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的创业故事(新版多篇)

来源:范文范 7.02K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新版多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一

第二次融资经历尼葛洛庞蒂的访华让张朝阳一下子获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纳了诸多人才的加盟。不过,张朝阳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他所创办的爱特信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如果说第一次融资的股东多少是基于对张朝阳个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话,那么第二次融资则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感因素帮忙。

对于张朝阳来讲,这次融资的过程几经起伏,长达半年的融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

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1997年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

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 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二

陈天桥结婚5年,而他们的孩子———盛大网络也5岁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陈天桥深有同感。他始终觉得太太的支持是盛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每年年底公司员工大会时,陈天桥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给妻子的,感谢她对公司的贡献。直到今天,陈天桥也没有想过要淡化家族色彩。“我不认为家族企业有什么不好,当初软银4000万美金投资盛大时,还觉得盛大这种家族企业团结,效率高。”谈到妻子,他坦言自己最大的遗憾是结婚时妻子没披婚纱、没摆酒席,然后就匆匆开始创业。

3年时间资产过亿的陈天桥,是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的优秀生。雒芊芊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两个人婚后的第一桶金来自炒股票。

1999年,集资了50万人民币后,两人毅然下海。

雒芊芊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在公司中甘为幕后英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漂亮、贤淑的河北女孩,是陈天桥事业中最得力的伙伴。雒芊芊随和,不爱张扬,这对说起话就滔滔不绝、很有激情的陈天桥来说性格上正好互补。

在盛大的诸多新闻发布会中,记者唯一一次见到她是在盛大从软银成功融资那次。作为参与整个融资过程的重要一员,芊芊那天除了陪软银这些新投资人,几乎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后经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融资获得成功很大部分也得益于雒芊芊扎实的金融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了解他们夫妻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个绝好的“黄金组合”,不光男才女貌,彼此对事业的执着创造出了巨大财富。平常陈天桥忙于外交,要参加各种谈判。而芊芊负责打理公司内部管理,员工年纪都比较轻,很多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内部都习惯叫她芊芊。员工的生日,员工准备生小孩或者有出国念头,陈天桥也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董事长如此细心,据说是和芊芊的提醒有关。

公司一天收入最高时达上百万元。陈天桥说,他会偶尔在子夜醒来时暗问自己“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

陈天桥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主流人物,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直到今天,坐在财富榜上的陈天桥仍然与这个目标有着距离,并且距离有越来越远的趋势。

从小要当主流人物

1973年,陈天桥出生于浙江新昌县澄潭镇一个叫东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大胖小子有出息,加之陈天桥的父母在当时已经离开了山村,在城里工作,于是给他取名天桥,意为陈家登天的桥梁。

陈天桥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上海导航仪器厂的工程师,母亲是新昌城关中学的英语教师。在东坑坪生活了不久,母亲就把陈天桥接到城关镇上幼儿园,陈离开东坑坪小村,在新昌大佛寺脚下度过了童年。

至今,陈天桥对东坑坪有着某种特别的感情,这里毕竟有他的根。陈的婶婶告诉记者,去年清明节,百忙中的陈天桥从上海赶回小山村,看望爷爷奶奶。

在新昌城关时,陈天桥经常回老家澄潭。有一次回去,陈天桥看见有两只大公鸡在争斗,便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公鸡们精疲力竭不想再斗了,演员和观众才郁郁而散。

回到城关,陈天桥迅速写了一篇观后感,并给了老师。城关南明小学的蒋惠球老师是陈天桥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了文章后觉得很精彩,就把文章寄到《小学生优秀作文》杂志并发表了。

但在新昌中学的档案室里,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王力红老师给陈天桥的操行评语中,有一条说道:“作为班委,对集体活动却不热心。”

“我后来看出来,陈天桥当时是很想当班长的。他小学时候就是少先队大队长,上了初中却只当了个班级生活委员,他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小孩子难免闹情绪,所以故意对班级活动不那么热心。”王校长解释说。

好学生和网络游戏

1990年,18岁的陈天桥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陈天桥不仅是学习尖子,也是社会活动的热心分子,他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得到了校内外的公认。陈成了“复旦大学1990届经济系的传奇人物”。

大学一年级,陈天桥埋头读书,全系成绩排第一名;大二,陈天桥被上海市教委和团市委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大三,21岁的陈天桥就修满了学分,以上海市惟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这在复旦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踏入社会的陈天桥进入了上海陆家嘴集团。

从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开始,直到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秘书,在四年时间,陈天桥自称学会了三件事:一件是好事,一件是坏事,还有一件“不好也不坏”。

好事是年轻的陈天桥学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独立、务实的管理风格。陈天桥没有留洋或者海外求学的经历,曾经有人问他是不是“海归派”,他回答“不是”,又问他是不是“土鳖派”,他回答“也不是”——陈天桥觉得自己比海归派更熟悉中国国情和地区市场,而与本土成长的经理人相比,自己的个性更加独立,更加讲求冒险和创新。

不好不坏的事是陈天桥比一般人更早接触到互联网。十年以前,在陆家嘴集团里,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为何物时,总裁办公室里就已能24小时上网。老总不在的时候,陈天桥就喜欢在互联网上混。

人在网上飘,学会玩游戏是早晚的事情。“玩网络游戏”一开始是件坏事。陈天桥太喜欢游戏了。仅靠办公室偷玩一下实在不过瘾,他干脆买台电脑回家。每到周末,他必玩得个天昏地暗。

这还不够,每逢节假日,他必定呼朋唤友,来家里一起“操练”,通宵达旦、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据说,他曾一连打了七天七夜的游戏没合眼。

1998年,组织上要安排王安德去浦东新区做分管经济的副区长。王安德对陈天桥许诺,如果他选择投身仕途,他有可能成为全上海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前途不可限量。但陈天桥婉言谢绝了:“谢谢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

离开陆家嘴,陈天桥来到一家证券公司,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呆在证券公司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陈天桥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一年。跳出国营单位的陈天桥明白了自己的事业要靠自己去打拼。在证券公司工作,面对滚滚财富,他暗暗下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在证券公司期间,陈天桥碰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女性,这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现在是盛大公司副总裁——雒芊芊。认识雒芊芊并暗恋了4个月后,陈天桥开始大胆进攻,“1999年7月跟芊芊开始恋爱的,9月我们就结了婚”,“在证券公司,最大的收益就是‘骗’到手一个老婆。”开心的时候,陈天桥会这样说。

