玻玻璃板下,前面的墙壁贴per-、pro-、ante-(前),后面的墙壁贴 post-、re-(后),这样每次看到纸片上的单词,都会与物的背景联系起来,一同记入脑海, 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2.联系愉快经历法

把所要记忆的事物同自己的愉快经历联系起来以增强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记忆某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它也是利用联想在记忆中的作用并增加趣味的记忆方法。现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凡是威胁自我的记忆,都被打入潜意识的控制范围内,无法爬升到意识的阶层上来。痛苦的经历往往在梦中出现,这是因为人在入睡时,防线松懈,潜意识里的记忆趁机溜进意识范围里来的缘故。不管记忆什么,如果以极其痛苦的心情来记,不久就会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如果联系愉快经历记忆,则既可以提高记忆的兴趣加深印象,又可以通过对愉快经历的回忆,联想起记忆的内容。

如记忆生物知识,联系假日到野外旅游时接触各种动植物的愉快情形,记忆关于大海的描写时联系海滨避暑时的美好享受,记忆人名时联系和他(她)在一起的趣事等都会取得好的记忆效果。就是记忆单调的生词,也可以把它包在愉快的事情里记,这如同将药包在糖衣里服用一样, 不管多难,都可以顺利地装入脑海。

3.触景生情记忆法

凭借接触过的景致回忆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回忆自己的实践活动或记忆与其相关的材料。关在屋子里读书,常常因为搞不清具体形象而使记忆淡薄。如果身临其境,借助其景,既可用具体形象的帮助使记忆深刻,又可在景致联系诱导下轻松地回忆出有关内容,因而是较好的记忆方法。

比如旧地重游,常常触景生情,使往事历历在目,这是回忆旧事写回忆录的很好的方法。又如游览名胜古迹,结合景致记忆古人对名胜的描写或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等,会有接触实物所产生的可信感,可以强化理解和记忆,当回忆这些曾记过的内容时, 会因曾身临其境而感到亲切, 会借助这些景致联想起曾记过的内容。

把记忆的内容和记忆时周围的景致联系起来,也可以增加回忆的中介。有个人在经过北京广播大厦时记住了一段英文材料, 以后每当他想起广播大厦, 便回忆起当时的内容, 尝到了触景生情记忆法的甜头。

4.比喻记忆法

用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来比喻识记内容来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

比喻即打比方,以此物喻彼物。生动贴切的比喻具有形象的特点,容易造成头脑中的感性形象;具有新颖性的特点, 能给人以鲜明的刺激,便于集中注意;具有通俗浅显的特点,使人减轻记忆的负担。 运用比喻记忆法, 实际上是增加了一条新的类比联想的记忆线索, 帮助打开记忆的大门, 既利于记又利于回忆,因而是一条有效的记忆方法。

如记忆哲学原理,可以把普遍联系的原理比喻成网,把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比喻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喻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

5.转移记忆法

本来记住的材料或事物一时回忆不起来时,避开绞尽脑汁的硬想,把思绪转移到所要回忆的内容的周围去寻找线索,最后达到对所记忆内容的回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精神比较紧张的时候。一个人若是回忆不出所需要的材料或事物,如果绞尽脑汗硬想,常常越想越急越紧张,致使头昏脑胀而无结果。这时有效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暂时停止直接回忆,而到所记材料的周围去寻找线索, 等到抑制自动解除, 由新的线索获得联想、启发,就能回忆出所要记忆的内容。

如一个人丢了东西,心中着急,东西丢在何处?硬想也想不出来,这时不妨转移一下,想想自己怎样到这里的,在这之前又在哪儿,到什么地方去过,由时间的过程推展到空间的移动,再由种种周围状态诱导出遗失物品的场所来。

6.运用地图记忆法

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既可用于记忆地名、地理位置及与之相关的材料,也可灵活运用于记忆历史事件的空间轨迹、历史人物的行踪等与地理现象有关的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现象用投影等方法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运用颜色、符号和注记概括地反映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记忆地理知识时可以凭借这个形象,利用地图上的联系,达到清晰牢固的记忆。如记忆地名,首先在地图上找到该地的正确位置,进而弄清其经纬坐标及该地特征, 而且要着力弄清该地与重要山脉、河流、城市的相对位置,然后检查记忆结果,自己试填,看位置掌握得是否正确。 实践证明,运用地图形象与否,效果大不一样。运用地图形象, 记忆效果好得多。

7.图示记忆法

通过对图形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此法适应性广。

据心理学家研究,用文字识记和用形象识记材料的记忆效果相差悬殊,物体的视觉形象比词的视觉形象容易记,而且可以保持长久。利用图表、图示等形式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如到一个新城市或游览新公园之后,对照地图或导游图回忆途中所见,印象十分深刻。采用图示记忆法,需要尽可能地将识记对象分析加工,使其图示化,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加深印象,获得的图形形象,简洁,便于记忆,利于通过联想进行回忆。使用现成图形时,应正确理解图形含义,再按图示去记忆,这样才能收到准确、持久的记忆效果。

