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贷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执行情况汇报

来源:范文范 7.18K

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执行情况汇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世行贷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执行情况汇报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县地处桂西南,全县辖10个乡镇,1个经济区;有13个社区,118个行政村,1245个自然屯,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8.4万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壮、汉、瑶等14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6%。境内四季瓜果飘香,尤其盛产的板栗享誉全国,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称,著名的风景区龙虎山和渌水江漂流等就在境内。

改革开放以来,**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部分群众摆脱了贫困。然而,由于**县大部分地处石山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较低,各项经济指标均列**中下水平,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西发”项目实施前的2001年财政总收入11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5元。地方财政收入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这是项目实施前的**基本县情。

2008年秋季学期全县有中学1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含民办学校1所),初级中学12所,特殊学校1所;小学128所,教学点37个;幼儿园2所(公办)。在校生40921人,其中:高中生5869人,职高生1296人,初中生12272人,小学生21484人。在编教职工3346人,其中高中361人;初中1088人,小学1764人,幼儿园及其它133人。

2001年全县教育总体状况为:小学入学率为98.2%,辍学率为1.5%,完成率为91.2%,小学生均有校舍面积4.1平方米,危房率为13.4%,生均有图书4.7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82.8率%;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82%,辍学率为4.5%,完成率为78%,初中生均有校舍面积4.5平方米,危房率为9.9%,生均有图书7.6册,理科仪器设备达标率为29.4%,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6.4%。

(二)建设目标 

世行贷款项目旨在加快和发展基础教育,保证义务教育质量。通过项目实施达到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项目目标具体内容包括:(1)新(扩)建校舍,提高生均校舍面积;(2)消除危房校舍;(3)添置必要的教学仪器、课桌椅和图书资料;(4)对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5)建设教育管理系统;(6)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研究。

(三)建设内容

**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实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从2004年起实施,至今项目已近尾声。项目覆盖全县九个乡镇,项目投资额约1607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世界银行提供约1050万元(合134.35万美元)贷款,国内配套及自筹557万元。

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中,具体用于以下方面:土建679万元,教学设备购置仪器105万元,图书65万元,课桌椅67万元,学校发展计划16万元,省级管理人员培训9万元,信息系统4万元,师资培训98万元,不可预见费7万元。

国内配套资金中,具体用于以下方面:土建362万元,仪器设备66万元,图书34万元,课桌椅33万元,学校发展计划8万元,信息系统2万元,师资培训52万元。

项目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4年5月20日生效,要求2008年12月31日完成,2009年6月30日关闭。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县已投入该项目1241.23万元,投入情况如下:

1、利用世行贷款资金771.23万元,占计划的73%。其中:报账回补资金722.86万元;省级师资培训债务分割单下达我县负担20万元;区项目办代办货物采购费用28.37万元;债务分割单多下达数1万元。

2、区县配套470万元,占计划的84%。其中:自治区配套资金42万元(下达配套指标款27万元,教育厅汇入两基师资培训费15万元);县级政府配套428万元。

(二)土建项目执行情况

2004-2007年,土建规划17所学校18个单项工程,规划建设面积16844平方米,资金投入1038万元。

截止2008年12月31日, 17所学校17个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1个工程竣工待验收。实际建设面积16411平方米,其中小学11所,6576平方米,初中7所,9835平方米,完成项目建设面积总计划的97%;完成项目投资1018万元,占总投资的95%。推倒危房4210平方米。各年度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2004年度计划在7所学校实施校舍建设,单项工程7个,投资319万元,**校舍面积5800平方米,其中小学5所,**校舍面积2400平方米;初中2所,**校舍面积3400平方米。实际建设面积5597平方米,其中小学2216平方米,初中3381平方米,完成项目建设面积总计划的97%;完成项目投资299万元,占总投资的94%。原地推倒危房1710平方米。

2005年度计划在7所学校实施校舍建设,单项工程7个,投资364万元。**校舍面积5600平方米,其中小学4所,**校舍面积2000平方米;初中3所,**校舍面积3600平方米。实际建设面积5429平方米,其中小学1931平方米,初中3398平方米,完成项目建设面积总计划的94%;完成项目投资365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原地推倒危房1530平方米。