第一次创业很平庸在证券公司娶了老婆,又在股票市场上挣了一些钱,这时候陈天桥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太太雒芊芊一起出国;(创业 )另外就是在国内找个稳定的工作,过小日子。但陈天桥做了第三种选择,自己创业。

1999年是资本疯狂涌向互联网的一个年份。当时的互联网模式就是建立一家网站,然后去赢取风险投资。弟当时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陈氏兄弟一个熟悉互联网,一个熟悉资本市场,就想到了创建网站。

“直觉告诉我互联网是非常有前途的。”陈天桥回忆说。“但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觉得,一个公司要赢利需要的是资金流和物流,而物流是比资金流更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话线不能代替物流与配送,只有数码娱乐产品比如卡通、游戏才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陈天桥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1999年11月,陈天桥听说中华网在寻找可投资的小网站,认为机会来了。经过物色,陈选中了当时由复旦的几个学生为主建立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气。陈天桥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他们,让他们将这个社区改得更加吸引人。而他则去联系中华网。

谈妥之后,陈天桥迅速注册了一个资本为50万元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招了20几个人,开始运作公司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大型的门户网站,而是想另辟蹊径,成为中国最大的图形化虚拟社区。

这个社区建设在当时很有特色,不但有白天、黑夜之分,而且每一个社区中的用户都不能不劳而获,饿了就需要种地,然后再把收获的东西做成食品卖钱,而只有拥有钱才能在社区内生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的互动社区。这种思路是那时的许多网站所共有的,大家就是在比,看谁先能最快找到投资。

靠着在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工作时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在陈天桥的运作下,很快,这个和中华网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12月,中华网CEO叶克勇与陈天桥见面,“我要定了,你带上签好的合同来见我。”这样,陈天桥在2000年1月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中华网得到的是相当于它总浏览量30%的

投资拿到了,但中华网认为,仅凭虚拟社区还不足以带来更高的浏览量,因此他们要求盛大改变经营方向。“面对投资方的意愿,我们很迷茫,最后提出了一鱼四吃的做法。”陈天桥曾经向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条鱼可以分为头、身子、尾巴和鳍,然后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娱乐产业中围绕着一个品牌——樱桃小丸子,可以运作有关她的动画、书籍、游戏,甚至服装等诸多周边产业。因此我们决定不做游戏社区,而做动画网站,这样既可以带来投资方所需要的浏览量,又不会离网络游戏社区很遥远。”

利用这笔资金,盛大购买了黑猫警长的版权,还办起了多期的卡通杂志,并陆续拿到为奥迪、飘柔等大牌厂商做网上动画广告的单子,此时的盛大一个月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形势急转直下。还没有等到网站盈亏平衡,网络业便开始走上下坡路,这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表现得尤为明显。

面对危机,陈天桥开始反思盛大网络卡通的发展模式。“围绕一个品牌做动画卡通,是一个投入期长、回报期也长的过程。成功了就可以赚七八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钱,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2001年5月,中华网投资盛大的300万美元中还有100万美元没有到账,这时候中华网对盛大提出质疑。陈天桥的大卡通战略即游戏+杂志+Flash广告被迫删改,公司的员工从50人裁减到20人,所有非游戏部门的队伍被全部清除。

为了继续事业,陈天桥决定放弃网络动画,但是下一步的着眼点在哪里,他自己其实也很迷茫。正好此时韩国游戏开发商WemadeEntertainment到上海来寻找合作伙伴,准备推广自己开发的网络游戏“传奇”。Wemade最先找到上海市动画协会,动画协会也不知道网络游戏是干吗的,于是把韩国厂商推荐给了陈天桥。

陈天桥拿到游戏,自己先动手玩玩。按照默认设置,他连接到韩国服务器上,可他看不懂韩文。他又连接到《传奇》意大利服务器,玩起了英文版。尽管网速很慢,并且陈天桥还是认为“传奇”包装很差劲,但还是觉得其内核相当不错。玩到后来,陈天桥欲罢不能了。

陈天桥向中华网请示运营“传奇”,《传奇》先期要交30万美元的安装费。陈天桥希望中华网将剩余的100万美金拿来用。中华网不同意,陈天桥却坚持要做网络游戏,双方“拗断”。最终陈天桥拿回了公司所有的股份,并且仍然保留了至少30万美元拿到了《传奇》的代理。

盛大神话中华网撤出了,《传奇》的代理也谈下来了,陈天桥的公司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传奇”上线两个月的测试期是公司生死存亡的关口,当时所有人都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如果在测试期内不能吸引足够的玩家,就不能收费运营,那么盛大就不会有新的收入,公司就面临着倒闭。

运行网络游戏,需要很多的服务器,而此时的陈天桥根本没有钱来添置服务器。陈天桥拿着与韩国Wemade、Actoz公司签订的合约,彬彬有礼地找到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告诉他们,我们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服务器厂商一看的确是国际正规合同,小伙子年纪轻轻来头不小,恐怕是潜在大客户,于是就同意了。

然后陈天桥又拿着服务器的单子,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电信谈:“浪潮、戴尔都给我提供服务器,我们需要很大的带宽运营游戏。”电信马上会意,给了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陈天桥压上了全部的信誉,从2001年9月,盛大开始了两个月的游戏测试期。

2001年11月,传奇游戏开始收费,仅仅一个月,《传奇》的投资就已完全收回。盛大活了,陈天桥的财富传奇就这样开始。

从陈天桥发迹的故事来看,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一种投机行为,只是这种投机行为具有了更多知识的成分。在投机成功过后,陈天桥爬上了财富榜,倍受瞩目。但是,有着成为主流人物冲动的陈天桥显然不会对此满足,他想要成为这个网络游戏世界的决策者,成为社会所承认的主流人物。

但是,30岁的陈天桥能成为主流人物吗?