如学习物理中的“距离、速度 、时间”以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下图记忆。

距离

速度

时间

电压

电流

电阻

8.交谈记忆法

在和他人的交谈中,把自己尚未扎根的记忆或没有自信的记忆经过证实、修改、补充变成确实的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记忆各种材料或事物。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意思是在与人交谈时不仅可以学到许多新鲜的知识,而且可以获得很好的记忆。培根说过,谈话使人敏捷。谈话之时一般精力集中,对所谈的内容引起高度注意,这是加强记忆的良好心理基础。谈话中有问有答,有自己说有对方说,可以相互证实、修正、补充,这样,使自己原有正确的记忆得到加深,原有不正确的记忆得到纠正,原有的不完善的记忆得到补充,因而是记忆的很好的方法。

有经验的学生在复习时,常常采用交谈记忆法,甲提出问题,乙谈谈自己的答法,乙提出一个问题,甲说说自己的答案,互相切磋,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采用此法,还能发现自己的主观片面性,弥补学习中的不足。

9.争论记忆法

通过与别人就学习材料进行争论探讨以强化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忆较难的材料。争论记忆法符合人脑活动的规律, 争论时双方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积极思维,评判对方,阐述己见, 因而对学习材料有深刻的理解, 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并建立联系, 使这些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并且便于回忆联想。争论中原先记忆不准确的地方会被揭露,得到纠正, 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原来正确的记忆则受到检验应用, 从而更加巩固和深入。争论中还可以开阔视野, 并通过“胜败”的强烈刺激加深印象。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端正动机,为了理解记忆而不是为了逞强出头;需要端正态度,要坚决反对错的,不钻牛角尖,不固执己见,尊重真理;需要方法对头,不要跑题而要深入。

很多人都是从争论中获得裨益的。爱因斯坦本来不会“黎曼几何”,正是同好友的学习讨论争辩中懂得并掌握了这门知识,从而为他后来发现相对论打下了基础。

10.红色标记记忆法

对非记住不可的重点内容用红色彩笔在书上或笔记中做上标志的记忆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听讲或复习时使用。把记忆的重点内容作记号标出,可以引起大脑注意,加深记忆的印象。用红色尤其可以唤起注意力,突出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同时获得非记住不可的动机, 往往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

使用此法需要准确地确定重点内容,否则如果全是重点一片红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重点存在偏差, 又可能会漏掉有用的而记住太多用处不大的知识,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11.理解记忆法

此法又称意义记忆法,与机械记忆法相对称。其实质在于利用知识,利用已获得的联系,经过思考把握记忆内容内部联系。这是学习记忆各种材料或事物的最常用的方法。

所谓理解,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系统之中,即在已有的暂时的神经联系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并把新旧联系组成一个系统。

理解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理解,一目了然;间接理解,经过积极的分析、综合才能明白。理解和记忆紧密联系,理解越深,记忆越牢,若要记住必先懂得。理解能使记忆内容“活化”,是记忆的催化剂。对记忆内容越理解,越能使大脑思维的暂时神经联系变得更活跃,从而形成种种反思、联想,产生更为良好的记忆效果。如果不理解记忆对象的含义,就不容易记住,即使勉强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强记不如善悟”的道理即在于此。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是克服遗忘的有力手段。古今中外的记忆实践及心理学的种种实验,都证明理解记忆法的优越性。

采用理解记忆法,要弄清记忆对象的含义、意义,要经常重复已经记忆的材料,使理解不断加深,要把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善于将已有知识和要记的知识相沟通,建立新的联系。

如记忆一篇文章,要理解其中心思想,理解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含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理解文章阐述的问题发生原因和结果等等。这样,把握了文章的内部联系并使文章内容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记忆起来就容易了,并且准确、牢固得多。

12.推理记忆法

通过相互推导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此法多用于数理知识的记忆。

人们要记住一个结论,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与这相关的东西来建立联想,而推理恰是与结论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东西,而且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恒定的,掌握了推理过程就能轻易记住结论,即使一时忘了也能重新推导出来, 因而推理记忆法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之一。

如要记忆代数公式(a+b)?=a?+ 2ab + b?。 应该从两项式的自乘、交叉相乘的推理过程去记, 这样不仅易于记住结论, 而且在遗忘时可以再推导出来。

13.规律记忆法

寻求和推导记忆对象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加以记忆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寻,找到了规律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记忆效果。因为规律是有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抓住共性,就能联系个性。

规律记忆法是一种高级的记忆方法,其最直接、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减轻大脑记忆的负担,从而掌握一把可以解开许多难题的钥匙。

有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1627384950,让学生看一会儿后抹去, 这时一位同学立即正确地回答出了这串数字, 大家无不佩服他的记忆速度和精度。原来他抓住了其中的规律:奇数位依次为12345, 偶数位依次为24680。