2006年度计划在3所学校实施校舍建设,单项工程3个,投资192万元。**校舍面积3792平方米,其中小学1所,**校舍面积836平方米;初中2所,**校舍面积2956平方米。实际建设面积3792平方米,其中小学836平方米,初中2956平方米,完成项目建设面积总计划的100%;完成项目投资224万元,占总投资的91%。原地推倒危房460平方米。

2007年度计划在1所小学实施校舍建设,单项工程1个,投资107万元。**校舍面积1652平方米,实际建设面积1593平方米,完成项目建设面积总计划的96%;完成项目投资13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原地推倒危房510平方米。

(三)图书、设备及课桌椅的采购执行情况

图书、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装备、课桌椅采购工作由自治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统一采购下发。

1、图书计划采购111594册,资金93.1018万元,已采购下发图书58972册,占总计划的49.3%,资金使用40.4693万元,受益13所项目学校。第二批图书正在采购中。

2、教学设备计划采购资金121.7848万元,完成采购112.1173万元,受益14所项目学校。第二批设备正在采购中。

3、信息技术装备计划投入42.556万元,3个学校完成装备投入使用。

4、课桌椅计划资金94.9690万元,采购13212套,受益项目学校86所,已下发到各项目学校。

(四)师资培训子项目的执行情况

自2005年实施“西发”项目师资培训子项目以来,参加项目培训的人数总计为4828人次,其中参加省级培训34期,参训人数454人;县级开展的培训主要有“小学校长培训班”、“小学学校发展计划培训班”、“小学参与式教学培训班”、“初中参与式教学培训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初中班主任培训班”等65期县级培训班,参与培训人数达4374人次,参训人数远超区项目办下达的2157人的指标;全县118所村级小学、37所教学点的教师全部接受了项目师资培训,参训率达100%。

为保证项目培训的顺利实施,在组织形式上,我县采取了“项目搭台,专家引领,密切合作,跟踪指导,善始善终”的运作方式,形成了培训者团队,建立了县级专家队伍,规范了工作流程,使我县项目培训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在这些项目培训中,“小学学校发展计划培训”(英文缩写为SDP)、“小学参与式培训”(英文缩写为PTT)成效尤为突出。

1、小学学校发展计划培训

“学校发展计划”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和方法。她强调通过沟通和交流、设计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推动学校管理创新,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005年—2007年实施“小学学校发展计划培训项目”期间,我县有104名校长先后参训,其中女性11名,约占10%。共有67所小学确定为“SDP”试点学校,覆盖人口达14.5万,受益学生6880人;试点学校中有5所小学被确定为“SDP”县级监控学校(**镇中心小学、**镇中心小学、那桐镇定江小学、南圩镇杨湾中心小学、都结乡三乐小学)。

项目实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员们在县级专家的带领下,通过培训和开展访谈活动,了解和掌握农村学校发展问题的信息收集、整理与诊断、资源开发与利用、与社区沟通的技巧。学校发展计划从理论到行动、从策略的制定到具体实施,都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并使学校发展计划贯穿于学校持续变革与行动的全过程,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图景。

项目学校在广大教职工的努力探索下,通过输入“SDP”管理理念并付诸实施以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县67所项目试点学校制定了项目文本;通过开展“SDP”项目活动,提高了学校管理者的水平,调动了教职工及社区群众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学校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促进社区关心、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意识,提高学校规划和管理水平,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试点学校的管理工作步入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学校发展建设呈现出了的良好局面。例如,为了能成功地实施“SDP”发展规划和教学理念,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县第二小学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帮助,用爱心来感化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经常深入社区,倾听社区群众与家长的建议与意见,形成了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监督机制。学校还实行了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努力探索特色办学模式,争创品牌学校,SDP的实施,给我县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联合国项目专家**娜女士也曾到县二小考察,并对该校的项目工作实施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后有**、**、来宾等区内外项目学校、专家慕名到该校学习观摩。

