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

来源:范文范 3.41W

寻心的自在,守德的修行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摘要

先秦时著名的思想家庄周,在继承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为”思想之后,进一步地去感悟自然所赋予的“大道”。他结合自生所处的战国乱世,以一种神话精怪之说的形式,将其自身对世事的感悟和对“道”的理解娓娓道来。《庄子·内篇》通过七篇短文的形式,将庄子“顺其自然”、追求逍遥的精神世界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细细去品味庄子的感悟,在这红尘俗世,或许能悟得淡然、安宁和满足!

关键词

《庄子》内篇;逍遥;顺命;立德;唯心;真我

前 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熙攘之下,个人均为自身的表面的“利”的追求,而放弃了对本源的“利”的探索,穷毕生之能事,为蝇头小利,在泥淖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挣扎,却不知人生之意义并非为“利”之所取。利之为物,旨在为人享在世之荣华所设;世之荣华,又使人追求荣华的久远;久远之荣华必要求证死生之大道;死生之大道,又莫不是以清心寡欲为上善。天道有轮回,世俗的追求莫不是也要经历这一番种种,才能得见大道哉?

曾看过一句话“不读《圣经》不能理解西方的拯救,不读《庄子》不能理解东方的逍遥。”其实,与其等待救世主拯救世人于泥淖之中,倘不若拜读《庄子》使自身超然于泥淖之外!

一、追寻内在的逍遥

开宗明义第一篇,《庄子》摆在前头的,永远是“北冥有鱼”的《逍遥游》。“逍遥”列为前篇,其实是庄子看清了世人挣扎于世的狰狞嘴脸,汲汲于贫贱,戚戚于富贵,世人总爱把贫富作为功德、成就、善恶、是非的标准,一个执着于世俗之人,是不可能真正了悟《庄子》之内涵的,故而首先要学会“放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放下心中的名利与争执,放下为一览此书而览此书的妄念。何谓逍遥?让心神不受世之所拘,放浪形骸而不失其神,骨肉化泥而不失其志方位上善!

再读《逍遥游》,鲲鹏仿似另有所指。鲲浮游于大海,自在遨游,历遍五湖四海,似属逍遥,但其终究离不开水,离不开尘世的束缚,纵然有对自由的强烈的追求,但仍因内心的羁绊而囚困于世俗的牢笼。

仿似一天,其豁然醒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抟扶羊角而直上青天,大可视之为“悟”!鲲之顿悟即化身大鹏。挣脱海之囚禁,畅游三界,混混然与天地交融合一,道家谓曰“得证道”,佛家偈言“大自在”。

人生在世,不执着于身外之物者甚少,而求毕生之利者实不寡矣。畅游于天地,为人之所共想;而掷身外之物,为人之所共恶!自在即逍遥,其实着眼于“利”也是不入道,道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白自身的处境,明白自己的行为,不避忌世人的目光,做自身乐做之事,才是真正的逍遥!

二、物我自在的混沌

天地之为万物,乃物天下万物也,非一人之万物也。天下之大,人不可究其尽矣;造化之神,人不可探其源矣。既如是,则人之生于万物,必尽其终老于万物,不可脱万物之形,如此,万物与我皆无尽也。

“齐物”,实乃有融“我”于“物”之感。人生而逍遥,但真逍遥者固执于逍遥而无法达到真正的逍遥,故而庄子才有“齐物”以降人对道的涩深不解之困惑。

人生素来有诸多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就对矛盾一章有极大的见解。矛盾从何来,矛盾将何在,世人为何居于矛盾?总是困扰人类的思维。其实无矛就不会有盾,没有产生的偏执,就不会有衍生的纠结!