瓶颈盛大成功之后,陈天桥总是在不由自主地表露出一种姿态:要成为这个游戏世界的决策者、规则的制造者。甚至,他还要把游戏范围扩大成娱乐,并梦想着把盛大建成梦幻的大迪斯尼。为此,陈天桥还重金从微软请来了唐骏。

从去年年底网吧老板质问,到今年年初社会学家陶宏开教授代表和带领孩子家长们的炮轰,让陈天桥又一次陷入了纷争。在此之前,关于陈天桥是好人还是烂人,就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有过很大的争议。

Actoz闹,再闹就把它收购了。那么玩家、网吧呢?虽然这里面的确是一个各方利益相争的问题,我们相信如果有足够的利益分配在玩家和网吧的身上,网吧老板、家长和孩子对陈天桥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那么游戏玩得好就是一种有出息的象征)。但是,陈天桥能把全中国网吧收购掉吗?能把全中国玩家招安吗?陈天桥再有钱,这个问题也不现实。

这些只是一些个表象的事情,但从陈天桥不断尴尬地面对这些问题来看,陈正在遭遇着一场危机,从这场危机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网游的社会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陈天桥的个人问题。

现在,我们给陈天桥的定位是:陈还只是一个成功的创富者,而还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陈天桥正在试图进行这个过度,但是表现还很稚嫩。一个32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阅历,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一些人事之间微妙的关系,难以把握的东西还很多,所表现出来的举动也还远远不够格。经过投机创富忽然站了出来以后,怀着成为主流的冲动,他遇到了一个坎。

陈天桥也想过并正在实践走提升盛大高度的路线,他想把盛大建设成一个不仅仅是网络游戏的公司,而是一个梦幻的大迪斯尼,并用“娱乐”取代“游戏”,但是结果如何,而效果又如何,还无从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陈天桥还得慢慢煎熬着等待。

现在,盛大还只是一个区区几年历史的企业,网络泡沫的故事已经很多,如果陈天桥稍有不慎,盛大倒下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盛大倒下,那么陈天桥的故事不用再说,主流梦不用再做,陈和盛大将会成为“大败局”里最经典的案例。

如果盛大不倒,依旧向前发展,而陈天桥又不能够正确处理各方关系,不能够把握权衡各方关系,不能够提升自己,陈天桥也将遭遇一个中国企业家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危机将是众人口诛笔伐,这场战斗对于梦想着成为主流的陈天桥,无疑是将会是一场惨败。

从现在来看,陈天桥作为企业家、作为富人的表现是相当糟糕的,面对网吧老板的质问无法从容面对和回答,面对孩子家长、教育专家的讨伐没有合理的办法应对,甚至常常因此而表现失态。有人说陈天桥表现得与同年龄的人非一般地成熟,但是从这些表现来看,陈天桥并无什么过人之处。

那么陈天桥现在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成为主流?陈天桥该学一学的不仅是一个外国企业家的管理,更要学一学国外的富人们如何做富人。当然,这句话不仅仅送给陈天桥,一样送给中国的所有富人。要做一个主流的知识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三

近日,东航物流引入联想及德邦物流等4家投资者,并实现员工持股,正式成为民航领域首家进行混改的试点企业。引起外界关注的是,诸多物流企业中,为何不是顺丰或三通一达,而是德邦成为股东?

其中一个答案是:德邦拥有国内最具规模的公路地面运输网络,可以为货物下飞机后提供有效连接。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的旅行社小会计崔维星,是如何跨界做物流一手打造出德邦的?

夫妻创业

1992年,从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的山东人崔维星,到广东国旅上班。回忆起自己这第一份工作,崔维星不胜唏嘘:“当时我每天就是核对旅游团的消费账单,不断打电话核实,然后再机械地打对勾。后来我发现同宿舍的导游工资都能拿到1万元,我觉得我比他们牛多了,凭什么才拿1500元呢?于是1993年10月我就离职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去了珠海一家酒楼当会计,工资还是1500元,而且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只有周日才能休息,还不能出远门,要随叫随到。我当时肠子都悔青了。离职三个月,我就又重新回国旅上班了。”

重回国旅的崔维星被安排到国旅货运位于广东中山的分公司去做空运货运业务,就此与物流结缘。由于营业点位置较偏,崔维星虽然想尽办法打开局面,但离初始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1996年8月,国旅货运决定放弃中山业务。

崔维星不愿放弃,决心辞职单干。当年9月1日,他的“崔氏货运”开始营业,主营毛衣空运与电器托运业务。

公司当时只有四个人:崔维星及爱人薛霞、一个司机、一个搬运工,办公室只有8平方米。虽然人手紧张到了极致,但由于减去了大公司操作的中间环节,加上丰富经验,不到一年,崔维星就赚到了近20万。

1997年,为了扩大业务,崔维星将公司搬至广州。因为每天都要跑一趟南方航空老干部客货运处发货,他结识了不少南航的朋友。1998年6月,崔维星承包了这一货运处,开展航空货运代理业务。

然而,当时货运处包括车辆和应收账款在内的所有资产才20万元,承包第一个月就亏了3万元,员工几乎走光。重压之下,崔维星居然想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空运合大票”,货物的运送模式由之前的零收零发改为零收整发,成本降低了,客户也享受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和更实惠的价格,货运处开始迅猛发展。

2000年,崔维星将货运处更名为广州市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员工60人,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深圳和珠海。2002年,德邦已成为广州区域的“空运散货之王”。

舍大取小

然而,做空运看似赚钱,实则处处受制于人,航班晚点、订不到舱位都是常有的事儿。崔维星回忆道:“有时候接到货物却停在仓库四五天都走不了,早上去看一次,晚上去看一次,货还是运不走,望眼欲穿却束手无策,甚至急得掉眼泪。”“受气”的崔维星开始琢磨着如何突破限制。2000年左右,随着我国公路高速网的逐渐建成,他看到了希望。2001年4月,德邦在广州白云区新市货运市场开了一个档口,开通了第一条从广州到北京的汽运专线。空运起家的德邦,由此闯入了公路汽运领域。

汽运业务开始后,业务员拉到了很多大客户,整车整车的货量让德邦尝到了甜头。比如某国际化妆品品牌的合作商在德邦广州机场路营业部发货四五百万元,一天内就装了十几辆车。然而,这一大客户却出现了拖欠款项的行为,德邦最后以减免的方式才追回了欠款。此外,手机类、灯具类等大客户也出现类似情况。