数学中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有几十个公式, 有的学生抓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这个根基推论, 很轻松地记住了40多个公式。又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有36个诱导公式, 懂得“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的规律,就可以推导出各种情况,节省大量的精力。再如, 现代汉语中构成句子的成分十分复杂, 有人摸索它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 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记住这个规律,就可很容易地划分句子成分, 并且记住划分句子成分的诸多规定。

14.小插曲记忆法

利用与记忆对象相关的小插曲,以增加趣味提高兴趣、增强记忆的方法。

小插曲奇特有趣,令人难忘,把记忆对象和与之相关的插曲联系起来记,利于回忆,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如有位教师在讲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 一边第一第二地写提纲板书,一边掏手帕擦汗,但掏出来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只袜子,引得大家哄笑不止。学生以这个插曲为媒介记忆, 意外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有个教师正在讲生物的分类,恰巧一只麻雀飞进教室,而且被一个顽皮的学生抓住, 虽然耽误了几分钟的上课时间, 但这个小插曲却让学生一回忆生物分类的内容,就想到那只麻雀,结果这节课的内容记得十分深刻。

历史事件中常涉及到名人的一些轶闻趣事,联系这些小插曲记忆历史事件,会容易得多。

15.变换顺序记忆法

复习所记忆的内容时改变当初记忆过程中的顺序以巩固记忆的方法。此法多用于复习时。

复习很重要,没有记忆,复习可巩固记忆,如若复习方法不当,记忆率也无法提高。按记忆时的顺序复习是必要的,但有两个缺点:其一是开头和结尾的记忆较牢固, 中间部 分容易模糊不清;其二是按的顺序记忆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单调, 缺少复习的兴趣。

变换顺序复习可以克服这两个缺点:所记忆的各个部分都可能做开头和结尾,加深记忆;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复习起,或在改变顺序中获得兴趣可以获得复习的积极性。

如复习哲学原理就可以改变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的记忆顺序, 以后边的部分为起点复习,每部分中的顺序也可改变,以获得牢固的记忆。

16.多角度重复练习记忆法

对学习记忆过的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用练习的方法重复用于巩固记忆的方法。

克服遗忘需要反复练习,但如果还象初次记忆时那样反复念,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不但效率不高,还会对大脑产生抑制。

采用多角度重复训练法, 会因角度新颖而有新鲜感, 增加复习的 兴趣;会因从不同角度理解所记忆的内容,使记忆深刻, 便于联想;还会因为经历多种练习实践增强能力, 所以会收到常学常新、乐于复习、记忆效果良好的结果,克服因“炒剩饭”而造成的厌烦情绪。

如复习历史,可以从历史年代表、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评价等多角度做复习练习。又如复习外语单词,可以看英文背中文,背英文对照中文,也可以翻译包含这个单词的英文作品等。从多种角度重复练习, 会使记忆的强度增加,也会使记忆持久。

17.读背结合记忆法

反复朗读和背诵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 此法多用于记忆语文、外语两科材料的记忆。

朗读使口、眼、脑多种器官结合起来记忆,有较好的效果,但若不给以非背下不可的压力则容易懈怠。把朗读和背诵结合起来,既可发挥朗读在记忆中的作用,又给记忆以有力的驱动,因而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吉思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被试者分成4组,分别用9分钟时间记住16个无意义的字母组合。A组以全部时间用于朗读;B组以3/5时间朗读, 2/5的时间背诵;C组以2/5时间朗读,3/5时间背诵;D组以1/5的时间朗读,4/5时间背诵。结果A组的记忆率只有35%,D组达74%。4小时后再检查各组的记忆,A组只剩下15%,D组剩下48%,其余两组介于二者之间。这个实验说明:朗读和背诵的时间比例最好为1:4,以用于朗读材料的时间的4部时间来背诵材料,有助于增强读背结合法的记忆效率。

18.集合相关记忆法

把与记忆对象相关的内容集合在一起记忆的方法。

记忆的巩固是以对记忆对象的注意、理解和暂时联系的牢固建立为基础的。把与记忆对象相关的内容集合在一起,会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引起注意使记忆对象丰满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以记姓名为例。现代社会的交往中记住对方的姓名很重要,然而孤立地记名字,常常会遗忘。如果将姓名连同与其相关的材料如职业、职务、工作单位、个人爱好、家庭住址、专长、性格甚至简历等等集合起来一起记,那么这个人就丰满起来了,在脑子中的印象就深刻了,他的名字及其他材料会牢固地记住。再如记忆外语单词, 孤立地记一个单词单薄单调,容易忘记,若将这个生词连同它的词性、用法、意义、变化等集合起来记, 印象会深刻得多,而且使知识得到扩展。

19.归并记忆法

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历史事件归并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