正邪、善恶、是非、黑白,完全的是人类的人为的自定义,是人们人为地去冠名,去改造。正邪与是非善恶,正是儒家之教导有方,以德以仁以性去教化世人知礼守法,于是人也就逐渐褪落其“兽性”而转为人所言的“人性”。

庄子认为,人的是非观、价值观,都不是人遵循自然而产生的观念。自然中的一切讲求“存在即合理”,一切的演变与发展,不可以以人为的评判去分辨好坏。齐物首先要物齐,一视同仁地看待时间的万事万物就显现了庄子的思想。一个人,要将自己想象成世间的看客,那么世间的纷繁就显得尤为浅薄了。只为生命的看客,可以不再融入生活的纠纷,可以洞察生活的细节,可以明了世间的发展趋势。看清万物,就不会为世事左右,明白自己该去做什么,愿去做什么,不再会因为理不清头绪而纠结、苦恼、困扰、烦心。一个齐物者,必是一位贤人,他拥有不可不辩驳的智慧,他懂得将自身作为看客。

齐物的最高领悟是物我。倘若将我们的“六觉”引以为我们所接触的世间,那么我们的内心便成了另一个世界。“一花一世界”[2],可见内心的世界远远超过了客观存在世界的想象。

因此,物我就更难于物齐。物齐是看客,那么物我就成了什么也不是。“我”与“物”皆混沌,分不清物是我还是我是物才是齐物的本意。与世界的融合,超越了齐物的贤人之境,真正的藏其身于世界,寄其躯于山水,赋其情于江湖,寓其言于风雨,如此的物我之境,才是圣人之境,才是庄子不欲言“道”的“道”。

三、无欲顺命可养生

全其身,立其命于天地之间,不为世之浊淖所垢,必期求养生之道。今之众人,其得利者颇多,其失利者甚寡,故欲生不欲死者更甚。商贾达官,求神问道于巫卜,以求能得养生之秘辛,以求达生命之无终,谬矣!

自然造化,枯荣与共,生死并存。无生便无死,没有此事物就不会有彼事物,我们现在所言的“养生”,也并非如道、佛、儒几家的所谓素淡清心,更遑论巫蛊的占神问卜了。

庄子之谓养生,得其天性足矣。人立于世,仅为自然造化之功,男女的交欢达到了生命的高点,于是自然也就仁慈的将生命赋予了母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幼小的生命在母体中经过十数月的积累,终于选择了呱呱坠地。一个人小的时候是不懂去养生的,因为不懂,反而得到比成年人多得多的养生之道。其实并非人的肌体有如何不同的表现,只是孩童的不谙世事反而为其天性留下了更多的退路。许多人孜孜不倦地探求养生之道,秦皇汉武如是、唐宗宋祖亦如是。无尽的所谓的丰功伟绩压得一个人疲惫的直不起腰来,纵使稳坐天下江山,也终究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

我们说放下,并不是要求真的放下手中的活去归隐山林,甚至搞得风餐露宿,衣不蔽体的修行。庄子要的,是合着人的天性,怡然地去过好每一天,哪管他风霜雨雪、生死轮回,但求心安理得的了度余生,也便是心中的道。

庄子肯定生命的有限,但追求的精神的永恒。精神不同于鬼神,后世的道学,神神鬼鬼,玄之又玄,并不是庄子认同的“道”。儒有“子不语怪力乱神”[3],庄子的道犹如“子不语”的意境,是对精神的追求的永恒。从大众信仰上来说是精神的传播;从生命科学上来说是基因的遗传,且不谈这两者的共通性究竟有多少,但就永恒性一点而言也是共通无疑的。

所谓养生,并非仅是指去养肉体的生,庄子从来把灵与肉是分开看待的。他不提倡“躯体如臭皮囊”——身体自有其功用,更本不需要让无视自身的人去理解自己的世界。我们的精神是凌驾于身体之上的永恒的存在,我们的躯体是精神的表现体,我们做不到躯体的不灭,但我们却可以把修炼自己的精神作为根本的养生之法。随天而生,顺时而死,得天地之精华,化腐身润万物,造化无常,随遇而安,正是庄子的养生正道。

四、上善为德证天下

人间世,总是梦幻无常。人之一世,又岂可因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遗留的往事而评判。一个人,他有他活着的本意,是自由在天,融合于自然的真诚。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能潺潺不息,亦能润物无声,它的处世态度便是随遇而安的天道。遇前受阻,它能选择其他的泻口;倘遇横阻,它亦可选择适时的停顿。不论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水仍旧是水,其总是以真我本意遨游于万物之间。水之妙不仅在于它的潇洒从容,亦在于它有可鉴万物的禀性。水有德乎?顺天应命,哺育万物,诚乃大德矣!然积其小德而哺万物乃非能称“上善”。水诚“以止止众止”[4]。静水照人,人方知美丑;以德照人,人方知善恶。