不愿再“受气”的崔维星经过痛苦思考,决定放弃这块很多公司都想抢的“大客户肥肉”,将客户群锁定在了庞大的中小零担客户身上。

零担是一个物流行业之外的人很少听到的词。零指的是零散,担在古代指的是扁担,在这里指的是车,零担就是指一张运单托运的货物不够装一车,必须好几批货物才能装凑成一车。

德邦把“零担”定义为30公斤—1吨之间,基于这样的考虑:30公斤以下的可能快递及快运公司更专业,1吨以上的则可能做整车运输。

当时零担市场从业者众多,但90%以上是小型专线公司,一个城市至另一个城市的专线公司少至几十家,多至上百家,价格战之下,丢货、损毁以及延误等状况屡见不鲜。

崔维星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自购进口卡车500多辆,开发直达线路700余条,给网点和车辆都采用统一的形象和标识,提供货物码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等标准化服务,迅速占领了零担中的高端市场。

“零担之王”

2009年7月,崔维星将公司总部从广州搬迁至上海,开始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蜕变。第二年,德邦新增营业网点近80%,营业收入增长高达90%,达到26亿元,一举成为行业第一。要知道,2004年时,崔维星去当时零担市场老大华宇物流的货场里参观,被里面堆积如山的货物震撼住了。当时德邦的营业额只有区区两个亿,而华宇的营业额有20多个亿。但十年之后,华宇的营业额还是20多个亿,而德邦的营业额却突破了100个亿。

不过,这个“零担之王”却谋划起了转型。

会计出身的崔维星这些年不断花大价钱请麦肯锡、埃森哲和IBM这样的咨询公司来给德邦“诊断”,目的是让公司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精细。2012年,麦肯锡在为公司做战略咨询时提出,德邦应该转型做快递。崔维星当时不解:“我在零担市场,每年增长60%,我为什么要转行?”

为此,德邦物流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来论证。

不过现在看来,德邦转型做快递非常有必要。崔维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零担物流这个市场目前增长较缓慢,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了。”除了德邦以外,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企业,甚至包括第二、三名,都深陷在亏损的泥潭里。

此外,这个行业还面临着快递业的强劲挤压。快递和零担物流的业务流程本来就相似,快递企业进入零担行业的难度并不高,出于成本优化和客户黏性等因素考虑,像顺丰、中通这样的快递公司正在强势进入这个行业。崔维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把快递做好,恐怕零担市场的阵地也保不住”。

在2016年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崔维星如此告诫他的同事:快递行业未来将会走向集中,“留给德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想不成为被别人屠宰的对象,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杀出一条血路来。“用速度跑赢时间,是我们唯一的生机。”

追赶顺丰

崔维星选择的快递突破口,是3-60公斤重的货物。

“我们在做一般快递公司不愿意尝试的领域。”德邦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韩永彦表示,3-60公斤重的货物对顺丰而言太重了,三通一达又不大愿意做。而对于零担市场老大德邦来说,这类重货正是其优势所在。德邦快递的差异化服务还有其他快递公司不愿意做的安装加固,擦拭包装,送货上楼等等。在韩永彦看来,这种差异化服务正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在市场上,客户通常的体验是小件货发顺丰,大件货更愿意发德邦。据他透露,这三年来德邦快递的年复合增长超过100%。

当然,在眼下的快递领域里,顺丰是德邦需要仰视的存在,一如当初仰视华宇。不过,崔维星却反问记者道:“你怎么知道几年之后,情况不会像上一次那样逆转呢?”

德邦被誉为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从2005年开始,德邦就开始在业内率先启动校园招聘,截至目前,德邦98.5%的管理干部均来自于内部提拔,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韩永彦就是在2007年通过校招进入德邦的,历经10次轮岗,辗转8个城市,从最基层的统计员一直做到目前的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

这支年轻的团队就是崔维星的底气,它不仅使得德邦的管理水平在零担行业里遥遥领先,即使是在快递行业里,崔维星也自信只有顺丰的管理水平能与他的公司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的一场竞争长跑来说,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意味着更大的潜力,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能够帮助公司在后半程里发力,反超对手。

2015年以来,德邦连续推出了长期激励、考核变革、超利润分享、职级薪酬体系改革等一系列学自华为的措施,他也毫不掩饰自己想将德邦打造成为华为那样一流企业的“野心”。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长跑吗?”崔维星自问自答,“因为对于我来说,长跑赢的机会最大”。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四

徐莉是一名90后女大学生,此次创业是她的第二次创业,而她现在已经是“鱼恋虾”品牌火锅的创始人,她是如何成功的,心得体会有哪些,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她的创业故事。

我是2013年6月大学毕业,学的是口腔医学专业。对于一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儿来说,用石膏来雕刻牙齿模型,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虽然我读的是医学专业,但却经常去图书馆看些经济管理类的书。再加上因为家庭原因,上学期间一直在做兼职,从家教到网编,做过很多,但感觉一直这样做没有太大出路。于是就想自己做一些事情。

做什么呢?我利用之前的兼职所得,又借了点钱,跟男朋友一起开了家餐厅。店没开起来,钱就花的差不多了,这次创业就以失败宣告结束,还欠了外债。当然,男朋友也分手了。但我还是不服输,决定二次创业。

开店前的思考:我的家人一直在做蔬菜批发等跟餐饮相关的行业,我对其他行业也没有了解。同时又考虑到,如果资金紧张的时候,人最先考虑什么?肯定要吃饭。我对所有的食物,从远到近有一个感觉,对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家里也一直在做鱼,之前的创业也跟鱼相关,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做鱼。我决定还是做些自己擅长的事。

选类&定位:首先鱼这个品类就决定了鱼的价格受季节、气候、环境影响小,不会像蔬菜等物价会有很大浮动。而且受众比较广,小孩到老人都可以,符合现代人的就餐标准;鱼的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利润空间也比较大。而且关键的两点,活鱼现杀,秘制配方,做鱼火锅操作简单,很容易实现标准化。

其次,其他做鱼的餐厅,比如巫山烤鱼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海底捞、新辣道等火锅人均消费较高,专营鱼火锅品牌少,目前属于蓝海市场。我们定位50元/人左右,先定产品再定价格,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去定位。周围的人群和未来的加盟商,决定了定价。

选址:我自己经常出去找,出去看,吃饭的时候也会问一下,这个地方是否在转让。差不多找了一段时间。现在这个地址,商铺背后是社区,对面也是成熟社区,附近有各样的成熟社区,有很大的消费群;靠近海鲜市场,采购方便;有新开的石榴庄地铁站和公交,离3环比较近,交通非常方便。而且周围商圈比较成熟,各种类型的商家都有,旁边就是如家、KFC、大鸭梨等品牌店,方便彼此间会员互通。人流量大,临近社区,是最好的选择。

