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党课专题讲稿

来源:范文范 1.49W

新质生产力党课专题讲稿

新质生产力党课专题讲稿

2023年,总书记在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的调研活动中,多次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进而“加速构建新型生产力体系”。在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重点,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创新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也明确指出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大贡献,更是对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生产力质变、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识。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和体会,与各位同志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符合时代需求

“每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确立该时代政治和精神历史的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使命。至今,我国已彻底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生产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持续向好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的新台阶,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史。

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条件、问题和挑战,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并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已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正经历深刻变化,这客观上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路径作出适应性变革,实现新的质的飞跃。一方面,传统的要素成本优势和要素规模扩张驱动模式已逐渐减弱,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我国天然面临资源紧约束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凸显、要素数量投入的边际回报下降等传统优势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有形要素投入之外寻找新的生产力发展动力源。

另一方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爆发式、集成式创新,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爆发点的迁移往往伴随着生产力增长极的地理空间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加快形成新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格局的深刻变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术语革命和理论创新。它是在新时代更高层次关键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生产力爆发式质变进而生产关系深刻调整的新趋势下,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的科学凝练。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我国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系统发生深刻变革,契合高质量发展需求,将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我们尝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深入阐释科技创新引领下新质生产力的跃迁过程及其质态革新,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关系的“新质”变革。

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在微观层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数智化为核心,推动了要素的“新质”革命,加速了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劳动者的素质正转向新型劳动者,以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为标志的创新能力成为评价劳动者素质的关键;劳动资料正转向新型劳动资料,智能化、平台化、共享化、集成化、去中心化等特征正加速融入劳动工具和手段;劳动对象也正转向新型劳动对象,技术裂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要素范畴,新材料、新能源广泛应用,数据已成为关键要素。在创新性配置方面,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新型质态的要素组合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打破了机构与空间的边界,要素的交叉融合、协同整合在实践中层出不穷,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从中观层面看,新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结合引发了显著的质态变革,显著地体现在“业态—产业—产业体系”的系统性“新质”革命。数智化技术创新的广泛渗透,促使传统产业加速向定制化柔性生产转型,产业组织模式由“竞争—垄断”向“竞争—协同共享”转变,产业运营模式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云平台的支撑下,技术群体性突破创新和前沿科技的跨领域交叉融合日益明显,产业边界日趋模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兴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环节,不能偏废,更不能脱离阶段性条件盲目推进。从中长期来看,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崛起、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相互演进、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叠加裂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业经济活动日益强调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链条系统性整合,产业链式集群、融合集群发展,系统性集成成为价值创造的新模式。

从宏观层面看,系统性的生产力“新质”跃迁与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主题高度契合。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经济体,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牢牢掌握发展主导权。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破解“卡脖子”问题,并加强在全球重要科技领域和前沿交叉领域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筑牢我国经济发展根基,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安全性、可靠性,形成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主导,催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依托数智化的全面深度融合,渗透传导至整个经济社会,形成复杂的协同裂变生态,从而牵引推进我国整体迈向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内,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有阶级性,关键在于由谁主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产出结构优化、产品品类丰富化、消费场景创新化、服务场景便利化、平台资源共享化,能够更好地回应和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高品质生活追求;同时,物质技术质效的提升不仅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为共同富裕创造了更大的实现空间。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的建构需要从“解放”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解放”意味着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旨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发展”则意味着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旨在突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难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必须全面深化,既要激发经济创新活力,又要维护社会公平有序,涉及关联制度及其组合关系的解构与重塑,是一个系统化的“破”与“立”的进程。如何将新质生产力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自觉运用于造福人民,是改革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为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首要任务是加速基础科研布局,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迫切需求。我们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社会创新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同时,我们应着力搭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基础平台,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与重大产业布局,谋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我们还应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转化是实现基础研究从“精神生产力”到“物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风险巨大、资本密集。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让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深化科技产权、评价、奖励等制度改革,营造激励创新、包容试错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形成“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多元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应重视数据要素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产权、交易、通用标准、安全治理等领域的基础制度完善和前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通过完善这些制度,将数据要素蕴含的强大创新裂变力量导向服务高质量发展。筑强人才基础支撑也是至关重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尤其是科技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应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通过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部署人才培育、招引、使用计划,我们可以形成强大的人才生态系统支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实际承载。我们应体系化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以实现整体质性飞跃。这包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强化配套功能、构筑产业生态等措施。需要优化要素创新性配置体制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包括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以及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加强创新开放合作、产业开放合作以及制度开放合作,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创造多元、开放的平台与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产业链合作并推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自由化、便利化合作。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