人立于天地,博功名求利禄是太执着于外表,心为形役[5],实在太过于牵绊,并非真正的德育天下,造福苍生。庄子认为,有德者若水般无情无形,行为自然所定,顺时而动,以天地为场合,以形骸为依托,一展其内中之思想,而畅游于万物之间。人有其德,则必亦有人随之矣!大德之人,深明为世事所累之苦,无悲无喜,自了无牵挂。而世俗之人,遇大德者,亦能静心平气,反思自身,以大德为鉴,明己之得失,即便仅仅是跟随,亦深明“道”之要矣。

天地为道,人可明之。然世事所异,时事变迁,又有多少人能堪破天下正道?大道者,非人所能述也。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6]道既无法言传,也就只能靠自身的顿悟了。

其实,我们的每一个人,均可以达到自己的大德。追求名利,照顾家庭,这是自然的使命,要顺命而行,该追则追,该退则退,当机立断,深明世事之利弊,又何尝不是德。勾心斗角也好,尔虞我诈也罢,固然为形名所累,然在实施于行动之间,我们是忘我的,我们是应命应己的,我们又何尝没有收获我们的“道”呢!

这种道,我们是没有亦无法看明白结局的。我们的停顿与犹豫便会失去“道”与“德”,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所为,要懂得因果的报应,要顺应世事的变迁,要领会自己的所需,亦便能成就大道。庄子认为,万事万物不在于辩是非善恶,不在于辩人情冷暖,而在于唯心出发,为万物适从。德出于己而照于人,上善!

无为是道之意境,而有为又何尝不是呢?执着于“有为”与“无为”,亦便得不到道,既如是,又何须分辨得如许清楚呢?后世之人能真正地混迹于万物,明己照人而不自矜菲薄者,即已得到“德”与“道”!

五、治世之德

应帝王,简单也可以理解为为君之道,君王者,喜怒无常,高瞻远瞩,臣下未能测也。庄子坦言,为君者,若以仁德之事示于人,以仁德之名教化于人,则大谬矣!庄子言为君者在于立德,是实实在在的自我的修身养性,立德于己,清静无为,不着喜怒,则己成天下之镜,天下人皆争相仿效之,则天下大治!庄子的思想固然可取,但那真非儒家“大同世界”不可!社会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又如何能以无为对有为?

庄子把人间世看的太过简单了,他明白人人都应会有向善的心,人人都有崇德的理念,可是他真的忽略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差异——情感。万物有灵,但万物亦有情。任何的情感波动都将莫名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他们的举止又必将引动整个社会的变化,那么帝王的再好的品行,在他们看来,都是无谓的妄作。

天下悠悠,又有多少人能希望受他人之拘束?帝王之为天下,欲以德服人,殊不知其德远未高于其驯之人。再而,“公天下”变“家天下”之后,江山的巩固便成为帝王天子的最大的负担,祖宗的传承,后世的延续,宫廷的腥风血雨,又让君王有多少时间去修德?自董仲舒修饰儒家之言而“天人感应”[7],促成一统江山之势,汉武的褒扬一直延续到1912年的春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泱泱中华千百年来不变的基奠。

论治世,庄子寻求无为,孔子寻求智为。以智为生,则必劳苦顿乏而忧心不可终日。道之所谓在于无为,抛弃钻营,取生之所需而寡欲清心,此道虽合乎自然生息,但纵然如许能活千百世,又有何意义?

或许世人执着于相,执着于“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其实每一个人又如何不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功成名就的期盼?帝王悠悠数千载,又有哪个君主不期望建功立德为后世所颂扬?

庄子之谋求,但有能天下大同而百姓乐业并无争雄之心,实则不论治世还是乱世,天下又如何能安然。“文安邦,武定国”,天下又如何在不为、无为中强盛?一代领导者,还是在选贤与能的基础上好好治理国家、民族,才是对民众最大的善,最大的德!

结语

通过对《庄子》内篇的解读,让我更深层次的去认知了先贤庄子内在的精神世界。他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物我两忘;意志上的坚守本心、顺其自然;处世上的处变不惊、修德修心,都成为了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难能可贵的精神瑰宝!做好自己的事,修好自己的行,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庄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