2、小学参与式培训

2005年以来,我县按照区“西发”项目办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培训方案,先后举办34期培训班,参训人数达2949人次,其中培训中小学参与式骨干教师589人次,小学教师参与培训2360人次,小学参训率达100%。培训的实施,激发了教师大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热情,有力地配合了我县中小学新课改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008年10月、11月,我县教育局师范股、小学教研室、电教站、县进修学校等单位联合开展的“西发”项目小学参与式深化课堂教学培训,前后历时19天。19天里,其中在县城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教师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利用四天时间深入乡镇对小学参与式教学进行跟踪调研,选拔出28名乡镇骨干教师作为“送教下乡”的主讲教师,动用参与培训工作的人员达260人次,参与培训的教师达2360人次,收到学员《培训感悟》共2321篇,《观察评价表》2016份,小组发言稿185篇。培训持续时间之长,一次性参与培训的人数之多,学员评价培训满意度之高,是我县教育系统从未有过的一次大规模的、令人满意的培训活动。由于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紧密合作,几年的项目工作都能按既定的计划实施,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参与式教学改变了教师过去只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的方式,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业进步明显。从2005—2008年全县小学毕业班语文、数学综合知识水平测试数据表明,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在不断提高。

由于我县“参与式培训”成效显著,得到了教育部和区教育厅等领导的认可,2007年1月,教育部在我县召开“西发”项目“小学参与式教师培训”子项目现场观摩会,与会的教育部以及**、**、宁夏等专家通过观摩,对我县开展的项目培训工作给与了很高评价,特别是对培训采用的“课例观摩+专家讲座+小组研讨+大组交流+专家总评”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单纯培训的模式,使与会的专家看后耳目一新,他们一致认为我县的做法值得推广借鉴。2009年1月,我县县级专家陆燕飞荣幸地代表**在**召开的全国项目总结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

 (五)改革课题的执行情况

我县承担的项目课题是《农村小学、初中教学衔接的研究》。项目始于2005年10月,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课题负责人,县教研室教研员为课题主要成员,以那桐、南圩、乔建、古潭、都结等五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为实验学校开展小学初中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在国家级、省级专家的具体指导及课题研究员的努力下,于2008年12月23日通过国家专家组会议鉴定。课题研究对我县科研工作的影响巨大,大部分研究成员在做课题中学会了研究,科研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的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组织开展“农村初中、小学教学衔接现状”的问卷调查等系列调研工作,完成《**县小学、初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县小学初中教学衔接措施》等报告。

2.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衔接。

为有针对性的、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上的衔接, 2007年3月开展了换岗教学实验,参加换岗的中小学教师有都结乡初级中学的**继观等60位教师。

3.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衔接的实验。

课题组成员多次研究衔接对策,要求小学六年级教师结合初中教材内容补充相关知识并强化训练,初中七年级教师根据小学教材的特点,强化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把小学的旧知与初中的新知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中小学知识衔接坡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进行小学升初中的生活学习实际的操作引导。

课题组为使小学六年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提供操作性地指导,从2007年6月就着手进行《初中学习生活指南》的编写,并发放到实验学校手中。

5、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工作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实际情况的工作管理模式。都结乡开展了“异校同园”的教学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中小学独立办学、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

三、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普及程度

1、小学方面,与项目规划时的2001年相比,男童的小学入学率由98%提高到2008年的99.7%;女童的小学入学率由97.8%提高到99.6%;少数民族的小学入学率由97.9%提高到99.7%。15周岁小学教育完成率由93.0%提高到99.8%,在校小学男生辍学率由1.9%下降到0.05%。在校小学女生辍学率由2.4%下降到0.05%。

2、初中方面,与项目规划时的2001年相比,女生的初中阶段入学率由73.4%提高到109.8%,男生的初中阶段入学率由79.2%提高到109.9%,少数民族的初中阶段入学率由76.1%提高到现在的109.9%。17周岁男生初中教育完成率由70.0%提高到94.7%,17周岁女生初中教育完成率由64.2%提高到94.6%。在校初中男生辍学率由5.6%下降到1.8%,在校初中女生辍学率由8.7%下降到1.8%。