合伙人:我的经验比较少,需要有一位导师来指引,大树底下好乘凉。通过哥哥,我认识了合伙人之一胡立平,他自己也开过餐厅,有成熟运作的北京尚品香国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还有着多年的餐饮管理经验。还有刘姐,她跟胡总是多年的同事,知根知底。三个人里面,胡总负责管理,刘姐负责收营和财务,我负责销售和招商加盟,平时做用户互动、菜品定位、原材料采购。一个 企业肯定是需要有一个人来主宰的,我们就按照股份制来办事。三个人在一起,最主要是心,不然互相嫉妒互相猜测,是不能达成合作的。交朋友做生意,用心最关键。

营销:老客户的关系维持很重要,我们有的客户一周差不多要来5次。把老邻居老顾客维护好了,生意自然不会太差。还有一些胡总的老客户,互相之间的互动,已经达成一次合作,二次合作比较轻松。还可以利用媒体做些宣传,我们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会推送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新菜和活动信息。比如发传单,一个人力量肯定很单薄,我发起了号召,在微信上招义工,第二天就有人来。此外还有百度的招商平台也很有用。

要抓住顾客的心理,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感觉占了便宜,服务到位,就会再来。比如办理一些会员卡,会员生日送礼品等。

其次,我们还有跟周围商家的合作,异业联盟等,我们会在周围的足疗、KTV、美容美发、超市放些会员卡、宣传单和赠品。作为如家的底商,两家的会员是可以互相打折的等等。团购也是品牌的宣传。前期我的主要考虑不是盈利,急于求成也没用。就像父母养育孩子,或许要20多年的心血才有可能回报,前期肯定是要付出的。

招商加盟:营业以后,有很多喜欢我们菜品的客人还有尚品香公司加盟商来咨询加盟,我都委婉拒绝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方面、操作流程,还没有实现标准化、量化。过年期间,我们逐步摸索,不论是特色锅底还是其他,用多少材料,操作流程是什么,这些都已经有了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现在的我们开始招商,因为现在我的项目可操作性很大,有店就能经营。直营店和加盟店之后都会发展。

开加盟店不是那么容易的。产品是王道,产品存在问题的话,传播越快,死亡越快。初期绝不能冒然地让人加盟,可能短期内会收到一些加盟费,但长期可能就砸牌子了。年前有一个加盟商,他初期非常认可我们的品牌,但相互之间想法有出入,没和我们商量就在一个社区里接了一个羊蝎子火锅店,想把鱼火锅和羊蝎子一起做,我们通过评估,认为这个店成功的几率很小,租金高、位置一般,周围几乎没有流动人口,何况,羊蝎子和鱼火锅在一起做很不合适,我就主动退回他加盟费了。做任何事情,我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大全5篇精选 篇五

乔布斯

他的传奇

他,出生在美国加州硅谷,是个私生子,一出生就被遗弃,17岁高中毕业,19岁迷上佛学,21岁在自家车库里成立苹果电脑公司,30岁离开苹果,42岁重返苹果并任CEO,48岁患胰腺癌,52岁苹果推出iPhone,55岁推出iPad。他手中的那个苹果几乎改变了全世界,iPhone4风靡中国,更是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这都是因为他——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乔布斯创业史:大学缀学后在车库成立苹果公司

出生一周就被生母送人

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生于旧金山,他是个私生子。他的生父母乔安妮·西贝尔和叙利亚人阿卜杜拉法塔赫·约翰·钱德里生他时只有23岁,而且还都在威斯康星大学念书,而且都是犹太裔人。

乔布斯的母亲在他不到1周大时,就将他交给加州一对名叫保罗和克拉拉的夫妇收养,并要求后者承诺送他上大学。就在放弃乔布斯的几个月后,乔安妮·西贝尔和钱德里结婚了,后来还生了一个叫莫娜的女儿。

收养乔布斯的保罗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他在二战之后搬到了旧金山。乔布斯的名字是他的养父母取的。乔布斯的养父母属于工人阶级,来自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县。他们一起居住在位于山景城的屋子里。乔布斯的官方履历中写道:“在杏果园长大,这里后来变成了硅谷。”

大学上了一个学期就缀学

养父母成功地把他送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他却在一个学期之后,因为花光养父母的积蓄,辍学了,之后他开始去“蹭”那些感兴趣的课程。

那时他生活颇为窘迫,靠捡拾可乐瓶出售来换钱维持生活,还经常去附近的印度教神庙靠敲钟来换取免费一餐。他选修了书法课,对常规课程却避之不及。

21岁的“嬉皮士”在车库创业

1976年4月,年仅21岁的乔布斯与好友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库内成立苹果电脑公司。当年,为了创办苹果,乔布斯和好友沃兹尼亚克“卖掉了他们最值钱的东西”。乔布斯卖掉了大众小巴,沃兹尼亚克则卖掉了惠普科学计算器,他们一共筹到了1300美元,并创办了新公司。随后推出的苹果Ⅱ是首批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个人电脑之一。

1982年,长发过耳、蓄着一抹嬉皮士唇髭的乔布斯创办苹果六年后,身价“一夜爆涨”至1。59亿美元,从而首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财富的急剧膨胀并未让这个青年产生心理倾斜,他对自己的扮相滞后于身份还懵然无知。

直到创立苹果前,乔布斯还延续着学生时代的邋遢作风。他在Atari公司工作期间,因为身上异味太重,被安排去上夜班。

乔布斯背后有一个有着嬉皮士风格的“Think”符号。随后,苹果的标语也改成了“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乔布斯喜欢鲍勃·迪伦和甲壳虫乐队。他爱音乐。乔布斯的高中老师说:他对事情总是有着不同的看法。

权力争斗曾让他离开“苹果”

乔布斯1991年与劳伦·鲍威尔结婚,并生了3个孩子。

乔布斯是一名非常有个性的佛教徒。他击败众多竞争对手,建立起一个专注于实现他的愿景的4000人的团队。由于公司里的权力争斗,乔布斯1985年黯然离开苹果。在被苹果赶走之后,他又建立起了另一家公司。但在1996年重返苹果,次年重新担任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后,他对苹果公司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随后十多年中,先后领导苹果不断推出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产品。有关产品的热卖推动苹果走上信息技术产业的潮头。2000年,苹果去掉了乔布斯头衔中“临时”的字样。