归并记忆法不只是为了记住几个事情发生于同一年代,也是为了建立回忆联想点,靠回忆联想点牢固记住并回忆出这些事件。

如蔡和森生于1895年,伦琴于1895年发现X射线,孙中山在1895年领导乙未广州起义,把发生在1895年的几个事件一起记忆可以使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当想不起蔡和森的 诞生年代时想到X射线的发现或孙中山第一次领导起义就可以回忆起1895年这个历史年代了。

20.列表记忆法

把所记忆的材料或事物排列成表加以对照、记忆的方法。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知识的记忆。

表者明也,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地看清事理;可以把分散、零碎的材料组织起来,从整体上掌握记忆对象;可以把所要记忆的材料互相比较和分类,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表列内容的联系和区别的特点,从特征上记忆对象;还可以把先后学习的材料顺序排列、系统组合,从规律上掌握记忆对象。因而,列表记忆法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采用而且记忆效果甚佳的记忆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十表,目的就在于方便比较记忆。马克思在晚年作了一部很详尽的世界史年表,恩格斯把它定名为《编年史》,用以把分散的材料组织起来,方便记忆。鲁迅做《贾氏谱大要》表,使《红楼梦》中贾家诸多人物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十分好记。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将相关的材料列成表格一齐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1.干扰变刺激记忆法

在学习记忆时把本来使注意力分散、妨碍正常记忆功能的消极因素,变为刺激记忆力的诱导物,以突破记忆上的障碍,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自学时等等易受干扰的环境。

记忆对多数人来说也许并非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记忆会增加大脑的工作负担, 是非常辛苦的。每当大脑开始记忆时, 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更爱做的事, 造成精力分散,妨碍正常的记忆。 这些干扰因素使记忆的困难又多了一层,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干扰。

明智而机巧的办法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利用这些杂念作为刺激记忆的诱导物,变阻力为动力,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当学习记忆时想喝茶休息,想吃巧克力,想到外面散步,那么不妨把这些杂念作为达到某一记忆目标之后的奖品,在完成一段学习,达到一个记忆目标时,喝茶休息一下,在达到第二个目标时奖赏自己吃块巧克力。这样做虽不能算作高尚的表现,好象是哄小孩的把戏,但实际上却有惊人的记忆效果。

22.缩略记忆法

在所要记忆的材料中,浓缩概括出略语作为提示,做到以略语带内容的记忆方法。

缩略可以简化、概括记忆的内容,减轻大脑的负担;缩略语具有提示性,可通过记住的缩略语这一中介联想到它所概括的内容。

如学习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时,搞清电子得失与“氧化-还原”的关系,并判断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是很重要的。用“失-氧-还”这三个字的缩略语即可概括这方面的知识:失去电子的物质--氧化了--这种物质是还原剂。这一缩略语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 对于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很有帮助。

这种记忆法由于简明、省力、高效而在日常用语及宣传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把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概括为“四化”,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概括为“四有新人”等等。

23.概括记忆法

对所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部分的记忆方法。此法多用于记忆比较复杂的知识。

对材料进行概括,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充分思考,把精华提炼出来,这一过程会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提高对材料的认识,使自己站在抽象思维的高度通盘把握材料,概括得出“结晶体”,言简意赅,有代表性,又容易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挂钩,易记难忘。经过概括的材料,在量上大幅度减少,在质上成倍“增长 ”,会显着提高记忆效率。

采用概括记忆法可有多种形式:

①主题概括。一篇材料总有主旨,概括出它的中心主题,就能提出要领,记住它的全部内容。

②内容概括。选取关键性的字句,抓住梗概。如对井田制的内容, 可以简化为“君有、侯用、奴耕、井形”。 需要回忆再添枝加叶就可以了。

③简称概括。对较长的名词、概念赋予其新的简化名称。

④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顺序性。如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从顺序上可概括为“一青(青苗法)、二募(募役法)、三农(农田水利法)、四方(方田均税法)、五保(保甲法)。”

⑤数字概括。用数字概括识记材料的内容。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四个坚持”等等。

自然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泾渭分明的,许多情况下,通过综合运用可以取得比单独使用好得多的记忆效果。

24.条列式记忆法

对复杂的记忆内容,抽取出简明的要点条文,靠清晰条文的排列达到对这些内容的记忆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记忆比较复杂的材料。

人的记忆并非简单的堆积, 而是以概念、原理的网储存在记忆中。对于复杂的记忆对象仅靠简单重复、机械背诵,往往事倍功半。

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抽取出要点条文,这样既可减轻大脑负担,又可通过条文这个纲把具体内容串起来,达到清晰的记忆。

如历史唯物主义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陈述了许多理由,记忆这部分内容时可采取条列式方法,从复杂的内容中抽出要点条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靠排列的条文框架,把其中的具体内容串起来,就能达到对这一复杂内容的准确、清晰的记忆。

25.系统记忆法

按照记忆对象自身的始终一贯的条理和顺序记忆的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记忆复杂的材料。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分散的、杂乱的、片断的知识不容易记,记不多,保持不长久;有条理的系统化的知识记起来则不难,而且也会长久地保持。这是因为记忆的过程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人脑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如果学习者只偏重于向大脑输入信息而忽略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编目加工,那么所获得的知识是杂乱无系统的,这不利于记忆。