(二)办学条件改善程度

1、布局调整撤点方面,全县教学点由2001年的352个下降至37个,撤点315个。

2、寄宿制学校创办方面,全县小学生住校生比率由10%上升为50%,初中生由63%上升为99%。

3、生均建筑面积方面,小学建筑面积由4.1平方米提高到10.6平方米,小学危房比例则由15%下降到1%以下,无D级危房。生均初中建筑面积由4.3平方米提高到11.9平方米,初中危房比例则由9.9%下降到1%以下,无D级危房。

4、设备方面,课桌椅配齐率小学由85%上升为100%,初中由83%上升为100%;生均图书小学由4.7册上升为15册,中学由7.6册上升为28册;小学仪器设备达标率由40%上升到95%,中仪器设备达标率由29.4上升到90%,基本达到“普九”“普实”的配备标准,为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提供很好的保障。

(三)提高教学质量方面

在项目的支持下,我县教师经过培训,自身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小学方面,教师学历合格率从2001年的82.8%提高到2008年的100%;毕业班学习成绩及格率从项目实施前的95%提高到98%,其中,女生及格率从93%提高到97%;教师参加培训人数从项目实施前的183人次提高到2008年的2360人次;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学校由2005年8所提高2008年67所学校;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学校从2005年的1所提高到2008年的96所。

初中方面,教师学历合格率从2001年的76.4%提高到2008年的99.45%;毕业班学习成绩及格率从项目实施前的85%提高到90%,其中,女生及格率从85%提高到88%;教师参加培训人数从项目实施前的69人次提高到2008年的876人次;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学校由2005年1所提高2008年3所学校。

(四)教育成本指标方面

2008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为3208元,初中为3398元;公用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比例由2001年的4%上升到9%。

四、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成立管理机构,加强项目管理技术指导。

为加强项目的管理,我县成立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隆政办发[2004]97号)。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教育、财政、发改、审计、建设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实施管理的检查评估工作。

(二)规范项目管理

1、资金方面

为规范项目的财务管理和提款报账工作,我县认真学习《**壮族自治区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提款款报账办法》《**壮族自治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财务管理、支付与会计核算手册》,明确了自治区、项目县财政、教育部门的职责、采购程序、提款报账办法、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

县教育局为项目办配备了合格的专职财务人员,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拨付。县教育局安排一名局领导主管项目和财务工作,还安排专人负责报账材料的整理。

项目办工作人员与县财政局相关人员及时严格认真审核每一份报账材料,对每一份材料的审核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不合项目规定的费用,坚决不予以报送资金回补及开支。

2、土建采购方面

我县根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货物采购国内竞争性招标文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信贷采购指南》《**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土建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采购计划,确保每一份合同的实施均符合世行的采购程序。我县所有的采购均采用国内竞争性招标进行。按自治区项目办在省级报刊《广**人报》上刊登《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土建工程国内竞争性招标通告》编制招标文件。委托县建设规划局招投标站进行代理招标,成立由项目办、县监察局、财政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招标领导小组,由招标站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并由公证处的公证员验标、开标、唱标,记录员进行记录,招标单位进行投标澄清。评标委员会评标后宣布评标结果和中标单位。最后由公证员对本次招标全过程进行公证。整个招标过程都体现了世行的管理要求及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选择建设质量好、信誉好、造价低的施工单位。

3、培训管理方面

为促进我县“西发”项目培训子项目的有效实施,加强对项目培训的组织管理,在管理方面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健全领导机构,整合师资培训资源。

我县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师范教育股股长及相关股室领导为成员的“西发”项目培训子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整合县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电教等资源,优化组合资源共享职能,切实加强对培训子项目的管理。