信佛教在苹果拿1美元年薪

黑上衣、天蓝牛仔裤和灰色运动鞋成了乔布斯的标准配置。这套加起来不到200美元的行头如果说是年轻富翁精心的自我符号化,还不如说他具有老式的美国犹太族裔传统。

乔布斯从1976年创立苹果公司开始,除去中间不在位的十年,执掌苹果仍然长达25年之久。他声称在苹果干活,不是为了钱,领着1美元的年薪。在NeXT公司被收购时,他将所获的价值150万美元股票以最低价出售,只留下象征性的一股。“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或者挣钱,我们的目标是做尽可能不平凡的事情或者更伟大的事情。”这样的口号如果不是公司的公关标语,听上去倒更像是暴君卡利古拉发出的低吼。

有人把这份对自我身份的淡然,归根于乔布斯21岁时的印度之旅。他慕名前往参拜印度教某圣徒,一路顺着亚穆纳河而下,到达了目的地——下游城市维伦达文时,才发现该圣徒已经去世。“说是朝圣,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走。”此后忆及这段精神之旅,乔布斯轻描淡写。

爱书法将文字的美感融入电脑中

乔布斯曾表示,里德学院当时的书法课程是美国最出色的。贯穿整个校园的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抽屉上的每一个书签,都写得很漂亮。

乔布斯还说,当时他因为已退学,便决定去上书法课,学学怎么写出漂亮的文字。他学习了衬线体和无衬线体,学习了改变不同的字母组合间的间距,还有美妙书法的窍门。他说:“这种美感、历史感和微妙的艺术感在科学里并不具备,我觉得它很迷人。这些知识当时在生活中并无用处。

但10年后,当我们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时,我想到了所有的那些书法知识。接着我们将它们融入Mac电脑,使它成为了第一款拥有漂亮字体的电脑。如果我没有参加过那门课程,Mac就不会具有各种各样的、按比例隔开的字体。”

擅演说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或许是乔布斯最着名的一次演讲。他谈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辍学生的一生、他的创业以及与癌症斗争的故事。最后,他引用了最后一期《全球概览》的话作为结尾:“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这个精力充沛魅力无限的家伙同时也是一个很会鼓动人心的激励大师,甚至在他的平常对话中,经典的语句也常常脱口而出。

乔布斯最有名的那句话就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你知不知道在你喝一杯咖啡或者做些无意义事情的时候,这些使命又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牧师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给自己一个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做自己的老板!

玩3D 成功推出《玩具总动员》

乔布斯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首个大手笔并不是电脑,而是电影。

1986年,乔布斯花1000万美元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电脑动画效果工作室,并成立独立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在此之后的十年,该公司成了众所周知的3D电脑动画公司,并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体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初期票房就超过了1。91亿美元。皮克斯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也为乔布斯带来了巨额财富。该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乔布斯也因此成为最大股东。

他的敌人们

他强权、刻薄、蛮横 连员工也被他视为敌人

在乔布斯闪耀的成就背后,是他与无数人的“战斗”,就算身边的朋友和员工,也不能阻碍他的计划——要么完全五体投地、死心塌地,要么扫地走人,否则因为你的“不忠诚”,迟早会成为他的眼中钉甚至敌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乔布斯就是一个独裁者。乔布斯被认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顽固坚持设计唯美,以及用户体验至上,就算他们家要购买一台新洗衣机,他也会召集全家人,从耗水量、清洁剂用量、洗涤时间是一小时还是一个半小时、洗衣速度、对衣服的损耗、洗衣是否只需用四分之一的水等疑难问题展开研讨。

整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到最后选择洗衣机的问题,竟然变成了产品的设计话题。但乔布斯却很享受这种讨论过程,这种“变态心理”也被他带进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中。

有报道称,乔布斯甚至会过问笔记本电脑底座上应该有几个螺丝,或者电脑显示器边角应该有多大弧度。有苹果员工称,苹果的产品在设计等方面精益求精,因此问世之后总是让人“惊艳”。所以,不难理解苹果的产品为何总是如此精致,这是一种“独裁”才能达到的效果。

对员工:不服从就彻底走人

在这三重因素影响下,乔布斯要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正是他的狠劲,以至于他在管理公司时,总是显得强权、刻薄、蛮横和震撼。他总是辱骂员工是“蠢蛋”,就是要让员工怕他,他会不顾一切赶走胆敢挡他道的人,就算是吉尔·阿米里奥这样对他有恩、让他得以重回苹果的人,他也能痛下狠手。

在苹果公司,历任CEO也都是他的敌人,因为他一直觉得他才是苹果公司的真正拥有者,他无法忍受一个外人对他指手划脚。就如《福布斯》杂志记者朱莉·皮特所说:“史蒂夫独自在舞台上献艺,整个硅谷都对他无比佩服。”

如果你胆敢在他的舞台表演,抢走他的锋芒,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是他的敌人,无论你是苹果公司的自己人还是苹果之外的对手。

对对手:向任何公司开战

乔布斯敢于向任何公司开战,只是对他而言,这些敌人并非固定不变的,今天的敌人或许就是明天的合作伙伴,就像他与微软的比尔·盖茨间的江湖情仇。

乔布斯在1996年公开播出的电视纪录片《书呆子的胜利》(Triumph of the Nerds)中说,“我们与微软的唯一问题是,他们没有品位。他们肯定没有品位。他们没有提出原创创意,他们没有向产品注入太多文化特性。”据《纽约时报》披露,这台节目播出后,乔布斯称他向盖茨道了歉,但只是点到为止。

他总是击败其他人,但身体是他最大的敌人

当然,这个不可一世的“乔帮主”还有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也是最大的敌人——死亡,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即便他是乔布斯,所以当他胰腺被诊断出肿瘤后,他的生命倒计时就成了各类媒体报道的内容。尽管这一天迟早会来,但人们还是无法接受和想象一个没有教主的苹果会怎么样,因为他的身体不再属于自己,乔布斯就是苹果。