记忆效率高条件在于输入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形成系统,这样大脑所接受的信息就会形成彼此融合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系统,使每个记忆痕迹之间联上“铁环”,遗忘就不会轻易发生了,靠大脑中构成的信息链,能够造成联想的有利条件,一旦忘了,也容易回忆。

采用系统记忆法,要求找出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和秩序,在把它们送入大脑之前进行一番归类编目的工作,那么记忆起来就会清晰、准确,使头脑易于接受。

假如要记忆下列的10个词:科学家、绿、狗、母亲、自行车、工程师、蓝、汽车、父亲、猫。可以归纳为:职业类的科学家、工程师,亲属类的父亲、母亲,颜色类的绿、蓝,交通工具类的自行车、汽车,动物类的猫、狗。然后按编目系统输入大脑,记忆就有力、准确、清晰、牢固了。

26.脉络记忆法

学习记忆系统的科学知识时,通过目录、提纲等把握知识体系的概貌和脉络,用以统率分散的片断的知识点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记忆较系统的内容。

学习每一门学科,都需要记忆很多内容,如果仅按内容的先后记忆这些概念、原理,则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遗漏,混淆。

采用脉络记忆法可以把模糊成片的记忆对象系统化,容易驾驭知识的整体,摆正片断在体系中的位置,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而且能够顺利地通过脉络回忆出各部分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就不会把书的目录只当作寻找页码的辅助工具了,而应把它当作脉络,并记忆这个脉络,以便一想目录,全书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根据目录、提纲等脉络,还可以决定学习记忆的进度, 并使前后记忆的内容在脑海中联系起来。也可以将目录上的章节作为论述问题的提纲, 看了目录就可以想到内容,最后达到征服全书的目的。

27.纵横交错记忆法

把记忆对象放在横的和纵的各种关系中进行记忆的方法。

事物的内在联系呈纵横的立体状。记忆时如能找出这些联系,则可加深对记忆内容的理解,并把它置入知识的网络,记入脑海。而且借助纵向、横向的联系,便于通过联想回忆出这些内容,可以产生纲举目张的记忆效果。

如对于历史人物,既要从本国发展史的纵向朝代序列来把握,又要从该时代横断面上与别国的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不但有助于对本国史的记忆,而且能很容易地把同时代世界各国历史的关系牢牢地收进记忆。

又如,欧洲有许多国王的名字叫查理,要记住他们的身世、事迹,很费脑筋。如果能在横向比较的同时把他们分别作纵向的考察,就很容易了解其差别,把他们逐个搞清,横向的相关事项也会很明白。

28.改错记忆法

从自己或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做到对知识准确记忆的方法。

“发明大王”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也说:“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错误给人以深刻的教训, 通过改错建立正确的认识和记忆, 从改错中弄准确所记忆的知识, 就等于向错误索回了补偿。错误的教训能引起人的重视, 改正错误能使正确的知识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改错记忆法要求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深挖致错的根源,这样才能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改错须认真及时,既可改自己之错,又可改他人之错,做到“错一遍,精一遍”。

如果一个学生拿到批改过的卷子或作业,见分高一笑了之,见分低一扔完事,对差错采取不负责的态度,很可能一错再错。如果运用改错记忆法,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改变错误的记忆,汲取错误的教训,在自己的记忆中警觉起来,避免再错,那么就能正确掌握知识, 大大加深记忆。

有个小学生考中学时,虽然知道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但顺手做题时却忘记底乘高后再除以2, 这一差错使他追悔莫及, 几十年后谈起此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当然自那以后他再也未犯过这种毛病。

还有的同学对改错很认真,每次试卷、作业发下来,都记下的错误,汇编成一本本的错题集。在错误后面加上对错误的更正及提醒自己今后注意的话。这样做使他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曾经错过的知识记得非常牢固。

29.闭眼记忆法

闭上眼睛,隔断外界的视觉刺激,根据已有表象以回忆或巩固记忆的方法。

当人们对以往的材料回忆不起来的时候,常说“闭上眼睛想一想”,就是用的这种方法。闭上眼睛隔断外界的视觉刺激, 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集中起来。这种精神的集中, 对记忆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把曾经接受过的刺激表象显现出来。

如见到一位面熟的人,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闭目凝思,很可能一下子再现出与他(她)接触过的情景。

记忆新材料时,闭上眼睛,在黑暗中创设一个画面与所记内容联系起来,也会因精力集中和自己的独特联想把记忆对象深深印记得在脑海里。而且,这样的记忆一旦回忆时,一闭上眼睛就能把内容及创设的画面一同浮现在眼前。