(2)建立完善培训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为了推进培训工作的展开,我们在培训工作中做到“三个保障”,即①技术支撑保障。组织成立项目培训相关专家组,协助师范教育股负责业务指导、检查评估和相关专家咨询工作,协助开展我县项目师资培训的相关工作。②管理制度保障。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建立档案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从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师资的选聘、培训过程的管理以及训后进行问卷调查等环节上加强对培训质量的检查评估。③督导评估保障。开展的培训工作情况来看,工作面广、量大、要求高,但通过我们对各项工作任务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制定有关督导和评估标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

(3)建立本系统培训基本情况信息库。

全面及时掌握全县项目培训信息,对培训参训情况进行微机化管理,使我们对全县项目培训工作心中有数,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的放矢。

4、设备管理方面

一是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抓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电教、实验、仪器、图书管理业务培训班,邀请区电教馆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专家对我县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为学习和借鉴兄弟县的先进工作经验,定期组织部分学校领导以及各类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

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实验室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仪器图书领用借阅和实验记录等手续管理较为完善。全部仪器设备都分类建帐,做到账物相符,柜有柜卡,物有标签,账、卡、物相符。仪器存放整齐有序,取用方便;各类仪器保养工作较好,仪器说明书分科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便于查阅,损坏的仪器能够及时维修,各学校的仪器完好率达95%以上。

(三)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县采取了多项监控质量的措施。一是把好设计关,委托持有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保证设计出来的校舍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二是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公司实施质量监督,派员长驻工地进行监督指导,县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对工程全程质量监督。县教育局项目办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工场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三是严格按照质量监督的有关程序办理,建设过程中,只有上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每个工程都做到“六到场”:即规划设计到场,选点定址到场,开工放线到场,验槽验筋,隐蔽工程到场,工程出现问题及时到场。四是把好材料质量关,主要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才能进场,钢筋、水泥、砖等材料必须通过试拉、试压检验才能使用。五是每个项目学校均派一名熟悉土建业务、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协助质检部门进行日常质量管理。

档案资料由专人管理,分类成册、归档、检索简便、资料齐全有序,注意收集工程建设前后及建设过程的电子图片资料。
  要求项目学校的师生自觉爱护、保护项目工程,项目办定期对楼房进行护理,按照原建设用途充分利用,以发挥其最大效益。

五、项目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土建方面

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县碰到以下困难:一是地质地形复杂,导致基础超深,工程量增加;二是项目点处于偏远山区,需要二次运输导致工程资金的增加;三是前期费用开支过高(约占建设资金的10%);四是项目预先估计的造价涨幅太大,大大超出原先预算造价,造成资金缺口。针对上述问题,我县结合实际,克服困难,精打细算,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很好地完成了自治区项目办下达的建设任务。

由于我县加快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各乡镇中心小学承担了全乡(镇)中高年级学生集中住宿办学,造成现有的教学辅助用房特别是生活用房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加大的寄宿制学校的校舍建设投入是当务之急,希望上级部门能继续给予扶持解决。

(二)师资培训方面

1、存在问题:

(1)地方垫支的项目培训经费难度较大,难以按时发放学员补助,不利调动学员的培训学习积极性。

(2)学校工学矛盾突出,尤其是村级教师由于多为包班,参加培训被认为是一件很不情愿的事。

(2)有些村校领导对校本培训不够重视,管理不严,特别是村校教师由于年龄老化,学习劲头不足,个人研修效果不明显。

(3)少部分学校校长或满足现状、或不思进取,工作思路不明确,不注重培养骨干教师,不善于取长补短。

(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没有引起一些学校的重视和关注。

2、建议:

(1)确定的培训项目内容应建立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为依据,提高“按需施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应改变“先培后报”的项目培训报账模式,灵活采取预拨的方式。

(3)项目培训应对校本培训倾斜,加大对校本培训的投资力度,使校本培训能发挥其成本低、效应大的特点。

(4)项目资金投入应将县级教师培训建设列入规划建设项目之一,改变目前县级教师培训设施落后的现状。

(5)应建立项目年度工作的激励机制,对在项目培训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培训者和学员进行表彰。

 

 

**县教育局

二○○九年三月九日

热门标签