2003年10月,《财富》杂志披露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他先于2004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2009年又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这期间乔布斯曾休病假暂时离开苹果。2011年1月,乔布斯第三次因健康原因暂时离职。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一般说来,病人出现胰腺癌症状后,平均寿命约为9个月,5年生存率不到2%。不过据称乔布斯所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胰腺癌,而是胰岛细胞瘤。这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恶性程度并不算高,它生长缓慢,在手术切除后患者愈后一般较好。

然而,乔布斯长期以来体重不断下降,出现在众人面前总是一副瘦弱的模样,令很多人担心他的健康。专家称,胰岛细胞瘤可能从多个方面致使病人体重下降,比如影响消化系统。

2011年2月17日,美国的八卦报纸《国家询问者》发表了一篇颇为吸引眼球的报道。它刊登了一张乔布斯的照片,并称他可能仅剩下6周生命。在那张照片上,乔布斯看上去非常虚弱,身上的牛仔裤和黑色上衣对他的体型来说已经显得太大。

然而到2月18日晚间,乔布斯就亮相美国总统奥巴马宴请美国IT巨头的晚宴。不过,细心人还是发现,乔布斯身形极为瘦削,他举杯的高度也明显低于所有在场人士。不少医学专家认为,乔布斯的身体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癌症有可能复发,而肝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更有可能正折磨着他。

2011年8月25日,苹果宣布他辞职,并立即生效,职位由蒂姆·库克接任。同时苹果宣布任命史蒂夫·乔布斯为公司董事长,蒂姆·库克担任CEO。

对于死亡,乔布斯显然看得很开,他曾这样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因胰腺癌病逝,享年56岁。

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六

2014年05月18日,快递巨头顺丰速运已正式在全国铺开名为“嘿客”的便利店,首批共518家,从而大举杀入国内火热的O2O市场,这一模式将对国内电商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批开业的顺丰“嘿客”总计518家,除青海、西藏以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覆盖。“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

与传统实体店不同的是,顺丰“嘿客”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放置虚拟商品,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选择包罗万象的各类服务,其模式与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十分相似。“嘿客”除试穿试用的样品外,店内不设库存,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预计将对多行业实体店均产生冲击。

商业界激烈残酷、然而日新月异的过招,已经不由得人们不去认识低调的王卫了——顺丰快递的神秘掌门人。王卫创业18年未接受任何采访,但所有的人都在找寻他;他低调不张扬,但却令香港狗仔队卧底数月一睹真容。他不引入战略投资,但却令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合作机会。

顺丰不打算上市,但众多PE与VC趋之若鹜,50万元只为和它的掌门人王卫共进一顿晚餐。顺丰曾与电子商务保持距离,但王卫却令马云两次相约并称为最佩服的人。顺丰快递,是仅次于EMS的全国第二大快递企业。王卫便是缔造这个“快递王国”的掌门人。在电商与物流矛盾重重的当下,有人说:给你3年30亿元,你也砸不出一个新的顺丰。

王卫,在外人看来似乎过于神秘。“有一次,国家邮政局领导都递话了,他还是委婉拒绝。”一位行业报主编说。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迄今为止,王卫只在媒体上出现过一次。这看似是一桩充满戏剧性的经验。2010年春天,王卫花3.5亿港币购买了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的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壹周刊》记者的注意。

敬业的狗仔队不仅在顺丰深圳总部的写字楼前守候王卫数日,还混进顺丰香港的分部,做了一整天的快递员,终于拍到王卫的照片,文章以《水货佬做到买屋仔,买757飞机》为题发表。现在,互联网上还能够搜索到这篇文章,但是王卫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

寻找王卫的可不只是媒体,投资银行的经理人们也在找他。他们可不只是出于八卦或者好奇心,而是明明白白地嗅到了金钱的味道。早在2004年,FedEx策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王卫。传闻中,FedEx希望以40亿元~50亿元价格收购顺丰,但被王卫拒绝了。那一年,顺丰的销售额是13亿人民币。

1993年,王卫仅22岁,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上海人起初是在顺德做印染,这时珠三角区域常常会需要香港的货物。看到这一商机的王卫做起了码头捎货的“快递”。机会多了,顺丰就此诞生。

原始资金是王卫向父亲借款的10万元,王卫用这笔钱在香港太子兰街租赁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公司。在市场的需求之下,很快顺丰便以顺德为起点,将自己的触角延伸至广东各地,以合作和代理的方式开始了“快递王国”的蓝图扩张。

在快递行业发展之初,规模的扩张,网点的建设是所有快递公司“占领地盘”的实质。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在这样疯狂的扩张下,到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

据悉,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顺丰的业务。香港回归时,海关甚至婉拒了国企中铁前来分一杯羹的请求。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王卫信佛,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摆有6尊佛像,就连他的企业管理也渗透着佛学理论。但他像一个矛盾的化身一般,在享受着佛学带给他的平静之外,越野车和极限自行车运动DOWNHILL也是他的心头所好。

这样喜欢冒险的性格在其创立顺丰的历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1998年,顺丰在订立下差异化管理目标后,开始强势爆发,但这一不可控性的发展模式为这个成长中的企业带来了致命性的麻烦。王卫曾提到:“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

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的王卫从1999年开始了大力的收权行为。有传言,王卫曾经因此被香港社会追杀。直到现在,如若有人有幸遇上王卫,会发现这个穿戴极其平凡的中年男人身边常常会有4-6个彪形大汉相伴左右。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顺利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了企业总部。

恰巧在2003年,为日后顺丰江山奠定地位的契机出现。这一年,“非典”肆虐,王卫将眼光瞄准了因“非典”而陷入低谷的中国航空领域,与扬子江快运航空签订了5架包机的协议,第一个将快递行业带上天空,并完成了全国200多个网点的布局,进入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约20年的发展,直营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为了顺丰成功的三驾马车。

直到最近几年,顺丰董事长王卫才在媒体吉光片羽的专访中露出一些端倪,王卫有段最知名的话说:“我信佛,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

“所以我认为,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不值得渲染。低调一点对于管理企业也有好处,没有员工认得出你来,你才可以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所以,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否则,就会陷入佛语说的‘背心关法,为法所困’,可以说,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

“员工是因,企业是果”