30.学后睡记忆法

在学习记忆之后不再做其他事情,马上睡眠以保持记忆的方法。此法一般在学习文化知识时使用。

学后马上睡眠,使记忆仅仅受到学习之前接受的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而没有受到后来学到的知识的干扰(即倒摄抑制), 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在学习后不做任何事情,能回忆所学材料的56%,学习后继续用脑做别的事,则只能记住26%。

有的科学家认为, 人们在学习后很快就睡眠能促进记忆, 因为睡眠分几个不同阶段,前4小时的深度无梦睡眠会增强人的记忆力,后4小时的有梦睡眠才抑制人的记忆力。 还有人认为在睡4小时后再把他唤醒学习, 这时的学习记忆效果更好。

31.区别难度记忆法

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并作出标记,合理分配精力的记忆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有选择才有集中,有集中才有突出,有突出才有注意。记忆许多内容, 要区别难易的不同等级,对难的多用些精力,对易的少花些工夫, 复习时也就能够抓住重点, 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难度等级的标记,还可采用彩色,使之一目了然。如有的人根据交通规则中红绿灯的使用,用红色表示危险,标记最重要的、易错难记的部分;用黄色表示注意, 表示模糊不清、记忆不清的部分;用绿色表示安全,标记容易记的部分。用这三色在书上标出记忆的内容和难易等级,既可以用彩色激发读书的兴趣,又对要记忆的内容作出合理的精力分配,顺利地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

32.重点记忆法

抓住重点围绕中心进行记忆的方法。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书帙九章,但挈一领。要增强记忆,必须抓住记忆的重点。现代科学呈爆炸趋势,知识量与日俱增,人生有涯, 心智有限, 这也要求必须抓住学习记忆的重点。爱因斯坦说过:“抓住那些能导致深邃的东西, 而把其他可有可无的东西撇开不管。” 这是学习记忆必需掌握的“秘诀”。抓住重点才能减轻大脑负荷, 克服生理上超 限性抑制现象;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含英咀华,探测精蕴,消化吸收,因而记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采取这种记忆法,需要明确记忆的目标,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还需要有灵活的方法。

33.强烈印象记忆法

记忆时有意识地给自己造成强烈的印象,以增强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记忆首次接触的事物。

记忆的保持与大脑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皮层中与记忆有关的区域越兴奋,跟记忆无关的区域的抑制越强烈,这样注意力就更加集中在所要记忆的内容上。强烈印象记忆法就是通过感受强烈信息或放大较微弱的信息造成强烈的印象,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记忆的内容上着力理解、记忆这些内容,获得清晰、持久的记忆效果。

如学习有关人口的知识,通过查找有关资料或根据现有的资料加以测算可以知道,如果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 到2500年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4平方米,到2800年,人口的重量将超过地球本身的重量, 这些数字意味着人口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存亡绝续。这样来就给大脑造成了强烈印象, 会使其精力集中在人口问题思考记忆, 从而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34.明确目标记忆法

在学习记忆前明确记忆的目标,给予大脑明确的动力,以达到记忆目的的方法。

学习记忆进要明确记忆的目的性,确定明确的目标,给大脑以明确的驱动力,这样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巩固,在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印记,使记忆准确、持久。明确记忆的目标不仅仅是“必须记住”这样一个笼统的要求, 还包括准备记忆多长时间,准确到什么程度。

心理学家曾对明确记忆目的性的效果做过实验:两组学生都阅读同一篇1400字的论文,规定第一组的目标是限定时间读完,之后测验检查, 同时被告知两周后再次测验检查;第二组只被告知阅毕检查。 实验结果表明, 两组阅毕检查的成绩大致相同, 但两周后的检查第一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这个实验说明: 有明确目的性的记忆比学习后再想去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学习过程中, 给自己提出一个记忆目标,今天要记的内容“必须记熟”,可以使记忆效果倍增。

35.特征记忆法

观察、发掘出记忆对象的突出特征,凭借那些一目了然、令人难忘的特征达到准确清晰记忆的方法。

所要记忆的实际内容就是对象的特征。 那些相类似的事物容易混淆,难于记忆,原因即在于没有充分发掘出出各自的特征。只要仔细观察,细致对比,深刻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异同, 总能找出所要记忆的材料或事物的特征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这类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记忆一切对象, 特别适于记忆同类对象中的特殊者。

如蒙古军队在1234年灭金,这个年代数字是常用的顺序数字“1234”,抓住这个特征,蒙古灭金的年代就简单易记了。又如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 年,这个数字除前面的“1”外,后面的“789”也是顺序相连的数字,根据这个特征,也很容易记住。再如, 1881年沙皇俄国强迫我国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1881”这个年代数字中两个“1”在外,两个“8”居中, 且从左往右读与从右往左读的结果一样。根据这个特征,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的年代就容易记住了。

36.循序渐进记忆法

按照学习的内容的本来顺序,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积累,陆续记忆的方法。

南宋学者朱熹说过:“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 则不敢志乎彼。” 讲的是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他还打比方说, 学习记忆若不是循序渐进, 尤如饿汉闯入餐馆,看到大盆小碗、鱼肉糕点,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粗嚼快咽,虽填满一肚子,却没有品尝到滋味,甚至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疾病, 这种食多嚼不烂的学习记忆法, 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良好的记忆依赖于与以往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 记忆也需要自己的基础,只有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贪多求快, 往往欲速则不达。按照循序渐进记忆法, 前边的没记住不急于记后边的,像盖房子那样,每一层根基都打牢固,在牢固基础上建造、记忆,就能使房子越盖越高,知识越记越多,达到学习记忆的目的。

增强记忆能力的简单方法

(一)回忆一天的细节

这种增强记忆的锻炼你可以每天在入睡之前进行。如果你能老老实实地坚持一个月内每天晚上都做一次,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上床准备睡觉前,或背靠着忱头坐着,或躺着,但要确保自己在10-15分钟之内保持清醒。

.通过有意识的做几分钟呼吸运动来放松自己。

.从今天做的最后一件事开始,回忆其最具体的细节。这可能包括让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注意自己的呼吸运动。

.然后再往前想,回忆就在这之前做的事,也许是爬上床。然后是在这之前的事,也许是刷牙,回忆你的感觉和想法。

.想像你的一整天是一盘电影胶片,现在正在倒着放映。就像倒退着走路或说倒话,就与看倒着放的电影一样,假如这样,你是观众(也是回忆者),倒着回顾你一天中的每一时刻。

诸如:

我正躺在床上开始回忆我的一天。

我从浴室走到床边。

我从梳妆台走到浴室。

我站在梳妆台旁对妻子或丈夫说了这样的话。

我从起居室走进卧室,站在梳妆台旁。

我关掉起居室内的电视和灯。

我坐在自己喜欢的椅子上,翘着脚,看<亡命天涯>.

在此之前,我透过窗户,看到一轮圆月从天边冉冉升起。

…这样一步步地倒着回顾你的一天。你可能会发现,在时间上离现在越近的时刻,其细节的东西记得越多;而一天中早些时候发生的事,其印象最仓促,最短暂。

(二)画地图炼记忆

找一份市内街道图,选取一个小区,划一个圈圈上十多条街道,然后用观察看图3分钟。使用定时器以保证时间的准确。合上图不看。定时1分钟。

根据记忆重画此图,包括街道名及所在位置。

不断练习直到能在不超过60秒的时间里精确地画出此图。

再将市内街道图扩大圈定范围到二十多条街道,再用3分钟观察此图后,合上图不看。定时1分钟。

根据记忆重画此图,包括街道名及所在位置。

不断练习直到能在不超过90秒的时间里精确地画出此图。

(三)永远不会忘记的面孔

每天一次,随意选一件物体,一幅画片或一个人,仔细观察2分钟。

移开视线,画出刚才观察的对象。一天结束时,不看此画,根据记忆再画一张。

每天换一个观察对象,持续一周。然后,把这些画放起来,根据记忆重画。

注意先后画的图像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之处。

坚持些方法几周,直到一周结束时能准确在重新画出该周内每天画的图画。

(四)如何记住你的旅游鞋

.找一双鞋,最好是你自己的旅游鞋。仔细研究5分钟,仿佛你从未见过这样的鞋。记住,你正努力将所看到的一切存到记忆当中,所以要看仔细了。

.5分钟之后,把鞋收起来,回忆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你已经忘掉了多少?歇息片刻。

.15分钟之后,回忆上次对鞋子的记忆, 又忘掉了多少?

.当你回忆上次对鞋子的记忆时,要记住15分钟之后你还将对这次记忆进行回忆。休息片刻。

. 15分钟之后,回想上次对鞋子的回忆。这回你对上次的记忆忘掉多少?

分类便于记忆 篇五

在记忆杂乱无章的一大堆东西时,使用分类整理发,可事半功倍。具体做法是先分清要记对象的性质,然后进行归纳分类,一组一组地去记。这样虽然多花了一些整理的时间,但缩短了记忆时间,是得大于失的好“买卖”。分类时,切忌不要把组分得太多。

有效的记忆力方法2、比较记忆法。 篇六

这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过比较,我们就难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质,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异同。比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面地识记材料。对同类材料进行比较式阅读,会明显地收到全面了解材料、进行“立体”记忆的效果。

(2)准确地识记材料。记忆的准确性与最初识记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有误,那么提取时必然不准。而比较是达到准确记忆的关键。

(3)深刻地识记材料。很多识记材料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难以辨别。在记忆某一材料时,如果找同类材料阅读参考,稍加比较,各自的特点就突出了,印象也会随之深刻。

比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对立比较法、对照比较法、顺序比较法、类似比较法等。比较的基本原则有二:

第一,同中求异。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之外找出其不同点。比较时不要停留在材料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应着眼于它们本质属性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

第二,异中求同,即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现象千差万别,但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如果我们能找到它们,就会把它们记得更扎实。