王卫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也在最近成为商业媒体上广传的内容:“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丰的基层管理者是需要承受很多压力的。这也对这个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要非常理解公司的价值观和我们所面对的就业群体以及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才能都是天生的,而且,公司在发展,我们也不能等待他们慢慢成长,所以我们必须从公司层面来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比如我们正在努力将基层管理岗位的需求更加清晰化,并配套设置相对应的技能培训,然后建包传授给基层管理者,包括教会他们如何驾轻就熟地工作,如何服务好一、二线员工和客户,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我们配套的管理工具,并将这些知识发挥到价值最大化。”

“随着我们对每个管理岗位需求了解的清晰化,一些相对应的认证和课程会出台。到时,只要你具备了晋升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选择学习相对应的课程,并获得相关的管理资格认证。当你达到了岗位发展所需要的业绩之后,公司将通过绩效面谈,考核你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结合这三方面,并根据内部不记名投票考评来衡量你是否符合你所申请的管理岗位要求。在顺丰,个人的成长是不靠关系的,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员工是因,企业是果,又有员工们成长了企业才能够成长,而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让最好的员工最快地成长。”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七

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迈克尔·戴尔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他热切地学习一切有关电脑的知识,利用卖报纸所赚到的钱来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后卖掉,获取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这期间,他发现电脑的售价和利润空间很没有常规。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而且,大部分经营电脑店的人不太懂电脑,并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而他当时已经买进了一模一样的电脑零件,并把电脑升级后卖给认识的人。于是,迈克尔戴尔涌现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的销售量再多一些,就能够跟那些店去竞争,因为没有中间商,所以自己改装的电脑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的上的优势,即能够根据顾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在他开着用卖报纸的钱赚来的白色宝马车,后座载着三部电脑,成为得克萨斯大学一名另类的大一学生后不久,他认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机会。当时,电脑界包括苹果电脑和IBM等所有的大厂家都选择通过经销商来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则想凭借直接销售这种更有效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及服务,并希望借此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从学校退学,在奥斯汀一个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戴尔计算机公司”。

支撑学生时代的迈克尔·戴尔鼓捣计算机的资金,来自于他从16岁开始的一份卖报纸的业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敦邮报》争取订户。报社交给他一个厚厚的电话号码本,让他打电话去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不久就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一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另一种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接着,他调查后发现,情侣在结婚时一定会在法院登记地址,另外有些公司会按照住房贷款额度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于是,他想办法搞到了周围地区这两种人的资料,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迈克尔戴尔当年挣到了1。8万美元,这不但使他有能力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也启迪他日后创造了“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市场细分战略。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篇八

怎样创立百度的在回国创业前,李曾供职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在那里,李彦宏亲历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春风得意以及后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李彦宏还将自己在美国积累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经过大起大落,李彦宏明白:股市上的瞬间成功,很可能是最致命的诱惑,股价的疯狂上涨曾掩盖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在网络股泡沫崩溃后,这些问题又给不少网络科技企业致命一击。李彦宏在1999年底回国创办百度,那时的他几乎默默无闻。

斯时,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狂热到了极点。而怀揣12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李彦宏,被朋友调侃为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招到6名员工后,李彦宏在北大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开张营业。他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仿佛一位邻家大学生。李彦宏一直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和自由it精神移植到中国。在百度,员工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和打游戏被视为正常。李彦宏对员工只有两条禁令:不许带宠物上班,不可以在办公室抽烟。李彦宏嗓音醇和磁性好听,讲话既不高亢也不低沉。他为人温和内敛、思维缜密,也正因为李对一些事情交代得过于琐碎,员工们私下则戏称之唐僧。李彦宏确与唐僧有几分相似。投资商曾要求李在半年内烧光120万美元,李彦宏却保守地做了一年的预算。当然,这也换来了员工对李彦宏的又一个绰号:抠门老板。

但唐僧式的保守让李彦宏和百度抵御了互联网寒流的袭击。正如唐僧坎坷跋涉西天取经的专注一样,即使不被人理解,李彦宏始终对中文搜索技术情有独钟,梦想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为了这份痴迷,他甚至砍掉了利润丰厚的彩信业务。我们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中文搜索。李彦宏说。李彦宏喜欢古诗词,取名百度的灵感就取自辛弃疾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百度上市前的路演中,李彦宏对美国听众把这一中国名句做了一个幽默、浪漫且形象的解释:一个痴情的男人千百次地搜寻他的爱人。这位唐僧有敏锐的嗅觉,他注意到:google公司开始凭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迅速成长,其盈利秘笈是:凭借技术领先而以点击量收钱,以域名登记为例,排名在前面,一个点击可以收费5到10美元,注册一个就收100美元。下转第6前百度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主要向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按照网站的访问量分成,向门户网站收取费用。李彦宏意识到原有模式只能是为人做嫁衣裳,他欲让百度转身,做成类似google的搜索门户。

但此想法却遭到董事会抵制,2001年在深圳举行的关键会议上,董事们态度坚决地反对李彦宏他们认为李的想法是疯狂、不理智的冒险。外表温和的李彦宏被激怒了。面对众口一词,李毫不怯场,大吵大嚷,指责董事会保守和懦弱,甚至当场怒摔手机。最后,被震惊的董事们勉强同意李的冒险。2001年10月,百度推出全新商业模式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此时,百度一天的点击量寥寥可数。李彦宏深知:百度必须在google的阴影下学会成长。终于,百度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推出了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中文搜索。李的竞价排名战略也立竿见影,竞价排名带来的销售收入直线上升,百度2003年销售额是2002年的5倍,并在2003年实现盈利。

进入2005年,百度收入持续增长,在中国国内互联网的市场占有率为44.7%。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受到华尔街投资者的追捧,并最终在纳斯达克引起轰动。在纳斯达克引起轰动后,李彦宏遇到新的挑战:华尔街分析师质疑百度股价;全球五大唱片巨头起诉百度在音乐搜索方面侵权;网络上的反百度联盟仍然不依不饶;竞争对手的拥趸也指责李彦宏在竞争中使阴招。这时候,google的创始人佩吉和布林也开始向李彦宏伸出橄榄枝,表达合作愿望,并在百度第三次融资时购买了2.6%的百度股权。事实上,google依然具有卷土重来的强大实力,百度在纳斯达克发行股票后,google还以颜色再次配股融资40亿美元。在google虎视眈眈之下,李彦宏必须带领百度学会如何更好地应战和成长,温文尔雅的李一直拒绝被收购。将会继续保持独立发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