有效的记忆力方法3、联想记忆法。 篇七

这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记忆方法。

什么是联想呢?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联想是在头脑中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依靠联想,每个人把输入大脑的信息穿串编排,构成记忆的网络;依靠联想,人能从记忆仓库中找到所需,并顺利地提取出来。我们如能抓住联想的规律,学会联想的方法,不但有利于迅速记忆,而且有利于巩固记忆。

(1)表象联想法

这是将需要识记的东西与其实物表象联系起来的方法。如识记“蚯蚓”这个词的概念,只记这两个字不易巩固,必须在脑子里浮现出那种怕人的物象才行。浮现物象时,头脑要象张开的银幕那样,看着文字,听着读音,当场把银幕上的物象描绘出来。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养成习惯,就容易把物象印到脑海里。

使用表象联想的要领是:①尽可能把知识对象在脑海里变换成具体物象。如学“寄寓”一词时,就想象自己正住在姥姥家。②多用夸张物象的方法。如学“细菌”一词时,就把它扩大到象在教科片中看到的那种细菌物象。③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东西。如理解“含英咀华”这个抽象成语时,可能费解,你可把自己比作正在摇头晃脑欣赏一篇好诗文的老学究。④有时要记众多事项,你可用整体物象法记忆。

(2)接近联想法

这是把根据有些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方法。如看到带鱼,马上会想到大海;关里人提到哈尔滨,必然想到气候寒冷、冰灯、冬泳等现象;一提到井岗山,会想到朱德和******曾在那里会师等,这些都是因为在空间上有接近之处。又如,一提起诸葛亮,马上就会想“借东风”和“三顾茅庐”;一提起鸦片战争,马上就会想起1840年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等,因为这些事情在时间上接近。学习中,如果运用这种方法,把遇到的事实、事物和学到的知识,与接近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或时间上有相关之外的系统,就可产生联想,帮助记忆,而且提起一种东西就可能联想到一大串内容。

这种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现象或本质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类似联想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它对学习和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集中识字教学,其所以能得到大力推广,就是因为它利用了汉字结构具有音、形、义方面的类似性。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抓住特点,把常用汉字分别归纳成不同的类,然后编成《快速集中识字手册》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又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导出,就是利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相似特点推出来的。把一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顶点联起来,就构成两个全等三角形,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除二”,两个全等三角形合起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正是一个三角形的二倍,二二抵消,得出平行四边形有公式是“底乘高”。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类似联想在各科教学和学习中使用非常广泛,它要求在合乎逻辑、忠于现实的前提下进行。不合逻辑、违背现实的两种事物,不能强行联系起来。类似联想用得好,不但对高效记忆有作用,而且有利于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3)对比联想法

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往往具有对立性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想。如由热想到冷,由甜想到苦,由爱想到恨,由落后想到进步等。由于想到的事物具有对立性,因而将其归纳到一起。用对比联想增强记忆,效果就特别显著。小学语文教学中,常把同义词与反义词联系到一起教;中学分析小说时,常将这一人物与另一人物的形象对比起来教,能增强感染力;数理化教学中,也可将彼此对立的定理、公式、规律等归纳起来,运用对比联想帮助记忆。对比联想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极好方法。

(4)奇特联想法

奇特联想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也是一种记忆的“诀窍”。奇特联想法是利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把有关事物、词语或知识串连到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连串的物象的增强记忆的方法。

奇特联想可以把任何几个字或词语概念串起来,用自己的特殊办法加以记忆。

运用奇特联想时有三个要点必须掌握:一是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把本来是静止的东西,想法让它动起来。如“汽球、墨水、草原”三个不相干的名词,你要连起它们达到记忆目的,可想象成墨水挂到汽球上向草原飞去。二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或让甲事物变成乙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们联系或组装起来。如“铅笔、草帽、大豆、拖拉机”,可以想象成铅笔代替了人,戴着草帽坐在拉大豆的拖拉机上。三是对被记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增多或减少。如要记住“手表、窝瓜、滑梯”这三件事,怎样联想呢?可想象为手表象窝瓜那样大,从滑梯上滚下来。运用这种办法对事物进行随意组合,就可进行联想创造,收到最佳记忆效果。奇特联想法乍看起来是可笑的,但使用到需记多项事物的场合,它就会发挥特殊效能。训练习惯之后,要记一连串的词语和事物,就会方便多了。

总之,联想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还有定位联想法和应用联想法,由于难度较大,本文受篇幅所限,难以介绍清楚,请爱好者专门学一下王维同志的《快速记忆法》,定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重要事项放在最前最后记 篇八

人的精神很难高度紧张一小时以上,在这一个小时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前十分钟和后十分钟,因为人们开头往往有“这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而最后往往有看是不是这样结束的心情。所以,记忆时,应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或最后记。要记较多内容时,可把记忆的次序不断颠倒,反复多次,让每一项内容都经历过最前和最后。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